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桃华 34 忠心

《桃华》34 忠心

作者:朱砂 字数:5652 书籍:桃华

  望月桥倒塌事件惊动了无锡全城。南华郡主一听到消息就急了,起身就要出去找江恒,被文氏死拉活拽地拉住了:“母亲别急。二弟身边跟着飞箭呢,必定无事的。说不得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母亲若出去,说不定就错过了。到时候二弟回来,又要再担心母亲。”

  南华郡主心急如焚地等了半天,终于见江恒回来,看着身上脸上也无伤,可连带着青盏飞箭一起,衣裳却都换了,不由得又急起来:“这是怎么了?”

  江恒连忙道:“我并无事,母亲不要担心。”遂将刚出门就看见望月桥倒塌,又去救人的话说了一遍。

  南华郡主这才放下心来,合掌念了声佛,又嗔怪起来:“要救人让青盏和飞箭去就是,你怎么还自己过去了?这黑灯瞎火的,万一落了水可怎么好!”

  文氏虽然嘴上劝南华郡主说是无事,其实自己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直到此刻才放下心来,笑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二弟素来热心,这又是积阴德的事,必有好报的。”

  南华郡主叹道:“你说的也是。”又拉了江恒的手问身上冷不冷等话。江恒一一答了,说是在蒋家沐浴,又喝了驱寒的姜汤,再无不妥的。

  南华郡主点头道:“蒋家周到。这事儿闹得怪吓人的,把两个姑娘也吓着了吧?”

  她不提还好,一提江恒就想起了桃华:“蒋二姑娘是吓着了,蒋大姑娘可没有。不但没有,还带着丫鬟一起救人呢。”当下把看见桃华救了几个人的情况都说了。

  南华郡主只要儿子无事就好,对桃华如何救人却听得心不在焉,只道:“蒋家世代行医,想来她也学了一些,能救人也不稀奇。”

  江恒急道:“娘你不知道,我瞧着蒋大姑娘接骨那利落劲儿,比有经验的老郎中不差。”

  南华郡主笑道:“你见过几个郎中接骨呢,就知道了?好了好了,劳累了半夜,快回去歇着罢。出了这事,我看我们也不要久留,过几天就回京城。这衣裳快去换下来吧,瞧着怪难受的。”

  江恒见她面上露出倦色,文氏更是支持不住,也只得退了出去。回了自己房中,扯着青盏道:“你瞧见蒋大姑娘救人了,你说,是不是跟那些老郎中也差不多?”

  青盏已经累得半死,哭丧着脸道:“我的少爷,小的哪见过几个郎中啊,不过看蒋大姑娘的样子,胆子是极大的。那断腿的妇人伤口血淋淋的,小的看着都有些胆寒,亏得蒋大姑娘敢动手。”

  江恒一头倒在枕头上,看着帐子顶道:“你说得对,看她年纪这样小,胆子却这样大。瞧她妹子,吓得路都走不动。”

  青盏抓了抓头,忍不住道:“少爷,像蒋二姑娘那样才是常见的吧,闺阁里头的姑娘不都是这样?倒是蒋大姑娘那样的,瞧着可真不像一般的女孩儿……”

  “的确……”江恒也不得不承认,“不过,你说她的医术到底怎么样呢?当初大嫂的喜脉就是她诊出来的,她说是凑巧,可我现在觉得,怎么都不像是凑巧呢。”

  青盏已经困得眼睛都睁不开,含糊地道:“是不是的,反正蒋家也不能行医,医术好也没用吧……”

  “哦,我倒忘记了,当初先帝是说过这话,不过,要是蒋姑娘医术真的不错,不能行医也太可惜了——”江恒还没说完,就听见青盏已经在旁边的榻上发出了细微的鼾声,只得闭上了嘴,自己去寻思了。

  今夜,不只江恒,无锡城里没几家睡得好的,蒋家也不例外。

  蒋柏华到底是有点吓着了,夜里微微发起热来。桃华守着他,拿温水给他擦身,拍着他睡觉。上辈子她忙于工作,三十几岁就在工作岗位上猝死,连恋爱都没有谈过,更不用说结婚生子了。

