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70后的青葱岁月 第349章 (701)-(702)巧遇二十六中同学

《70后的青葱岁月》第349章 (701)-(702)巧遇二十六中同学

作者:无惧前行 字数:3485 书籍:70后的青葱岁月

  很多饭店门口都竖着牌子,或者在门头上写着,“羊汤”。龚科长跟我说,这边牛羊肉多,他不想吃羊肉,有膻气,还是吃点别的。

  我们骑着车子,在县城里边漫无目的地转着。最后龚科长建议找离下午办事的地方近点的饭店。吃完了,就直接过去把业务谈妥。

  找了个小吃街一样的地方,连着不少家小饭店。差不多门脸,我们随机走进了一家,是个女老板当家。很热情地把我们迎了进去。

  进去看了看,几乎都是肉菜,猪头肉、猪蹄子、猪大肠、排骨、烧鸡、酱牛肉、羊肉汤……

  因为是第一顿饭,上午赶路起得早。肚子里的早餐要消化完了,肚子也饿了,看着这些肉菜还真的挺有胃口。

  跟龚科长找了个小桌坐下,点了辣炒大肠、红烧排骨、又在老板的推荐下来了半只烧鸡,老板还想推荐酱牛肉,我俩齐齐摆手。

  “就我们两个人四个菜不少了,三个肉菜,怎么也得来个蔬菜吧,不然太腻了,”龚科长笑着跟女老板说。

  “前些年生活困难,都捞不着吃肉。现在生活好了,我们这里的客人都喜欢吃肉。你们还找蔬菜吃,呵呵~”

  女老板不太理解地说。

  “嗯嗯,我们点了不少肉菜了,来个蔬菜吧,清拌个黄瓜吧,”龚科长站起来,往厨房门口摆的菜架子上看了看说。

  “行,蒜拌个黄瓜清口,加点烧肉吧?早上刚煮的,好吃呀!”女老板还是不放弃推荐她的肉菜。

  “不要了,太多肉了,光用大蒜拌个黄瓜就行。”龚科长态度坚决地吩咐。

  “那行,咱这就出大蒜,有的是大蒜,呵呵~你们稍等,马上就上菜!”女老板在手里的点菜单上写了写,风风火火地去后厨安排了。

  那顿饭花了三十多块钱,确实便宜,这肉吃的大快朵颐,龚科长饭量也不行,上菜的盘子也大,足斤足两的,我们四个菜剩了好多,但我也确实吃不动了。

  下午业务办得也挺顺利,要看这个仓峰之行就要留下美好的印象了。吃饭物美价廉,办事顺风顺水,住店高端大气上档次。

  可就是我们背着各自的挎包,退了县招待所的房间,赶在去汽车站前,退自行车时,出了意外,让我跟龚科长生了一肚子气,败兴而归。

  跟租车时不同,去退车时,出租自行车的老板就换了一种嘴脸和态度。

  老板听到我们早退车子,马上大声招呼两个小弟过来验车子,两个长得五大三粗,嘴里歪叼着烟的小弟从我们手里拿了车钥匙,就去到门外围着车子转了一圈,上下一瞅,立马高声叫了起来。

  “这车子不对,把车漆都划了,不能退了!”我和龚科长一听,不由得有些发蒙地对视了一眼。

  “我们好像也没撞车,或是挂划过什么东西啊?”我一边回想一边跟龚科长说。

  “嗯,不对,看样咱们遇上地头蛇了。”龚科长想了想,拍了拍我肩膀,小声说。

  “我看看,我看看!哪里划了?”帐篷里的老板郑重其事地答应了一声,开始往外走。

  龚科长也拉着我跟在租车老板后边走出帐篷,来到自行车旁。

  老板装模作样地围着自行车转了一圈,上下打量了几眼,两个小弟跟他指指点点,横梁,前后车瓦,掉了点漆,有些划痕,一看就是陈旧的。

  老板直起腰来,手指着车子,摇摇头漫不经心地说,“这车子划了漆了,太严重了,我不能退了,你们骑走吧。”

  “兄弟,这车漆一看就是以前划伤的,我们租车的时候就这样的,我们也没撞过划过,那么远的路,我们怎么骑回去?你这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吗?”

