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兴朝驸马须知 47 上元佳节

《大兴朝驸马须知》47 上元佳节

作者:宣蓝田 字数:7553 书籍:大兴朝驸马须知

  本章剩余内容在【作者有话说】部分。

  123言情原创,谢绝盗文。

  容婉玗下了马车,徐府外墙上的青漆已经大片大片斑驳脱落,枯枝烂叶碎雪都堆在墙下,散发出陈腐的味道。

  墙沿上的镂花砖雕也坏了许多,无人修缮,已经破落不成样子;大门倒是挺新的,似乎是前几年重装过,估计是五年前大婚的时候,徐肃从这里出门去宫中迎她去了公主府,一路彩锦铺地观者如云。为免不好看,这才把大门重装过。

  徐家人被撵出公主府,回了徐府已经半月有余,如今连墙沿下的枯枝烂叶都没有扫,想来也知道里头是什么境况,怕是内院的人手不够罢。

  正要上前,便见大门口有个黄脸婆子正在跟一个守门的青衣家丁争执,那黄脸婆子腰腹处鼓起,也不知为何在衣服里头塞着件破袄子,把肚子撑得鼓鼓囊囊的,动作一大那袄子就露了出来。

  那黄脸婆子一屁股坐在大门口,捂着自己的肚子撒泼道:“……怎么那小贱蹄子能进得你家门,老娘就进不得?都是你家少爷上过的婆娘,如今我也大了肚子,怎么就不能进你家门做正经夫人?”

  门口的家丁苦着个脸叫苦连天:“哎呦喂,你个老婆子来凑什么热闹哟!这徐家门也是你能进的?别说是我家少爷了,就连我都瞧不上你啊!”

  这些日子“一个外室进了徐家门”的事在街头巷尾都传得沸沸扬扬的。想来是瞧见方筠瑶挺着个肚子就能攀上高枝儿,有个青楼妓子便动了歪心思,带着自己不知和谁生下的孩儿上门闹事,说是徐家少爷五年前某次于青楼醉酒,曾与她结下露水情缘,说她牵在手中的那男娃也是徐肃遗留在外的儿子。

  徐管家一时也摸不清真假,去向徐肃求证,却被徐肃拿拐棍狠狠抽了好几下。这才知来人口中没一句真话,当即叫人把那妓子轰走。谁曾想家丁手下没个轻重,把那妓子的脑袋撞到了大门上,撞出了好长一道血口子。

  听她口口声声说要去衙门告状,徐管家叫苦连天,只好给了些银钱打发走。

  门外看热闹的人直瞧得两眼发直——嘿,带着孩子上门闹一通便能得好些银钱!

  这样的好事一传开,上门闹事的婆娘登时多了好几个,纷纷牵着个男娃,都说是徐家少爷遗落在外的孩子;便是没有男娃的,也要在肚子里揣一团棉花充作有孕,不让进门就坐在大门前哭天抢地。

  此时坐在地上的黄脸婆娘也是为此来的,家中儿子嫌丢人不肯跟她来演戏,她便自己揣着个大肚子来了。听了家丁这话,一个鲤鱼打挺直起身来,衣服里充作大肚子的破袄子掉出来也不理会了,扑上前去就要挠那家丁脸:“老娘咋了,老娘大屁股能生养,比那小贱蹄子好使多了!五年只生了一个娃,还是个没把的!如今肚子里怀着的还指不定是个啥!”

  家丁发了火,把那婆娘推了个跟头。那婆娘见他硬气起来了,缩了脖子骂骂咧咧走了。

  这才刚送走一尊瘟神,家丁转眼就看到面前的华服貌美女子带着个稚童,还跟着几个老的小的。

  家丁定睛一看,赶紧拉开大门跪在门前,连着三遍高声喝道:“公主和世子驾到!”

