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兴朝驸马须知 130 襄城

《大兴朝驸马须知》130 襄城

作者:宣蓝田 字数:2807 书籍:大兴朝驸马须知

  今日更新内容在上一章,本文独家首发于晋♂江,请支持正版。

  今日更新内容在上一章,本文独家首发于晋♂江,请支持正版。

  今日更新内容在上一章,本文独家首发于晋♂江,请支持正版。

  这半月来,承熹先是为了絮晚的事难过,后又染了风寒忙着养病,此时闲了下来倒是想起一事——围场遇刺的当晚于千钧一发之际救下她的那个神秘人,还不知他的身份呢。

  找来江俨一问,江俨却说那人的身份查不出来,“除去侍卫军,当日入围场的世家子弟八十余人,按围场入口处的名录一一排查一遍,全是年纪轻的公子小姐。可那人穿着锦绣,身份定是不低,却不知为何没有计入名录之中。”

  “世家子弟所携的近侍里头与那人年纪相当的不超二十。只是那日他用绢帕覆面,未能看清他的真容,着实不能确定到底哪一位混了进来。

  那日傍晚承熹也只略略扫了一眼,当时生死关头哪能功夫看那么仔细?只记得他眼角有细纹,未被覆着的上半张脸也显了老态,明显是个中年人。

  承熹凭着记忆,把那人的上半张脸瞄了下来,江俨正要拿了图叫人去查,却被她拦下了:“那人用绢帕覆了面,救下我之后便匆匆离了,明显是不想暴露身份的样子。虽不知是何故,可他既出手救了我,定是与刺客一行无关。”

  没法报恩有些遗憾,却也知道那人隐瞒身份定是有难言之隐,承熹不欲深究。只把画上的人深深记了两遍,待日后见了恩人,能认出便足够。

  这日傍晚时分,淑妃派了身边的丫鬟请她明日去灵犀宫说话,那丫鬟传话说淑妃有要紧事与她说。

  那丫鬟是淑妃身边的大丫鬟,承熹回宫以来见过好几回了,平日都是笑盈盈的模样,今日脸上却没丁点笑。

  承熹问了两句,那丫鬟也说不明白,只说是淑妃娘娘这几日心情不好,每日吃不下睡不香,常常一个人怔怔坐着。有一回丫鬟起夜,本想给淑妃掖被角,掀开床帐才知她一夜没睡,眼眶通红,好像是偷偷抹了眼泪。几个丫鬟不知她在难过什么,再如何劝也是无用功。

  承熹一时有些奇,那日淑妃回宫时脸上便有疲惫之色,以为她被那天的刺客吓到了,承熹也没顾得上问。

  先前围场一行淑妃是偷偷跑出宫的,使的还是李代桃僵之计,承熹不知她父皇母后气成了什么样,刚从围场回来便去母后那里给淑妃说了好话。

  淑妃跪在地上,白着脸什么都不说,也没认错。母后叹了一句“糊涂”,喊她起来,只说罚她禁足两月,旁的什么都没说,轻描淡写把这事揭过去了。

  承熹委实看不明白,于情于理这事都是应该罚的,她连淑妃会被降位分的可能都想过了,想了一堆说辞,此时通通没用上,这事便轻描淡写揭过去了?

  她心下揣摩:淑妃是偷偷跑出宫去的,连三道宫禁都没拦住她,灵犀宫上下瞒着,母后如何能知道?可母后为何没有吃惊意外呢?那句“糊涂”又像是有许多深意。

  淑妃已禁足十天,灵犀宫一直没有别的动静。往日常常被她邀至灵犀宫打叶子牌,或是去御花园赏花行酒,每每给母后请安之时也数她最爱说话。这几日突地闲了下来,承熹倒是有些不习惯了。

  次日正巧是五日一请安,出了坤宁宫,几位娘娘见承熹走的方向不是长乐宫,一时好奇问了句。知道她要去见淑妃,也来凑个热闹,便各自乘了肩舆往灵犀宫去了。

  “承熹,你快去与你母后求求情吧。”淑妃一副生无可恋的样子,“天天被拘在灵犀宫里,我一刻都忍不得了,快叫你母后把那禁足两月的罚改成别的吧,罚我去给你母后扫院子都成啊!”

  承熹没好气地说:“禁足两月已经是最轻的罚了,您还不乐意?”

  容贵嫔年纪最小,与性子跳脱的淑妃最合得来,也不拘着身份便笑:“承熹你还不知道她?天天在御花园里走两个时辰,跟钟鼓司的伎人学唱曲儿。大冷的冬天也歇不住脚,带着一群丫鬟太监在宫里头打雪仗……这禁足两月岂不是要她的命?”

  众人都忍俊不禁。正巧此时,几个丫鬟端着精致的果盘呈了上来,淑妃见状连忙喊道:“撤了撤了,通通都撤下去!没瞧见这些个没良心的都幸灾乐祸呢!去年的陈茶给她们上一杯就行了!”