  这辈子,虽然蒋柏华说起来是她弟弟,但看着他出生长大,在心里,桃华觉得蒋柏华就像她自己的孩子似的。看着他在梦里抽着小鼻子要哭不哭的样子,就觉得心里软得厉害。

  曹氏这次又未能把儿子要回来,在蒋锡处碰了钉子,真是哭都哭不出来,只得抹着眼泪去看蒋燕华。一进蒋燕华的屋子,就听见她又急又气地说话:“我的簪子呢?我的簪子掉了!”

  “什么簪子?”曹氏才接了一句就突然反应过来,“是郡主赏的那簪子?”

  “是。”蒋燕华快急哭了,起身就要下床,脚踝一痛又坐倒下去,口中却只道,“娘,你快叫人去街上找找啊!”今天才头一次戴出去呢,怎么就掉了。

  这下曹氏也急了:“怎么就掉了?萱草,还愣着干什么,快叫门上的出去找啊!”

  萱草也是精疲力尽,听了这话也只得起身出去,叫了门房上的人起来。门房刚刚躺下,被叫起来满腹不乐,一听是要出门去找簪子,虽然不敢不去,却忍不住口中抱怨:“街上今日乱成这样,到哪里去找一根簪子啊。”

  萱草只得道:“这是郡主赏赐的簪子,若丢了不好交代的。”她也不敢回去,只得跟着门房上人一起出去寻找。

  街上还是一片混乱,不少妇人丢下的鞋子手帕纱花之类,还有摊贩落下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并有衙役四处搜索是否还有受伤的人。

  这般一片狼籍之中,蒋家下人提着灯笼找一根簪子,真跟大海捞针差不多。来回搜了两遍,下人们终是顶不住了:“萱草姑娘,你也看见了,这实在是没有啊。”

  另一人小声嘀咕:“方才还有衙役们先走过的,若是看见有什么簪子镯子的,怕是他们早就揣起来了。”

  这话说得还真不假。这些妇人小儿们少不得落下点值钱的物事,这会街上却只有些帕子鞋子之类,想是已经被人顺手牵羊了。衙役们可不讲什么路不拾遗,少不得大晚上的出来忙碌,总得捞点好处才是。就是苏衡看见了,大约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萱草一个姑娘家,今日又受了些惊吓,还要勉力出来寻找,此刻只觉得脚都走得痛起来,眼见着金簪踪影全无,众人又满腹怨气,也只得回去向蒋燕华说了。

  蒋燕华今日为了江恒要同行,这才将金簪戴上,没想到话都没说几句,却丢了一件贵重首饰,真是说又说不出,怨又无人怨,整整的掉了一夜的眼泪。

  好好的八月十五,却闹出这么一件事来,无锡城里连点过节的气氛也没有了。南华郡主昨夜睡得太晚,第二日近午时才起身,听大丫鬟珊瑚细说了昨夜之事,不由得叹道:“昨儿听恒儿说得轻巧,还当只是有几人落水罢了,怎的竟闹得这般大,还死了人?阿弥陀佛,幸好恒儿没事。他人呢?可有什么不适?要不要请郎中?”

  珊瑚一面替她梳头,一面笑道:“郡主放心,珍珠昨儿半夜就过去看了,二少爷没事。连同青盏和飞箭,都是好好的。”

  “这就好。”南华郡主叹了口气,“这八月十五出这样的事,也真是……唉,叫人拿二百两银子去庙里,替这些人做一场法事超度吧。可怜见的,都是妇人和孩童。”

  “郡主真是慈心。”珊瑚忙恭维了一句,又道,“二少爷随了郡主,也是一片慈心地关切这些人,早上用饭的时候还说起呢。”

  “恒儿一早就起了?”南华郡主微微皱眉,“昨夜累成那样,今儿还不好生歇着。”

  “说是要去蒋家还衣裳,还要去医馆看看那些人,早早就出去了。”珊瑚窥探着南华郡主的脸色,缓缓地说,“说起来,蒋家那位大姑娘也真有胆气,见了那场面竟不怕,还能救人呢。”

  南华郡主不在意地道:“行医之家的女儿,司空见惯罢了。”

  “二少爷可是夸了又夸,赞不绝口呢。”

  “嗯?”南华郡主眉毛微微一挑,半转过身来,“恒儿还夸了蒋家那丫头?”

