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46 抓住机会最重要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46 抓住机会最重要

作者:衣青箬 字数:4347 书籍: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平安要去懋心殿见赵璨一面。

  赵璨之前过来找他印刷那本诗文集的时候,平安并没有跟他说过自己遇到的困境,结果最后帮忙的却反而是他。既然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平安当然要先去见见他,顺便道谢。

  从结果没等他将经厂的工作交接清楚,赵璨却主动来找他了。

  一见面他就说,“恭喜你了。”

  话是这么说,脸上的表情却淡淡的,看不出什么恭喜的意思。

  平安也不在意,赵璨在他面前一贯都是有些冷淡,有些尖锐的样子。他看过一次他在太后跟前乖巧的模样,是截然不同的样子。但平安觉得,他这样更加真实。

  “这次多谢你了。”他道。

  赵璨浑不在意,“我不过是为我自己,并没有帮你的意思。”也不知道是寿礼讨了皇帝的欢心,还是跟赵瑢一起送礼让皇帝高兴,反正万寿节上,皇帝难得开口夸了他。虽然没有实质的意义,但这几日,宫中众人对他的态度,可要好得多。

  “总之我要领这份人情。”平安坚持道。

  赵璨便问,“你看上去很高兴?从前你不是说……只想安生的过日子吗?”

  “人心总会变的。”平安低下头,看着自己的手心。

  赵璨眸光动了动,是啊,人心都是会变的。他忽然笑了一声,“你如今荣升,也算是地位举足轻重了,往后恐怕是我要请你多帮忙了呢。”

  “还差得远。”平安对自己的认识非常清楚,“我现在不过去跟着别人多学多看,要到你说的那个份上,不知要多久呢。”

  “我倒也不会等不起。”赵璨道,“还是你不愿答应?”

  平安知道赵璨的意思,这宫中本来就是常来常往,彼此互帮互助才能走得长远。赵璨该做的已经做了,接下来就看自己的。他虽然不愿意将两人的关系,单纯的跟利益交换联系起来,但也不能不承认……利益才是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最稳固的桥梁。

  况且这个人还是赵璨,他又有什么不愿意的呢?相比较其他人,他更愿意帮助赵璨。

  “只是怕会让你失望。”平安说,“你知道的,我没什么大志,也就只能注意些小节了。”

  这是含蓄的应承,赵璨心中大为满意。他看了看平安,忽然道,“你明日就要回皇城去了吧?出宫这段时间,可曾出门逛过?”

  平安一愣。他埋头活字印刷术,还真一次都没有出去过。似乎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他也已经习惯了自己是“宫里的人”,根本没想过出去的事。

  真是莫大的讽刺。他刚刚进宫的时候,还琢磨着要怎么离开呢。

  也实在是经厂的氛围,总让他觉得自己还在宫里,就算偶尔想出去逛逛,也会觉得不便,然后按捺住这个念头。

  但现在他就要回去了,再不出去逛逛,可能不会再有机会。况且经厂的工作已经交接出去,现在也不会有人管他去哪里了。

  赵璨看他的样子,便道,“我也极少有机会出宫,不如咱们一同出去走走?”

  平安年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了。

  于是两人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也没有人上来阻拦。离开了经厂,找了个地方将衣服换过,他们这才朝着繁华热闹的街道走去。

  因为皇宫的存在,整个京城的格局,都是以它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从里到外依次是后妃们居住的内宫,朝臣上朝办公和二十四衙门占据的外城。再往外便是一些如经厂这般依附于二十四衙门,又不需要放在城外的工厂,以及浣衣局之类给二十四衙门打杂的低一级部门。

  再往外就是民居了,其中东边是皇室宗族聚居之处,南边是勋贵之家聚居,西边则是官宦之家居住。至于北边,是上林苑所在的地方,一直绵延出几十里的范围,是皇家禁苑。

  有人居住,自然就会有商业出现。从出了皇城开始,就有做各种各样生意的人,其中尤以卖食物的最多,就连御街两侧的廊下,都摆满了各种卖小食的摊子。平安在经厂的时候吃的外食就是在这些地方购买的。

  再往外因为有达官贵人之家居住,所以街道两旁的屋子都被改建成了铺子,从奇珍异宝到日常用品,都有出售。甚至还有人沿街叫*较有特色的东西。

  所以平安他们一路逛出去,几乎到处都能够看到商贩。而有了商业,自然就有了人气,这里可比里面热闹许多。车马往来,游人如织,果然是盛世繁华气象。

  这种场面对平安来说是非常怀念的。因为上辈子大都市之中,几乎到处都是这种人挤人和车水马龙的场面,除了大家身上穿的衣服不同,周围也没有高楼大厦之外,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

