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镇国公主GL 77 家宴

《镇国公主GL》77 家宴

作者: 字数:2293 书籍:镇国公主GL

  我从母亲和婉儿那里只打听到了一位“武大郎”,然而至立春次日时却来了少说十余人。这十多人中,除了武敏之之外个个不是穿青,就是着绿,连浅绯服色的都没有一个,腰上倒大多佩着蹀躞七事,才显出几分太原首义功臣之后的气度。武敏之倒是穿着紫袍,还特地佩了金鱼袋,看着不像是来参加“家宴”,倒像是元日大朝似的,总之就是奇怪。

  与这些人的寒碜装束相反的是母亲和父亲。他们虽未穿朝服,却也双双都穿了正式的礼衣,冠袍钗钿具备,显出一派堂皇天家气象。连李晟也穿了全套的太子冠服,端坐在父母之侧。李睿打着“敦亲孝悌”的名号,大早就来了宫中,先是旁听我(和伴读们)上了几节课,继而死活约着我(和伴读们)去庭院蹴鞠,玩得大汗淋漓,又非要在我那里沐浴,换上他存在宫中的旧衣,才匆匆与我一道赶来,来时还不住和我讨论能不能见到某个窈窕婀娜的表妹——他以外祖母虽年长而雍容、母亲姿质端丽,而我也“稍有几分可看之处”,因此外家的女儿必是好的,来时真是抱了满心的希望,谁知到了这里,窈窕淑女未见,边地远来的田舍汉倒是见了一堆,那脸色真是不知如何精彩。我则因父母兄长都穿着庄严,自己却只穿着燕居之服,心下略有几分羞赧,又怪母亲的侍女们不肯和我提前通气,转眼便想到许是母亲有意为之,便又振作了精神,上前先李睿一步行礼,也不行大礼,只略一鞠躬,李睿虽未必明白,却也跟着我对父母笑嘻嘻鞠躬。

  母亲方才十分端肃,见了我们,那脸上便绽出笑来,伸出两臂道:“雉奴,兕子,到阿娘这来。”反倒是父亲有气无力地看了我们一眼,轻斥道:“表兄们来了,怎么还穿成这样?”说话时咳嗽几句,母亲便一手揉推他的后背,一面笑看这边道:“家宴本就随意,不要太拘束了他们。”

  父亲咳得越厉害了,一面咳,一面对我们招招手,李睿和我都向前几步,父亲对李睿一瞪,向李晟身边一指,他只得悻悻然退过去,坐在李晟下首。我跑到母亲身前,她将我揽在怀里摩挲一番,我近来已渐渐有些不耐这样的亲昵,扭捏地向后一退,却被母亲捉住,她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拍拍我的肩,令我转身过去,面对宴之中,又搂着我的脖子,低头替我理了理头发,笑道:“这是你们表妹,封地长乐,小名兕子。”

  那十余人便都俯身向我见礼,口里有称“表妹”的,有称“公主”的,有称“长乐公主”的,口音纷杂,像是并、交的方言,有的似又带着几分闽、浙口音,我一贯受母亲教诲,并不敢过于骄矜,忙要回礼,母亲却搂了我不让我动,等众人行礼毕了,方悠悠道:“雉奴,兕子,见过大郎,承嗣。”

  便见那些人中最年长的一个站出来,战战兢兢地向我行礼。他长得跟母亲一点都不像,面目黧黑,身材短小,比起风流俊俏的武敏之来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应答时候那种老实巴交的态度也与京中进退有度、风度翩翩的世家子弟全然不同,唯一可取之处大约只有那还算字正腔圆的官话了,然而与我们这些久在京中的膏粱子弟比起来,这至多也只能算“不是缺点”而已。

  母亲对这人显然是没什么好感的,等他说完话,我拱手答一声“大郎”,便又指着一人道“二郎,三思”。这位武三思倒是挺有名的人物,细看时发现他比武承嗣还是好了不少,个子高大,皮肤白皙,答话时大体可算气度闲然,有几分文人姿态,只是比起武敏之依旧逊色许多。