  珊瑚连忙放松手上力道,免得扯痛了南华郡主头皮,一面道:“可不是。奴婢早晨又过去看二少爷,正好二少爷在用饭,见了奴婢就说起昨夜之事,将蒋大姑娘夸赞得天上有地下无。奴婢愚钝,前几次竟没看出来蒋大姑娘如此出众呢。”

  倘若青盏在这里,一准得说珊瑚太过夸大。她一早过去见到江恒,的确问了昨夜的事,江恒也的确提到了桃华救治多人,但他急着出门,不过是说了寥寥数语,更不必说什么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可惜南华郡主并不知情,两道眉毛都紧皱在了一起:“恒儿当真如此说?”

  珊瑚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奴婢也不知这话该说不该说……二少爷在京里,没见过蒋家姑娘这样的女子,偏生蒋家姑娘生得又好,二少爷如今这个年纪……”

  南华郡主的眉头随着她的话越皱越紧,不悦地道:“那丫头算什么,恒儿也不至于眼皮子浅到这份上。不过——像她这般的女孩儿,恒儿倒确实没见过……”

  珊瑚诺诺连声,心里却明镜一般。南华郡主这话有些口是心非,说是蒋大姑娘不算什么,实则珊瑚在京城里跟随南华郡主出入,见过了许多高门显贵家的闺秀,也难以找出几个能与这位蒋大姑娘比肩的容貌。尤其蒋大姑娘与那些闺秀又有所不同,身上别有一股子珊瑚形容不出的感觉,江恒正是慕少艾的年纪,被其吸引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珊瑚心里嘀咕着,南华郡主已经淡淡道:“你想得很是周到。恒儿大了,我一个人总是看顾不过来。你们多替我瞧着些,就是你们忠心了。”说着,随手从妆匣里拿了只镯子递给珊瑚,“你手上这素银镯子平日戴戴罢了,过年回家的时候也该戴只金的,也叫家里人看看,知道你在府里过得好,心里放心。”

  珊瑚连忙跪下接了:“谢郡主赏赐。奴婢每次回家,都得告诉他们郡主是如何厚待奴婢的,他们心里都感激着呢。”

  南华郡主心不在焉地点了点头:“好。你去把东西收拾一下吧,再去问问少夫人,若是她身子没什么不适,这几天就启程回京。”

  珊瑚答应着,挑了几枝钗钿替南华郡主插戴好,这才退了出去。

  袖子里的赤金镯子凉凉地压着她的手心,珊瑚却从中感觉到了一丝温暖。不过,这镯子她是不会在过年的时候戴着回家的。若是真的戴了回去,不是被她爹抢去换了酒喝,就是被她娘抢去补贴了哥哥。

  珊瑚不是江家家生子,而是八岁才从外头买进府的。她家在乡下,父母生了三个女儿才得一个儿子,宝贝得不行。珊瑚虽然是最小的孩子,可仍旧根本不被父母放在眼中。

  家里穷,又要养这许多孩子,父亲还酗酒,可想而知,几个女孩儿过的都是什么日子。珊瑚的兄长有些小聪明,父母便如获至宝,甚至兴起让儿子读书改换门庭的念头。珊瑚的三个姐姐都被嫁出去换了彩礼来供弟弟读书,可惜读了十年,仍旧是连个童生都没考中。

  读书不成,父母便指望着儿子传宗接代,珊瑚就是为了给兄长筹彩礼钱,才被卖到江家的。前头几个姐姐好歹还是嫁人,她却从此就由良为贱,生死都操于主家之手了。

  不过珊瑚半点都不反对。江家因为尚了郡主,名声在外,便是乡下人也知道。珊瑚也有所耳闻,听说过江家待下人并不苛刻,虽时有发卖,却从来没有打死的。因此在离开家的时候,珊瑚头都没有回过,这个家,她早就待够了!

