当前位置 首页 李白宠妻录 107 醉里挑灯看剑(四)

《李白宠妻录》107 醉里挑灯看剑(四)

作者:欲话生平 字数:2887 书籍:李白宠妻录

  翌日。

  许萱醒来的时候就看见李白穿好衣服坐在桌前看书了, 见她醒来, 李白便命人将饭菜端进来。

  许萱收拾好自己, 见李白坐在那里等着,便道:“今儿个我就不和你们一起了, 昨儿走的怪累的,今天我就在家里给你做衣裳, 争取早些做好。”

  李白道:“急什么, 又不是没有衣裳穿。”

  许萱却已经决定了今日不准备出门,她见李白放心不下, 便劝道:“我都这么大的人了,又不出客栈, 竟是瞎担心,只管出去玩你的,好不容易遇见个说的上话的。”

  李白一想也是, 临走前又吩咐好朝青暮雪好生照看着,又回头见许萱安静的吃饭,这才挂着一颗心出了门。

  “昨晚下了雨,今天倒是个好天气, 娘子不打算出去走走吗?”朝青为许萱添了水,她从小跟在许萱身边的,所以许萱什么时候心情不好,她都能看出来,虽然看起来与平时似乎并无异。

  许萱却不愿多说,看了一眼窗外, 道:“那就把窗户打开通通风罢,把昨天买的那块布拿来,我看剩下的是不是能做件其它的。”

  李白下了楼,依然看到杜甫等在楼下,便自然的问道:“今日打算去哪儿?”

  杜甫想起昨日两人并没有相约,今日却像是说好了一样,也是神奇,高兴道:“听先生的,我虽是比先生早来些日子,却也不太熟悉,不如我们就随意走走?”

  “也好。”李白从顺如流。

  杜甫看了眼李白身后,疑惑道:“夫人今日不一起去?”

  李白拿眼斜他:“怎么?我一个人还不能和你同行了?”

  杜甫知道李白是跟自己开玩笑,便呵呵笑道:“当然没有,我只是好奇问问。”

  二人行至湖边,见许多人在树下乘凉,李白道:“这洛阳的夏季倒是凉快一些。”

  杜甫笑道:“哪儿啊,也就这两日,先生来之前这里还是艳阳高照,不过是昨儿个下了雨,今天便凉了一些。”

  这样的好天气确实也能让心情更舒畅一些,李白站在树下,微风袭来,阵阵清风吹散了许多积郁在胸腔内的浊气,仿佛焕然一新。

  “太白兄?子美贤弟?”

  李白惊讶的回头,在这里居然还能遇见熟人?

  “达夫?你怎么也在这里?”李白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高适,这还真的是出乎他的意料了。

  “原来先生你们认识啊!”杜甫惊喜道,“这倒不用我介绍了,正想把先生引荐给你呢。”

  高适也觉得缘分不可思议,笑道:“是啊,我和太白兄早先就认识了,大约有近两年没有见了,我说最近这两日怎么没瞧见你,原来是碰见了太白兄,竟然也不知会我一声,也太不够意思了。只是太白兄怎么来这里了?一个人吗?”

  李白道:“和你嫂子一起来的,她在客栈里休息,你又怎么会来此?”

  高适道:“四处走走看看,还未到考试的时候呢,现在能遇见太白兄实在太好了,我这些日子写了一些文章和诗句,太白兄可得给我好好提提意见啊!”

  李白对此有些抗拒:“我又没有考过,哪里知道这些东西,达夫文采一向卓越,应当是没有问题的,介时不要太紧张就是了。”

  “到时候我和子美一起,听说太白兄去了长安?如何?”

  李白不大想提在长安的事情,只淡淡略过:“失望至极,不提也罢,走走走,我们寻个地方喝酒去,好好聊一聊。”

  高适一顿,笑道:“也好,许久不见是得畅聊一番。”

  “那便还是去上次的酒馆?”杜甫问道,眼睛却看着李白。

  “就去那里。”李白欣然道。

  “我准备过两日去一趟东鲁,听说那里的隐士高人许多,还有一些道观,想去参详一番,二位可有同去的意愿?”酒过三巡,李白便提起昨日突如其来的想法,在洛阳待的好几日,也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杜甫一脸的“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神情:“当然可以,那地方我也听说过,也生过这个想法,既然先生也有意愿,我们便可一起同行。”

  高适却犹豫道:“怕是要让两位失望了,之所以在洛阳逗留这许久,原是有几位考过的学生传授经验,若是我走了.......”

  李白抬手,示意他不必再说下去了,理解道:“达夫的前程重要,相聚的日子还有很多,不急在这一时。”

  高适露出感激的神色:“太白兄......实在对不住了,两年未见,却不能好好招待你一番,要不你多留几日?”

  李白想了想,还是拒绝道:“遇到达夫,确实应该多留几日,只是那几位高人行踪不定,早去说不定多一些机会,总比错过的好。”

  李白喜欢道教,这高适是十分清楚的,既然他都这么说了,确实不好阻拦,只得遗憾道:“那就以此酒为太白兄践行了,来日我们再聚。”

  李白与杜甫同时举杯,笑道:“能偶遇达夫,又结识子美,白这一趟实在是来的太值了!”