  母亲对这武三思的态度要略好些,叫他上前说了几句话方命他退下。除这两人之外的其他人都是由女官唱赞官号名称,再与我们一一见礼,我听那职位里不是“司马”,就是“别驾”,至多有个“长史”,地方不是濠州,就是振州,再不就龙、柳,真是没有一个好的,心里咋舌,面上倒还是给他们体面,一一笑着答礼毕,母亲方示意上膳。

  父亲一向不务奢华,母亲也因此崇尚节俭,寻常家宴,不过上十余点心,二三十菜色,再配些劝食、汤羹、饮品即可。今日却是一反常态,先我来时,已见诸人面前摆着二十余盘果品,等母亲示下,又上了三十二盘点心,无不用珍稀之料,精心烹制,巧胜天工。

  方才上的果品摆到现在,还未有人胆敢先用过,如今上了点心,父亲便笑道:“不必拘束,随意用罢。”说话间自己先拈了一块巨胜奴,底下人才活过来似的,不敢如父亲一般用手拈,便纷纷举箸,有的人一连夹了好几块点心,吃得嘴角都是碎屑,有的用不惯象牙箸,有的一手半捧着点心,一手举箸送入口中,只有武承嗣、武三思与另外三四人还有些仪态,武敏之则根本看都没看这些点心一眼。

  李睿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些从未见过面的亲戚,侧过身子想要向李晟说什么,母亲看见了,道:“有什么话,就光明正大的说,不要和你阿兄拉拉扯扯的。”

  李睿倒也机敏,笑嘻嘻道:“儿难得见到这么些表兄,想邀二郎一道为爷娘舞蹈一曲,以助酒兴。”

  李晟瞥了他一眼,整整衣襟,端正道:“儿愿舞《兰陵王》为陛下寿。”

  父亲笑道:“好,好,你们兄弟两一道罢。”

  李晟便起身,与李睿一道入偏殿,顷之便率一队舞者鱼贯而出,本来《兰陵王》主舞只有一人,衣紫、腰金、执鞭而舞,今次出来时,却见一高一矮两人皆是紫衣金带,李晟执鞭,李睿执剑,两人俱戴了半脸的金色面具,上前一来,李睿如俳优般四面一走,执剑为礼,在正中面父母而立,怪声怪气地道:“某乃兰陵王高长恭是也,貌柔心壮,音容兼美,如今国事危急,领五百骑抗他宇文周室,到得此地,却不知又是哪里来的村汉,敢冒我高长恭的名头,看我一剑!”说着只如活猴一般挥剑朝一边乱舞,李晟哭笑不得,只道:“不要胡闹!”举鞭而起,随意舞了几下,李睿便抱着头四处逃窜,李晟见他如此,反倒怔住,揭开面具,蹙眉道:“阿睿!”

  李睿便顺势一抱拳半跪下来道:“竟被大王识破了!某服输!”对李晟眨眨眼,又转头对我们挤眉弄眼的一笑,一下跑了出来,一溜烟地入了座。

  父亲与李晟都是哭笑不得,母亲面色阴沉,手用力地按了按我的肩,我忙道:“六郎舞完了,阿兄可不能耍赖,快舞一曲。”

  李晟方又戴上面具,执鞭舞了一曲。因是临时起意,倒并不见如何好,父亲倒是笑呵呵的,一曲终了,便命人赐酒,又向母亲道:“七娘,晟儿实在是孝顺。”

  母亲不置可否地端起杯,向李晟一举,李晟忙双手奉杯,一饮而尽。

  等李晟坐定,武敏之居然也直身子,拱手笑道:“侄儿亦愿献舞为姑母寿。”

  我转头去看武家那些人,只见武三思面有蠢蠢欲动之色,然而喉咙一动,什么也没说,武承嗣这厮竟连蠢蠢欲动之色都没有,只看着李睿傻笑,父亲母亲面上都露出些微笑意,母亲的手离开我的肩,似要开口,我忙一个翻身搂住她,撒娇道:“阿耶阿娘,兕子也愿为爷娘寿。”

  不等他们允准便先起身,跑到乐伎前道:“奏《西凉》。”

  父亲好笑道:“兕子,《西凉》是对舞。”

  武敏之便笑道:“侄儿愿与表妹对舞。”

  我看也不看他,对父亲拱手道:“我宫里韦欢最擅舞蹈,我愿与她对舞向爷娘献寿。”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