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42 这世界我曾来过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42 这世界我曾来过

作者:衣青箬 字数:5173 书籍: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赵璨完全没想到平安会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他眼底闪过一抹异色,但很快收敛起来。也许是因为早就知道平安胆子不小,所以虽然无法理解平安的设想,却也没有认真的去生气。

  毕竟,赵璨并不认为平安那种“妄想”真的有可能变成现实。

  恰恰相反,他从平安的话里,发现了一点让自己兴奋的东西。

  平安并不如他之前所想的那么“老实”,那么“没有追求”。只不过他的想法总是与主流背道相驰。相较于往上爬,自己享受荣华富贵,他似乎更喜欢这种几乎无法成功的“妄想”。

  他沉思的时候,平安也醒过神来。见到赵璨太高兴,他又忘形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即便在师父面前,他都没有在赵璨面前这么放松。或许是对方小孩子的外表太具有欺骗性了吧?

  而平安也没有想到赵璨能够理解得这么深刻。也的确幸好他还只是个孩子,否则还不定怎么处置自己呢。于是平安老实的闭上了嘴巴。

  倒是赵璨道,“我不知道你说的那个世界如何,只是……想要让大楚人人都读书,”他摇摇头,“恐怕我们都看不到那一天。”

  他指了指平安手中的雕版,“就说书本,你们一日能印出多少?我大楚几千万人口,即便只是人手一册,恐怕也要印上几百年。况且那么多的纸和墨从哪里来?”

  竟然没有被训斥,赵璨还试图跟自己讲道理,平安有些吃惊,但又有种说不出的高兴。至少赵璨没有真的觉得自己这是妄想,然后嗤之以鼻。至少在这个没有人理解自己的世界上,还有个人肯听自己说话。

  他的心里又忍不住蠢蠢欲动起来。

  不过平安最后也只是说,“只要有想法,这些问题总能解决的。问题出现了,不就是等着我们去解决吗?”

  问题出现就是等着人去解决,这个说法倒是十分新颖。赵璨道,“那你要如何解决?”

  这次平安按捺住了自己表现的念头,“我人微言轻,这个问题当然解决不了。”

  说到这里他也有些愣神。如果是皇帝想要推行这样的改革的话,恐怕会很容易吧?至少这些缺少的东西,只要一句话就能够调动得来。

  平安还不知道即便是当皇帝,也并不意味着绝对的自由。他只是想当然的这么认为。毕竟这是皇权至上的古代。

  那么自己有没有可能在其中小小的推一把呢?

  其实对于每一个穿越者来说,或许都很希望能够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改变吧?或多或少,但是自己带来的,就仿佛在这个时代留下了一点痕迹,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

  当然,平安穿越之初所面临的状况一直非常的窘迫,他那时候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心思。再说自己只是个太监,又不能出将入相,开口说要去改变什么,那不是说笑么?

  最重要的是,那时候平安还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但是现在,他要做的事情就摆在眼前:推广书籍和知识。即便做不到人人都能念书,但至少不要那么高成本——据说民间一户中等之家,一年过日子需要的花费,不过四五两银子。但是这几两银子,用来购买笔墨纸砚,恐怕不够一个人一月所需。

  所以普通人家就算是举家供养,也未必能够供出一个读书人。实在是成本太高,负担太重。

  也所以寒门难出贵子,世家和士族渐渐形成,最后地位稳固,牢不可破。受苦的只有被他们压迫的普通百姓。

  平安希望自己能够做点儿什么。他很明白,一切革命都是从底层出现的。只要他们能够得到书本和知识,就能够打开眼界,渐渐明白这个世界的构成。然后总有一天,量变累积成为质变。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平安不知道。但他觉得,如果君权一直那么稳固,那么这个国家最终还是会无可避免的走向衰亡。或许这个世界的历史,也会像他之前生活过的世界那样,被洋人的枪和炮打开家门,才知道自己一直固守的东西都是错误的。

  如果能有一点点改变,或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这个念头让平安热血沸腾。他当然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把它当成毕生的目标去完成,或许并不是不可能。