  别看龚科长长得小,但经历复杂,在烟海社会上也有不少朋友,见识过一些场面,听到租车老板这样说,一点也没怯场。

  “别乱说话啊,租车时我们都检查过的,没有这些划伤掉漆!”旁边一个小弟大声吼到。

  “呵呵,兄弟,山不转水转,别把事做绝了,我们在这也有朋友,不过感觉这点事也没必要麻烦朋友,说吧,想怎么处理?车子我们是没法骑走,能退多少?”

  龚科长还是不卑不亢地回答,毫不慌张。

  “我们也不欺负你们,车子损坏了,你们就把车子骑走,两不相欠。”老板点上根烟,抽了口,斜了龚科长一眼说到。

  “大家都是在道上混的,事别做得太过了,兄弟以后有机会到了烟海,我做东。给个面子,差不多行了。”

  龚科长软了软口气,掏出软包万宝路,递了一圈烟。

  “这样啊,好吧,那就算交个朋友,留150元,退给你50块钱。”老板接过烟,琢磨了下说。

  “兄弟,别太黑了,路数都知道,在你的地面,我不跟你抬杠,这样吧,退一百块钱,那一百算交朋友了。我谁也不找了,不然找到当地的朋友,就都不好看了。”

  龚科长掏出火机,作势要给租车老板重新点燃万宝路,边笑着跟他谈着价钱。

  “这,好吧,就当交个朋友,退你一百。”租车老板也是个知道进退的人,尽管是地头蛇,但自己讹诈人,心里也是发虚。

  “行,够意思,退一百给我,我们走,车子还是你们的。”龚科长听到租车老板说完,立马痛快地说到。

  “把押金条给我,”租车老板从口袋里掏出一厚沓大团结,点出来十张,交给其中一个小弟。

  小弟往手上吐了唾沫星子,又数了遍,“对了,大哥!”小弟跟租车老板汇报着。

  “给他吧,”租车老板朝小弟摆了摆头,示意他可以把钱给我们了。

  “谢了,兄弟,山高水长,后会有期!”龚科长接过十张大团结,把押金条递给了租车老板,没再掏出屁股后边那个鼓鼓囊囊的钱包。

  而是把大团结折了折,直接揣进了裤兜。然后朝我使了个眼色,示意我赶紧走。

  我和龚科长,背着包,来到马路边。左右看了看,辨明了去往汽车站的方向,然后都一言不发地快步朝汽车站走去。

  (702)

  “看到没有?海超,出门在外处处是坑,一定要小心啊,”龚科长一路无语,直到等我们上了车,客车开出了县城后,才开口跟我谈论这件事。

  “嗯嗯,长了记性了,吃一堑长一智吧。有些人不得不防,”我点点头回应说。

  “平白无故让他讹去了一百块钱,十张大团结!妈的!这要是在烟海,我非让兄弟们把他的摊给砸了。”

  龚科长气哼哼地说,看样子尽管刚才一直不动声色,但肯定是一肚子气。

  “龚科长,刚才怎么不找当地的客户帮帮忙?我看当地那个客户势力也挺大的。”我不解地问。

  “唉,你不懂啊,咱们是来做生意,赚钱的买卖,找合作伙伴王总是没问题。按说他的实力肯定也能给办了。”

  龚科长顿了顿说,“可是为了一百块钱不值当啊,省了一百块钱,先不说搭上多钱,得回请感谢王总吧?供货合同人家提点要求,那就得几千上万就没了。对不对?”

  “哦哦,也是。”我听龚科长一点拨,也才恍然大悟。

  “所以说,万事要靠自己,别指望任何人,除非自己确实解决不了的大麻烦。那就得利益交换喽~”

  说完这句话,龚科长老道地感慨着,往车靠背上一倒,闭上了眼睛。

  剩下我一个人,在暗自琢磨着龚科长刚才说的这句话。

  这趟出差没白跑一趟,也算涨了见识,看到一些社会负面的东西,让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我对社会又有了一点深刻的认识。

  同时,也感觉出龚科长能得到唐总地厚爱和赏识,确实有他的优秀之处,遇事不慌乱,能够衡量得失,斟酌而行。这也是刚踏入社会不久的我应该学习的。对龚科长也增加了不少好感。

