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兔子的征途 第二卷 第058章 东北易帜 九

《兔子的征途》第二卷 第058章 东北易帜 九

作者:兔子乱弹琴 字数:4652 书籍:兔子的征途

  王以哲死亡的事情真相大白之后,元老派的愤怒终于得到缓解,东北军也暂时恢复了表面上的稳定,内部却已经是离心离德。

  如今《松花江上》已经传唱了将近一年,东北军将士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原本早就躁动的军心,经过此次的自相残杀后,大部分人已经看透了处于东北军权力顶峰的元老派们。

  按照过去的情况来看,随时都有可能闹出兵变,不过在刚刚经历过一次流血事件后,却是没人再想双手染上同袍的鲜血。

  既然元老派们不敢抗日,底层官兵们便想转投真正敢抗日的部队,只要能和小鬼子拼命,让他们干什么都成。

  纵观全国,唯一打着抗日口号的只有大同党,前些时日东北军内部断粮,全都多亏了大同党的援助才能支撑下来,无形之中让东北军底层官兵对大同党的感官都改善了许多。

  火拼事件之中,大同党不仅没有趁火打劫,反而施以援手,帮助东北军弭平了混乱,更加增添了东北军底层官兵对大同党的好感。

  再加上几个月来,大同党政工干部和少壮派的努力,很多底层官兵的立场已经逐渐偏向了大同党方面,即使是曾经有过犹豫的,经过这次东北军内斗下来,也渐渐开始产生了偏转。

  就在祸乱弭平没有多久,东北军内部渐渐出现了逃兵,这种事情原本并不稀奇,在所有部队中都十分常见。不同的是,东北军的逃兵都跑到了大同党地盘上,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工农赤军战士。

  早在去年五旗镇战役后,东北军中逃往大同党那里的战士就十分常见,东北军将领已经见怪不怪,明明知道是大同党在自己的部队内部搞鬼。却因为抓不住对方而无可奈何。

  不过这次,东北军将领却不得不抓狂起来,原因只是手下的士兵已经不似以前那样三五成群地脱逃,而是成建制地倒向大同党,几乎每天晚上都要消失一两个排的部队,并且不只是一两个军,而是大部分的师旅都是这个情况。

  最开始的时候。东北军将领们虽然十分气愤。却也不怎么当回事,军内出了那么大的内斗,底层官兵们没有一点小心思根本不可能。

  该走的迟早要走,留也留不住。所以一般情况都是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却是没有想到,这次脱逃的部队会那么多那么广,如果不予以制止的话,只怕要不了多久就能跑掉大半,这样的情况东北军将领便再也坐不住。

  第一时间里,他们都选择了收缴弹药紧闭营房,把所有部队以连排为单位,分派心腹手下密切监控起来,避免再有部队脱逃。

  随后。以元老派为代表的东北军将领们集体找到了张学良。向他哭诉起部队里逃兵极其严重的现象,并直指这一切都是大同党的阴谋,故意趁东北军内部不稳的时候挖他们的墙角,一群人一直念念不忘应德田归来时,大同党大军压境逼迫他们妥协的事情。

  东北军实力受损。张学良同样十分难过,但他可不能像元老派那样随便指责大同党挖他墙角,这种事情虽然大家都十分清楚,却是不好摆到明面上来,尤其是那些脱离的部队都是自愿离开,张学良更是不可能直接阻挡。

  内心深处,张学良对全体东北军将士都有一种深深的愧疚,当年若非自己把三十万东北军男儿带进关内,他们又怎么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如今自己身不由己,想抗日却无法抗日,别人选择了第二条路,他还能责怪手下的背离吗。

  对于手下士兵的主动离开,张学良虽然难过,却十分理解,面对来势汹汹的元老派将领,只是不断地安抚,要他们控制好剩下的部队,避免不要再次出现内斗事情,至于那些想走的,留不住的话就让他们走吧。

  张学良如此软弱,元老派将领都十分生气,最后只得无奈地回到各自驻地,加强了对部队的管控,却还是无法阻止手下部队脱离的心思。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收缴掉武器便能万事大吉,却没想到那些想脱离的部队即使是空着手也要离开,第二天整个军营都跑了个一干二净,只留下被绑缚住的监视人员。

  眼见脱离的部队越来越多,东北军就快要只剩下一个空架子,元老派们不得不重新聚合起来商量对策。

  一部分人想着现在军心已经散了,不如像之前的沈克等人一样,带着部队去投靠中央军,以他们的实力,应该能捞到一个主力位置。

  这个想法刚刚提出,很快便被其他人pss掉,现在东北军的基层已经几乎全部散掉,除了几个心腹部队外,几乎都调动不动,还想把他们带到中央军那里,简直是痴人说梦。

  即使是沈克等人,那也是借故拿着少帅救援中央军的命令,才把一干士兵带着南下,不然他们同样带不走多少兵力。

  手上没有足够的兵力,在委员长面前就没有多少话语权,到时候别说吃香的喝辣的,不被当做炮灰使用就好了,听说现在中央军还在和桂系掐架中,运气不好就会被投入对桂系的作战,从中国最北方到最南方,光是水土不服就要非战斗减员大半,剩下的不用打就输了。

  这种事情,元老派们自然不会去干。

  可是不投中央军的话,他们又要何去何从,最后却是由五十一军军长于学忠大胆地说道:实在不行,我们投大同党算了。

  投大同党?