  他本以为赵璨会有些不习惯,毕竟他金尊玉贵,养在深宫,应该会很不喜欢这样的喧哗热闹,尤其有时候还有人不小心撞到或是挤到他。但平安观察许久,赵璨却是面色如常。

  走了一会儿,看到路边有卖烤饼的,赵璨甚至停下来买了一个,“我上回吃过一次,味道不错。”他说。

  平安接过他递来的半张饼,“我以为您不会吃这些东西。”毕竟是小摊贩,卫生问题从古到今都值得怀疑。

  赵璨嗤笑了一声,“那我应该吃什么?御膳房送上来的温火膳么?我倒觉得,滋味还不如这些寻常百姓的吃食。”

  平安就不说话了。这话赵璨身为皇子可以说,他说就是大不敬了。

  但赵璨仿佛根本不知道平安的担忧,继续道,“其实我有时很羡慕这些人,虽然未必有富贵荣华,但也不至于度日艰难。最重要的是家庭和美,父慈子孝。”

  这就要说到他的心事上去了。平安不敢胡乱接话,只能道,“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看着他们好,又怎会知道他们心中的苦处?”

  “说得也是。外人看我,或许也是这样的好,怕还会惊讶我为何如此不知足呢。”赵璨自嘲一笑。

  平安忍了忍,又忍了忍,最终忍无可忍的道,“您觉得在我面前说这些合适吗?”

  对赵璨是很可怜,他身为皇子虽然应有尽有但就是没有疼爱他的父母,反而在宫中受尽冷漠。但这些能跟平安比吗?也不知道是父母都亡故了还是被父母卖掉的,总之苦逼的当了太监,进宫来伺候他们这些主子,同样是被困在深宫,谁比较可怜还用问吗?

  平安觉得赵璨就是吃饱了闲的,老觉得自己是世界第一悲惨的人,全世界都对不起他!怎么不先来跟自己比比?

  赵璨这才想起平安,脸色有些尴尬。

  他其实只是想通过诉苦这种方式,让平安对自己产生同情,从而拉近两人之间的关系。却没想到弄巧成拙。平安也不是那么好忽悠的人。

  “咳……不说这些。”他只好道,“你要不要买些东西,回去分送同僚?毕竟要去新的地方当差了。”

  这个提议倒是不错,但……平安一脸无奈,“我没钱。”

  这话真是说得坦坦荡荡,赵璨也免不了被噎了一下。他没问平安的钱都去哪里了,因为他对此心知肚明。只是摇头道,“你这样说可不行,身无分文,如何跟其他人打交道?”

  说完慷慨解囊,将自己腰间挂着的钱袋递给平安,“这里头有十几两银子,你拿着防身吧。”

  平安考虑了一下,没有拒绝。

  赵璨也松了一口气,不管怎么样,虽然过程不大顺利,但最终拉近关系的目的还是达到了。否则平安哪怕窘迫,也不会接受自己的馈赠。

  接下来的时间,平安表示要去采买些东西,赵璨让他随意,自己跟在了后面。看着平安认真挑选送人的东西,赵璨心里忽然有些茫然。他忽然发现,自己似乎有些过于在意平安了。

  虽然平安去了司礼监,多少能够帮助自己,对现在没甚根基的他来说,这是非常难得的。但也不至于要他花费这么大的心思,毕竟只是个小太监而已,前程在何处不知道,究竟能否帮忙也不清楚。他这些心思,即便用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王立心身上,恐怕都足够他动容了。

  只是除此之外,似乎还应该有些什么,让他这样在意平安。只不过赵璨一时还想不透彻。莫非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么?

  赵璨没有深想下去,只因他觉得没有必要。因为在他如此关注平安的过程当中,自己似乎也有所得。既然如此,即便将来平安帮不上忙,这些心思也不算是白费。

  等平安挑好了东西转回头来时,他已经恢复了一贯的平静从容。

  ……

  司礼监的衙门设在二十四衙门所在的南北十三排,但事实上真正的办公地点,却是在天干宫与承枢殿中间的一个小院。这座院子只有一进,正房三间大开间,东西厢房都是两间。院子四四方方,当中种了一株大枣树,从表面上看毫不起眼。

  不知情的人恐怕很难猜到,这就是能与丞相分权的司礼监所在重地。或许只有院子周围游走的守备军,能够稍微泄露几分此处的端倪。

  平安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也觉得很难相信。毕竟据说司礼监权力极大,即便占据一整座宫殿也是等闲,却只拘在这小院子里,让人意想不到。

