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爱你不转向 第二章

《爱你不转向》第二章

作者:依水蓝 字数:4183 书籍:爱你不转向

  二年级下学期的春天,婉秋收到了男生的纸条,那是一首手抄的歌词,最后一行写着:婉秋,你真好看,我喜欢你。这是同班一个叫杨树林的男生给她的。婉秋看完后,懵了。她转头望向那个男生,他正在看着她。婉秋迅速转回头,满脸通红,心里莫名的烦恼。她忽然想起前几天男生们爬到大杨树上去摘一串串红色的杨树子,树太高实在不好摘,只摘了十来串,树下很多女生等着,结果杨树林把所有的杨树子都给了婉秋,惹得其他男生一阵起哄。婉秋左思右想还是不知该怎么办,最后她决定不理会。于是接下来的几天她发现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在附件看到杨树林,还有他期盼的眼神。没过几天,婉秋又收到了杨树林的第二封情书,他说他每天都在等她的回信。婉秋不仅感到了烦恼,而且厌恶。她终于在一个下午给杨树林写了几个字,告诉他不要再给她写纸条了,这让她很反感。婉秋本以为这件事到此结束了,可是这件事还远远没完,而且它的阴影笼罩了接下来的所有日子。

  可以想象婉秋的回复让那个莽撞少年伤心了,一腔热情却被泼了一盆冷水,伤心之余,他却没有放弃,即使是个拒绝的答复依然让他蹲在院墙后读了一遍又一遍,仿佛一再的确认是否自己理会错了,他想了许多种可能,但最后发现其实意思很简单,他沮丧极了,这时听见母亲在院子里大声叫他,他装作没听见,蹲着不吭声,母亲还在叫他,并且开始骂他了,他慢慢的把纸条叠起来放进口袋,应了一声,母亲骂了一句:“兔崽子,还不去挖野菜喂鸭子,就知道懒。”

  他站起来走到仓房里拿了小铲刀和柳条筐,出了院子,走进田野。春天的东北万物复苏,辽阔的田野望不到尽头,小麦是最早播种的,其他庄稼还没到播种时节。田野里野草茂盛,在春风中摇摆,仿佛也在嘲笑他。他恨恨的踢了一个土块,把它提到远处,却扬起一阵沙土,风一吹,吹到了他的眼睛里,疼得他流出了眼泪。他走在松松软软的地里,低头开始寻找野菜,那是一种叫做苣麻菜的野菜,灰绿色细长的叶子,叶子边缘呈锯齿状,紫色的根部,味道有点苦,刚出时很嫩,被人们采来蘸大酱吃,既好吃又泻火。最初的鲜嫩一过,便不好吃了,只能采来喂家禽,据说鸡鸭鹅吃了这种野菜格外爱下蛋。太阳开始西斜了,杨树林已经挖了很多,足够鸭子吃两天的,他提着篮子往回走,回家的路上他的心里突然升起一个令他振奋的想法:婉秋毕竟给他回信了,并没有完全不理他。这么想着,他的热情又一次溢满了心田。于是当天晚上他借口写作业时又给婉秋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书信。第二天上午当他已经想好怎么把纸条递给婉秋而又不被别人发现时,却发现纸条不见了。他翻遍了书包和口袋,纸条却不见踪影。他仔细回想昨晚的情景,想想可能会放在哪里?放学后回到家,他拿着笤帚屋里屋外的打扫卫生,母亲见他如此勤劳很是意外。他找遍了屋里屋外房前房后,还是没找到。他慌了,开始想到其他的可能,是不是被别人拿去了?他偷偷观察了父母,发现并未异样,弟弟妹妹还小,即使捡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那么也许是哥哥?他不敢问。只能坐等,希望事情没有那么糟。

  几天后的一天中午,婉秋正在和同学一起踢毽子,被高年级的女生叫到一边,递给她一个纸条,说这是从杨树臣的书包里掉出来的,应该是给她的。婉秋打开一看,顿时傻眼了。她又羞又恨,把纸条撕成了碎片,扔在风里。回到班里,她闷闷的坐在座位上,她知道杨树林一直在望着她,她却再也不想看到他,哪怕一眼,或者说与他有关的一个字她都不想听见。很快这个悲催的事情便传遍了校园。婉秋开始害怕去上学,却又不得不每天按时上学,按时上课,按时放学,按时写作业。她知道同学们背后在传播着什么,议论着什么,有些淘气的男生甚至当着她的面问杨树林:“你女朋友呢?”然后便哈哈大笑,有一次甚至把杨树林往她的跟前推,杨树林满脸通红,不敢吭声,婉秋实在忍不下去,退后一步,瞪起眼睛大声说:“你们干什么?烦不烦啊?”