  自己现在的状况就是由大同党一手造成的,要让元老派们投靠大同党,哪个甘心哪个愿意。

  不过于学忠还是继续说道:兄弟们,我知道大家心里对大同党都十分不爽,可是现今这个情况,不投大同党,我们还有其他道路可以走吗?

  其他道路当然有。最好的当然是投靠中央军,不过现在已经失去了投靠中央军的最佳机会,所以说摆在元老派面前的路依然只有投靠大同党,可是要在大同党面前低头,大部分人却是都不怎么乐意。

  不投靠大同党,以如今这种情况,要不了多久我们的部队就会跑得一干二净。同样也是投靠大同党。与其到时候成为孤家寡人,不如趁现在我们还能掌握部队的时候主动投靠大同党,那样部队至少还在我们手中。只要部队还在我们手中,就不愁他日无法东山再起。

  于学忠继续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元老派将领虽是不甘,却也感觉这无偿不是一种办法,最后商议之下,无奈还是接受了于学忠的提议,决定要投靠大同党就大家一起投靠。

  商定之后,元老派便直接找到张学良,故作为难了一番才说抗日大势不可违,既然兄弟们都那么想打鬼子,他们再继续反对下去就未免有些不通人情了。经过几大军长的商议后。最终同意了和大同党合作抗日的事情。

  听到元老派终于妥协,张学良十分欣慰,同时心中感慨,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不过还是为元老派的转变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兴奋中。张学良很快便把这个好消息转告给了少壮派和大同党,并建议大同党尽快完成合作事宜,用以平息依然有些躁动的军心。

  收到张学良的电报时,大同党虽十分意外,却也在他们的意料之中,东北军现在这种情况,不赶快做出选择的话,剩下的部队迟早都要被大同党一点一点吃掉。

  东北军反复了几次,大同党内部对其已经有了不小偏见,收到张学良的电报后,小部分人都十分不屑,认为不必理会东北军求取合作的事情,只要再有一段时间,便能全部吸收东北军底层官兵。

  这种想法虽是正常现象,理论上来说并无不可,不过主席等人却不这么看。如今大同党打出了抗日统一战线的口号,一定程度的伟光正还是必须保留的,完全吞并下整个东北军,吃相未免难看了点,以后其他部队哪里还敢和大同党合作。

  从长远来看,和东北军的合作,有着极其重要的表率作用,大同党现在已经展示出自己的力量,却还要发出自己的声音,让全国人民都听到大同党的抗日决心,理解大同党的抗日统一战线政策。

  只有彻底贯彻抗日统一战线,才能在大义上赢得民心,只有赢得民心,大同党才能领导全国人民进行革命,赶跑侵略者,打败反~动~派,最终赢得全国胜利。

  经过主席等中央大佬会议讨论之后,最终同意了和东北军的合作抗日,不过东北军也要改弦更张,纳入大同党的指挥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控制东北军的军事力量,另一方面却是大同党对东北军的作战指挥没有多少信心,别到时候在战场上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成为最大的拖油瓶。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为了政令统一,不至于出现指挥混乱的情况。

  大同党的这些要求早在之前的合作谈判中就提到过,东北军了解后虽是十分不爽,现在却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得硬着头皮接受下来,不过在协议签订会上,以元老派为代表的东北军将领们脸色都不是太好。

  虽是如此,双方负责签字的李胜石和张学良都根本没在意,全场保持着呵呵笑容,签字结束后还亲切地一起握手拍照,留下了历史性的一刻。

  合作协议签订后,剩下的工作便是军队改编,东北军先后经过内乱和部队脱离,各部队的编制已经完全撑不起现在的五个军,缩编是在所难免。

  一般情况下,遇上部队缩编,没有哪个将领会高兴,不过在见过大同党提出的整编计划后,东北军将领都忍不住高兴起来,原因只是大同党竟然大度到要给东北军进行全面换装,全部比照工农赤军的标准。

  见识过大同党火力配置后,东北军那是人人羡慕,就差口水直接流出来,心里想着投靠大同党后,不求全部换装,多给几把轻重机枪和火炮都能让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哪里想到大同党竟然会给他们全面换装。

