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川旧史 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论

《青川旧史》第四百七十一章 君论

作者:梁语澄 字数:1744 书籍:青川旧史

  云层堆积就着冬日湿寒压下来,将苍茫茫人与城皆按向地面。

  丛若谷再怔,一揖,“臣所言,是可与不可;君上所言,是能与不能。两回事。”

  “可且能者,自是上选,可以不破规矩不改传统而得明君。”阮仲复开口,依旧垂着手,

  “然世事难全,总有遗缺,当情形变成可却不能、能而不可两种,丛卿,一个无法及天通地、渡众生安天下的合规继承人,和一个有魄力有志气、为国为民术柔决刚的不合规继承人,你选哪个?”

  “君上所言确为常理,然皇家自有皇家法则,向来不以常理论之。且若照君上所言,凡能者皆可为君,那这世上能人志士千万,堪治国安天下者或以百计——”

  “说得不错。”阮仲接口,“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朕浮沉崟国皇室二十载,见多了能力卓绝者,亦认识不少丢到尘世里根本活不过三日的窝囊废。皇家百年,不见得每朝都有能人可堪为君,与其气数将尽时被另一个家族摧毁至覆灭,不如早些修弊端,立新规。”

  两人一上一下皆高声对答,以至于每字每句都被城中围观民众悉数收入耳内。

  过分振聋发聩,完全超出了所有人对这场君臣辩论的预判。

  宫门前丛若谷已是被王侯将相之句震得呆愣,修弊端立新规六字既出,他脸色涨红了又白,半晌压着嗓子缓声问:

  “君上何意?”

  “崟国立青川三百年,这片土地上每个人,比其余三国民众更爱其家,更重其国,因为我们着史最长,走得最远。”阮仲答,声量仿佛比先前更大,

  “朕确实不姓阮,但也从未想过因此而改国姓易国号,因为本国只有一个姓氏一种称谓,是崟。诸位,”

  他远了目光,尽可能望向城中所有人,每张脸,

  “此国不姓阮,你们每个人都是它的名字。君位要义,在于引领民众筑其家盛其国,朕以为能者比合规者更值得托付。在青川以前的更早上古,部落首领择继承者,行的是议事推举,考察任能,史称禅让。禅让时往往会传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他松了语气,其声却如雷动,

  “允执厥中四个字,在影宸殿正殿挂了三百年,也许根本是一句预言,一种提示。圣君传位于朕,行的是禅让,如今朕想将此制延续下去。崟国自本朝始,取消世袭,改君位传承之制为禅让。内禅或外禅皆可,能为大。”

  此一番宫门上陈辞如暴风骤雨,顷刻在整个大陆蔓延开。

  改制。

  皇室不存,国姓无定,天下为公。

  难言利弊却真正解自身困局而又与其他三国为敌的一笔。

  “怎么讲的都有。”挽澜殿御书房,涤砚敛声禀,“有说大逆不道的,也有称,”他稍顿,敛声更低,“治国当如是,明君当如是。”

  顾星朗伸手够白玉杯啜茶,微蹙眉,“凉得倒快。”

  “隆冬时候,御书房未铺地龙,是冷得快。”涤砚忙答,赶紧去旁边方桌上摸白玉壶,倒还热,迅速拿起另一盏玉杯要斟。

  “说多少回了,那盏是她的。”

  涤砚一拍脑门儿,“微臣糊涂,连日不消停,脑子也浑了。”

  “你日理万机,确实辛苦。”顾星朗将乌木案上白玉杯往前一推,示意他快些。

  “不不不不,臣不是这个意思,臣不敢,”顾星朗近来喜怒无常,涤砚时刻陪着小心,以至于句句出口句句错,越发不会讲话起来,“君上,”他今日实有些扛不住,苦了脸,“您就饶了微臣吧。”

  谁惹了您您找谁去。他心下嘀咕,不敢稍露半分。

  “你怎么看。”热茶斟满,顾星朗端起来一口饮半杯,闲闲再问。

  “回君上,”阮仲兵变为红颜、且红颜正是阮雪音的说法自也从锁宁城传了出来,天下尽知。顾星朗连日暴躁有了合理解释,涤砚更不敢说半句对方好话,

  “当然大逆不道,有违忠孝之义,更是藐视祖宗规矩破坏百年传统。且他这么干,置其他三国于何地?难不成也跟着他改世袭为禅让?那还不得天下大乱了?”

  “你平心答,若有一日你的子孙也能凭个人努力跻身君位候选之列,甚至成为国君,你乐不乐意。”

  涤砚反应不过,只觉膝盖一软,扑通跪了地,“臣不敢!”

  顾星朗也不逼,抬手示意他起来,一口饮下余茶,开始转杯,“当然乐意。谁听了都乐意。此论此举,惊世骇俗,偏偏合民心对民意,哪怕将来推行不成,他这几十年崟君生涯算是保住了,且保得有姿有态。”

  “君上是说,此为崟君权宜之计?”

  “权宜与否,还是真心实意,朕也不好胡乱揣测编排他。但此局解得算是有脑子有胆魄。”

  “君上意思,他这位子坐稳了?”

  “以他目前显现出来智识,步步为营走下去该坐得稳。”

  但?显然有但,顾星朗没再说。

  但时间特殊,时局特殊,有没有运和命坐下去才是大题。

  这一世君运若折在了半路,所谓改制也不过一场白日梦呓。

  “不合时宜。”顾星朗转了话头再道,“长远来看,禅让确优于世袭。然青川未统,一国行禅位制,乱的可能远大于治。”

  局之乱,如风不止。

  十二月十四,蔚君慕容峋发书锁宁,一手传位,一手还人。

  国书直接发到了影宸殿。

  惊世骇俗。

  更惊世骇俗的是,地方约在了封亭关。

  崟国支持肃王慕容嶙几成定局。为求公允,蔚国又请祁国出面做见证——

  最惊世骇俗的来了,祁君一口答应。事急不容缓,时间定在十二月二十。

  八年以前,肃王慕容嶙押崟太子阮佶,崟国派使臣,祁国派太子顾星磊,三方聚封亭关,现场谈判,以地换人。

  顾星磊殒命封亭关。

  八年以后,崟蔚两国再起争执,再请祁国出面——

  历史重演,不过是崟蔚互换了主被动,而祁国依然像个学不乖的莽撞孩子。

  有邀便应,好了伤疤忘了疼。

  八年前是储君局。

  八年后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