  迎驾这事是徐家的人做惯了的,内外院所有人鱼贯而出,匆忙跪在了她脚下,齐声高呼道:“恭迎公主和小主子回府。”

  容婉玗神色微凝,淡笑道:“不是回府,可莫要再喊错了。”这是在提醒众人,她和皓儿如今已经不是徐家的人了。今日所来,不过是里探病。

  徐肃阴沉着脸纠结片刻,拐杖撑着地,动作十分艰难,不甘不愿地跪下了。

  赵姑姑迎上前想跟公主说话,却被如嬷嬷一个伸手挡住了。赵姑姑怔了下,强作出一副笑模样跟公主见了礼,把公主迎进了老夫人的内院。

  以前还在公主府的时候,如嬷嬷跟赵姑姑的关系就不算太好。如嬷嬷是看着公主长大的老嬷嬷,赵姑姑却是老夫人身边出谋划策的得意人。

  如今姻亲断了,两家还生了嫌隙,如嬷嬷怎么会有好脸色?

  这都巳时了,老夫人却还没起身。屋子里燃了炉火,老夫人仰躺在床上,盖了两层厚厚的棉被,棉被里头都是实打实的棉花,被压得喘气都费力。

  她年纪已大,年前受了惊又着了寒气。区区风寒本不严重,可她思绪过重,又为这一家子劳心伤神,故而这一场小小风寒,愣是大半月没好。

  老夫人脸色白惨惨的,呼吸低喘,看起来十分虚弱。赵姑姑想要扶着她坐起身,她摆了摆手挥退了她。

  容婉玗坐在离她一丈远的距离,这个距离不算疏远,但也绝对算不上亲近。就连她的问话中都显得少了一分真诚——“老夫人身子如何了?”

  徐老夫人假意咳嗽了两声,深深喘了几口气,才虚弱地忿忿道:“你还知道来看我?若不是我让慧芝去找你,你是不是要让皓儿彻底忘了我这个祖奶奶?”

  公主听得有些心烦,若是以前她还是徐家媳妇的时候,看老夫人趁病拿乔,定会温声软语地哄两句。可现在两家姻亲都成了这般这样,老夫人还想顶着祖母的身份充她的长辈,确实有些难看了。

  她平日里不爱梳妆打扮,可毕竟是个女儿家,又怎么会看不出老夫人那白惨惨的脸上涂得都是脂粉,她隔着一丈远都能闻到脂粉味。

  既然她都带着皓儿来探病了,老夫人不过小小风寒,又何必装作病重起不了身,真当她是傻子一样好糊弄了!

  容婉玗眸色加深,敛眉淡淡道:“若是老夫人不欢迎,我们这便离开。”说罢便要起身。

  赵姑姑赶紧上前两步拦下,语重心长道:“老夫人不过说两句气话,公主又何必在意?”

  皓儿也捏了捏公主的手指,看看床上的徐老夫人,又仰着头眼巴巴地看着她。容婉玗勉强笑了下,推他上前,“过去跟太奶奶说说话。”

  皓儿坐在老夫人床边的脚踏上,老夫人让他坐上床来也不肯。老夫人挤出个笑脸问他:“皓儿在宫里住得好不好呀?”

  皓儿点点头,闷闷答了声“好”——这倒是真话,宫里疼他的人多,江俨每天闲来无事便陪他各处去玩。前几日又是连着十天的年假,整日出宫去许多小同窗家里做客,清晨出宫傍晚回来,玩得乐不思蜀。

  老夫人无声抽噎了两下,又问:“皓儿想不想回来呀?”

  皓儿沉默不说话。徐老夫人又软声道:“你爹跟太奶奶都在这,你又是我徐家的孩儿,哪有住到别处的理儿?”

  皓儿皱了皱小眉头,还是没接话。

  “太奶奶好吃好喝养你这么大,皓儿真舍得再也不见太奶奶?”

