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中华时代 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见闻

《大中华时代》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见闻

作者:瞬息万变 字数:4542 书籍:大中华时代

  1911年末,阔别家乡差不多六年的陈立冷终于再一次踏上贵州的土地。

  玉屏县算是湖南长沙进驻贵州的第一个县,刚刚进入贵州踏入贵州地界的那一刻,陈立冷就生出一种近乡情怯的情绪,听着耳边那熟悉的土话,他虽然还没有到平越,却有一种到家的感觉。

  “怎么,立冷不走了?”陈立冷停在玉屏县的城门之外感触时,喻培伦不由得上前道:“照我们的速度,再赶两天就到你们家了,怎么要到家了,感觉不一样了?”

  “是啊,六年前也是从这里离开家的,想不到一别就是六年,甚至还差点永远回不来家,都不知道如今家中有些什么变化了?”陈立冷点头感叹着。

  他这一走的经历,或许能够写一本书了,曰本求学,结识同盟会的热血青年,与汪精卫一道去刺杀国家最高领导人,同时还在这途中有了自己的爱人,接着坐牢。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初贵州出去那个少年人,如今已经成为历经沧桑的青年,时间一晃而过,对别人来说可能没有什么,可对陈立冷来说,却恍如隔世。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他或许还要和汪精卫在牢里呆上一辈子,或者莫名其妙的就死了,哪能再次踏上贵州这片土地。虽然贵州贫穷,落后,闭塞,可正是因为想要改变这个地方,陈立冷当时才毅然决然的加入同盟会,希望能够同一群有志之士推翻清朝,给贵州营造一个良好发展的新环境。

  这是自己的家,无论他贫穷富有,还是生自己养自己的地方,在牢中的那一年,陈立冷想的最多的是这片土地,思念的最多的,是这片土地上的家人。能够再一次回来,这算是陈立冷想做而一直不太敢做的事。

  此时再一次踏上这片土地,陈立冷的心情绝对是复杂的。

  “呵呵,放心吧,立冷,你们家的变化,绝对会让你大吃一惊的。”闻言,拍了拍陈立冷的肩膀,黄复生却是微微一笑,不作多余解释。

  大吃一惊?

  陈立冷回头看看喻培伦和黄复生二人,看着二人脸上的神情,他不由得再次猜测自家变的究竟怎样了?一路上他都听了二人说这句话说了多少次了。

  家中的变化,真的超乎自己的想象力了吗?陈立冷回头,深深看一眼玉屏城门,带着一丝期待走去。

  “学习了,学习了,玉屏的父老乡亲们,要想去平越学习的,赶快,赶快,这是平越农业学校最后一次招收免费学员了,大家冬天没事,最好去平越学习了啊。”

  陈立冷一行人进入玉屏这小县城,迎面竟然走来了一支马队,马队前面居然有一个男人拿着一面锣在敲着,同时喊着一段貌似宣传的话语。。

  “平越?”

  熟悉的地名传来,刚刚进城的陈立冷立即就愣住了,迅速与喻培伦和黄复生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陈立冷连忙看向玉屏街道上的这只马队。

  马队由二十几匹膘肥体壮的壮马组成,一字排开整齐的行走在玉屏的街道上。注意看去,每一批马背上竟然都有一张写着大字的白色布条。

  “农业科技下乡,改变贵州生活,积极热情参与,大米小米富余?”

  陈立冷转头看喻培伦,杨树庄,黄复生,连忙道:“这,这些是什么?”

  陈立冷他们这一群十来人,几乎全都产生了疑惑。喻培伦和黄复生自然也看得颇为疑惑。

  “哟,这位老乡,你们是刚刚从外省回来吧?”一行人呆在街上,很容易吸引到别人的注意,有一个比较外向的男子上前过来搭腔。

  “是,是,我们刚刚从湖南回家,这,这是怎么回事?”见有人了解,陈立冷连忙点头。

  “刚从湖南来,那就怪不得了。你们肯定不知道范主席最近宣布的农业政策吧?”热情老乡一脸恍然。

  “农业政策,范主席?”陈立冷他们更加疑惑了,“老乡,这是怎么回事,能不能给我们细细说说?”

  “能,当然能,我们贵州这一次终于有了盼头了!”老乡被问,显得很高兴,立即说道:“是这样的,范主席在前两个月就宣布了我们贵州今年的农业政策,除了免除我们农民的皇粮之外,他们还提供了最新,最优质的免费种子政策,不仅免费发放种子给我们农民,还组织了全省义务马队,下乡到全省各地,邀请我们亲自到平越的农业学校去学习更加科学,高产的农业知识。”

  “那马队,就是他们派下来的义务马队,每个星期一次,一个月四次,都是来免费接送想要去学习的小老百姓。”说起这事情,这男子很兴奋,脸上洋溢的都是笑容。

  如今的贵州,算是慢慢走上了陈立青想要的正轨,一个月用来确定体制和领导班子,其余的时间范玮他们就开始确定整个贵州省的农业计划。

  一方面靠杨荩诚新军,陈立军的巡防队以贵阳平越一线为中心向外辐射控制范围,加强中央集权。另一方面新组建的民生党就着手于贵州民生农业的计划,开始布置来年春天的种植新计划。如今遍布贵州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就是张显谟为首的民生党搞出来的具体行动。

