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再铸皇明 第一百二十九章 在乎夷洲(首订很重要,诚恳求支持)

《再铸皇明》第一百二十九章 在乎夷洲(首订很重要,诚恳求支持)

作者:括囊者 字数:2693 书籍:再铸皇明

  柳旭已经感受到了皇帝的动摇和他的恐惧,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任何一个天子都不会允许自己手下出现一个比自己还要厉害的臣子,何况这个臣子正是风华正茂、年富力强的年岁。

  不过柳旭不怕,他已经把握住了皇帝的心里,皇帝的弱点在他面前洞若观火,他绝不畏惧。

  崇祯皇帝就是他陷阱中的野兽,已经被他把握了所有弱点,他想要崇祯开心就能要崇祯开心,他想要崇祯失望就能让崇祯失望。

  崇祯皇帝在臣子面前是九五之尊,是上天之子,在他手里却是任由他揉圆捏扁的面团,没有任何脾气。

  这就是智慧和语言的力量。

  柳旭突然叹了一口气:“若是皇上也不愿意采纳这中策,学生还有这下策可供参考。”

  “说吧。”崇祯皇帝声音冷静,一般人听不出任何感情来,但是柳旭却能从中感受出一丝无奈和杀意。

  “但是你不敢杀我,你还得求着我,你以后还得服从于我。”柳旭得意地想。

  “陛下,请看此图。”柳旭看向王承恩,他要让后者拿出他已经准备好的道具。

  王承恩这才如梦初醒,刚才的种种对于他好像梦幻一般:从来没见过哪个臣子敢这样对皇帝说话,又从来没见过哪个臣子能像这样操纵皇帝的意志。

  “也许他比皇帝还厉害,大明的未来不在皇帝身上,而在这个人身上?”王承恩这样想着,却暗暗给自己一个巴掌:“大逆不道,这哪是你能想的事情!”

  一张地图被呈了上来,这地图有七八尺见方,是用几匹绢帛拼凑起来的,上面用炭笔精心绘制了世界地图,中央有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皇明万载寰宇图”。位于正中间的是大明帝国,她疆域辽阔,西至西亚,东到滨海,北极辽东,南下南洋,正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帝国。在她的周边环绕着一些小国家,比如东面的朝鲜、日本,南边的佛郎机殖民地,西边的奥斯曼帝国、萨法维帝国,以及最西边的泰西大陆。满洲建奴被视作是叛逆蛮夷,所以他们虽然占据地盘,用紫色标注,却是没有国名,和朱红色的大明疆域相区别,这表示他们是“恶紫夺朱”,窃据华夏沃土,不是炎黄正统。

  这张地图上有亚欧大陆和地中海沿岸,有南北美洲,有北极洲,有四大洋,但是没有澳大利亚,也没有非洲——崇祯皇帝不需要知道澳大利亚和非洲,所以就没有。

  中国人似乎不太热衷于制作地图,所以除了郑和的海图上出现了疑似美洲的陆块之外,并没有多少人制作世界地图。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还是利玛窦带来中国的,可见在这方面中国的确有些落后。

  地图有一种博大雄浑的美:当你将手指自东向西划过山东丘陵、华北平原、黄土高原乃至于河套平原时,你会有一种世界就在执掌之间的快感,而当你轻轻攥起手掌,将整个江南膏腴之地握在掌心的时候,你又会感觉到你是这个世界的王者!而当你增大比例尺,将目光投向整个世界时,你又会发现这个世界是多么的大,个人、帝国、疆域又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在大明的北面有俄罗斯,西面有奥斯曼和欧洲,南面有浩瀚的大洋,使劲往东走还能看到南北美洲的大陆架!

  崇祯皇帝陶醉而欣羡地看着这幅地图,一时间没有说话。

  “皇上,这就是您的江山。”柳旭恭恭敬敬地指着地图正中央的朱红色国家,这样说道。

  “好,真好,太好了!”皇帝似乎人生中头一次感受到作为一个帝国的统治者的意义:他的世界不在皇宫之内,不在紫禁城之内,甚至不在京师之内,他的帝国在河北,在山东,在陕西,在江南,在岭南,这些地方或许他一辈子都可能去不了一次,但是这些地方都属于他。

  统统都是他的!

  而当皇帝将目光投向东北地区的时候,他的眉头又紧紧皱了起来,他看到了他的梦魇,他的宿敌,他的绝命者,建奴。

  没有人敢说话,所有人,除了柳旭以外,都呆呆地看着皇帝,他们的心情随着皇帝的面部表情而改变,皇帝开心,他们开心,皇帝皱眉,他们悲哀。

  皇帝是太监的天。

  “天作神疆,赋我皇明,子孙永保,世代永昌!”柳旭突然跪在地上,高声叫喊道:“总有一日,这太阳能照耀的地方,都是我大明的疆域,我大明的土地上永远有阳光照耀!”