  容婉玗坐在一边默然不语,眼底是浅浅的嘲讽。

  皓儿也不喜欢听徐老夫人说这样的话,低声控诉道:“你们放坏人进来气娘亲,驸马还欺负娘亲。”

  “哎哟我的小祖宗喂!”徐老夫人连连哀叹:“太奶奶怎么舍得欺负你娘亲,太奶奶疼你娘亲还来不及!”话落便又是说自己这半月来怎么怎么难过,病得怎么怎么严重云云。

  容婉玗默默听着,也不插话,垂着眼一根一根地捏手指,按揉掌心的穴道,动作缓慢细致,直到两手都温温润润的不再冰凉,才重新把双手贴上手炉。

  又留了一会儿,看着老夫人喝下了药,听完了她“药太苦”“糖太甜”“舌头发苦”“吃不下东西”,絮絮叨叨地诉完了苦,已经快到午时了。

  等到茶水凉透,丫鬟又续了一壶热茶,老夫人还是没诉完苦:“见不着你,太奶奶♂头疼心疼肝也疼,全身上下哪哪儿都不舒服。皓儿真舍得看太奶奶生病?你要是回家来,太奶奶的病就好啦!”

  皓儿咬住这句话不松口:“可你们欺负娘亲!”

  老夫人费尽了口舌,心里已经有了些怒气,又听皓儿句句不离“娘亲”“娘亲”,愈发气得不行。当下把手边的药碗一摔,怒道:“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皓儿被她吓得往后踉跄了一下,沉着小脸跑回了容婉玗身边,下意识地挡在了她身前。

  公主理理裙角,慢条斯理站起来,微笑道:“月余不见,老夫人脾气见涨。这我却是不明白了,明明是您身边的两位姑姑好声好气求我们来,怎么老夫人却是如此的招待?”

  老夫人一噎,不说话了。

  这病也探过了,公主便牵着皓儿出了府。约莫她还得谢谢老夫人说了这么句重话。如此一来,皓儿心有芥蒂,起码三个月不会记挂着上门了。

  又带上江俨和红素及嬷嬷去京城中有名的全聚坊吃了挂炉烤鸭。为了应承自己的借口,又绕道买了闻酥斋的点心,这才回了宫。

  入了夜,徐肃用过晚膳便呆在书房里,把徐家的家兵头子喊了过去。

  今日在府中公主和徐老夫人聊了什么徐肃并没有细问,想来除了皓儿的事也没有别的。可徐肃在徐老夫人寝房外等着的时候,总觉得站在一旁的江俨神情十分的古怪。

  按理说他一个侍卫,不管去哪都跟着公主本就是十分不妥。可他偏偏神情自然,与公主身边的红素、小魏公公都能搭得上话,徐肃不由起了疑心。

  细细听他们说了会儿话,江俨竟然跟红素询问公主早膳用了什么,徐肃听得恼火,光是问问早膳这倒也罢——可他竟然还听到江俨低声问红素“公主昨夜睡得可好?是否焦虑不安?”

  徐肃气得不轻,额角青筋鼓涨,整张脸都微微地扭曲,看起来十分狰狞。他心中暗咒了声“奸夫淫♂妇”,却还不能忘了徐家刚刚渡过危机,再贸然出口只会被盖上个以下犯上的名头。只能强忍着不听他们说话,胸中怒火翻滚,气得脸都红了。

  公主一行人走了以后,徐肃窝在书房里一个人回想了许久,越想越不对劲,越想越觉得可疑。所谓疑心生暗鬼,他把回京后见过江俨的几次都理了一遍。

  头一回见江俨,是他初初回京、跟公主进宫去拜见陛下和娘娘的那次,刚进了宫门口就碰上了江俨,那是第一次。当时他与公主同乘一驾马车,正好是面对面坐的,当时江俨在车外请安,公主的神情就十分微妙,想要掀起车帘,甫一抬起手便放下了;

  第二次是公主带着皓儿和许多下人要回宫的那次,江俨用剑刺伤了他的手,抢回了皓儿,当时公主十分自然地躲在了他身后。当时不觉得什么,可如今想来这一动作代表了什么,徐肃恨不得拿刀活剐了两人!