  不过后来去过承枢殿一次之后,他就不再那么惊讶了。盖因承枢殿名字听起来高端大气,又是几位宰辅平日里办公的地点,按照平安想来,即便比天干宫稍差,应该也相去不远。

  结果呢?房间狭□□仄,屋宇也十分简陋,冬天的时候据说还会漏风,几位老宰辅都要自己准备保暖的行头。这也就罢了,因为承枢殿的位置正在皇极殿的阴影之中,阳光绝大部分时候都被挡住,以致光线昏暗,阴冷潮湿。

  整个国家的权力中心,竟然是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甚至有些破败的地方,的确是令人感叹。据说从前也不是没有宰辅打算修整一番,奈何朝廷的钱都是有定数的,用在这里,那里就少了。修整的宫殿虽然是宰辅们自用,但正因如此,才不能擅决,要先让朝臣们提意见。

  结果可想而知,在里面办公的又不是其他人,谁也不愿意原本划分给自己预算减少一部分,宰辅们更不能强求,免得损了名声。于是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

  说起来,这承枢殿的历史,可比司礼监的值房历史悠久得多。所以平安觉得,没准他们这招,就是从承枢殿那里得来的灵感。毕竟任是谁知道了一国宰辅竟是在这样的地方工作,都不免感叹几句廉洁之类的话,如此名声自然也就有了。

  司礼监本来就是跟宰相争权,试想如果他们的值房富丽堂皇,别人一对比,嘴里不说,心里想必也会犯嘀咕。太监本来就被认为贪财,名声岂不是更坏?所以……他们能够长久的掌控着这么大的权力,也不是单靠皇帝的宠爱和制衡之策。

  平安也在这值房之中办公。当然,他初来乍到,能够分拣的都是太监们送上来的奏折,当值的地方,也是在西厢房。

  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正房里都是京官们的奏折,东厢房的是全国各地官员送上来的,西厢房就比较杂了,宗室和那些勋爵之家,还有太监们送上的折子,都是在这里分拣。——一言以蔽之,都是些不重要的。

  平安刚来的时候,还以为自己会被分配那种跑腿的活儿,毕竟那个比较累。但后来才明白,那才是所有人抢着做的差事。

  跑腿无非是去承枢殿那边取折子,或是将分拣好的折子送到本初殿去。不管哪一种都是十分露脸的,前者有机会结实承枢殿的人——当然不可能是宰辅们,而是那些给他们打杂的书记官。后者则有机会结识本初殿的人,那都是皇帝面前的红人。偶尔大运来了,别人忙不过来,还有可能的肩天颜。

  据说从前就有人本来是跑腿送奏折,却正巧碰上皇上问了个所有人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开口一答,皇帝龙颜大悦,便被留在本初殿伺候。

  这样天大的好运,当然不是人人都能有,但并不妨碍大家做做梦,说起来的时候也是满心向往。

  平安心中却只觉得好笑,因为他很明白,这世上缺少的并不是机会,而是能够抓住机会的人。

  且不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就当它是真的,试想能够难住司礼监掌印太监,秉笔太监和随堂太监这些也算是学识满腹之人的问题,又怎么可能是随便一个小太监能解决的呢?

  那个人能成功,是因为他做好了准备,于是机会来的时候,他抓住了。

  所以会抓住机会,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是……现在握在他手中的这份折子。

  平安轻手轻脚的走到田太监身旁,低声道,“有一本折子我拿不准,请您老过目。”然后双手将奏折呈上。

  田太监抬头看了他一眼,笑道,“是平安啊。什么折子你拿不定主意?”

  虽然田太监曾经卡过平安的奏折,但从他这方面说,其实没什么问题,因为他本来也没有义务帮助平安。他本以为平安年轻,骤然高升会跟自己对着干,然而平安却十分谦逊,借着和安的关系,跟自己示了好。聪明人不会愿意随便结仇,从前的干戈自然一笔勾销。

  其后田太监才发现,平安果然是个聪明人,分拣奏折又快又好,他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平安从来都是先将奏折分门别类,然后才按照轻重缓急排定顺序。他整理的结果,田太监通常都没有需要改动的地方。

  果然是个人才,难怪皇上也夸赞。这个方法先是在西厢房推广,继而扩展到东厢房,据说如今上房那边也已经开始用了,果然整理奏折的速度快了许多。

  加上平安又知情识趣,跟同侪的关系也十分要好,虽然才来了这边三个月,却已经站稳了脚跟,彻底融入了。

  这样一个人,有什么折子是他都拿不定主意的呢?

  田太监翻开奏折看了几眼之后,脸色也严肃起来。原来这是一位外戚上的折子,这位被封为博宁侯的外戚,正是宫中被贬为庶人的何淑妃的哥哥。

  丞相何猷君月前感染风寒,因年纪老迈,所以虽然皇帝赐了御医和药材,但却一直没有见好。这位博宁候上折子,就是希望能接冷宫之中的废妃何氏回家一趟,让父女见最后一面。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