  活动自然很受各地的农民拥护,特别是农民再也不用上皇粮的消息传来,传遍贵州后,不知道有多少农户欢天喜地的欢呼,直呼范玮是青天大老爷等,有些农户的家庭,甚至供起了范玮的牌位。

  总之,随着范玮上台,陈家真正的开始掌权,贵州正在向陈立青所希望的那样,一步一步的开始变化。而看着这一些变化,被分化的自治学社一些人也有了一些触动,一大部分的自治学社人员自动转为民生党,开始替贵州老百姓做事,平刚,蔡岳等人也对范玮上台后的一些举动产生了思考。

  如今的贵州,形势一片大好。

  当然,各地的匪患依旧严重,各地的贫穷状况,依旧存在,各地的交通闭塞问题,也都还是阻碍贵州发展的重要制约。但这些问题,目前贵州当局已经认识到,并且宣布发展计划,这让贵州的人民,终于看到了曙光。

  “居然,居然还有这种计划?那每个县投入这种马队,得需要政斧投资多少钱?”一行人听完这老乡的介绍后,陈立冷他们静默了很久,直到其中一个人声音传来,陈立冷他们这才惊醒。

  “投入多少钱我们老百姓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们知道,如今我们贵州,在范主席的带领下,是摊上好曰子了。”那老乡一脸期冀,感叹。

  陈立冷看着这老乡的神色,心头再次为家里的变化感到好奇起来。

  “看来陈伯父他们还真是做到了言出必行,当初记得和张老师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就说到如果控制了贵州,第一件事就要发展贵州的农业。”老乡走了,可陈立冷他们的震惊却没有那么容易散去,特别是喻培伦,他不由得想到了之前在贵州呆的一段时间,那段时间他就看到了平越在扩大他们的农业学校。

  “立冷,既然那队伍是去平越的,不如我们跟着上前?”喻培伦感叹一下,不由得看向那支马队。

  陈立冷抬头看去,在马队前面那人的卖力宣传之下,马队已经吸引来许多农民百姓。从刚刚那老乡的口中他们也知道了,这只马队等人到齐后,将会直接往平越去。

  “好吧,我们跟上一路也好有个照应。”陈立冷立即点头同意,他对这个属于自家的马队,自然有所好奇。

  于是他们这一只队伍就向马队靠近,并且向马队首领提出了要跟一路的想法。

  马队首领是民生党的一个新成员,姓李,不算是平越人,对陈立冷他们的要求,自然没有拒绝,倒是听到看到陈立冷他们一群人颇有书生气质,在交谈当中知道陈立冷他们是贵州去曰回来的留学生后,反而大力的,热情的邀请他们去贵阳政斧求一个职位。

  他告诉了陈立冷他们说,贵阳政斧现在正向全贵州招募人才,待遇从优,凡是想要出力建设贵州,奉献贵州的人,都可以得到一定的职位,唯才是举,没有什么要求,也不管你之前是山贼也好,书生也好,只要有一颗为贵州服务的心,就可以去报名。

  得到了这一个消息,陈立冷他们这一群人顿时又被小小的震惊了一下。

  贵州政斧这举动,分明是仿效三国时期的聚贤庄啊,专门招募人才。本来陈立冷带来的一些人还对来到贵州这个偏僻的省份还有些芥蒂,可听到贵州政斧居然有这个举动,他们便生出了莫名的好感。

  陈立冷得到这消息后,更是想到父亲他们缺乏人才,都有些后悔没有带更多的人一起来贵州。同时,刚刚进入玉屏就看到了贵州的变化,随着马队向平越方向进发,他越发是对自家感觉到好奇。

  接下来,随着他们跟着马队越来越接近平越,一个又一个的新气象,新变化出现,更是把他们的好奇心提的最大。而更是在一天半后,陈立冷这一行人到达了瓮安,到达了他外婆家的时候,陈立冷等人的震撼达到了最大。

  瓮安县的发展几乎与平越同步,甚至因为它临近遵义,临近渝城,民风比平越还要彪悍,还要胆大,它的发展还超过平越。各种小制作的商品基本上都是销售到了渝城,销到的比贵州还要富裕的四川。所以,瓮安的经济甚至比平越都还要强大一些。

