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发簪

《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第三百九十九章 发簪

作者:竹瓦七姑 字数:3628 书籍:我全家跟着房车穿越了

  李岚也有点着急,这房车可不小,储物的空间也很多,会不会塞进哪个犄角旮旯里去了?

  “快找找。”她说道。

  “娘,您别急,刚刚弟弟们是在睡觉,可能他们醒过来就会发出声音了。”张晓瑛说道,一边打开手机放了一首舒缓的音乐。

  李岚已经弯下腰往台几底下查看,没有,又到驾驶座座椅边上的地板上查看,还是没有,张晓瑛平时睡的床上也没有,她去打开了卫生间的门口查看,仍然没有。

  就在母女俩心里越来越凉的时候,“啊咕啊咕”的声音在头顶上方传来,还间夹着一两声小婴儿的笑声。

  张晓瑛赶紧踩在座椅上往房车额头床上看,卧槽!这两小只待遇可真高,直接就被送到房车额头床上,因为现在天热穿的衣裳少,两小只正手舞足蹈的仰面躺着。

  房车的额头床尺寸是两米二乘一米五,高七十厘米,成年人坐着是直不起腰的,但对两小只来说反而是很适合的尺寸,张晓瑛爬上额头床,看到他俩眼睛滴溜溜滴溜溜的四处打量,兴奋得不行。

  张晓瑛干脆把他俩翻过来趴着,两小只嘴里嗯嗯啊啊的,努力的尝试抬头,大概因为他俩是双胞胎,这个月份抬头显得吃力一些。

  “快快把他们抱下来。”李岚看闺女又要折腾两个弟弟赶紧说道。

  “吓了我好大一跳,等我咬够了再说。”张晓瑛磨着牙说道,准备在四瓣屁墩上都留下牙印。

  “小心他们尿在上面。”李岚提醒闺女。

  哎呦,那可不得了,他们可没穿着纸尿裤,尿一泡在这额头床,又是床垫又是床单,够洗的。

  张晓瑛忙不迭的把两小只递给她老妈。

  “出去吧,以后没事也别把弟弟们带进来,他们年纪小口无遮拦,别把房车说出去了。”李岚说道。

  母女俩出了房车,想到刚才没见到两个小宝还一阵后怕,不过又想到他俩也可以进入房车,还是觉得很高兴。

  “爹,弟弟们可以进房车。”张晓瑛喜滋滋的跟她爹报告。

  “我看到了。”张德源微微笑着答道。

  “你看到啥?刚才我们在车里都找不到南瓜土豆了。”李岚说道。

  “这不是找到了嘛?来,还是爹爹抱着。”张德源一手接过一个儿子。

  孩子平时都是跟他们娘亲和胡娘子,还有芙蓉芍药姐妹俩在一起,因此他有时间总是尽量把他俩带在自己身边。

  当年张晓珲小的时候,因为精力过于充沛在学校经常捣蛋,他做老子的为了消耗儿子多余的精力,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拿来用在陪儿子踢球上了,以至于球技大涨,还荣任了单位业余足球队的队长。

  这两个小的他也决定这样教养,男孩的成长过程父亲的参与尤为重要,他之前养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对儿子他就树立好榜样,对女儿他就让她时时都能体会得到爸爸永远都是她的靠山。

  在现代时两个孩子都算得上有出息的,他也成了同事朋友亲戚眼中的成功父亲,经常有人向他请教育儿之道,其实他哪有什么育儿之道,就是在别人打麻将时自己去陪着孩子罢了。

  也有亲戚喊冤:“我不也一样陪孩子吗?怎么我儿子一点都不像我还是这么混球整天打游戏!那个谁谁谁天天打麻将他儿子也上了清华!”