  外头买进来的丫鬟自然没有府里家生子儿有优势,珊瑚开头也不过是个未入等的洒扫小丫头罢了。然而她肯吃苦,不单是份内的活计,就是大丫鬟们有什么吩咐,她也抢着去做,到了十二岁,就升了三等丫鬟。

  这个位置照例还是凑不到主子们身边的,然而珊瑚幸运地认了一个干娘,就是当时替南华郡主梳头的婆子,她曾有过一个女儿,若不是因为出天花死了,就正该跟珊瑚一般大。

  珊瑚跟着这位干娘学到了梳头的手艺,等干娘年纪大了,就将她推荐给了南华郡主。时来运转,珊瑚先是从三等一跳到二等,半年之后,因为南华郡主身边的一等大丫鬟出嫁,珊瑚就补了她的缺。

  进府十年,珊瑚只在成了一等大丫鬟之后,才在过年的时候回家去看一眼。回家探亲这是主子给的恩典,也是一等大丫鬟的荣誉,若不然,珊瑚根本不想回那个家看一眼。

  与琥珀不同,珊瑚想要的出路,并不是给府里的少爷公子们做妾。妾有什么好呢?她的二姐就是给一个土财主做了妾,结果天天挨大妇打骂,偶尔回家来身上总是带伤。父母非但不可怜她,还埋怨她不能得到宠爱,弄些银钱贴补家里。

  珊瑚想要的,是将来能被南华郡主指给府里的一个管事为妻。虽说两人都是奴身,但奴身也有奴身的好处。俗话说宰相门人七品官,南华郡主有太后撑腰,江家的家奴都是外人不敢轻易得罪的。何况家奴连此身都属主人,更不必说家财了,就是亲生父母,也再管不到她一丝一毫,更不能要求她拿出银钱来去填家里那个无底洞!

  摸着镯子,珊瑚不由得想起了琥珀。琥珀能说会道,在南华郡主面前远比其他人更得宠,可是为了能给江悟做妾,居然在南华郡主的饮食里捣鬼。她落到被发卖的下场,只怪她搞错了一件事——南华郡主才是她的主子,不是江悟!

  琥珀被卖去了哪里,珊瑚没有打听,不过她犯下如此大错,想来卖去的也不会是什么好地方。看过琥珀的下场,珊瑚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时时处处都要将南华郡主放在最前头,伺候好了南华郡主,将来自然有好前程。

  若说伺候衣食住行,那人人都会。至少玛瑙和珍珠也绝不逊色于她,尤其珍珠,既是南华郡主的陪嫁家人,又有一手好厨艺,这都是她珊瑚不能比的。那么要想在贴身的大丫鬟里再出头,就要在别的方面努力了。比如说——南华郡主最心爱的小儿子,江恒。

  蒋姑娘,你也别怪我。珊瑚握紧了镯子,在心里喃喃自语。你是什么身份,郡主断然不会让你跟二少爷有什么瓜葛的,与其日后惹得郡主对你出手,不如早些断了这念想,还能成全我在郡主面前得份脸面。

  桃华完全不知道自己的存在居然还能成全一个人,更不知道江恒跑去了蒋家,这个时候她已经在谭家,再次为谭香罗复诊了。

  将近一个月的药吃下来,谭香罗的脸色好看了许多。她自己也能感觉到身体的变化,心里自然高兴,越是高兴,气色便越显得更好。

  桃华看见她这样子,心里也很愉快。当医生的都喜欢这样的病人,遵从医嘱,还能保持心情愉快,自然事半功倍。

  “这次我开一个月的药,谭姐姐要坚持用。现在情况已经好了许多,但这病较为顽固,为防反复,还是要坚持,别嫌麻烦。”

  “不麻烦不麻烦。”谭香罗现在身子已经轻快了许多,只觉得眼前一片光明,又如何会嫌麻烦呢,“倒是妹妹这样时不时要劳动,才是麻烦。”

