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091 章 朝局变动,王重夜行

《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091 章 朝局变动,王重夜行

作者:混乱不堪 字数:3517 书籍:从光字片开始的影视诸天

  “婶婶!”

  “婶婶!”

  “你看我打了什么?”

  人未至,声先到,王茜儿的声音率先传进屋里。

  话音刚落,王茜儿已经如箭一般蹿进屋里。

  “见过老祖宗,老祖宗金安,舅母淑安。”

  王茜儿一进门,就看见明兰正同盛老太太还有海氏有说有笑的闲聊着,王李氏怀里抱着秀姐儿,听的脸上也满是笑容。

  “茜姐儿回来了!”老太太最喜王茜儿的脾性,听着王茜儿声音的时候,眼睛就已经提前看向了门口。

  “好漂亮的野鸡!”海氏见王茜儿手中提着的五彩锦鸡,惊讶的道。

  王茜儿道:“这叫五彩锦鸡,个头虽小,可灵活的紧,我也是凑巧了,不然还未必能打的到呢!”

  “这野兔也不小!”这话却是明兰说的。

  王茜儿颇为遗憾的解释道:“如今刚刚入冬,这些野兔为了过冬,一个个都吃的膘肥体壮,要是再过一阵子,可就没这么肥了。”

  “祖母,这五彩锦鸡有补中益气之效,待会儿叫厨房熬了汤,给您补补身体!”明兰笑着道。

  “婶婶说的是,正好给老祖宗补补身体!”王茜儿也笑着道。

  旁边的崔嬷嬷主动的从王茜儿手中接过野鸡和野兔,拿去厨房了。

  “这外头天寒地冻的,别搁这儿站着了,赶紧回屋洗洗,去去寒意,免得受了风寒。”盛老太太关心的道。

  王李氏也忙道:“老太太说的是,赶紧回屋沐浴更衣去!”

  王茜儿道:“老祖宗,习武之人,哪有那么讲究,您别看我长得瘦,可身子骨强健着呢!寻常七八个大汉,都近不了我的身!”

  王茜儿作怪似的摆出一副强壮的模样,看的屋里几人哑然失笑,平哥儿和安哥儿这两个小萝卜头虽不知道众人在说什么,可瞧着众人都笑了,他们都跟着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连王李氏怀中最爱闹腾的秀姐儿,也被周边的氛围给感染了,咯咯咯的笑个不停。

  屋子里满是欢声笑语。

  与此同时,远在数十里外的东京城内,皇城之中,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寝宫之中,一身龙袍的赵宗全坐在龙椅后头,前头站着的是沈从兴、小段、刘正杰、黄文武,杨群还有刘显。

  其中又以刘显的年纪最大,他是赵宗全最宠爱的妃子刘贵妃的兄长,自打顾廷烨辞官而去,在家中为父守孝之后,接任顾廷烨的就是刘显。

  原剧之中,帮着太后和刘贵妃学着兖王意图兵变逼宫,逼赵宗全禅位的就是他。

  原剧的中刘显掌握殿前司,是因为顾二和赵宗全父子二人联手摆下的苦肉计,顾二被罢官免职,打入牢中,桓王赵策英也因为刘贵妃的挑拨离间被赵宗全所厌弃,沈从兴因着桓王的缘故,也受了冷落。

  只是如今赵策英去了,皇后膝下虽尚有一幼子,但年纪还小,而刘贵妃的儿子赵策永,如今已经十岁了,储君之位最后会落在谁的手中,还犹未可知。

  刘显和刘贵妃打的什么主意,赵宗全和沈从兴他们心里都门清着呢,只是如今太后掌权,赵宗全这个皇帝几乎被架空,正是用人的时候,对于一些细枝末节,自然便不会在意。

  赵宗全的目光扫过众人之后,才开口道:“知道今天为什么叫你们过来吗?”

  几人对视一眼之后,齐刷刷的拱手道:“臣等愚昧,请陛下明示!”

  看着几人的表现,赵宗全无奈的叹了口气,脑中不由得浮现出顾二的身影了,可惜如今顾二正在为父守孝,如今天下太平,非是战时,他虽是皇帝,却也不好违背礼法,强召顾二回朝。

  “再过些时日,就到英儿的忌日了!”赵宗全叹了口气,神色间透着几分哀思。

  众人齐齐拱手见礼道:“陛下节哀!”