  县城经过两年的发展,基本上鸟枪换大炮,甚至家家户户都用起了电灯,通了自来水。有的有钱人甚至从上海那边买到了自行车,留声机等奢侈用品。

  陈立冷他们到达瓮安的时候正好是晚上,突然从漆黑不见五只的山路一转,他们面前就出现了灯火通明的瓮安,这种突如其来的转变,让得陈立冷等一群人都愣了。

  “这,这是瓮安?”一路过来虽然见到了许多不同寻常的东西,水泥马路,塑料大棚,以及各种宣传标语,可那些东西,都不及此刻黑夜中如珍珠般闪耀的瓮安县城。

  在这样一个偏僻的,闭塞的,落后的中国内陆,居然会有一个灯光明亮的小城,这简直就像是在一群丑女当中突然冒出秋香那样令人震惊。

  陈立冷他不是没有见过大城市,在曰本东京求学的那几年,东京的发达同样给他造成了巨大的震撼,他当时就想起了广大的中国,除了燕京上海之外,恐怕就没有这样灯光明亮的城市了,当时的憋屈感,自卑感是陈立冷一生都不能忘记的。然而他没有想到,他那个原本落后的,闭塞的,在世人眼中就是一个夜郎小国的地方,在这重重的大山深处,竟然也会有这样一个明亮的城市。

  震惊了,惊呆了,那一刻,陈立冷的脑袋当中除了震惊之外,就是震惊,再也没有其他的东西了。

  同样,和他一般表情的还有玉屏那些从来没有见过世面的农民们,他们见到这般神奇的瓮安,同样也被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唯一能够保持平常心的,莫过于马队的一干人等,首领李志更是趁此机会向周围的人大声说道:“看到了吗?这是瓮安,这是我们的范主席在两年内打造成的瓮安,两年前,瓮安依旧同玉屏一样,一样有很多人吃不饱,一样有很多人穿不暖,一样有乞丐,一样有压迫,然而就在两年前,范主席联合了我们贵州的财政局长陈明仁陈老爷开始改造瓮安,改造平越,经过两年的辛苦改造,现在瓮安县城的住户由两年前的五千人,增加到现在的一万三千人。在这一万三千人当中,每一个人每天能够吃三碗米饭,两天能吃一斤猪肉,更是在夜晚用上了洋人都用不到的电灯,让漆黑不见的夜晚,照样成为白天。”

  没有什么比眼见为实更有说服力了,此时众人被李志这突然的介绍给惊醒了。

  李志继续不停的说道:“只要大家一心一意支持范主席,支持我们的农业部长,大家也都会在不久的将来,过上瓮安这样的生活,甚至比瓮安还要好!”

  “这瓮安居然是由我父亲和范主席一手打造的?”听得李志的话,陈立冷不免又震惊的看着喻培伦黄复生。

  “算是吧,反正我们去年来的时候,瓮安已经这样了,当然,平越还要比这好一些。”喻培伦点点头,队伍中,他和黄复生两人自然早就见过了瓮安这令人震惊的变化。

  “平越比瓮安还要好一点?”陈立冷再次吃惊,同时不免再次把目光投向远处的瓮安。

  依稀间,一所高高灯笼挂着的房屋轮廓,映入了他的眼帘,那熟悉的地方,正是他大舅王友志的家。

  此时这所房间灯光明亮,人头涌动恍如白昼热闹的街市一样,似乎有所预感,陈立冷不觉眉头微皱。

  县城,王友志院子中,的确是人头涌动,彷如集市。只不过此时在他家这超过三千平米的院子中,正整齐的站着上前服装整齐,武器配备完备的士兵。

  “兄弟们,需要大家为我们瓮安,为我们贵州抛头颅洒热血的时候到了。”队伍前方,王友志的两个儿子王德智和王德勇身着戎装看着所有人,此时的王德勇正一脸肃穆的对着人群喊话。

  “相信大家已经听说了,我们贵州正在告急,郭重光等一干吃里扒外的东西,内外勾结之下把云南的贼人引进我们贵州来了,前方同胞们正在奋力抵抗着唐继尧他们,此时正需要我们的支援。”

  “大家愿意看到我们的家园恣意被外省那些兔崽子践踏吗?愿意让外省那些兔崽子们在我们的家园中任意烧杀抢夺吗?”

  “我们贵州,我们瓮安,现在的生活好不容易有了盼头,兄弟们愿意眼睁睁看着那些人砸我们的饭碗,毁我们的家园吗?”

  “不愿意!”

  “不愿意!”

  霎时间,院子中爆发了冲天的怒吼,群情激奋的声音在这一刻传遍了整个瓮安县城。

  “誓把云南贼子赶出贵州!”

  “杀尽云南贼子,杀进云南!”

  ……

  “这发生了什么事情?”刚刚进入瓮安县城的陈立冷等人,恰好听到了这群情激奋的声音,下意识的,陈立冷不觉把目光朝老舅家方向看去,声音正是从那边传来。

  “是这样的,郭重光那些人不满范主席和陈局长的一些安排,暗中勾结了云南的唐继尧,意图让滇军染指我们贵州,推翻范主席的统治。此时我们这边的大军正在铜仁地带与唐继尧的滇军作战,这场仗已经开打了三天,现我们贵州各地正在组织人马准备去前线支援。”李志的声音响在了陈立冷的身边。

  “什么?”听到这消息,陈立冷顿时大吃一惊,随后连忙关心道:“那现在战况如何,我爹……不,陈局长他们有没有事?”情急之下,陈立冷差点叫错了名字。(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