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三部 第五十三章 突发的事情

《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三部》第五十三章 突发的事情

作者:海上明月生 字数:2686 书籍:渭北上门女婿后传第三部

  就在大家买牛仔裤的时候,王蓉蓉瞅了德仁一眼,德仁知道她的意思,便说:你没带钱吧?我借给你。德仁说着把钱递给她,蓉蓉红着脸接了,她知道张老师会按照辅导课报酬折算的。

  通讯员们买了裤子,买了袜子,皆大欢喜,于是师生们汇入挤挤挨挨的人群向前走去。星期天人群分外拥挤,蹬货的三轮车更是一辆挨着一辆,响着车铃,喊着让路,凭着高超的车技,从人群的空隙中快速穿梭。就在这车流人海中,事情发生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对着一辆三轮车尖叫了一声,和她同行的年轻魁梧的男军人,不问青红皂白,扑上去挥动拳头朝着三轮车夫就是几拳,那汉子满嘴流血,连门牙也被打掉了两颗,却又敢怒而不敢言。周围的人群一下子哄叫起来,但是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指责打人者,那军人挥动拳头还要继续行凶时,德仁挺身而出,怒喝一声:不许打人!卢华和通讯员们一起喊道:不许打人!周围的人群和三轮车夫也一齐吼道:不许打人!打人者才慢慢地放下拳头,对那年轻女子说了声“走人”,就打算溜走了。德仁喊了声:不能走,要给人家看伤,给人家补牙。那军人瞪了德仁一眼:你是干什么的?少管闲事!我女朋友被他撞伤了,怎么办?三轮车夫捂着流血的嘴巴,辩解着:我,我的车子离她还有几步远,我没有碰上她。

  旁边的人七嘴八舌地:没碰伤,还想讹人吗?碰伤哪里?让大家看看。还是军人呢,一点也不讲道理。找他的单位去。......

  在这种情势下,那军人蔫了,那女子窘得满面通红,从口袋里掏出200元,扔给三轮车夫,说了声“你去补牙吧”转身就走,那军人跟着女子匆匆溜掉了......

  (题外的话,作者声明:我以自己的人格担保,这件事情是绝对真实的。我一向对军人十分崇敬,但是这件事情对我思想的冲击很大,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30年,却像发生在眼前一样挥之不去,难以忘记。我知道这名军人只能代表他个人,他的这种表现和解放军应有的崇高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师生们走出了康复路,还在议论着这件事。梁新军说:我觉得事出有因,军人的女朋友长得太漂亮了,而且又歇斯底里地尖叫一声,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被三轮车撞得很厉害似的,那军人为了保卫女朋友,保卫爱情,就冲上去打人了,而且打得很厉害。

  王蓉蓉说:这就是说,为了女朋友,为了爱情,什么道德哪,法律哪,军人的纪律哪,都可以不顾了。何况,他应该先察看一下,看女朋友究竟受伤没有?伤在哪里?严重不严重?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就动手打人?

  另一个女通讯员提出她的看法:我要是那位女子,我一定会冷静地思考这件事,为自己男朋友的粗暴野蛮而感到羞耻。而且我会进一步思索,他现在可以借口为了保护女朋友而动手打人,如果有一天是我惹怒了他,他会不会对我动手呢?

  王蓉蓉说:你说得有道理,那女子能够主动拿出200元让三轮车夫补牙,说明她已经认识到打人是不对的,那么他们回去以后会不会探讨一下这件事的是非曲直呢?

  梁新军插话说:我觉得那女子比较通情达理,一来觉得是自己错了,二来也是为了让军人快些脱身,摆脱这是非之地,万一这事情反映到他单位去,那就麻烦了。

  学生们议论纷纷,德仁和卢华只是默默地听着,这件事情使他们思想受到太大的刺激......

  德仁回家和秀兰说起康复路上发生的事情,还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秀兰埋怨的:仁仁哥,叫你别管闲事,过去吃了管闲事的亏,今天你又管闲事了?

  德仁辩解的:没有,我没有管闲事,......市场上人很多,打人的事情激起群愤,大家都在谴责打人者,我不过跟着说了几句话。

  秀兰不满了:看看,还说没管闲事,你这是在干啥呢?