  赵宗全道:“如今朝中诸事,皆由太后操持,朕倒是难得清闲,你们都是从禹州跟着朕和英儿一块来的汴京,同英儿的关系一向很好,朕特意把伱们都叫过来,是想跟你们商量商量英儿忌日的事情。”

  “从兴,你是英儿的舅舅,这事儿就交给你来办吧!让小段和刘正杰给你打打下手!”

  沈从兴三人急忙拱手谢恩:“臣等遵旨!”

  赵宗全的目光看向刘显道:“刘显,殿前司那边,你多上点心,千万别再出什么乱子来!”

  “臣遵旨!”

  “黄文武,你多帮衬着点刘显。”

  “杨群,如今快到年关了,京中也渐渐热闹起来,你管着城防营,定要加强巡逻,小心戒备,万不能在过年期间出什么乱子。”

  “臣遵旨!”

  ······

  太后寝宫,曹太后听着身旁老内侍的禀告,不由得点了点头,一脸满意的道:“咱们这位皇帝倒是懂事。”

  老内侍姓李,在曹太后身边伺候多年,是亲信中的亲信,虽然年迈,很多体力上的事情都干不了了,却是在那场宫变之后,曹太后身边仅剩的几个能说得上话的人,对曹太后和先帝也一向都是忠心耿耿。

  李内侍道:“自打桓王故去之后,这位新官家确实是变了。”

  曹太后冷哼一声,说道:“那桓王年纪不大,野心倒不小,满脑子都是变法变法,先帝御极四十年,以仁善治理天下,朝野上下,哪个不说先帝贤明仁德,我看都是野心闹得,想证明自己比先帝还强!”

  “大娘娘说的极是!”李内侍躬身拱手道:“先帝素来仁善,多年来一直都是轻徭薄赋,使得胥吏清明,朝野上下齐心协力,从没出过岔子。”

  “你说韩章那老儿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说起‘韩章’这个名字的时候,曹太后的眉头不禁皱了起来,连目光都凌厉起来,脸上带着几分怒容。

  “这······”曹太后这一问,却把身边的李内侍给问住了:“老奴愚笨,实在是猜不出韩大相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曹太后冷哼一声,说道:“还能是怎么想的,无外乎是见先帝去了,人走茶凉,老婆子我年纪也大了,没几年好活了,就赶紧抱紧皇帝的大腿,都是些无君无父的混账!”

  曹太后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气,最后索性直接破口大骂起来。

  “大娘娘息怒!大娘娘息怒啊!”李内侍吓得浑身哆嗦,急忙劝了起来,旁边的内侍女官们一个个也都噤若寒蝉,不敢发出声音来。

  “行了行了!”骂了几句,曹太后心里的气也出了不少,说道:“哀家不是冲你们,哀家骂的是韩章那个老匹夫,劝哀家还政的折子上了一封又一封,难道他竟忘了,当初是谁把他提拔到宰辅位置上的了吗?”

  “自然是先帝!”李内侍赶忙说道。

  “先帝!”曹太后扫视着宽敞的大殿,满腔的愤怒悉数化作一声叹息。

  时间一日日过去,韩章仍旧坚持日日上书,不管曹太后是把他的折子撕了、扔了还是烧了,韩章仍旧坚持着,日复一日。

  朝中文武百官之中,那些个昔日念着先帝的旧情,支持太后的官员们,随着时间逐渐推移,曹太后对朝政大权的大包大揽,事事皆要干涉,加之赵宗全登基以来,数年中皆是兢兢业业,除了在先舒王的追封的谥号之上略有诟病之外,其他非但没有半点不足,反而事事都做的有条不紊。

  南下巡盐、江浙海啸、以及这两年间王重对于盐铁司的整顿等等等等,一桩桩,一件件,虽不全是赵宗全主导,但赵宗全这个皇帝出的力也不少。

  加之赵宗全和沈皇后两口子对曹太后日日晨昏定省,事其至孝,可曹太后非但没有丝毫领情,反而愈发变本加厉,如今朝政早已平稳,曹太后却始终死死把着朝政大权不放,事事皆要过问。

  若是赵宗全是个十来岁的小娃娃也就罢了,可赵宗全却是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已经过了不惑之年,正值春秋鼎盛。

