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小夭的穿越记事 第一零八章 时间飞逝

《小夭的穿越记事》第一零八章 时间飞逝

作者:桃花源记 字数:3520 书籍:小夭的穿越记事

  在和戒日王聊天的最后时刻,戒日王通过翻译吉米表示,他打算派出一队使节和小夭等人一起去访问东土的皇帝,被小夭拒绝了,小夭的借口是自己的海船还要继续航海,暂时不会回到东土,等两年后才会回去。

  戒日王听他们这样说,又想到他自己最近还要打仗收复失地,所以也就淡了这立马派使节出访东土的心思,两年后再派人去就是了。

  出了皇宫廉丰迫不及待的问小夭,“小夭,你为何要拒绝戒日王派使节出使东土啊?跟着我们顺路不好吗?”

  小夭白了廉丰一眼反回道,“哎,廉丰,你是南晋人,我是东云人,你说,我把这使节带过去,是拜访南晋呢还是东云呢?”

  “……啊……”廉丰显然没有想到这一点。

  “啊什么啊,我可不想带着他们的使节去南晋,也不想带他们去东云;以后他们自己有本事了,能走到哪里就算哪里。”小夭理智的说道。

  “哦……”其它三人同时明白了。

  第二天东方四人组没有离开,因为昨晚突然发生战争了,曲女城旁边的一个诸侯造反了,戒日王亲自领着军队出征了,这一仗打了差不多半个月,戒日王获胜,此时的戒日王一气之下开始下一个失地的收复行动。

  东方四人组没有兴趣陪戒日王打仗,开始又一次起锚开船起航……

  时间过得很快,小夭第一次出海的时间是东云160年,这年冬天东云和南晋的天气寒冷,两国的好几个地方都出现了雪灾,中山王封地有两个县城被大雪掩埋,搜救困难,损失很大。

  汉中王的封地有一个县城被大雪掩埋,但是搜救及时,损失不大。

  就连帝都长安都被大雪压塌了许多民房,一时间人心惶惶,皇帝非常的担忧。

  北庭王的封地也有三个县城被大雪封住,最后差不多全部遇难。

  这些灾情上报到朝廷皇帝的御案上,皇帝赶紧找丞相和百官研究了一番,发现蜀王封地居然没有上报雪灾;而且蜀王的邻居汉中王也是损失最小的一个王爷。

  皇帝和百官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就连风调雨顺的南晋国都有许多被大雪压跨的房屋,虽然没有整个村子被掩埋的情况,但是吴中城和其他城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对比之下,蜀王和汉中王就更加让人好奇了。

  最后皇帝很快决定等所有的王爷都聚齐了长安,再仔细的向他们询问情况。

  东云黄帝终于在雪灾后的半个月内聚齐了所有的王爷,这些当世最权威的天潢贵胄详谈了三天三夜,拟定了详细的救灾计划,让户部尚书和威远大将军一起去执行。

  同时也派了两个王爷负责监督。

  更加新奇的是这一次皇帝居然亲自提升了一个县令,这个县令是蜀王主动推荐的救灾副使;这东云国的救灾队经过了两个月的救灾行动,救灾效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所以从灾区回来后这个救灾副使被直接任命为户部侍郎,从一个县令直接升为户部侍郎,简直就是飞一般的速度啊。

  蜀王郁闷不已,这个于新龙本来是自己看中的好苗子,打算收入到自己的麾下,好帮助自己分忧的,这下好了,这块发光的金子被皇帝看中了,直接抢走了。

  蜀王倒也没有太过于失落,毕竟于小山还是自己儿子的好友,于小山也是个栋梁之才啊,小小年纪,居然知道提前防备雪灾和洪灾,自己今年之所以没有损失,就是因为于小山提前就把预防雪灾的事情告诉了自己,幸好自己最终采纳了于小山的意见……蜀王绝对不承认他一开始是不相信于小山的,迫于青城道观的张真人也赞同于小山,所以蜀王才勉强同意于小山的建议,在今年的雪灾中,他才没有丝毫损失,反而声名大振。

  蜀王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因为自己封地在秋季获得了大丰收,仓库粮食充足,这一次还卖了不少银子呢;同时于小山的绿柳山庄已经默默的成为蜀中第一山庄了,连青城山的张真人都经常去山庄小坐。

  ……

  南晋国今年雪灾损失的大部分都是房屋和一些设施,没有发生整个村子被掩埋这样的事故,因为这里地势平坦,很少有直接住在山里和山下的村子,雪崩一般都是发生在山地地区。

  南晋国雪灾之后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首先是大皇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居然被皇帝软禁起来了,然后二皇子居然很快就被立为太子了,这下子许多人安定了,皇帝终于下决心立了太子,而且这个储君是很得民心的。

  随后又出现了一个八卦的事情,听说以前的二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太子,居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样宠爱二皇子妃,他们夫妻二人以前是青梅竹马金童玉女,天生一对,可是婚后听说并没有很恩爱,反而有点相敬如冰,婚后半年还没有喜讯传出来。

  不然为什么二皇子已经被册封为太子了,原二皇子妃居然只是太子侧妃,太子在过年后居然又娶了陆御史的嫡女做为侧妃,还放话说无论是谁先诞下子嗣,谁就被册封为太子妃。

  一时间许多闲来无事的人,开始关注起东宫太子府的相关事宜……

  三个月之后,吴中的老百姓听说太子的陆侧妃怀孕了,全城上下都替这个得民心的太子欢喜不已,皇帝还亲自赏赐了许多宝物给陆侧妃,整个太子府都是非常看重陆侧妃,皇甫侧妃据说是火冒三丈,摔坏了满屋子的玉器瓷器。