  赵璨见平安若有所思的样子,眼底闪过一抹明亮的光。他没有打扰平安,两人安安静静的走出了车间。平安被外面的阳光一照,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走神了。

  他转头去看赵璨,赵璨却正在看天色,“我该走了。”他说。

  平安有点反应不过来。但赵璨没有追究他在想什么,平安也就把那些念头都抛诸脑后,“我送你。”

  送走了赵璨,平安的生活又恢复了原来的平静。但硬要平安说的话,他觉得好像又有了一点不同。他变得更加积极了,不管是融入众人之间,还是学习新的技能,以前对他来说可有可无,更像是用来打发时间,根本没用多少心思,现在却不一样了。

  受到赵璨的启发,平安首先想到的,自己能够做成的改变是:活字印刷术!

  现在所有的印刷都是雕版,总有些麻烦的地方,比如一旦雕版某个地方或是某个字损坏,那么就不能用了,需要重新制作,非常浪费时间。

  而且平安是到了这里才知道,雕版并不是在木板上凭空雕刻,而是将写了字的纸贴在木板上,然后一点一点削掉多余的地方,这项工作非常考验工人的技术,不是熟练工人,出错的频率很高,费时费力还费材料。

  而且每一页文字都要单独刻一块书版,也是非常庞大的工程量。另外对经厂这样的地方来说,他们并不需要批量印刷,所以书版刻出来,使用过几次之后就只能放置起来。储存也是一个难题。

  总而言之,跟活字印刷术比起来,雕版印刷术简直弱爆了。

  嘛,毕竟是历史检验过的东西了。平安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占了大便宜了。

  不过平安忘记什么时候在书上看过,事实上在活字印刷术刚刚出现的宋明时期,因为印刷业高度发达,事实上雕版印刷可比活字印刷普及多了——为什么?当然是因为当时出版业太发达,同一本书的印刷量极大。对于江南那些遍地开花的小作坊而言,只要有几本书的雕版,就能年年印年年卖,根本不需要制作活字。

  而因为是印给普通人看的,也不必追求精美,甚至就算有错漏也不在意。所以才会出现各种版本的书籍,福建本,江南本之类。即便后世收集古董,这些产地不同的书籍,价值也截然不同。

  国内的行情就是这样,因为人工成本够低,所以新技术出现之后,往往很难立刻就受到重视。

  这也是为什么活字印刷术最后是传入欧洲之后,出口转内销回到国内才重新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

  如果平安是在民间,还真不敢想这事。好在他现在是在皇宫,全天下顶顶富贵,所有的东西都要用最好的,还必须是自己生产才最好的。所以围绕着皇宫,也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除了伺候主子们的几万宫女太监之外,还有隶属于二十四衙门的几万工匠,精益求精的琢磨着自己的技术,为宫中的主子提供最顶级的服务。

  这才给了平安研发活字印刷术的土壤。

  刷印匠中技术最熟练的工匠姓周,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事实上他的眼神已经大不如前,但却没有退休,因为他已经全凭“手感”来进行工作了。在他脑子里,背下了几十本书的阳文刻板,根本不需要看,只按照自己的感觉来刻就可以。平安每次看他雕版时行云流水的动作,都觉得是最美的艺术。

  最妙的是刻出来的还是标准的馆阁体,平安相信,即便是最自恃书法的文人来写,也做不到这样的标准。

  有时候想想自己要用新的技术来取代这些充满美感的东西,平安心里也会产生几许怅然。当科技高度发达,已经可以替代一切人工之后,这些美必定荡然无存。

  然而周匠人却完全没有平安这样的伤感。

  平安试探性的对他提起活字印刷术:“把每个字单独刻出来,要用的时候挑出来排版,不用了就再放回去。是不是方便很多?”

  周匠人忍不住一拍大腿,“着啊!这个法子好,怎么我们之前竟没一个人能想到呢?还是你们年轻人的头脑灵活!”