  朝中官员们对赵宗全也逐渐改变,甚至开始同情起这位皇帝来,此消彼长之下,曹太后始终把着朝政大权的霸道行径,也逐渐引起了不少官员的不满。

  毕竟皇帝才是九五之尊,太后身份虽然尊贵,却也不能越过了皇帝,独揽朝政大权。

  加之又有韩章这个当朝宰辅牵头,陆续上书,让太后还政的折子越来越多,这一下子可把曹太后给惹怒了,宫里那些名贵的茶壶水杯,花瓶摆件这些物件那是砸了一件又一件。

  接连好几日,太后寝宫里的内侍女官们都只敢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生怕惹怒了曹太后,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曹太后也不是笨人,琢磨几天之后,总算是琢磨出味儿来了。

  “好啊,我说好端端的,怎么忽然就变得听话起来了,合着是看着自己的臂膀折了,就和哀家玩起了以退为进,用来迷惑哀家,博取朝臣们的同情是吧!”

  “哀家不过是想着帮先帝守着赵家的这份基业罢了,又没有逼着皇帝退位,更没有横征暴敛,他们凭什么这么对哀家······”

  “大娘娘息怒!”

  “大娘娘息怒啊!”

  连最了解曹太后的李内侍都不知道该怎么劝说曹太后了,只能等着曹太后发泄过后,略略消去几分心中的怒火之后,才出言劝慰。

  如今的曹太后,同昔日嘉佑帝在位时的曹太后已然是天壤之别。

  昔日的曹太后,同嘉佑帝一般仁善宽厚,体恤身边的内侍女官们,基本上从不发火,待人处事,皆是如沐春风一般。

  可自打垂帘听政,掌了朝政大权之后,一开始的时候还好一些,可时间一长,这曹太后的脾气也一日赛过一日火爆,在朝堂上便时常出言训斥官员,稍有不顺她心的,破口大骂,当朝训斥还只是小事,有几个挑的比较咋呼的御史言官们,直接被贬谪,去了偏远苦寒之地。

  这一下子,才捅了马蜂窝,逼着曹太后还政的折子如雪花一般飞到曹太后的岸上。

  “息怒!你让哀家怎么息怒?”曹太后抓起一本折子,只扫了一眼,就气冲冲的扔到殿中,接连又抓起几本,看过之后,尽皆扔到殿中。

  “你瞧瞧,这些都是什么?让哀家回后宫休养,莫要再理朝政,他们一个个难道都忘了,是谁把他们提拔到现在这些位置上的吗?”

  曹太后就差歇斯底里的大吼了。

  看着面目有些狰狞的曹太后,连伺候了曹太后多年的李内侍,此刻竟也觉得面前的曹太后有些陌生。

  眼瞅着时间一日日过去,大年三十在不知不觉中悄然来临。

  这天晚上,宫门早早就落了锁,殿前司的官军们把守着各处进出皇城的要道。

  城外三十里,庄子上,正屋的大炕上,明兰的肚子已然高高隆起。

  亲手喂了明兰喝下安神助眠的汤药,看着明兰睡去,王重却并未躺下,而是轻手轻脚的退到了屋外。

  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雪花笼罩着大地,墙根底下,王重屈膝微蹲,纵身一跃,身子宛若苍鹰一般拔地而起,单手扶着枪头,一个翻身便越了过去。

  落地时竟也没有发出半点声响,地上的积雪上,除了几个浅浅的脚印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东西。

  三十里路,不过两刻钟的功夫就已赶到,果然消息没错,城楼之上的守军比起往常增加了至少一倍。

  夜幕遮天,无星无月,可在王重眼中,却恍若白昼。

  自空间中取出长刀,破开冰面,脱下衣裳放入空间之中,王重已如游鱼一般钻入水中。

  熟门熟路的自水门底下的暗道钻入城内,王重悄然自河中探出脑袋,确认四下无人之后,这才悄然上岸,穿上早已备好的铠甲,外头罩上罩衣,贴上一脸的络腮胡子,抹上自己特制的药膏,略作修饰。

  不过片刻,一个身材高大魁梧,豹头环眼,皮肤黝黑,身上透着一股子豪迈壮阔之气的燕赵大汉就出现了。

  燕赵大汉循着暗巷汇入街上络绎不绝的人流之中,渐渐向皇城靠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