  男生们被她突然的发怒震慑了,愣了下,然后悻悻的相互打趣着走开了。婉秋狠狠的瞪了杨树林一眼,转身走了。从那以后男生们不敢明目张胆的捉弄婉秋,只拿杨树林取笑。虽然每天幼小的心灵都是备受折磨,但是婉秋也开始明白他们也不过如此,便更加勇敢起来,因为她知道自己必须面对,可是这无穷无尽的羞辱给婉秋的心灵带来了巨大而且永远无法根治的伤害。

  每年秋季学校会放几天假,让学生收集冬天取暖的柴火带到学校,以供本班级整个冬天取暖。通常是玉米秸的根茬,或者是玉米棒去米粒后剩下的玉米瓤,放假前班主任会告诉收柴的标准,通常是一个立方。在东北的冬天,取暖是头等大事。家庭传统的取暖方式就是火炕、火盆、火墙,以炕为主。炕连着灶锅,灶下生火,锅里煮饭,烟道通过火炕,通到烟囱,既煮了饭又热了炕,炕一热,屋内的空气就形成了对流,热气上升,冷气下沉,反复下来,屋里渐渐就热乎起来。数九寒天,天寒地冻,一身风雪进门,坐到热呼呼的炕上,女主人放上炕桌,端上热腾腾的饭菜,烫一壶烧酒。。。。。不论再冷的天,手是暖的,脚是暖的,周身都是暖的,心更是暖的。因为这寒冷,会让人更加能够体会温暖,而这一切的温暖的来源常常是以女人为中心的。女人让男人体会到贴心贴肺的温暖,让孩子幼小的心灵充满温暖的安全感。每个冬天的清晨,女人悄悄起床,抱柴生火做饭,孩子们起床时最先看到的就是厨房里白茫茫热腾腾的水蒸气从锅和锅盖的缝隙冒出来,弥漫整个厨房,不断升腾的水蒸气中飘散着饭菜的香味,融化了窗上的霜花,温暖了整个房舍。一到傍晚,田野村庄皆白雪皑皑,家家户户的女主人开始准备晚饭,穿着棉袄棉裤围着头巾的女人们走向自家高高的柴垛,在白雪中扒开一个口,掏出一捆捆的玉米秸或花生秸,抱着或者提着走回去,不一会儿。白雪覆盖下的屋顶上便升起袅袅炊烟,清冷的房间顿时开始热乎起来。晚饭后,闲着无事的男人、女人们相互去交往密切的亲戚或邻居家串门唠家常,孩子们有的趴在或者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写作业,有的跟着母亲一起去串门,找同龄的孩子玩耍。勤劳的女人会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做点针线活,缝缝补补。

  一班的班主任是丛老师,二班的班主任是王老师。王老师一家刚从外地搬过来,和婉秋住在一个村里,每天和婉秋一样步行上班下班。王老师对婉秋格外照顾。每次布置完收柴任务后,王老师都会悄悄的告诉婉秋不必送柴,她的那份任务已经免了。林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不得不一点不差的完成任务。林浩的家境比较清贫,父亲身体不好,里里外外都是母亲在支撑,岁月粗糙了母亲原本白皙美丽的脸庞,但是双眼依旧炯炯有神,闪烁着坚强的光芒,尤其当林浩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的时候,她看到了希望,一个固执的想法在这个平凡的女子内心深处开始生长并不断蔓延:她一定要把儿子供上大学,就算砸锅卖铁也义无反顾。林浩回到家告诉母亲学校要交柴火,一个立方,母亲正蹲在灶前生活做饭,一边用手挑起灶坑里的玉米秸,腾出空间让刚刚升起的微弱的火苗烧的旺一些,然后再一点点把上面的柴火轻轻放下,灶里的火渐渐地越来越旺。母亲站起身,拍拍手上的土灰,说:“行,该交的咱都交。”第二天早饭后,母亲收拾完,就扛起一把镐头,带着林浩去村南自家地里挖苞米茬。玉米茬的根须很结实地扎在土地里,母亲微微猫着腰,双手把镐头举过头顶,然后用力刨下去,每个苞米茬要刨两到三次才能完全地从里刨除来,带着一大块黑土,林浩跟在后面,细胳膊提起重重的茬子,高高提起,又重重的仍在地上,反复几次,盘在苞米茬根须之间的黑土渐渐掉下来,然后林浩再蹲下身,拎起苞米茬,用力往地上砸,渐渐地所有的土都掉下去了,只剩下一小节的苞米秸连着密密麻麻粗的细的根须,林浩把磕完土的苞米茬沿着垄沟堆成小堆。母亲在前面刨了一会儿,停下来,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转回身看着儿子蹲在地上用力甩着手上的苞米茬,满头灰土,问道:“累不累?”

