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兔子的征途 第二卷 第039章 崭新的人生 三

《兔子的征途》第二卷 第039章 崭新的人生 三

作者:兔子乱弹琴 字数:2826 书籍:兔子的征途

  抱歉,下午去上坟,搞到很晚才回来,今天的更新晚了点。

  另外,今天元宵节+情人节,祝每一位书友元宵节快乐,情人节快乐。

  ——————————

  讲台上的贝利亚依然在款款而谈,季诺维也夫却是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保住xing命固然是一种幸运,但更多的则是愤怒,比肃~反运动中被人污蔑还要使人愤怒,因为斯大林派竟然把他们当做了用于交换利益的货物,连他们作为人的权力也一起剥夺。

  季诺维也夫知道,若非得到了足够的利益,斯大林怎么可能放过他们这些“反~革~命”,斯大林一定是和大同党达成了某种协议,所以才会把他们这些人送到远东中国,名义上是悔过自新,实际上只是当做中国人的奴隶。

  面对这种屈辱,不少人极其愤怒,宁愿死也不愿意成为斯大林交换利益的货物,无奈在这个“集中营”中,想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而且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是极其坚定的人员,肃~反运动中也是被无辜牵连进来,原本以为必死无疑,现在不仅不用死,还能远离莫斯科那个红sè漩涡,自是十分高兴。

  很快,“集中营”里的人员便因为这两种极端思想而划分为两个立场鲜明的阵营,只有极少数人处于中间派。

  对于那些主动投降的人,“顽固份子”们自是不屑,恨不得把他们人道毁灭,无奈对方人多,而且旁边的守卫也不允许他们出现sāo动,最终只能把满腔愤慨化为各种恶毒语言相互攻击。

  这种情况持续不到一天就完全消失,因为两批人马很快便被隔离开来,“顽固派”继续留在“集中营”中进行思想教育,“投降派”则被待到另一个地方进行文化教育。当他们能够勉强用中文进行ri常交流后,便会被派遣到相应的工作岗位。

  对于强行要“支援人员”学习中文,大同党内部一开始时是比较反对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支援人员”都是来帮助中国的,大同党应该以对待外宾的态度来照顾他们,无论吃穿用度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应该尊重“支援人员”,“支援人员”不会中文不要紧,大同党可以为他们安排会俄语的翻译人员。

  对此。李克己却是十分不屑,非是他的民族主义作祟,而是在他以前的世界里看到太多人跪舔老外,不知不觉中已被恶心坏了,要他继续忍受下去,那是绝对不干。

  在某些人的眼中,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中国,一个是外国。凡是中国的都是只有更烂没有最烂,凡是外国的都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国永远代表了落后愚蠢,而外国则是处处文明先进。

  如此奇葩的情况下。想要李克己对他们有所好感,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过去那是中国处于弱势的一方,不得不低下身子迎合西方世界,不然这个地球ol你根本玩不下去。现在换成自己是强势的一方。李克己觉得自己没有必要继续迎合别人,而应该是别人来迎合自己才是。

  只不过自鸦片战争伊始,中国便一直处于被欺负的状态。无论是上层人士还是新生的知识份子,无形中都有一种自卑感,面对所谓的外国人,不自觉间都会降低自己的姿态。

  即使是大同党,在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最大的“美分”,从上到下,无一不渴望着建立一个如西方列强那样强大的国家。所以在听到李克己提出对“支援人员”的种种特殊照顾时,大部分人不仅不理解,反而十分反对。

  面对这种反对,李克己自然是要据以力争,他抛出的理由也不多,观点也只有一个,“支援人员”进入中国后便不再是苏俄人,而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活下去,既然是中国人,无论是语言还是生活,都应该向一个真正的中国人靠拢。

  更何况“支援人员”到中国不是来当大爷的,而是来工作的,并且是工作一辈子,语言不通又怎么能高效快速地完成党zhong yāng交予的工作,党zhong yāng总不能在每一个“支援人员”身上都要浪费一名同志作为翻译,与其以后慢慢学习,不如从现在就开始。

  除了语言习惯外,生活习惯也要改,现在大同党明显人员不足,可没有多余的后勤人员单独给“支援人员”进行伙食改善,如果他们是集中在一起倒是好办,关键是这根本不可能,深入到基层后哪里给他们找那么多会做面包烤肉的厨师。

