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大唐长公主:我靠谋反苟命 第63章 温言

  场中主战派的官员眼睛越来越红,甚至眼神已经开始在主和的几个官员身上来回扫视,看那模样仿佛现在只要有人出来反对他们就会开始卷袖子。

  眼见这种情况,卢何忍不住了,他对着百官喝了一声:“肃静!”

  一国宰相还是有些威严的,叫嚣着的年轻官员们的情绪被卢何的目光压制了下来,几个大老粗也讪讪的回了武将队列。

  卢何深吸了一口气,转向了李子卿:“长公主此言未必太过危言耸听,处理国家大事,必须老成持重,将一国江山放上赌桌,才是真正的千古罪人。”

  李子卿往珠帘那儿看了一眼,没想到场中这么多的年轻官员的慷慨激昂都没能让太后表态。

  她有些失望:“本宫很确定,一国的气运,往往就是在一退又一退中消耗光的,一些事情不能开头,大唐一旦议和,以后只会退的更多。”

  卢何皱起眉头:“可不退何来生机?长公主为何如此笃定?难道长公主以如今年纪,便能执一国之政?”

  他抚了抚须,转向刚才叫嚣的那批官员:“更何况若是老夫没记错,长公主似乎开智不久?短短几语,就让你们殿前失仪?”

  官员们有些尴尬,在卢何一连串的反问下沉默不语。

  李子卿深深呼吸了口气,来了。

  果然是官场老油条,一句话就把自己好不容易煽动的气氛给压没了。

  是的,卢何就是在明确的告诉大家,李子卿就是一个还没满二十岁的公主,而且之前还是个有些傻的,开智还没多久,更何况李子卿没有任何执政经验,刚才的那番话只是诡辩,你们是不是犯了失心疯去听她的?

  怎么办?李子卿又不能认真的告诉卢何,她真的看过。

  哪个朝代不是从退这一步开始走向灭亡的?宋朝就是退了一步,从此之后再也没在金国面前抬起过头。

  眼下的情况何其相似?只不过金国从东北下来,吐蕃从西北过来。

  李子卿幽幽开口:“本宫确实没有过施政经验,也没有如同诸位大臣一般的眼光,更是有些懵懂开智不久。”

  “本宫是个女子,但也能看的明白,大唐就像一个人,退了一步就会再退一步,如果不趁这个人还有力气治理身体,以后就再也没机会了。”

  她端庄的站着,身上的淡金宫装映着阳光:“国家艰难,时局动荡,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团结一心,请诸位扪心自问,有多少是觉得这一仗会输才选择议和的?若是如今都无法收复凉州,将吐蕃赶回草原。”

  “以后难道就能成?诸位大臣真的不怕凉州的百姓们在马蹄下面满怀怨恨的问朝廷为什么抛弃了他们?”

  “真的不怕使者一去一回两月时间,凉州百姓沦为奴隶,房屋被焚之一炬,多年积蓄全被掠夺?”

  “空荡荡的凉州,拿回来又有什么用?”

  “民心易丢,收束万难!”

  百官沉默,岑遂也不安的甩了一下拂尘。

  卢何有些衰弱的咳了咳,他是真的有些老了。

  越老的人,越会在意一些东西,比如史书对于自己的评价。

  他知道李子卿说的那些东西,但不意味着他愿意用自己的身后名上这个赌桌。

  一旦输了,他的身上会有洗不清的污点。

  他准备开口,同为宰相之一的侍中温言却淡淡道:“七月初三,吐蕃破岐山,屠城。”

  “七月初五,寒城失陷,吐蕃屠城。”

  “七月初八,沝水城破,吐蕃围城,过马背者坑之,幼童弃于荒野,女子送进军中。”

  “七月十一...”

  说完一长串战报,这个三位宰相中年纪最小的门下高官官摊了摊手:“吐蕃蛮夷残暴至此,诸位何来信心与之议和?”

  “本官附议长公主的意见,与吐蕃,可鏖战,不可议和。”

  “今日之议和,便是后世史书上唐亡之开端。”

  大殿中落针可闻,在门下省一直沉默做事,也从未在政事堂发表意见的温言揣着袖子,看向卢何:

  “卢公,勿谓言之不预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