  “天作神疆,赋我皇明,子孙永保,世代永昌!”太监们不明就里,但是聪明的他们聪明地选择了跪地跟着柳旭叫喊,一时间,歌功颂德的叫喊声响彻了平台狭窄的空间。

  “天作神疆,赋我皇明,子孙永保,世代永昌……”少年天子喃喃自语,“这么大的疆土,都是朕的,都是朕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垂头看着地图,突然没头没脑地笑了起来,笑得那恣肆,笑得那么开心,笑得那么肆无忌惮:“好,好,好!柳旭,好你个柳旭!”

  柳旭跪地不语,直视着眼前的皇帝,没有说一句话。

  皇帝的笑声逐渐消逝了,他将目光从地图上移开,用恋恋不舍的眼光又看了地图一眼,这才说道:“先生起来说话,这就是先生给朕的下策?”

  柳旭站了起来,依旧垂手而立:“启禀皇上,下策在这地图里,这地图不是下策。”

  “那下策是什么?”

  “皇上,敢问一句,这农民叛贼因何而起?”

  皇帝此时已经知道柳旭的每句问话都有深意,因此认认真真地回答:“自然是赋税太重,天灾**,吃不起饭,就要起来造反了。”说完这话,他又叹息一声:“贼亦是吾赤子啊!”

  柳旭用隐晦的怜悯的眼神看了眼前的皇帝一眼,若是在现代,这个年纪的孩子还是个高中生,又怎么会承担起这样重的担子?

  从这一角度讲,他是悲哀的。

  老子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没有勇担责任、忍垢忍辱的精神,是做不了万乘天子的,只是这家国天下、内乱外敌的担子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似乎还是太重了。

  但是他不会因为怜悯而手下留情,否则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柳旭以言辞为刀刃,以智慧为坚甲,要在这明末乱世开出一片太平来。

  以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

  “既然如此,那咱们就让他们吃得起饭,老百姓吃得起饭,自然不会起来造反。”

  “只是,计将安出?”皇帝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柳旭,若是吃饭问题是说说话就能解决的,那历史上又哪里会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

  “在这里!”柳旭蹲在地上,手指一指,目标恰是台湾!

  崇祯看着地图上的那一叶岛屿,默然不语。他是知道这个地方的,毕竟他是这片土地名义上的主人。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祖远征日本,遭遇神风失败,不得已迂回台湾,道经澎湖设治澎湖,企图进取台湾,以为再征日本之准备。及至明代,此地隶属于福建泉州府,主官为澎湖寨巡检,后因封海政策废除。及至后来,因为沿岸海防复设,直至佛郎机人占据为止。

  只是,这一叶小小岛屿,真的能解决大明的问题吗?

  “皇上,不要看这夷洲小小地方,貌似不起眼,但是其地湿热,种植水稻可以一年两熟乃至于三熟!学生曾派人加以访问,若是加以开垦,可以开垦出数百万亩稻田,以五百万亩、一年两熟、每亩二石米计算,每年可出稻米不下两千万石!”

  两千万石!

  这个数字是如此的巨大,而且比起遥不可及的征收关税更显得可靠,更加上粮食本身就是比银子更有用的资源,以至于崇祯皇帝一时间有些晕眩!

  按照一个人一年吃两石米计算,这些米可以供应一千万人食用!

  “先生,先生这话可是当真?”崇祯皇帝用略带颤抖的声音问,他的声音里早没了刚才的杀机,全是弟弟乞求哥哥的音调。

  这个少年天子有求于人。

  柳旭掌握了知识和未来,由不得他不屈服。

  虽然表面上一个站着一个坐着,但是实际上两人的地位早就调转。

  “若是不能产这些米,请杀柳旭头!”柳旭斩钉截铁地回答。不过他马上又说:“不过皇上,此地虽好,却有一个弊端。”

  “什么弊端?”

  “岛上原有土人数万,分为数百上千部落,之间血仇不断,以相互猎杀头颅为乐,其文明甚低,不足为惧。但是岛上南部已经被佛郎机人的一支,荷兰人占据。欲开拓夷洲,必须先驱逐荷兰人!”

  崇祯皇帝突然明白了什么,他用一种复杂的眼光看着柳旭,语气里有可惜,也有庆幸:“先生欲前往夷洲开拓?”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柳旭神色不悲不喜:“既然皇上不愿意采纳学生上策和中策,学生只好亲涉夷洲,为大明提供粮食,为皇上排忧解难,千辛万苦,死且不辞!”(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