  党内一直在教育人人平等,不能因为“支援人员”是外国友人便能高人一等,那样只会给同志们造成一个错误的印象,便是只要是外国的,便永远都比国内高档一点,最终别说重新竖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到时候别培养出一群崇洋媚外的洋奴就好了。

  关于这些东西,李克己甚至拿出了未来许多黄皮白心的例子来作为佐证,让zhong yāng领导很是诧舌,想不到优待外宾的政策竟然会产生这样的蝴蝶效应,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最终,在李克己的强烈要求下,“支援人员”的改造方案磕磕盼盼总算通过,并很快实施起来。

  第一件事情要做的便是改名,无论“支援人员”是否愿意,他们原来的身份已经被完全取消,苏俄官方的文件上,他们都以“反~革~命”的名义被处以极刑,属于已死之人,想要活下去,便只能转换一个新的身份。

  名字只是一种称呼一个代号,李克己在取名时便没多少讲究,简单弄个取名软件出来,直接随机就行,都是一些十分普通的姓名,关键问题还是在这些人的技术专业和工作经验上,这些资料的记载都尽量地要求详实一些。

  资料汇总之后便是分门别类,再根据资料上的技术专业和工作经验进行系统的工作安排,这些事情上大同党懂的人不是太多,便几乎都堆到李克己的案头。

  不过还好的是,在这之前李克己就培养了不少计算机方面的“人才”,繁杂的纸质资料转化成电子文件后,最终汇总到信息管理软件上面,处理起来便轻松许多,要不然真的把堆积如山的纸质文件放到面前,还没开始他便被吓趴下了。

  其实,处理这些事情都没什么,真正让李克己比较烦心的是,由于党内懂得俄文的大多数都是亲苏派,这些人一时间全都集中到了他的麾下,不仅没帮上多少忙,反而尽是添乱。

  比如就像现在,又有人找他说“支援人员”的饮食问题,希望能提供一点面包,中国的馒头和米饭“支援人员”实在是吃不惯,其实没有面包也还能坚持下去,关键是这群苏俄人个个都是酒虫,没有伏特加,整天心里就痒痒,希望李克己这个后勤大总管能帮忙解决一二。

  看着来求情的人,李克己不禁想问,这些老毛子是你爹呢还是你爷爷,正经的工作不做,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干嘛。

  不过对方虽是亲苏派,到底还是大同党的同志,李克己总要给人家留一点面子,没有如此刻薄地回应,而是客气地说道:“同志,后勤部的粮食从来就没有一分多余的,想要吃面包就得多购入一部分用于做面包的面粉,还得多请一支用于烘烤面包的面包师,这些都是额外支出,请问这些额外支出由谁来买单?”

  面对李克己的问话,前来求情的人不禁哑言,心中腹诽道,作为海外组织联络员,你怎么能说没有钱呢。他们就是在知道大同党的所有物资都是来自眼前的男人之后,才会眼巴巴地跑来求情,却不料李克己竟然是这种回复。

  见对方被自己问得哑口无言,李克己接着又说:“至于伏特加嘛,这位同志难道不知道赤军内部早已颁发了禁酒令吗?除特殊情况外,党内军内禁止饮酒,你们不会都忘了?”

  “不,不是,苏俄同志毕竟是客人,不能招待好他们,未免显得我们大同党过于小气了。”

  “同志,你是今天刚刚到这里工作吗?营区中哪里来的苏俄人?他们都是xin jiāng地区转过来的党内同志,虽是白种人,却也是我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不过经常和苏俄同志打交道,说话和生活习惯上比较接近苏俄人而已。”

  李克己抓住对方说话的漏洞,先是狠狠批评了一顿,然后才说:“西北贫瘠,根据地内的粮食大部分都要依靠进口,哪里有多余的粮食给你们酿酒?刚刚转回来的xin jiāng同志和苏俄人学了不少坏习惯,回到家乡后一定要全部改回来,不然每天醉醺醺的,革命的工作还要不要做了?”

  被李克己训斥了一顿,前来求情的人却是一句也不敢反驳,因为他们知道李克己现在在党内的地位极其特殊,不说党zhong yāng对其极其看重,单单是赤军后勤上全部仰赖于李克己,谁敢开罪这样一个大神。

  原本他们打听到李克己平时为人不错,基本上有求必应,还以为能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为苏俄同志改善改善生活,却不料上来就被奚落了一顿,虽极其不满,却也只能怪自己倒霉,怎么没有摸清楚就匆匆赶来。。)

  ps:恭祝书友们元宵节快乐,情人节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