  林浩抬头看看母亲,摇摇头,说:“不累。”

  母亲意味深长的看着他,想说什么,又忍住了,转回身继续干活。母子俩干了大半天,完成了一半任务。第二天母子俩又忙了半天终于凑够了数量,回去后,林浩把柴一个挨一个,一个叠一个的摆起来,然后找出尺子左量右量,比要求的一米多一点呢。林浩正满意的看着自己劳动的成果,听见大门口跑过去几个小孩子,边跑边喊:来电影喽,来电影喽。“

  林浩跟着跑出去,来到村中央的大空地,看见几个男子的在拉电线树电影杆,林浩和其他孩子一起围在旁边看热闹,拉电线的人中有一个是林浩的老叔,老叔看见林浩,朝他喊到:”快回家吃饭去吧,早点吃完,晚上看电影,让你爸妈都来看看。”

  林浩转身往回走,在路上他忽然想:“秋天了,今天会不会有卖冰棍儿的呢?”他想起了那白色的包的严严实实的冰棍儿箱子,那凉凉的滑滑的甜甜的冰棍放进嘴里的感觉。。。。。拐进自家院子时他又想:“婉秋会不会来看电影呢?”这样想着时,心里隐隐的充满了期待和莫名的兴奋。

  夜幕降临,白色的放映布已经挂起,村民们陆陆续续地来到放映地,各自找地方坐下,相熟的、私交较好的相互招呼坐在一起,磕着瓜子,说着笑着。腼腆温柔的女子用心倾听对方说话,轻轻地笑着,大方泼辣的女子大声说着,大声地笑着,孩子们追逐打闹着,喊着笑着。嘈杂热闹声充满了空地上空,让乡村的夜晚变得热闹非凡。正值芳龄的女子,出门前重新梳洗完毕,浑身散发着香皂和胭脂水粉的香气,三三两两,顾盼巧笑,像一朵朵夜来香在夜风中摇曳生资,惹得那些青年男子忍不住的观望,心猿意马,早已无心看电影。林浩正在母亲身边看电影,刘全从后面猫着腰挤过来,拉他一下。刘全和他一起长大,现在同一个班里,和他关系最好。

  林浩转头看到他,说:“干啥?”

  刘全说:“走,跟我来。”

  林浩和母亲打个招呼后跟着刘全挤出人群,出了人群,刘全在前面走着,林浩跟在后面,没走多远,前面有几个大树桩,两人坐下来,刘全从自己的衣服口袋里翻出几块糖和一包花生米,林浩问:“啥味的?”

  刘全说:”水果味的。“

  林浩说:”花生是啥味的?“

  刘全撇撇嘴,说:”花生还能是啥味的,花生味呗。“两人都笑了起来。

  林浩说:“上次我听苏光辉说城里有卖一种五香的花生米,不知道是啥味?”

  刘全说:“是吗?“然后兀自出神的想想,仿佛在想象五香的味道会和什么比较相似,于是他想起了花椒的味道,自己摇了摇头。林浩边吃边问:”哪弄的?“

  刘全咧着嘴笑着说:”别人给我姐的,我姐舍不得吃,给我了。“

  林浩问:”你姐有对象了?“

  刘全说:”还没定。“

  林浩问:”咱村的吗?“

  刘全点点头。

  林浩问:”谁?“

  刘全笑了,不答。于是林浩不再问了。吃完后,俩人围着人群瞎转悠。

  刘全说:“你找啥呢?”

  林浩说:“没找啥。”

  刘全说:“那你东张西望的看啥呢?对了,我告诉你,刚才我看见老张家二小子和一个女的偷偷摸摸的往那边去了。。。。“

  林浩心不在焉的说:”你管他那么多干啥?“

  刘全窃笑着说:”我估摸着肯定没干啥好事。“

  这时林浩在人群中看见婉秋的姑姑了,却没看见婉秋。婉秋的姑姑刚嫁到了他们村不久,有时候村里放电影或唱二人转,婉秋的姑姑就会把婉秋接来住几天,曾经有好几次林浩都是在人群中看见婉秋坐在姑姑旁边。。。这一次婉秋没来,林浩心里有些失落。又逛了一会儿,正无所事事,突然听见人群中一个角落吵了起来,女子的哭声,男人的骂声,旁人的劝架声混杂在一起,很多人都站了起来,伸头张望,人头攒动,即便是望不见什么,也要努力张望,想要一探究竟,渐渐地消息从事故中心扩散开来,人们于是道听途说的知道了一点原因,然后又自作主张的添油加醋地往外传播开去。于是当天晚上全村的人就都知道谁家的男人把女人打了,因为发现别人家的男人摸黑趁乱拉扯自己的媳妇,以为自己女人不忠。。。。。故事在第二天就传开了,并传到了邻村。第二天中午那个被自己男人揪打的女人不堪侮辱,竟一气喝下了农药,幸亏被及时发现,用马车送到了医院,一顿****洗胃的折腾,终于抢救过来了,男人吓傻了,手足无措的蹲在地上,抱着头,兀自悔恨不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