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国妖 第四十章 骂声一片

《大唐国妖》第四十章 骂声一片

作者:毙稿 字数:1890 书籍:大唐国妖

  当武士彟为首的益州大都督府颁布了这个《义务教育》的规定,立马在民间引起了骂声一片。没错,就是骂声一片,很多人对于这个义务教育的政策进行使劲开骂。

  “朝廷怎么能够这样吗?十岁以上,十岁以上的孩子,在我们这里都是一个劳力了,居然要把我们的孩子带走去替官府做事情?"

  “是啊!真是岂有此理,十岁以上的男孩,那也都是我们家里面的劳力。如果把孩子都要走了,这样我们如何种田?”

  “我们种田本来够难了,难道还要把我们的孩子带走吗?”

  益州无数百姓纷纷对于这个义务教育的政策使劲开喷,认为这个政策是要把他们的孩子弄走。因为作为一个十岁的孩子,在绝大部分农村家庭里面都是一个劳动力。如果把自己的孩子拿去读书,这样岂不是让家里面少了一个重要的劳动力?这样很多百姓都抵制这个政策,根本不会同意的。

  “听说了吗?这次被官府带去读书之后,不但不给工钱,反而将来还要为官府做事三年,偿还这些读书的费用!”“还有没有天理了?不但把我们孩子带走,还要变着法来盘剥我们?”“哪怕当年前隋,也都这么盘剥的暴1政啊!”“没错,这个变着法来盘剥我们,简直是暴1政!”……

  当百姓听到了不但要把他们的孩子,一个年轻的劳动力带走,让他们损失一个劳动力。甚至将来读书之后还要接受官府三年安排工作,这样让很多百姓更是炸毛了。不但把自己到了劳动力拿走了,让自己接受了损失,将来还要再次给官府偿还三年,这个简直是岂有此理。

  本来自己都损失了,合着官府还认为是给他们的“恩赐”,将来还要偿还。很多普通百姓想不通,想不通凭什么?你让我的孩子去读书,不能够给家里面干活,这个已经是我们家里面损失了劳动力。结果损失之后,还要接受官府安排工作三年,这样不是损失四年了吗?本来损失一年大家也都可以忍耐了,可是官府也太无耻了吧?拿走了一年不但不给补偿,反而还美其名曰是恩赐,将来要偿还,这样简直是“无耻之尤“。

  “荆参军,不行啊!百姓纷纷骂声一片,对于我们这个义务教育政策骂声一片,他们不肯把孩子交出来让我们送去学堂啊!甚至,他们还骂我们是找借口盘剥百姓,让他们孩子骨肉分离。甚至他们说我们太不要脸了,明明是把他们的孩子拿走干活一年,结果不但不补偿,将来还要额外做事情三年,偿还这个一年的读书。明明是损失,可是还要采用更大的损失来补偿损失,这样他们想不通。”

  荆谋言早就知道这种情况了,荆谋言熟悉不少农村。别以为农村就那么渴望读书,很多城市里面的电视里面都是各种农村孩子刻苦读书的例子,可是事实上这些新闻那也只是“新闻”而已。也许在很多后世城市人里面司空见惯的事情,在古代农村那简直是奇葩。

  让那些半大孩子去读书,有不少短视的农村人会认为他们损失了一个劳动力,认为是让他们接受损失。哪怕无偿的去读书,他们都会认为是让他们损失,何况这次还是有偿的读书。思维不同,造成了双方的想法不同。

  “荆参军,我们怎么办?有不少孩子的父母不愿意送孩子去学堂,我们怎么办?”

  荆谋言直接说:“怕什么?让各地衙役去把孩子抢过来,不用客气!我告诉你们,这个入学率是我们益州将来考核的标准。如果入学率不够,那到时候别怪我在武长史面前告他们的状了。按照我们所说的,凡是不愿意送孩子读书的,给我抓几个典型,去额外给他们父母加罚劳役。”

  “我想接下来,他们也就会老实了的去把孩子送去学堂读书了。”

  不过还是有都督府的书吏问道:“荆参军,为什么不多解释一下呢?其实读书也是为了他们好啊!”

  荆谋言苦笑说:“就目前这个情况,我解释得了吗?我早就知道,在这个大唐,绝大部分农村的父母,不会愿意去送孩子读书的。尤其是十岁以上的孩子,都是家里面的劳力了。如果他们去读书,会耽误耕种的。所以,我早就说过,必须要用官府的暴力来保障这个义务教育执行。哪怕采用暴力惩罚,那也在所不惜。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哪怕我们用暴力保障,那也是必须的。”

  “如果当地衙役下不了手,那也就让赵亮带人去抓人!总之,不论如何,必须要保证我们益州大都督府下辖入学率,达到七成以上!”

  荆谋言看着这个下面上报的公文,很多农村家庭都抵制这个义务教育,荆谋言早就知道这个义务教育不是那么容易执行的。以农村的保守,甚至很多小农思想,很难让他们主动去接受读书。

  也许很多人都以为中国古代那些人都非常热衷于读书,经常有很多穷困时候依然在苦读的例子。可是事实上这些都是一个“偶然”,记载历史的是文人,他们热衷于读书,自然热衷于这些贫寒时候依然不放弃读书的人。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那些古代人记载历史,当然是以他们的个人情操来评价。历史记载的意义,就是在于记载少数,而不在于记载绝大多数。如果所有人都主动热衷读书,历史反而不屑于去记载。正因为热衷于读书的人很少,这才会记载下来。

  可是这些例子,绝非是大多数,相反只是极少数。其实只要翻阅各国的义务教育的法律法令,几乎都有关于如果不进行义务教育,父母都要被惩罚的条文。如果当年的百姓真的那么热衷于送孩子去读书,法律会这么规定惩罚家长的条文吗?正因为最初绝大部分父母都不愿意送孩子读书,所以才会诞生这条惩罚家长的条文。

  哪一个国家的义务教育,不是靠着国家机器的暴力,这才强制推广下去了吗?

  “我要推广义务教育,那也只能用暴力保障政策执行了。这个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哪怕被骂又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