  第三回是他去宫中求情,大冷天的他跪在长乐宫宫门外,江俨卸了他的肩胛骨,跟着太子施施然走进宫内。

  第四回是在监牢里,那时他本以为是太子私底下要整他,却从没想过跟这一介奴才有什么关系?

  江俨一个奴才,若不是与公主私交过甚,如何能天天在她跟前呆着!

  徐家的家兵头子战战兢兢地站在一旁,听到自家少爷嗓音低哑问:“今日来府里的那个江俨,就是一身黑衣的那个侍卫,这五年来你可见过?”

  家兵头子呆了呆,“好像……好像没……”这般模棱两可的回答,换来徐肃一杯热茶泼到脸上。他跪倒在地上赶紧回想,不太确定地答道:“上上月的时候,就是少爷您回京前一个月,好像这个人跟着太子来过一回。”

  “还有呢?”徐肃沉着脸问。

  家兵头子察觉到他脸色有异,又联想到最近府里关于世子身份的传闻,瞬间懂了徐肃到底想问什么。他脑门满是冷汗,流进眼里辣得眼睛生疼,却连擦都不敢擦一下。

  “还有……太子每次来府上的时候,好像都带着他。但江侍卫一直都呆在外院等着,与公主并无接触。”

  徐肃皱眉,又问道:“这五年来,府中可有什么可疑人?”

  家兵头子皱着眉冥思苦想,总算想起了一件事,“五年前,您去蓟州打仗,尸体……不是不是……那什么消息传回来后,公主每天晚上用过晚膳后,都在书房里……呆好几个时辰。”

  “有一次奴才路过的时候,突然见书房顶上伏着个黑影子,奴才以为是刺客正要喊人,却见那人飞檐走壁,轻功十分得俏,眨眼功夫就跑得不见踪影了。”

  徐肃脸色铁青,嘴唇颤抖怒声问道:“公主每天晚上,在书房里呆好几个时辰做什么?”

  他脸上神色狰狞,跟个黑面煞神一样可怖,家兵忍不住打了个哆嗦,磕磕巴巴答道:“奴才也不知道……书房的房门有公主身边的丫头守着,说是不能打扰……”

  徐肃咬牙切齿,拳头捏得咯咯响,把桌案上所有东西都砸了个粉碎——好几个时辰呆在书房里!门外守着人!还任何人不能打扰!除了做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还能做什么!黑影,又是功夫俏,除了江俨还能是谁!

  徐肃大怒,那毒妇给他戴了一次绿帽也就算了,居然还是整整五年!

  他这些日子见公主跟皇家的态度强硬,还曾怀疑会不会是自己冤枉了她才惹得皇家震怒。如今随随便便一求证,结果便清清楚楚的,还能有什么别的解释!

  怪不得皓儿那孩子半点都不像他,性格顽劣乖张,原来竟真的是个奴才的种!

  徐肃气得心肝脾肾肺都火烧火燎的,哪哪儿都不顺畅。却不曾想过以公主尊贵的身份,便是在他战死沙场后真的养了面首,外人也不敢说一句不是。

  别说是守寡了,纵然他这个驸马活得好好的,公主养几个面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顶多被人称一句“放浪形骸”罢了。没见前朝和本朝好些个公主豢养面首,驸马照样得笑脸迎着。

  不服?

  那也得憋着!