  可见养孩子也是要看缘分,因此对这两个小的他也不会报太高的期望,在这古代只要他们一生平安就好了。

  接下来的日子张晓瑛早上溜京京跑步,为了去玛雅城还开始学骑马,毕竟美洲大陆可以骑马的地方不少,卫国公送来的几匹马里叉三性子比较好,萧十二就选了它来当张晓瑛的坐骑,宝莉还小不能骑,但是每天都跟着出门溜圈。

  得益于她家后面是一条溪流,对面的人家离得远,即使她们跑马也不会扰民。

  张家的马匹加上护卫们的用马也不少了,卫国公府早在卫靖的亲卫过来时就从自家马场送了一名马倌过来专门照顾这些马匹,月钱也由张家发放。

  对于卫国公府这样的豪族来说,马倌的人选也非常的重要,需要自己完全信任的人充任,否则紧急情况发生时马匹出了问题就会导致难以接受的后果。

  张晓瑛现在也会直接骑行到工业园区,骑马还是比她坐着骡车要快一些,萧十二很是紧张,恨不得把所有的护卫都带上。

  严明昊已经住到工业园区去了,工业园区现在已经扩建了玻璃厂,水泥厂也很快要投产,接下来要建钢铁厂、蒸汽机厂、机床厂、自行车厂,这么多个厂区要建起来,几千亩地也不算得大了。

  张晓瑛不禁佩服萧元锦的先见之明,这就是世家大族所拥有的眼界,而且她们当初选址在京城的西南边,京城向来更多刮的是西北风,也就尽量避免了污染颗粒漂浮在京城的上空。

  但即便如此,张晓瑛也不想把京城的工业规模做得太大,毕竟只要工业化一开始,各种污染就是必不可少,往后还是要把这些工业园区搬到更加适宜的地区去。

  “小张大夫。”严明昊骑着他的自行车来见张晓瑛,工业园区太大了,如果没有自行车确实非常的不方便。

  “怎么样?你现在住哪里,习惯吗?”张晓瑛问道。

  “暂时还住在玻璃工坊,员工宿舍地基挖好了,红砖也烧制出来了,您要不要去砖厂看看。”严明昊说道。

  是哦,张晓瑛还忘了,工业园区还在边角处办了个红砖厂,如今大干的砖坊生产的全部都是青砖,价格极其昂贵,因此只是极有钱的人家才可以用上这样的建筑材料,广大底层人民盖的房全是泥坯,稍富裕一些的用的便是半砖半泥坯,但这样的墙体肯定是不足以承受水泥预制板楼顶的,工业园区的办公楼跟宿舍楼全部都要盖三层小楼。

  于是工业园区只好自己再建一个红砖厂,起码得满足自己的建设需要,这个红砖厂是张晓瑛她老爹主持建造的,因为在现代时张晓瑛有一个堂叔是开砖厂发家的,那个砖厂张晓瑛家还占了四分之一的股份。

  “去看看。”张晓瑛说道。

  红砖如果仍然是手工业生产,性价比也不会比青砖高出太多。

  到了砖厂一看,果然是半机械化,一个蒸汽机头带动着搅拌头在一个大池子里搅拌泥浆,剩下的工序就只能是手工了,不过这也已经比纯手工快了很多,而且这台蒸汽机也许是大干第一台用在工业生产上的蒸汽机了,别的蒸汽机生产出来都是直接被装在船上,先满足大干伐南诏的后勤保障。

  “哪来的蒸汽机?”张晓瑛问严明昊。

  “刚拉回来没多久的,六皇子特批的。”严明昊答道。

  “真不错,不过这个机械化程度还可以更高一些,从进料开始正确配比后经过搅拌池出来直接就是长方条,按尺寸切割就是砖坯,我让人把图纸送给你。”

  张晓瑛说道。

  这是非洲地区人民生产砖头的方式,那种搅拌头类似于面条机,只不过面条机出来的是很多根,而制砖机出来的是一根,这种生产工艺在现代社会当然是极其落后的,可拿到大干就已经是非常先进的了。

  “那搅拌头应该是类似螺旋泵的款式吧?”严明昊问道。

  “对,严明昊,你好厉害。”张晓瑛夸赞道。

  严明昊现在的水平应该已经相当于一个高级机械工程师了,许多图纸到了他手里一眼就能看出关键点在哪里。

  在工业园区转了一圈,张晓瑛又往南多跑了一些,这才发现原来京城的南面往东去是大片的湖泊湿地,水草丰美景色壮阔,一眼望不到头。

  “原来真的是这样。”张晓瑛心中极其震撼。

  史书记载,这一片区域由于拥有广阔的湿地,曾经是辽金元三朝的帝王狩猎场,又是明清两朝的皇家苑囿,明朝永乐皇帝下令在四周筑起了一百二十里土墙,命名为“南海子”,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到现代,只是现代的南海子公园跟张晓瑛眼前的湖泊湿地比起来已经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了。