  这接受度也忒高,平安有点儿愣神,“额,那以后可能都不需要您这么雕版了,不可惜吗?”

  “这有什么好可惜的?”周匠人目露疑惑的看着平安,“为了练成这手绝活儿,我练了整整三十年呐!我儿子到现在也练不成这样。若是有了这个活字,以后孩子们自然就不需要这么辛苦了。”

  是了,他光是惦记艺术美感,却忘了一切工具的发明创造,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让人类“偷懒”,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活字的发明省却了很多功夫,那工匠们自然就轻松许多。拿一样的工钱,却能少做事,谁会不高兴?

  至于艺术的美感?除了平安,谁会在意呢?

  平安心底有些小失落。

  不过他很快摇摇头,把这种失落踢到了角落里,振作起精神道,“我是这么想的,我们先自己试着私底下做一个出来。若是能成的话,先印一本书送上去,看看上头的反应,你觉得如何?”

  “这样稳妥。”周匠人没有任何意见。

  于是两人就开始琢磨起烧制活字的事情来。平安觉得可以先用黏土烧一下试试看,毕竟这个简单快捷,不比金属复杂。不过烧出来的结果却非常不如人意,坏的比好的多,还有些看上去是好的,但实际上已经烧变形了,根本不能用。

  “还是要用金属啊。”平安有点发愁。他们这里可是经厂,没有这样的材料和设备,如果要做的话,那就要跟其他衙门打交道了。到时候这还能算是“私底下的试制”吗?

  况且就算平安不怕别人抢功劳,没有上头的命令,就他一个小小的掌司,谁会听他的呢?

  真是愁死人了。

  最后还是周匠人一语惊醒梦中人,“为什么要用别的材料?不如用木头雕刻。反正我们这里木料是常备的。况且每个字也不大,用些边角料就可以了。也不会引人注意。”

  平安忍不住一拍脑门,又是灯下黑。他光是记得有胶泥活字,铜制活字,铅字等等……所以总想着要去烧铸,却忘了自身的优势。

  或者说也算不上优势?“一个字一个字的刻,会很麻烦吧?”平安有些担忧。

  周匠人却显得信心十足,“只是要求细致麻烦些罢了,算不得什么。我刻了那么多年的阳文,闭上眼睛也能刻出来。”

  不过他也有属于他的担心,“可是那么多字,就算刻出来了,能找得着么?一本书可要用上那许多的。”

  平安闻言忍不住笑了。这就是没有统计学的坏处。他对周匠人解释道,“其实并不多,一本书虽然看着很多字,但实际上大半都是重复的。事实上经常使用到的字,只有几千个而已。”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现代汉语的常用字统计是两千五百个。香港和台湾方面使用繁体字,可能会更多,但无论如何也不会超过五千字的。

  相较于周匠人印象中的一本书动辄数万字,这五千字真的是非常少了。

  于是他老人家立刻拍板,“那就先把这几千字刻出来,其他不常用的,等遇到了再添上便是。”他原本以为要以一己之力刻上几万字,都没有退缩,现在只有几千字,自然豪情万丈。

  平安见状也不由莞尔。感情老人家这么不服输,还真打算把一本书全部刻出来?

  有了打算之后,后面的事情就简单了,都是些细致活,无非是耗费时间和精力,又比较枯燥罢了。首先是平安要先把这几千个字挑选出来,然后再交给周匠人去雕刻。

  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其实难度也不小。主要是平安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因为周匠人还要负责自己手头的工作,空闲时间才能做这些私事。征得平安同意之后,他把自己那个老实的儿子也拉入了伙,但进度却依旧比平安想象的要缓慢太多。

  平安知道是自己太急于求成了。这些工匠们本来做的就是精益求精的工作。在这里,不会有人要求他们的效率,只要做出来的东西最好就可以了。所以现在也是慢慢的琢磨。平安后来才发现,刻完了的字,周匠人甚至还会拿在手里把玩一阵子,据说是要让笔画更加圆润。

  这是平安无论如何都理解不了的。

  虽然他以前也看热闹一般的看过不少传闻:什么皇帝的衣裳要四个绣娘日夜赶工的干一整年才能做出一套啦,什么古代的手艺人能够在米粒上刻字啦……初中课文还学过核雕呢,在小小一个核桃壳上,还能刻出栩栩如生的物品和人物。

  这一切都令人叹为观止,但轮到平安的时候,就觉得实在是太考验人的耐心了。

  以五千字为标准,假设周匠人父子两人每天能够完成二十个字,那也需要整整二百五十天,整整八个月还多!

