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绿茵教父 第200章 197章:后防调整

《重生绿茵教父》第200章 197章:后防调整

作者:潇小啸 字数:1903 书籍:重生绿茵教父

  北溪人队虽然凭借开局三连胜独占了华超积分榜的头把交椅,但是由于王小贝重伤修养,以及郭铠的6轮停赛却为球队的防守埋下了隐患,稍有不慎,北溪人队的榜首位置便将不保。

  诚然,三场比赛轰进8的球北溪人队,虽然拥有冠绝华超的攻击力,但是除了强大的攻击力以外,兼顾而稳健的防守也是确保获胜的重要条件。毕竟,即便强如巴塞罗那、皇家马德里、拜仁慕尼黑等世界顶级豪门,也根本无法做到全场比赛压制对手,从而时常被对手通过快速反击攻破球门。

  如果单纯从防守数据上来看,由王小贝、贾兴权、郭铠、张林鹏四人组成的后防线,三轮连续零封对手的骄人成绩绝对堪称华超最强防线。

  刘霄威原本的打算是在联赛初期建立一定的积分优势之后,通过“三名主力带一名替补”的方式,逐渐安排周潇兵、王齐铭、赵忠华、李琦等人首发出场。而在一些实力较为悬殊的比赛中,甚至不排除“二主二替”的可能。

  然而,在王小贝和郭铠同时缺席的情况下,刘霄威只得硬着头皮实行“二主二替”的后防配置。这样一来,球队的防守不但很难延续前三轮的优异表现,甚至直接沦为球队最为薄弱的环节。

  身为后防多面手的张林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郭铠的空缺,但是球队的边后卫人选却成为了困扰刘霄威的难题。

  拥有C+级【能力评定】和14场职业联赛经验(4场华乙、9场华甲、1场华超)的李琦,虽然足以在华超赛场立足,但是考虑到李琦相对瘦弱的身材,对手极有可能派出力量型球员不但对他发起冲击。

  如此一来,身材瘦弱的李琦不但很难长时间抵御对手的强力冲击,甚至可能因此而遭受不必要的伤病。

  想到此处,刘霄威决定宁肯输掉比赛,也绝不让李琦冒着遭遇伤病的风险首发出场。

  于是,在去年华甲联赛末段有个4次出场经历的王齐铭,便成为了球队的首发左边后卫。

  相比于左边路,右边后卫的人选则是更加让刘霄威感到头疼。

  去年夏天加盟球队的赵忠华虽然拥有B+的“潜力”和C-的【能力评定】,但是由于尚未拥有职业联赛经验的关系,刘霄威担心赵忠华一旦无法承受首发出场的巨大压力在比赛中发挥失常的话,不但将会导致球队失利,甚至不排除球员本人从此一蹶不振的可能。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刘霄威决定继续让张林鹏担任右边后卫,然后由周潇兵顶替郭铠与贾兴权搭档中卫组合。

  周潇兵的【能力评定】(C)虽然逊色郭铠(B)一筹,但实际上,郭铠的优势更多还是体现在进攻能力和比赛经验上方面。如果单纯比较防守能力的话,周潇兵的差距并不是很明显。

  …………

  就在刘霄威因为后防人选问题而“发愁”的时候,包括张林鹏、贾兴权在内的后卫线球员,则是不约而同的在训练结束后主动进行加练。

  张林鹏和贾兴权之所以主动加练,是想通过提升自身实力的方式,间接带动球队整体实力的提升。

  而王齐铭、赵忠华、李琦和李惠龙四人,选择加练的出发点虽然同样是提升自身实力,但是他们的根本目的却是希望利用王小贝和郭铠缺阵的机会,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刘霄威的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为争夺主力位置增添砝码。

  张林鹏、王齐铭、赵忠华、李琦等人虽然同样选择加练,但是各自的侧重点却是大相径庭。

  坐稳主力席位的张林鹏、贾兴权的侧重点,是不断强化自身的力量和弹跳,以便更好的与身高体壮的外籍前锋相抗衡。

  进攻能力偏弱的王齐铭和赵忠华,则是努力打磨自己的盘带和传(中)球能力。毕竟,单纯依靠突出的进攻或是防守能力,虽然依旧可以在职业足坛立足,但是惟有攻防能力同样突出的边后卫球员,才能更好的适应现代足球的不断发展,从而获得留洋欧洲或是为国征战的机会。

  与张林鹏、王齐铭等人不同,李琦和李惠龙两人则是选择不断强化自己的身体对抗能力。

  对于后防球员主动加练的行为,刘霄威不但非常欣赏,而且还结合他们的自身优缺点给予了一定的指定。

  例如,身体强壮的张林鹏虽然拥有堪比欧美球员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过于注重力量训练的关系,导致的他的身体敏捷性略显不足。

  在遭遇力量型,或是以身体见长的速度型前锋时,身高体壮的张林鹏都能很好的应付。

  但是如果碰到以身体灵活见长的技术型锋线球员时,张林鹏灵活性不足的问题便会显露出来。

  于是,为了让拥有A级“潜力”的张林鹏更加全面的发展,以便其尽早登陆欧洲赛场,刘霄威便为其制定了一份以提升灵活性为主,兼顾力量提升的加练方案。

  与此同时,当刘霄威在训练基地的健身房内,看到正在加练力量的李琦李惠龙的时候,却立刻上前严厉的阻止道:“小琦、惠龙,你们两的年纪现在还小,最应该做的是不断打磨自己的各项基本技术,至于身体力量的问题根本不是你们现在所应考虑的。”

  实际上,华夏足球近些年来之所以被紧邻日本逐渐拉开差距,除了青训基础愈发薄弱的根本原因之外,基层青训教练过早的让小球员“上力量”,以便凭借身体优势在同龄人的比赛中占据优势急功近利行为,则是导致华夏球员个人技术普遍粗糙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般情况下,13到16岁之间的年纪,正是球员提升个人技术的最佳时机,一旦错过这一时机,即便球员的个人技术仍会有所提升,但是若想达到球员本身的极限高度却是难比登天。

  此外,过早的“上力量”不仅将会对“小球员”提升技术产生阻碍,而且由于小球员身体尚未完全发育的关系,还有可能出现不必要的伤病状况。

  因此,刘霄威便对李琦、李惠龙等“小球员”下达了“17岁之前,不得私下加练力量”的死命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