  桃华笑笑:“这也是医者的本份,哪里算得上劳动。只不过姐姐请一定替我保密,我家的事……”

  谭香罗已经从谭太太处听说了蒋家获罪之事,自然知道陆盈能把桃华请来,担的是什么干系,当即点头如捣蒜:“妹妹放心,我是断然不会说出一个字去的。”

  轻绯现在转而服侍谭香罗了,闻言就笑道:“蒋姑娘只管放心。此事除了陆表姑娘,太太与奴婢之外,就连咱们家里,也并没别人知道。太太只说是表姑娘临行前,请了姑娘来陪六姑娘说话解闷的。至于这些药,对外只说是从太太旧友处打听来的偏方。如今有几家亲戚都知道,太太在岭南那位旧友,识得一个会诊病的女尼,从那里得了方子给太太寄来的。”

  谭太太的父亲曾任小官,辗转过几处远地。谭太太托辞那边的旧友,自然没人能去查证,乃是最好用的借口。且如今女子行医之人极少,倒是尼庵道观里头,颇有些出家人精通医术,有些甚至每年还会为平民义诊。因着她们本身是女子,在妇科方面自有优势,说这偏方是自那里得来的,倒颇可信。

  桃华这才放心。这些日子她用了医术的地方似乎多了些。若说诊出喜脉或是包扎伤口还有借口可以搪塞,那为谭香罗治病,就是实实在在的行医,无可推卸了。这也是她为什么不收谭家酬劳的缘故——即使将来被人发现,未收诊金也还可以推脱一二。当然谭太太如此明白,那就更好了。

  轻绯收了药方,自去安排人抓药,谭香罗便端了自制的点心上来,因她用药不可喝茶,只得倒了两杯白水来笑道:“妹妹别怪我怠慢,大伯母对我极精心的,凡是不能用的东西,统统不许留在房中,唯恐误食了。”

  “我在家中也时常喝白水的。茶是好物,但女子体寒,也不宜饮得太多。”桃华拈了盘子里一块点心吃了,眼前不由一亮,“这里头夹的东西,像是酥酪?味道甚是新奇。”

  谭香罗有些不好意思:“我这些日子闲来无事,就鼓捣这些。这酥酪夹饼大伯母也喜欢,只可惜制起来麻烦,且天气太热又易于坏掉,虽好吃,我却不知如何去卖。”

  饮食最怕不新鲜,若是吃坏了人,这店就别想再开下去了。谭香罗想出这酥酪夹饼的新鲜主意,要不用自然舍不得,要用却又担忧,已经思索了好几天。

  桃华把一整块夹饼都吃了下去,笑道:“这味道实在不错,不卖太可惜了。我倒有个主意,这夹饼姐姐可以限量,开始的时候只制几块,供人品尝,待有人来问了,再限定每日只在上午卖数盒,若来晚的,就只好明日请早了。只要大家喜欢上这味道,自然早早就会抢光,绝没有放坏的危险。并且姐姐在售卖之时,也要向客人讲明哪些点心不宜久放,免得出了事脱不开干系。”

  谭香罗听得连连点头,眼睛发亮:“妹妹真是能干,这样的法子也想得出来。大伯母打算匀一个铺子给我做点心卖,只是担心我的身子。妹妹看我如今,能做不能做?”

  桃华沉吟了一下:“只要不太过劳累,姐姐做做无妨。”

  两人说了半日的话,桃华才拎了一盒子点心回家。才进门就见曹氏面带笑容地逗着蒋柏华玩,见了桃华便道:“桃姐儿回来了?可惜江公子等了你半日,刚刚才走呢。”

  蒋柏华手里捏了两个糖人,一见桃华就跑过来:“江哥哥买的。”

  “那你有没有谢谢江哥哥呢?”桃华蹲下身抱住他,试了试他额头,汗浸浸的,并没有再发热。

  “柏哥儿有谢。”蒋柏华点着大脑壳,又补充了一句,“江哥哥说,明天还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