  可天知道这么想真的是大大的冤枉!公主自小礼教维娴,通读诗书,知节明礼,无论如何也做不出那等乌七八糟不合礼教的事。

  徐肃战死的消息传回京城后,她连着半个月都在书房中给命薄的徐肃抄写《地藏经》,为徐肃消减业障,减少苦厄;也为这短暂的夫妻缘分画上句点。

  《地藏经》抄一遍就得一个时辰,她劳心劳力地抄了整整七七四十九遍,这才停下笔来。兹事体大,自然十分慎重,每日着人守着书房门也是为了避免打扰。

  而江俨又十分担心她伤心成疾,隔一日便要趁夜出宫,伏在书房的房顶上偷偷看她。见她神色宁静,并没有十分伤痛的样子,这才放下心来。

  至于太子每次来公主府探望的时候都带着他,仅凭此就咬定他们有奸♂情,江俨都要喊冤了——他心爱的姑娘嫁给了别人,给别人生了娃,给别人守了寡,他一两个月才能跟着太子来一回,隔得远远地看她一眼。为了避嫌还不能说话,他憋屈得心都碎了好嘛!

  *

  再过两日,就是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了。这一日宫中会在通明殿设宴,皇后却怕女儿在宫里头呆得闷了,叫她带上皓儿去宫外玩。

  宫外头的上元节热闹自不必多说,容婉玗也只在未出嫁的时候去过两回,印象十分深刻。皓儿虽说是在宫外头长大了,可他年幼,是以从来没见识过灯会的热闹。

  正月十五当日,在宫中用过了午膳,容婉玗便带着皓儿出宫去了,同行的还有红素牵风和江俨。前一日的时候她还接到了明珠递进宫的庚帖,说在家里闲着也是无聊,要她这一日去魏家喊上她一道去玩。

  早早得到了魏家,明珠还没有收拾好,磨磨蹭蹭的也不知是在做什么。等到皓儿把路上买的一小袋糖炒板栗都吃完了,明珠才姗姗来迟。

  ——穿着一身艾绿色窄袖锦衣,上头绣了精致的竹枝暗纹,十分得雅致,乍一看竟是个玉树临风的小公子!虽然身量矮了些,可配上那一幅好姿容,丝毫不逊色于宗室子弟。

  容婉玗忍不住调笑:“哪儿来的小公子模样这般标致,看得大爷挪不开眼。”

  魏明珠兴致上来,凑上前来娇羞笑道:“奴乃南风馆最最盛名的竹青公子。今日上元佳节,若是大爷伺候得奴满意,奴便自掏腰包,给大爷您出了这份嫖资。”

  “跟谁学得这下流话?明珠你是皮痒了不是!”门外一声女子沉声怒喝,原来是魏家大夫人嫌她俩人磨蹭,过来催她们了。

  公主憋笑憋得眼泪都快下来了,看明珠缩着肩膀挨训,还帮她说了两句好话。魏大夫人这才消了火,催她们道:“快些收拾好吧,府里都快要用晚膳了。”

  明珠搂着魏大夫人笑道:“承熹还没换衣服呢,娘您叫个小丫鬟把晚膳送到我房里吧,我们俩在房里吃。”

  当着公主的面,魏大夫人又不好说她,只好瞪了一眼斥了声“不成样子”,牵走皓儿去用晚膳了。

  魏明珠在她的衣箱里挑挑拣拣,总算找着了一套合心意的。容婉玗看得诧异:“你哪来的这么多男子衣衫?”

  “有些是我二哥的,他每年也不回来几次,家里的衣服却都是按季做的,好些新衣他只穿过一两回,我就都搬过来了,改改大小凑合着穿;有些是我偷偷买的;有些是小丫鬟按着外头流行的式样扯了布自己做的。反正她们也是闲着,巴不得跟着我出府去玩。”

  容婉玗抽了抽嘴角,摩挲着衣服料子不知道说什么好。这衣服看上去挺新的,应该不会是魏明忼穿过的吧?

  看她神情有异,魏明珠笑得揶揄:“你放心吧!这箱衣服都是新的,我二哥的衣服都在另一个箱子里,我再不着调也不能给你穿我二哥的旧衣服呀!”