  现代的南海子公园因为有一个麋鹿苑,有一些地方还开放给游客露营,是童年时期的张晓瑛最喜欢去的公园之一。

  “十二,这一带有没有皇家宫苑?”张晓瑛看着这一片湖泊湿地问萧十二。

  “并无,此地任何人不得侵占建房开垦。”萧十二答道。

  “为何?”张晓瑛好奇问道。

  “太祖谕令。”萧十二答道。

  “有何缘故吗?”张晓瑛再问。

  她心里不由得对这位大干的开国皇帝多了几分好感,同时更坚定了往后要把工业园区搬离的决心。

  “据说太祖幼年时曾在此地生活过三年。”萧十二说道。

  哦,那看来就是皇家秘闻了,萧氏皇族起兵前也并非普通平民,而是手握一定权柄的门阀世家,太祖幼年时竟然有在这里生活的经历,这应该是属于宅斗范畴了。

  张晓瑛依依不舍地离开这片区域,回到家的时候正好是上课时间,但是现在她已经不再担任物理学的老师了,改由周乐浦担任。

  而跟他们分开了差不多一个月的卫五六正等在门厅,一见到张晓瑛即单膝下跪,双手递上一个木匣子说道:“小张大夫,这是公子要属下带给您的。”

  “辛苦了,起来吧!怎么这么快就回到了?”张晓瑛接过木匣子问道。

  “坐蒸汽船回来的。”卫五六答道。

  “如今蒸汽船有很多艘了吗?”张晓瑛问道。

  “有三十五艘了,属下听说,朝廷把辎重送到黔中后,再满载黔中的煤炭回来,比从并州运来的煤炭要便宜上许多。”卫五六站起来说道。

  “那是自然,水路运输比陆路运输成本低得多。你好好歇两日吧!先吃晚饭去。”张晓瑛说道。

  她拿着木匣子走回自己后罩房的房间,虽然平时张晓瑛不在这里睡觉,但屋子也收拾得清清爽爽,衣柜书架书桌一应俱全,而且因为她喜欢香樟木的味道,他爹给她买家具时就全部选了香樟木料制成的家具。

  打开木匣子,里面放着一封信,张晓瑛把信拿开,一根黑檀木簪子静静的躺在木匣子上,簪子长二十厘米左右,整体微微弯曲呈流线型,簪头柔和圆润,簪尾雕成了一朵含苞待放的玉兰花的形状。

  张晓瑛把簪子拿起来握在手里,簪子触手光滑,显然是经过了精心打磨。

  她打开信封拿出信纸。

  安平:

  见字如面。

  因当日在娄上庄惊牛过后,你的发髻散乱,我便开始想要为你打制一枚发簪。

  当日我以为这发簪定然可交到你手中,回了京城后虽不敢如此确定,只我心中却不愿就此放弃。

  直至今日,我方才将发簪打制完好,却等不及当面交于你,我不能陪在你身边,便让它替代我陪着你罢。

  甚念,祝安

  五哥

  张晓瑛以前也没有收到过别人给她写的情书,卫靖这是在绕着弯子告诉她,他在娄上庄救她的时候就已经爱上自己了吗?

  张晓瑛感觉自己的脸微微发热,心跳似乎也有些加快,那天牛蹄脱险的事还历历在目呢,那时候的自己还总认为卫靖是个中二少年,可现在喊他“卫五哥”也并不觉得别扭。

  把信收好,张晓瑛拿着发簪找到她老妈。

  “娘,您教教我怎么用发簪盘发髻。”张晓瑛站在正在洗手的李岚身边说道。

  李岚擦干手,接过张晓瑛递过来的发簪仔细看着。

  “我听说卫五六回来了,这簪子是卫靖给你的吧?”

  闺女从来不耐烦往头上插东西,这也只是一个普通的黑檀木簪子,如果不是有特别的原因,她怎么会突然间让自己教她盘发髻。

  “对,他自己雕的。”张晓瑛答道。

  “哟,他手艺挺好的。”李岚夸奖道,她刚才还以为是买的呢。

  手艺挺好的卫靖此刻站在一座山头上,举着望远镜往远处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