  再过了三个月,据说陆侧妃不小心摔了一跤,肚子里的孩子流产了,这件事情还指向了皇宫里的某个妃子,再后来皇家内部就不消停了,今天这样一个八卦被传了出来,明天另一件隐秘又被透露了出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吴中的老百姓从一开始的新鲜好奇,到了后来的习惯和麻木,反而,哪天没有皇室八卦了才觉得奇怪。

  被软禁的大皇子不知道为什么被人偷偷放了出来,不久之后居然直接带着士兵谋反;升为太子的二皇子也带着人平乱,兄弟俩正式翻脸开始火拼,皇帝一气之下断了呼吸,整个国家进入了三个月的国丧期间……

  最后经过将近一年的战乱,太子险险获胜,也损失了许多人马和财帛;这时候太子才勉强登基为帝,史称‘贤帝’。

  陆侧妃最先被册封为敏慧贵妃,有封号;皇甫侧妃也是稍后一步被册封为贵妃,皇帝似乎忘记给封号了,因此皇甫贵妃又是一顿冒火。

  贤帝原来的两个通房丫头珍珠和翡翠被封为美人,她们也是中层官员的女儿,不好完全不给名分。

  南晋贤帝登基三个月之后出去巡视,谁知道在路过太湖的时候遇到了盗匪,混乱中皇帝登上了一艘小渔船逃亡太湖深处,被追赶的盗匪射箭受伤掉入了太湖水里,御林军趁着余晖打捞了一刻钟,天色全黑了,又冒黑打捞了半夜,没有找到人……

  三天之后不得不宣布贤帝失踪,许多人疑似新帝已经驾崩,只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后安国公带领着一半的朝臣请皇甫贵妃摄政,因为皇家没有了直系血统,皇甫贵妃在这时候突然宣布怀孕三个月了,所以朝臣让她先挂一个摄政皇后的名义,等生下遗腹皇子,然后直接拥立皇甫贵妃的遗腹子为帝。

  不过这时候南晋国已经乱起来了,有不少忠于贤帝的武将开始抵抗摄政朝廷发布的命令,东南沿海方面还有不少近海域的水寇海盗开始捣乱边界了,一时间差不多民不聊生,到处发生军民暴乱的事情。

  朝廷的皇甫贵妃居然没有丝毫的仁慈政策出世,她一面派自己的亲信将士去镇压暴乱,另一方面居然还派了三千军队主动去攻打没有发生暴乱的兰陵城……

  东云国也不好受,照例说,南晋发生了内乱,东云国正好派兵打过来收复南晋,但是,现实是残酷的。

  塞外的契丹人和回纥人还有吐蕃人联合发兵三十万,开始侵犯东云国的边境;同时北庭王那边也说在北庭的边界也有大军压境,一时间这东云国也自顾不暇……

  东云皇帝也是焦头烂额,他几乎抽调了全国所有能抽调的军队去了边境,不仅连自己的成年皇子亲身上了战场,连各个王爷们的世子或者有意向的儿子也都去了战场。

  全国开始筹备军粮和武器,户部尚书在这样高压的环境下大病了一场,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东云皇帝气死了,直接升户部侍郎于新龙为新的户部尚书。

  这下于新龙又开始受人瞩目了,他升官的速度简直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同时这个时候也没有其他人愿意来接手这个户部这个烫手山芋。

  于新龙只好全力应付这一场战斗;他不仅从全国寻找入库的粮食,还请皇帝下令让全国开始采用新的种植方法,一年四季都开始全力耕种,期待早日收获之后下锅。

  于新龙还找到了优质的高产农作物种子,分发给全国各地;这些优质种子都是从天下闻名的桃源县调拨过来的,天下人最近两年非常向往桃源县,桃源县就是汉中王和蜀王都曾经亲口承认过的天下第一县。

  听说天下第一县的百姓每家的收入都堪比一个县令的俸禄收入,桃源县随便种一个东西出来都比别的县产量高好几倍,大家还以为这都是传说呢,哪里可能嘛?

  现在看到这一袋袋颗粒饱满的粮种,才不得不相信这就是事实。

  除了直接运粮食去边塞给士兵,于尚书还做了一个新的措举,就是开始往边塞垦荒种地,把优质的小麦种和高粱玉米等耐旱农作物带到边塞的黄土地上去种植,土豆和红薯也开始落户在边塞。

  老百姓就没有自愿过去边塞的,皇帝只好选择于新龙的建议,把许多监狱里的非死刑犯人统一弄到边塞去开垦荒地,这些囚犯需要一部分衙役镇压,所以又从各地衙门抽调了部分衙役过去,同时还派了一个户部小官员一家搬迁过去监督开荒。

  于新龙分析那边垦荒只需要五年左右就有成效了,那边地广人稀,五年后就会初步形成小规模城镇,到时候设立一个郡,就把那里的地盘赐封给这一次过去的官员;这个八品小官,过去劳碌五年之后就可能成为一方郡守,比在朝堂里面熬资历要快多了,他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这世界上像于新龙这样的做官天才还是少之又少的;嫉妒和说风凉话的人也不在少数,于新龙并不理会;这紧张时刻也没有人明着给他泼冷水,因为皇帝可不是吃素的,户部在这战乱时刻和兵部一样重要,全国范围开战的钱粮谁能筹措得到啊,只有于新龙这只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去揽下这个重担。

  第一批发配过去的犯人不是太多,差不多才一千人左右,最后皇帝又不得不下旨,让以后受伤退下战场的士兵直接落户边塞,朝廷户部给他们发放安家补助,同时还会想办法派一些女人过去繁衍人口。

  平时不打仗的时候,让军队的士兵半训练、半耕种,这样也能增加不少的劳动力。

  大家都各自忙碌了开来,谁也没有空闲时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