  几个丫鬟知道淑妃说的是玩笑话,都忍着笑装作没听到。

  待说过会儿话,几位娘娘又应下过两日来陪她打叶子牌,这便要离去了。承熹因记着昨日那丫鬟说淑妃心事重重,便多留了一会儿。

  连往日最爱的红提摆在手边,淑妃都没心思吃了,知道承熹心软,诉苦的话停不下来:“你母后要我禁足反省,我连喊人打叶子牌都不敢了。天天闷在灵犀宫里,连身边的丫鬟都整日唠叨,劝我安分些。”

  “她们怎么说?”承熹笑问。

  淑妃清了清嗓子,学着她身旁的丫鬟说话:“我的主子诶,您可长点心吧!往常您溜出宫去玩,奴婢们都提心吊胆的,这回更是闹出了这般的大事。万幸那些刺客没伤着您,不然奴婢们都得被您吓死。”

  她身后的几个大丫鬟捂着嘴忍笑,淑妃一恼,喝退了她们。

  “你偷偷出宫还不止一次?”承熹瞠目结舌,这简直荒唐!

  淑妃自己察觉说漏了嘴,脸色也是一白,连忙描补道:“我一年也才出去一两回,不是常常出去的……”

  一两回还少!一入宫门深似海,好些宫妃自入宫门起到老死宫中,也未必能见到父兄一面。母后仁慈,娘娘们若想归宁省亲,母后从来没拒绝过。

  饶是如此,淑妃还每年偷跑出宫一两回?

  以为她是想家,承熹心下一叹,“您若想回家看看,与母后求个恩典便是,虽频繁归宁会招人闲话,却也不外乎人情,您不用这般跑出宫去的。”

  淑妃没说话,胡乱点点头,眼神飘向了别处,颇有点心虚的味道。

  承熹看得不对劲,迟疑着问:“您出宫……是回的明府?”明家子嗣颇丰,早已分出好几房,却只有太子太傅明徽明大人的府邸,才被称作明府。

  淑妃没作声,一时不知该骗她,还是该坦荡承认了。

  见承熹嘴角笑意都散了干净,是真的生气了。明明承熹是小辈,这冷着脸的模样却叫人看得心慌,淑妃叹口气,只好小声说:“我爹娘都是老古板,我若偷跑回府,怕是得气死他二老。我出宫也没去哪儿,就是在街上转转……”

  承熹有点想笑,这模样竟跟皓儿做了错事后向她认错一模一样,声音那幺小,怕是淑妃自己也心虚得厉害。

  上次在围场之时,听她把扮成丫鬟偷跑出宫的事说得那般轻巧,连三层门禁都摸出了门道,承熹当时觉得有些奇怪,却也没往深里想。此时才知道,她竟真是轻车熟路的惯犯!

  这事实在荒唐,身为宫妃更该守宫中规矩,守女子德行。

  只是淑妃到底是长辈,即便入宫多年了,爱玩爱闹的心思却还是没能改得回来。承熹一时又想到自己,还不总是和江俨说些不知羞的话,哪里守了这宫中规矩?

  忍着临到嘴边的训斥,承熹叮嘱道:“您自己心中有数就好……即便是出宫去玩,也该与我母后知会一声。”

  淑妃连忙应了,蓦地想起自己昨日喊她来,本是有要紧事要说的,先前打了个岔就说到了别处。“不说这些了。昨日请你来这一趟,我是有要紧事要说的。”

  要紧事?承熹忙问她怎么了。

  淑妃咬了下唇,为难道:“我还想再出宫一趟……我因是禁足,不能随意出灵犀宫,前日写了信着丫鬟递与你母后,她却至今没回。你能不能帮我……与你母后求个出宫的恩典?”

  “这是为何?”承熹听得一惊,一时也顾不上对方的长辈身份,颦了眉斥道:“你刚从围场回来,闹出了多大的乱子!这还没消停几日,怎的又耐不住了?”

  淑妃连忙说不是,犹豫许久后终是吞吞吐吐地说:“此番出宫,是为去见一个人。”

  “何人?”承熹既惊又疑,要见何人需要这般着紧?请进宫来不就是了,为何还要她亲自出宫?

  淑妃嗫嚅着唇,面色更白,一时说不出话。

  正当此时,耳房中却突然有一阵轻轻的响动。承熹惊疑不定问:“什么动静?”淑妃蓦地一惊,强笑道:“大约是我养的那猫儿吧。”

  猫儿哪能弄得出这般大的动静?

  承熹要进屋看,淑妃却连忙扯了她的衣袖将她送出了门外,神色尴尬极了:“承熹,你改日再来,今日实在不方便。方才我求你那事,日后我再与你解释。”

  “你到底要见何人需要这般着紧?”承熹追问了两句,淑妃却什么都不肯说,承熹无奈只好离去。淑妃目送她走远,便匆匆关上了房门。

  见房门已合上,承熹没再往前走,原地站定思忖片刻。

  今日这事处处都透着古怪——方才淑妃求她帮着出宫的话还在耳边呢,这会儿却又匆匆把她推了出来。

  承熹心中的不安越来越深,她一向有个毛病,惯爱把事往坏里想,好些事情刚显出端倪,她却已经想过了最坏的结果,做了最坏的打算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