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兴朝驸马须知 175 承熹江俨番外(一)

《大兴朝驸马须知》175 承熹江俨番外(一)

作者:宣蓝田 字数:2983 书籍:大兴朝驸马须知

  八月十九,是承昭的加冠礼。前一日在宗庙中行了冠礼,今日便是要在宫外的太子府设宴。平日承昭多数时候都住在宫里的钟粹宫,宫外的太子府常常闲置,交给下人打理。

  江俨扶着她下了马车,又低声嘱咐:“不能吃辛辣,不能吃油腻,不能饮酒。”

  承熹笑着应了,江俨瞅瞅她的肚子忧心忡忡:“椅子上垫个软垫,坐的时候慢一点,更衣时身边也不能离了人。”

  在承熹先后下车的几个诰命夫人都等着上前来给公主行礼,驸马爷却一直和公主咬耳朵,只能等在一旁。

  “知道了。”承熹给他理了理领口的一小块褶,也低声说:“别人说的奉承话你听着,要是有哪个不长眼的说了什么不中听的,你就怼回去,不必顾忌什么。”

  江俨心中一暖,他知道好些人认为他是狗苟蝇营的小人,攀附权贵什么的。江俨从来都当他们是嫉妒,嫉妒他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

  红素和牵风一边一个扶好公主慢慢往前走,几个诰命夫人牵着女儿上前给她行礼。见公主肚子已经显了,也没人敢往上凑,生怕离得近了多生枝节。

  “驸马爷,您这边请。”太子的幕僚躬身把江俨往东面一条回廊迎,江俨又朝公主走远的方向看了一眼,往男客的方向走了。

  男客在东面,女客在西面,隔着一座水榭园遥遥相望。

  走了一刻钟还没到地方,太子府太大,承熹走得有点喘。在江家的时候往往在大门口下了马车便直接换上轿子,今日再如此这般就太打眼了。红素望着不远处的六角亭问:“离开宴还早,公主可要歇歇?”

  几位夫人也连声附和,不敢让公主再走。

  摆好了软垫,承熹护着肚子慢慢坐下,温热的清茶已经摆好了,博山炉里细烟袅袅,里头放的是驱蚊蝇的熏香。太子府的大丫鬟上前行了个规矩的福礼,笑说:“今日天儿有些凉,几位夫人莫要久坐,婢子先行退下了。”

  承熹拿着帕子擦了擦汗,今日确实有些凉,可她还是出了些汗。若不是承昭的加冠礼,怀着五个多月的身孕真是一步都不想动的。

  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姑娘跟在母亲身边,大概是没见过大肚子的,眼里满满都是好奇,一个劲儿往承熹肚子瞅。承熹察觉她的视线露了个善意的笑,小姑娘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错开了视线,低头不说话了。

  承熹心中感慨,承昭一向洁身自好,只在前两年纳了两个良娣,今年早些时候又没了一个,侧妃正妃的位子都是空着的。今日带了女儿过来的人家都是想要攀个亲,指不定这里坐着的哪个姑娘将来就是她的弟媳呢。

  她又在亭子里的几个小姑娘身上扫了一圈,这年纪都有些小,一路走来也没一个开口说话的,身为嫡女仍如此拘谨,若是真的与承昭结了亲,怕是有得熬了。

  文宣帝先头那一场大病虽然养好了,可精力远不如从前,许多朝事都由太子理。宫中印绶、诰敕都准备好了,眼看着陛下的心思是要等太子加冠后就登基,不知有多少心思活泛的想从公主这里探个路。

  可承熹一向深居简出,外人也没听说有什么喜好,想套近乎都寻不着机会。这回难得遇上了,这些诰命夫人都变着花夸她。

  这些夫人各个都是人精,发现说公主衣裳好看首饰漂亮,公主都爱答不理的,好像不在意这些。可一旦说世子如何伶俐,公主唇角微笑的弧度就会大一些。

  一位夫人心念一转,温声说:“方才远远瞧见了驸马爷,当真是人中龙凤。公主苦尽甘来,这可真是上天注定的良缘。”

  众人心里打了个突,忙小心翼翼地看公主的脸色。不怪她们想多,谁家姑娘二嫁能满意?听人说驸马爷还是在宫里做过多年奴才的,堂堂公主下嫁商人,两人身份差得不是一点半点,再真的感情不也得打个折扣?

  几位夫人正惴惴不安,却见公主先前浅浅的笑一霎变得异常明艳,仿佛明灿灿的小太阳似的晃得人眼花,一时都有些怔。听公主十分诚恳道:“承您吉言。”

  ——敢情还真是爱听这话!

