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时代之1983 第17章 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

《大时代之1983》第17章 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

作者:杨叛儿 字数:1962 书籍:大时代之1983

  “对了巴老是什么触动你开始创作《随想录》的呢?”戈文转移话题道。

  林一铭一听顿时来了兴趣,虽然在《随想录》的跋文上,巴金已经说过创作的缘由,可是这缘由有何而来却从没有人知道过。

  听到戈文的疑问,巴金像是陷入了回忆一般,一言不发,许久才凝着眉头说道:

  “我曾经在香港的《大公报》上看到一篇题为《异样也是常态》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要是想真正搞出一些尖端性的或有创新意义的东西来,非得让人家探索不可。‘

  可是在我们内地,你可以时常听到人们这样的警告:‘你要探索,要创新,就是不满现状,‘不满现状’可要当心啊!‘

  就是这么一件事让我开始扪心自问:我自己从小就不安于现状,总是想改变现状,不肯走家里人给自己安排的路,后来才没有落到像自己写的小说《寒夜》中那个小知识分子的那种结局!人们为什么那么害怕别人‘不满现状‘呢?而且现状,确实有许多问题值得人们不满啊!比如有人认为各人自己动手,为自己服务,是对知识分子改造的好办法。因而每天早晨要自己去取牛奶,领取几块、十几块稿费也要自己到邮局排队,一个几本书的邮包也要自己去拿,什么事都要自己花劳力,花时间,但是一个人为自己服务的时间越多,他为人民服务的时间越少。知识分子为自己花体力劳动的时间多了,他的脑力劳动为别人服务的时间也就少了。诸如此类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不值得我们所有人想想、研究研究吗?

  由此我想到瞿白音为写了一篇《创新独白》受尽地狱般的折磨,而我自己在一九六二年上海第二次文代大会上发的一次言,后来就成为‘**罪行’,在特殊时期中给一次次揪出来示众。

  这多年来运动一个接着一个,每次运动过后就发现人的心更往内缩,越来越接触不到别人的心,越来越听不到别人谈心里话了。我自己也把心藏得很深,只想到怎样保全自己。十年浩劫中,人们说谎的艺术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谎言变成了真理,说真话倒犯了大罪。而我自己怕连累家人,也只好人云亦云。别人‘高举’,我就‘紧跟’,别人抬出‘神明’,我也就低首膜拜。正因为有我这样的人,谎言才有畅销的市场,说谎话的人才能步步高升。

  ……

  人只有讲真话,才能够认真地活下去。

  所有的这些,现在到了给总结的时候了!所以我要探索下去,我要剖析自己,这便是《随想录》的由来。”

  巴金如此坦然的述说着自己创作《随想录》的由来,听得戈文和林一铭两人既是崇拜又是担心。崇拜的是巴金的高尚品德,担心的却是他的身体能否承受住这样的艰劳。

  于是林一铭有些迟疑的问道:“只是……巴老,你真打算要将自己的心路历程毫无保留的展现给所有人?您……您的身体……”林一铭不知道自己该怎么说,任何关心巴老的人看到《随想录》这本近似遗嘱的忏悔录都会对老人的心理和身体感到担心,要知道两个月前巴老就曾经因病住过院。

  看到林一铭有些担忧的神色,巴老低头陷入了沉思,许久,抬起头来淡然一笑,说道: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要有良知、责任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曾经我有过。

  只是特殊时期让我一点点的丧失了清醒的意志,放弃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的自觉和能力,也根本违背了自己曾经奉作为生命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理想,我之所以要将自己的心路一点一点的剖析批判这一切,只是为了自己能够重拾丢失已久的良知和五四新文化的精神传统。

  不找回这一切,我的良心要为此而受到煎熬,也会陷入心交困的巨大痛苦之中。

  不这样做,我枉为一名知识份子!”

  巴老斩钉截铁的话语让戈文感到深深的震撼!

  这就是巴金!

  这就是那个“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

  戈文激动的站起身来,眼眶中似乎有眼泪在打转,脑海中更是充斥着一股激昂而又奋然的情绪,他很想说点什么,可是面对着巴金老先生坦然的样子,却什么话也说不出口。

  一行短诗仿佛一个幽灵突然浮现了出来,让他怎么也按捺不住。

  于是戈文看着巴金一字一句的诵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

  巴老原本安详的模样在听到戈文的话后突然一怔,然后才惊叹的说道:“这是你作的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很有意境。短短两句诗,在黑与明的对立统一中,抽象的哲学意蕴切实地通过表象富有魅力地呈现于世。很有象征意义!”

  呃……

  见巴老一点都不介意几人谈论的话题对他自己是多么的艰难和刺痛,注意到的反而是自己的诗时,戈文一头一阵感动。

  然后他就有些愕然了:都83年了,顾城还没有作出《一代人》这首经典诗歌么?!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来寻找光明”林一铭口中喃喃念叨,继而问戈文,“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了?”

  戈文硬着头皮说道:“可以叫‘一代人’。”

  林一铭拍手道:“好诗好诗。”

  戈文偷偷擦了擦冷汗,心想还好是好诗不是好湿。

  然后就听到林一铭掉头和巴老说道:“巴老,这首诗可将您的高尚的内心独白表露出来了!”

  “何止是我一个人的内心独白。黑夜是‘十年浩劫’,‘一代人’自然是指在这个特定历史阶段中成长起来的当代中国人了。”巴老越嚼着这首诗,越是意味深长。

  “我看这首诗绝对有实力发表在《收获》杂志上!戈文,你不是一直想在《收获》杂志上发表文章么。”林一铭有些兴奋的说道,然后他就转头向巴老推荐道:“巴老,我看咱们可以将《一代人》在《收获》杂志上刊登吧。”

  戈文心里大惊,转头紧张的盯着巴老,期待他皱眉说不行。

  巴金正琢磨着《一代人》的韵味呢,就见戈文用期盼的目光望着他,大笑道:“自然可以。这么好的诗歌,《收获》不登哪里登!”

  完了,戈文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这时候著作法出来没。

  【说明:真实的历史上《一代人》是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的,此处当做主角穿越引起的蝴蝶效应。为了引出后面的顾城情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