  我们赶到临峰后,又住了一晚。第二天坐早班车回了烟海。等颠簸了一天回到烟海,也已是夕阳西下,落日黄昏了。

  龚科长心里想孩子,着急回家,我们就在汽车站分手了。我却意犹未尽,总想找个人聊聊。忽然想起来,好些日子没去老四那里了,于是,决定直接去老四饭店,跟老四喝两杯再回家。

  看了看表,五点半多,不太着急,就决定先溜达溜达,走两站路再坐车过去。挎包也不沉,我就斜背着包,踩着马路牙子一路向前。

  用手不停地揪着路过的柳条,撸下来几片柳叶,挑了一片最长,品相最好的柳叶,就放到嘴边,用嘴唇轻轻含着,吹起柳叶哨,还像是个贪玩的孩子。

  马路边又新开了不少时装店,门口的音箱播放着王杰忧伤的歌曲,又听到了熟悉的《安妮》。马上就联想到那晚龚科长的一曲高歌。心里想,“这龚科长还确实挺有才的,有些本事。”

  汽车站离火车站也就两站地,心里想着就走到火车站再坐公交车,一路上看着街景,想着心事,倒也很快。

  马路上的汽车比前几年明显的多了起来,而且品牌众多,乱七八糟,啥牌子都有,而且还有方向盘在右边的旧车。

  130卡车少了,双排的大头车多了,微型小面包车多了起来,摩托车也越来越多。马路两边的店铺也越来越多,很多住户都破开窗户,改成了门头,一片红火向上的景象。

  街上的行人穿着打扮也越来越时尚,服装款式和颜色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艳丽。一扫前些年黑灰蓝等几种沉闷保守而令人郁闷的颜色。

  我正兀自吹着口哨,胡乱的曲子,一会儿《安妮》一会儿转成《外面的世界》,一会儿又无缝衔接成了《又见炊烟》,都是见证我各个历史时期的经典曲目。所以都像烙印一样在我脑子里的单曲循环目录里,都是自动跳出,自动衔接。

  “龙海超?是海超吧?”刚走到火车站附近的公交候车亭,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下意识地转身回头望去。

  只见一个高大魁梧的年轻人站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正欣喜地望着我。

  这么面熟,“哦,郑伟?你是郑伟?”我也大声惊呼起来。

  “嗯嗯,对对是我!哎呀海超,真是你啊,好几年没见了!”果然是郑伟,他大步走上前来,伸出双手抓住我的两只胳膊,晃了晃,上下打量着我。

  “郑伟,又高了,又壮了,又帅了,哈哈~”我也把着郑伟胳膊,大笑着说。

  “还说我呢,你也高了很多,还长了这么多胡子,哈哈,男人了啊。”郑伟一拳打在我的胸口上说。

  “哈哈,我刚出差回来,今天早上也没刮胡子,看起来乱糟糟的,”我摸了摸下巴,是有些呲呲歪歪的胡子。

  “怎么样?挺好的吧郑伟?考上大学了吧?”我听到后边有自行车铃声,于是把郑伟又往路边拉了拉。

  “都马上上大三了,上了好几年了,你怎么样海超?干嘛呢这几年?”郑伟笑着说。

  “在哪个大学?学啥专业啊?”我又追问着。

  “就在家门口,烟海大学,法律系。”郑伟回答。

  “哦,不错啊,我记得你不是对军事很感兴趣吗?咋没考军校呢?”我眼前马上出现了二十六中那个熟悉教室,那本熟悉的《舰船知识》,当然还有教室外那条令我难忘的走廊。

  “你怎么样海超?记得你高三那年提前走了,没参加高考是吧?挺突然的,我还感觉很舍不得,”郑伟有些动情地回忆着说。

  “嗯,我没参加高考,提前上了社会大学了,出国跑了两年船,现在在一家合资公司工作。”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我的情况。

  “啊,不错啊,还出国了,不容易,现在很多人都想出国,但没有门路。”郑伟脸上露出了羡慕的神情。

  “我是出国打工,在远洋货轮上,又不是出国享福去了,”我摆了摆手说。

  “对了,你怎么会在这里?”我问郑伟。

  “我想去北京看看,一直没去过北京。这不是放暑假吗?票好像都卖没了,太紧张了车票。”郑伟摇摇头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