  另一位夫人忙接口说:“前些日子在万宝斋求了一座紫檀观音像。那雕工可真是巧了,连老祖宗都说她活了这么多年没见过那么精巧的观音像。”

  万宝斋就是江家的古玩楼。明明是买的,这夫人偏用了个“求”字,说话的本事可见一斑。

  承熹不太懂古玩,笑着附和了两句。听说万宝斋最近的生意实在好,以前进门的都是显赫世家,如今连平民百姓路过都要进去瞧瞧了,仿佛在这处买个小小的红绳珠子也比别地多几分喜庆。

  众人相谈正欢,却听不远处有喧闹声慢慢走近——“子琅兄,在下还是觉得‘寒’之一字用得妙。”

  “‘寒’哪有‘凉’好?‘凉’字才合了此诗的意境。”

  几位夫人闻声看去,却见两个幕僚领着几个青年从园子的那一头走来了,树木郁郁葱葱,发现亭子这处坐了几位夫人时已经避不开了,两个幕僚忙拱手请罪:“下官唐突。”知道走错了路,当下要带着人原路返回。

  一位夫人眼前一亮,出声喊住了人:“这是今年的前三甲?”亭子里坐着的几个小姑娘缩在母亲身后,好奇地张望着。

  原来这是今年春闱会试的前三甲,也有几位是朝中元老推荐的寒门士子,知道今日是太子的加冠礼,各寻门路得了帖子。几个青年也知道这里坐的是贵人,忙从回廊走近,离亭子五步站定,恭恭敬敬问了礼。

  先头的两个幕僚垂眸敛目,后头的几个青年还没进官场,规矩学得不精,视线往这边瞥了瞥,定在公主身上不动了。

  年纪轻轻便能坐在首位的,定是公主无疑了。

  几个青年都目光灼灼地盯着她,有几个是因为公主的名声,承熹打小博闻强识,书法自成一派,还会自创琴曲。历来百姓对才貌双全的姑娘都会多些赞誉,再加上锦上添花的出身,她在太学院的时候流出的几首诗文几乎被奉上神坛。

  另几个青年却动了别的心思:听闻公主性情温和,才情过人,又不在乎门第出身,就连入宫为侍的奴才都能做驸马,据说驸马原先还是个面首。

  当时他们还暗讽堂堂八尺男儿做面首吃软饭,实在有违圣贤之道。如今见了人,都忍不住心中暗忖:公主有才情有容貌,做个面首……似乎也不错……

  既然面首的先例都开了,怎么就不能多纳一个呢?

  今年春闱的探花郎满脸红光,从怀里掏出一纸诗文,怕公主离得远听不清,稍稍扬了声说:“久闻公主满腹诗书,一首《学子鉴》鄙人多年来奉为圭臬。近日得了一首新诗,公主可否指点一二?”

  承熹抬眼一扫,眼中笑意微滞,“本宫久不提笔,实在当不起如此盛赞,不如请几位夫人评评?”

  那青年似有些不甘心,诗文却已经被丫鬟呈了上去,在几位夫人间传阅了。

  近年来太子身边的幕僚大抵出身寒门,每三年一届的科举题目也越来越偏,不是死读书就能答得出来的,老臣们慢慢看明白了太子的心思。坐在亭子里的夫人家中都有待嫁女儿,细细瞧了瞧几人,心中自然有些意动,把那首诗夸出了花。

  宴上的热闹略过不提。

  撤了席后,男客那边陆续有人告辞。水榭园子中间搭了个戏台子,承熹爱听戏,却没听进去几句,和一群夫人寒暄得头疼,也想要起身告辞,红素附过来低声说:“驸马爷已经在马车上等着了。”

  承熹寻了个借口先行离开了,才出了府门,马车里的江俨似有所觉地掀了车帘,见公主出来了便下车去扶她。一手撑着她的胳膊,一手揽在腰后,几乎是把她半抱上马车的。

  江俨正要上车,却听身后有人喊:“公主殿下!”

  两人回头去看。来人是两个青年,其中一个便是先前要公主评诗的那个,两个青年快步行到马车边上,眼睛一晃就略过了江俨,仿佛没看见江俨似的,也没行礼问安,直直盯着公主说:“殿下哪日有空闲?在下还有几首新诗想请殿下指教,改日可否登门拜访?”

  江俨眸光一冷,目光如炬般盯了过去。正说话的两人情不自禁往后缩了缩脖子,忽然觉得有点冷,讪讪地喊了一句:“驸马爷。”

  承熹唇角一贯的浅笑都没了,敷衍了两句,和江俨上了马车。车门关上,帘子合上,江俨把她稳稳地抱坐在自己膝头,下巴颏抵在承熹肩膀上,深深叹了口气。

  “怎么了?”承熹不由失笑,哄孩子一样摸摸他的脸。

  “登门拜访?哼!”江俨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呼吸间的气息落在她脸上,承熹闻了闻,酒味挺重的。

  刚才看他脸色就猜到他吃醋了,此时应证了自己的猜测,承熹忍不住笑:“我又没应下,要是真来了打发走就成了。”

  江俨稍稍释然两分,公主又问他:“怎么出来这么早?可是有人说了什么不中听的?”

  “没。”江俨摇摇头,阖眼在她颈窝里蹭了蹭,“都是在夸我的。”

  承熹从他怀里直起身来,听着好奇极了,“夸你什么?”

  江俨理了理话头:“有说我高大魁健的,这是在夸我长得高。”

  “有说我仪表堂堂的,意思是说我长得周正。”

  “大多人都是祝我财运亨通,这我懂,是祝我家生意做得越来越好。”

  说到最后,江俨滞了一滞:“还有个说我龙精虎猛,旁边好几个人跟着附和。”江俨不由蹙眉,黑黝黝的眸子里透出两分迷惑,似是没想明白,慢腾腾揣测:“大概……是在羡慕我让公主一胎怀了俩?”

  承熹笑得直不起腰,这些人为了拍个马屁真是费尽了心思,他们又不了解江俨和江家,连奉承话都不着调。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