  容婉玗舒口气,又听她打趣道:“你要是真想穿我哥的衣服,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统统给你就是,反正我全家都属意你当我嫂子。”

  容婉玗不想搭理她,这男子衣衫虽大小身量都合适,可穿起来总觉得别扭。又磨蹭了一炷香的功夫,总算是穿好了。

  一人高的红木镜边沿有浮雕缠枝花卉,椭形的西洋镜镶嵌在红木框里,镜子照出的竟是一个温润如玉的美少年。

  天庭饱满,眉如远山,眸光宁静温润,如一块内敛的美玉般澄净通透。一身月白色广袖锦袍更显得气质矜贵内敛。峨冠博带,雍容雅致。

  明珠两手扒着容婉玗肩膀,盯着镜子里俩人的影像失神喃喃道:“承熹,你要真是个男子,我死乞白赖也要赖着你,那词儿怎么说来着……噢,秀色可餐!光看着你就能多吃两碗饭啊!”

  容婉玗哭笑不得,挣开她走到梳妆镜那边,拆了发髻给自己绾起发,插了根碧色玉簪。再照一照,自己也觉得甚为满意。

  魏家大夫人又喊了个小丫鬟来催,因为天色越晚游人也就越多,灯会上又鱼龙混杂什么人都有。她们毕竟是姑娘家,自然是早去早回得好。

  饭菜已经不太热了,好在还有点温度,两人赶紧吃了饭,跟着魏家大爷和大夫人出了府。

  不过没走几步就分散了。明珠也不知道跟她爹娘说了什么,魏家两老就笑眯眯走了另一条路,留下他们几个年轻的一起玩。

  他们这一行人中,公主左手挽着明珠,右手牵着皓儿,红素走在皓儿另一侧,江俨和魏明忼在她们身后跟着,好互相照应着。

  见公主一袭男装,江俨看得一怔。平日见惯了公主或雍容或素净的女子装束,乍一看此般月白锦衣,竟似比平日更美了。

  公主一向喜欢素净,便挑的是月白色锦衣;而魏家公子一向喜穿白衣,清贵雅致。衣服颜色竟然还和公主十分相衬!

  江俨心头一哽,低头瞅瞅自己十几年如一日、从没变过颜色也从没变过样式的黑衣,只想回家去换件衣服。

  上元节前后总共七天,这七天里整个京城都去了宵禁,通宵达旦的就是为了个热闹。

  一旦入夜,京城里最最繁华的四条大街都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和游艺活动。便是平日里大门不出的大家闺秀,这几日也会蒙了面纱出来逛灯会,更是美如画卷。正应了稼轩居士那句“宝马雕车香满路”。

  一行人走的是青龙大街,因为魏家的后门离这条街最近。灯市口立着个巨大的花灯牌楼,无数红艳艳的灯笼映得这片夜色像被火染红一样。牌楼顶上是个金灿灿的鱼跃龙门花灯,寓意十分吉利。

  京城学舍无数,年后二月开始,便有无数适龄的童子要入学了。故而这牌楼两侧,都聚了小贩卖这鱼跃龙门灯,想要自家孩儿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光耀门楣的父母们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圈。

  从灯市口走来,处处张灯结彩,灯市的道路两旁还有整齐排列着的灯柱,国色牡丹的、卷叶堆纹的、金龙瑞福的、百雀啼鸣的……远远看去,竟跟宫里的浮雕廊柱一般华丽,映得夜空恍若白昼。

  人潮拥挤,皓儿又一直乱跑,他头一回来逛灯市,什么都想看要两眼,连最最普通的花灯都稀罕得不得了,根本没有了平日里的拘谨。容婉玗紧紧牵着皓儿的手却还是放心不下,就怕他被人群挤散了。

  江俨正要上前去抱皓儿,却见魏明忼一弯腰抱起皓儿,让他骑在了自己脖子上。皓儿第一次被人这样抱,慌得惊叫了一声,

  他自小没有父亲,这还是头一回骑在人脖子上,上不够天下不着地的,紧张极了。死死扯着魏明忼头上的玉冠,手中抓着些东西才能觉得安心。

  还好魏明忼那玉冠束得紧,要不头发都得被他扯散。

  公主看着觉得不妥,连忙喊皓儿下来。魏明忼笑得一派和煦,道:“承熹你放心,一定不会把你家皓儿摔了。”

  等公主转过脸去,他却疼得龇牙咧嘴。伸出一只手把头上束发的玉冠扳正,抬着头跟皓儿小声道:“小祖宗啊,你扯得我头皮疼,你抱住我脖子就行了!”