  提出全面换装的时候,大同党内部一开始时的反对声音很多,如果是直接收编东北军的话,那到也没什么,现在只是合作阶段,就为其全面换装,难免不会养虎为患。

  对于这种担心。主席等人十分理解。不过还是向同志们解释了一遍为何要这么做。

  第一个原因当然是为了表示大同党的公平公正,不会因为东北军是外来军队而有所歧视,常凯申的那种做法,大同党不会学习也不屑学习。

  第二个原因是为了取信东北军全体将士。既然你们来投靠大同党,大同党自然把你们当做自己的同志看待,两军之间只有相互信任,战场上才能互为依靠,不至于出现人民党军队那样送死你去领功我来,出卖兄弟部队成为家常便饭。

  第三个原因则是为了抗日做准备,日军向来凶悍,以国人的畏日心态,要东北军拿着简易的装备去抗日。简直与送死无异。大同党可不会做出用敌人来消灭杂牌军的事情。

  第四个原因却是为了统一后勤,全面换装成半自动火器后,工农赤军的后勤压力越来越大,这个时候若是再为东北军重新建立一套后勤系统,无异于自找麻烦。受够了万国造的痛苦后,大同党后勤部门可不想继续重蹈覆辙。

  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便是东北军大部分底层官兵们已经全面倒向大同党,剩下的元老派将领根本翻不出多打浪花,大同党根本就不担心他们会出现异心。

  即使真有异心,大同党也不会害怕,东北军全面整编过后,全部都要安插上政委和指导员,有政工人员控制住底层官兵,元老派那些旧军阀根本只是摆设。

  经过主席等人的解释,大同党内部才勉强接受给东北军换装的提议,不过内部还是会存在一些异议,问题却是不大。

  全面整编换装之前,大同党党报部门也把两军联合抗日的好消息传遍了全国,一时之间全国震惊,纷纷发出不可置信的声音,远在江南的常凯申更是气得七窍生烟,大骂张学良不讲义气。

  随着联合抗日的消息传遍全国,李胜石和张学良也联合发布了一篇《告全国同胞抗日声明书》,呼吁国内军阀停止内战,共同抗日,全国人民都该团结起来打倒侵略者。

  两军的声明书虽是慷慨激昂,却是被国内军阀都集体无视,只有西北行营主任,十七路军军长杨虎城响应了两军共同抗日的建议,决定和两军结成三军同盟。

  另外一件重大的事情是,大同党地下人员在上海北京两地组织了规模庞大的抗日游行,在游行进行到一半的时候,两帮游行群众都遭到了上海守备部队和二十九军的镇压,造成大批爱国青年在和军警对抗中死伤和被捕。

  由于死伤和被捕的爱国青年过多,随后几天又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抗日游行活动,因为是发生在十月十号,后世史称双十抗日游行。

  白区的同志在进行抗日斗争的时候,苏区的部队整编也在紧急进行中,不仅是东北军需要全面整编,十七路军也需要进行整编,就连工农赤军也需要进行调整。

  现在工农赤军三大主力会师,又收编了西北马家军部队,在西北反围剿战役中又俘虏了大量的中央军官兵,东北军那里也吸收了不少官兵,部队已经极度臃肿,正是需要调整,发挥出部队应有战斗力的时候。

  部队完成整编之后,工农赤军、东北军、十七路军全部统称为中国抗日义勇军,下辖中央直属军委纵队和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第五军、第六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九军,总共十个军的兵力四十多万人马。

  其中央直属军委纵队下辖第一纵队、第二纵队、第三纵队,司令员叶建英(叶帅)。

  第一军下辖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独立第一骑兵旅,军长穆三虎(林帅)。

  第二军下辖第四师、第五师、第六师,独立第二骑兵旅,军长(贺帅)贺文常。

  第三军下辖第七师、第八师、第九师,独立第三骑兵旅,军长赵武(彭总)。

  第四军下辖第十师、第十一师、第十二师,独立第四骑兵旅,军长徐象谦(徐帅)。

  第五军下辖第十三师、第十四师、第十五师,独立第五骑兵旅,军长聂容征(聂帅)。

  第六军下辖第十六师、第十七师、第十八师,独立第六骑兵旅,军长刘明昭(刘帅)。

  第七军下辖第十九师、第二十师、第二十一师,独立第七骑兵旅,军长杨虎城。

  第八军下辖第二十二师、第二十三师、第二十四师,独立第八骑兵旅,军长于学忠。

  第九军下辖第二十五师、第二十六师、第二十七师,独立第九骑兵旅,军长何柱国。

  祝威(朱总)任中国抗日义勇军总司令,赵武(彭总)、张学良任副总司令。

  ——————

  ps—悲剧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