  但现在除了等待,他什么都做不了。

  平安一开始还着急一下,后来见着急没用,也就把这件事放下了。他不是把“给这个世界带来一点改变”当做人生目标吗?这辈子少说也还能活五十年,其中花费八个月来打基础,其实是很值得的。

  放到更大的环境中去比较,也就不觉得难以忍受了。况且平安深刻的知道自己现在最大的缺陷是什么:他年纪小,而且毕竟不是土著,在很多地方,可能会显得格格不入。比如很多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他却十分懵懂。

  他穿来的时间还短,之前在钟鼓司,多半时间也都是一个人埋头创作,跟其他人接触得少,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但以后如果要去司礼监的话,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待在距离皇帝最近的一个衙门里,任何一点小小的瑕疵和错误,都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刺,被反复挑剔。

  与其到了那个时候再设法应对,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打磨好自己,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来。

  这时候平安已经决定,自己一定会回宫了——不管是为了徐文美,还是为了自己的终极目标。既然如此,从现在就开始做好准备吧。

  于是平安也就不再着急,一边翻阅着经厂的藏书,一边将之前没有记录的字添加到自己的字表之中。既充实了自己,也顺带完成了一部分工作,何乐而不为?

  除此之外,他不再跟工匠们混在一起,也不再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而是在那个小三子的帮助下,跟经厂的其他人常来常往——平安已经明确的给过小三子暗示,自己只是来这里镀金,最早半年,最迟两三年就会离开,到时候这个位置自然会留给他。

  小三子是聪明人,那位更是人老成精,平安已经摆明了态度,他自然也不会刁难。倒是让其他两位等着看热闹的掌司有些失望。

  不过他们背姓胡的压制了那么多年,早就已经习惯了,失落之后就丢开了。本来也没指望平安能做出什么大事,只是没想到他那么快的退步而已。

  再这样和乐融融的气氛当中,平安不着痕迹的打听自己需要的东西,结合他脑海中的历史,还有从书上看来的那部分,拼拼凑凑的,也勉强把自己包装成了个古人,至少这会儿再有人来,是看不出任何破绽的。

  同时平安也终于意识到,自己之前跟赵璨的相处是多么的不恰当。亏得是他当时刚来,还什么都不懂,而赵璨竟然也没有生气,否则死一百次都够了。

  在这宫里,别的都可以含糊,只“主仆之别”四个字,没有任何人胆敢逾越。

  平安都替自己捏一把汗。

  以至于赵璨第二次来找他的时候,他竟然有点儿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对方了。态度太过客气,反而显得生疏。

  赵璨有些不高兴,“平安,你这是要跟我生分了?”

  ……其实我们从来没有熟过。但这话平安不敢说,他只能道,“从前是我刚进宫不懂事,冲撞了殿下,现在知道了规矩,当然不敢再造次了。”

  赵璨颇觉无趣,“平安,若是连你也变成这样子,这宫中就太过无趣了。”

  果然,我就知道你不生气,完全是因为只把我当个乐子看了!平安内流满面。但是这也侧面证明自己是安全的。况且书里不是都这样写嘛!高处不胜寒,上位者游目四顾发现周围一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于是空虚寂寞冷(……),最后被胆大的宫女/嫔妃等等趁虚而入,成为他心中最特别的一个。接着当然就是虐恋情深……

  等等!打住!为什么要把自己带入宫女嫔妃这种角色?!还有什么虐恋情深,他跟赵璨是清清白白的主仆关系好吗!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