  “敬这缘分一杯!”杜甫道。

  “敬缘分!”

  李白说走第二日便离开了洛阳,谢绝了高适的相送,将杜甫一并带上,雷厉风行的走上了去往东鲁的路程。

  许萱坐在颠簸的马车上,埋怨道:“好歹多待两日也可以啊,那时衣裳都做好了,穿新衣裳上路岂不是更好?”

  李白好笑道:“又不是过年,穿什么新衣裳,再说娘子想做,到了那里也是可以的啊!”

  “又要在车上待好几天。”许萱小声的嘟囔,而后掀开帘子,对窗外骑着马的杜甫道,“这么热的天,杜郎可口渴了?”

  “谢谢夫人,我热了会去马车里喝水的,反正要在路上待几日,看看沿途的风景也好过在马车里无聊了。”杜甫擦了一把汗,他最喜欢看新事物,所以对未知的旅程还是挺期待的。

  李白怕许萱听了也要出去晒太阳,忙劝道:“他一个人在马车里当然无聊,我们两个人,可以说说话,自然是有聊的。”

  许萱忍不住笑了,突然发现李白现在越来越不遮掩自己那点子小心思了,揶揄道:“放心吧,就算在马车里无聊,我也不想出去晒太阳,热死了!”

  李白顿时放了心,安心的靠在迎枕上,一手缓缓为两人打扇,东鲁离洛阳也并未很远,坐着马车,因着天气热走的快一些,竟不到三日便到了城门外。

  鲁地暑气更甚一些,又干又燥,李白突然有些怀念在蜀地的时候了,起码会经常下雨,不会这般炎热。

  “这高人隐士不可能大街上一抓就能抓到,该怎么寻呢?”杜甫下了马车,来到城门口,见前方进城的人很少,出城的人倒是很多,果然是要去别处避暑么?

  李白闻言也下了马车,烈日照射的人眼睛都睁不开,他眼中亦闪过一丝迷茫,而后洒脱道:“随缘吧,能遇到是你我的运气,若是遇不到也在常理之中。”

  杜甫一想也对,他近来遇见李白之后,觉得怎样都挺满足的,他忽而灵光一闪,兴奋道:“先生,既然你我二人都这般喜欢道教,不如就入了道家,去寻道教的师承造真箓、授道箓,入道教,不枉来这东鲁一遭了。”

  李白顿觉是个好主意,总不能白来一趟,两人拍手即合,先去了齐州,那有紫极宫道士高天师,李白慕名许久,奈何只收取了李白一人,杜甫只得另去他处寻师。

  李白回来后很是高兴,和许萱说起受箓,看起来比入宫为官要高兴许多,杜甫在一旁是又羡慕又遗憾,不过天下之大,道家这般多,他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毕竟李白如今名气这般大,而他还一无所有,就算是按照年龄,也该是李白的。

  “要是收两人就好了。”杜甫不甘心道。

  李白劝道:“这一次没有授成也没什么关系,你又年轻,以后多来两次,总还是有机会的。”

  许萱看着李白十分新颖:“李郎以后就是道士了?”

  李白笑道:“怎么样?有个道士的郎君是什么感受?”

  见杜甫还在,许萱不好说什么,只不好意思道:“我原来以为道家和佛家一样,都是不能娶妻生子的。”

  李白哈哈一笑:“道家从没这些规规条条框着,只要诚心,是同道之人便可。”

  杜甫羡慕的看着两人,忽然觉得李白纵然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但这样的生活似乎也很不错,毕竟这些日子他都看在眼里,李白的快活没有一丝一毫的作伪。

  李白还在兴奋的说着受箓当时的场景,又道:“总算是又圆满了一件心事,听说李邕的家似乎就在这里,不若明日打听一下,前去拜访。”

  杜甫顿时又精神了起来:“好啊,我也久闻他的大名许久了。”

  很久没有见李白这么高兴过了,许萱自然任由他折腾去,衣裳只做了四分之一,她打算在离开齐州之前将衣裳做好。

  李白和杜甫每人提了一壶好酒,便走便打听李邕的家在何处,好在李邕的名气很大,许多人都知道这位以文章书法闻名的“李北海”,故而他们很是顺畅的来到了李邕府前。

  听说李太白前来拜访,向来喜欢结交的李邕甚是开怀,亲自出门将二人迎接入内,好茶相待,见两人带了好酒,也不客气的收下了。

  “昨日听说太白来了齐州,但总归是道听途说,不敢贸然相信,没想到你们今日竟然来看我。”李邕见杜甫气质亦不同凡响,惊讶道,“这位是?”

  杜甫便自我介绍道:“在下姓杜名甫,因在洛阳偶遇太白先生,一聊之下甚觉交心,同慕先生名讳,便一起来了此地。”

  李白附和道:“子美文采非凡,白初看他亲手作的诗时,亦惊为天人,暗叹实在是后生可畏啊!”

  “某一见此人便觉非等闲人耳,既然又是和太白交好,定然也是个希世之才了。”李邕捋了捋胡须,他今年已经年过半百,但精神看起来仍然很足。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