  德仁说:算了,今天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我坚决不管闲事了,即就是别人的油瓶倒了我也不扶,别人的小孩掉进涝池我也不捞。

  秀兰扑哧一声笑了:嘻嘻,这可不像你张德仁了。

  说起康复路买便宜货的事情,秀兰倒认真起来:是啊,学生都知道搭帮批发货物,咱家里这么多人,咋不知道去康复路批发些商品呢?可以先批发些袜子、毛巾、肥皂,放下慢慢地用。

  德仁亲了秀兰一口:妹妹,我同意。

  过了几天,通讯员送来了市场调查,德仁、卢华经过筛选,选择了三篇刊登在校报上:《由家庭妇女到老板》、《养活几十万人的市场》、《改革开放的缩影》。由于这些市场调查的影响,同学们纷纷到康复路市场批发百货商品,才体会到康复路市场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放了寒假,家在农村、外地的同学回家过年,便互相搭帮到康复路去批发商品。回到家里,亲戚、邻居见了这些便宜商品,羡慕得很,免不了埋怨没有给他们捎一些回来。

  星期三下午是学校雷打不散的政治学习时间,政工小组结合校报的几篇文章讨论改革开放的意义。组长发言说: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把个体经济纳入社会主义经济范畴之内。发展个体经济,扩大就业渠道,解决更多人的生活问题,康复路批发市场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张德仁、卢华同志不辞劳苦,在星期天带领通讯员去康复路调查,写出来几篇调查报告,使我们看到了发展个体经济的成果。现在,请张德仁同志谈谈康复路市场调查的感受。

  德仁提起康复路市场调查,还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康复路虽然就在西安,而且我们也听到了群众对康复路市场的热烈议论,可是当深入康复路市场调查时,才知道康复路批发市场给我们做了一块轰动全国的大文章。几十个省市的商品集中到这里,几千口人安家在这里,几十个省市县的人到这里批发商品,几十万人靠这儿生活,发家致富,康复路市场的作用可想而知。

  德仁刚刚说完,袁总编就紧跟着发言了:张同志把康复路批发市场说得这么好,作用这么大,简直把个体经济捧上了天,难道你不知道个体经济代表资本主义吗?我们要搞社会主义,就不允许资本主义自由泛滥。你听听许多老革命家是怎样说的: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再说,我参加革命工作30了,辛辛苦苦的,一个月工资才一百多元。可是,个体户把商品从外地运到西安,倒个手赚钱就成百上千,这太不公平了。要是这样,以后谁还愿意当干部?革命工作由谁来干?

  袁总编觉得自己说得头头是道,就像是在主持公道,会场上一下子热闹起来,议论纷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吵得不可开交。组长毕竟是有修养的,看着大家热烈争辩,并不着急,反而觉得有趣。等到大家争论完毕,静下场来,组长呵呵一笑:嘿嘿,真有意思,大家争论得这样热烈,说明对这件涉及国计民生的事情,都非常关心。发展个体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既然是党的方针政策,我们就应该坚决支持,不应该存在任何怀疑的心理。

  卢华说:我们是国家干部,吃的大锅饭,拿的基本工资,虽然不很多,毕竟是旱涝保收。我们吃饱了肚子,但是还有许多人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拖儿带女的,对这些人是不是也应该关心一下?发展个体经济,解决这一部分人的生活出路,正是改革开放的新成果。一开始,我们有的人歧视个体户,现在看到个体户挣的钱比我们多了,就嫉妒他们,甚至于反对他们。我觉得这些人的眼光是短浅的,胸怀是狭小的,只许自己吃干饭,不许别人喝稀饭。

  袁总编把眼一瞪:卢华,你把话说清楚,谁眼光短浅?谁胸怀狭小?谁不许别人喝稀饭啦?

  卢华冷静的:袁总编,我没有指名道姓地说你,我说的是那些嫉妒个体户的人。

  德仁说: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把个体经济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社会,个体经济理应属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发展个体经济对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袁总编受到批评,恼羞成怒,突然抛出了他的“杀手锏”:呵呵,我知道了,张同志为什么替个体经济唱赞歌,因为他爱人开了一个缝纫店,而且我听说他在解放路买了一院房屋,向外出租赚钱,这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是什么?

  袁总编的一番话说得会场又沸腾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