  江俨默默看着他装x,应声道:“让我来吧。”伸手便想把小世子接过。

  魏明忼摇摇头避过他伸来的手,笑得一脸灿烂道:“真得不疼。”

  皓儿坐稳当了便不再害怕,慢慢才觉出这个位置的好处,周围人都没他高,想看什么都能看得见,于是就坐在魏明忼脖子上“指点江山”了。

  “魏叔叔,那边那边!”

  “哎呀,那边有个好大的兔子灯!”

  魏明忼也不嫌烦,皓儿指哪儿就往哪儿跑,十分得好脾气。江俨抿抿唇,眼巴巴看着小世子与魏家二公子的亲密模样,垂下眼默默跟在公主身后,看不清是什么表情。

  正巧看到了这一幕的魏明珠噗嗤一乐,二哥好样的!

  容婉玗频频回头,见皓儿坐在魏明忼脖子上,小脸上笑开了花。坐得那么高却一点都不安分,左晃右晃得看得她心惊。

  见她频频回头,魏明珠扯了她的衣袖就大步往前走:“你就安心吧,我二哥那么稳妥的人还能弄丢了你家皓儿不成?没看见我二哥跟皓儿很投缘嘛!今儿个咱们不管他们,好好玩咱们的就是了!”

  民间的灯彩比不得宫里头的精致,涂的便是个热闹,其中却也不乏能人巧匠。他们能在尺余长的花灯上绘上精致的图画,莲花灯、菊花灯、如意灯、耍龙灯、生肖灯,还有从南面传到京城的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

  灯火璨然,仿佛落入人间的盏盏星子,看得人眼花缭乱。

  也有专门的谜灯,造型和图样都朴素,每只上头各写了一道谜题,答对了便能把这盏灯带走。

  明珠兴致勃勃地要猜谜,容婉玗只好陪着她一道往人堆里钻。她们俩人今日扮了男装,又有江俨和魏明忼护着,既不怕被人推挤到,也不怕被陌生男子蹭到身子而尴尬。

  明珠心思活络,容婉玗又喜欢读杂书,这谜题大部分都简单得都不用思考。有些难一些的,也只需几息的功夫,没什么难度。

  至于魏明忼几年来走南闯北,根本懒得看这些简单的谜题,只顾变着花样地夸皓儿——“哎哟,皓儿脑瓜真好使!”“又答对一道,皓儿真棒!”

  完全没有京城第一才子的包袱,夸一个稚龄小童也丝毫不收敛。

  皓儿挑了一扇走马灯,价钱是普通百姓买不起的。公主从来都刻意限制着皓儿的花用,怕他养成骄奢淫逸的坏习性。

  只是这花灯实在太美,红木镂刻的边框窄细,烛光将纸影放大了投在绒布上,十分得好看。这里头画得是西游记里的故事,只需轻轻转动轮轴,整个灯便嗖嗖转起来。

  也不知是什么工艺,做得恁是精巧。这花灯明明只有八个面,转一下轮轴却又变出了新的图样,再转,又是八个新的图案。

  卖灯的老头子笑眯了眼,得意道:“少爷夫人,这灯可是我老张家祖传的手艺,这上头总共能转出八八六十四个面,保管没有重样的。”听得此话,皓儿嗖嗖地转着灯,几个大人看得眼花缭乱,也颇觉新奇。

  皓儿个子小,这灯比他整个人还高,红素拿着也颇觉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