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奋斗路 893乡愁

《人生奋斗路》893乡愁

作者:鸣鹿剑侠 字数:2912 书籍:人生奋斗路

   雷玉婧在一旁插言道,“妈,大姨,小姨,我姥爷说的与效军是同乡不会有错,二十多天前,我和效军的父亲武伯见过一面,后来效军告诉我,武伯说我长的和他小时候的六孩爹有点像,当时我也觉得是效军在和我开玩笑,现在印证了武伯那么说是有根据的。 . .他是平东乡下的一个农民,和咱们素不相识,如果没有一点根据,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种联想。姥爷认出效军一点都不偶然。何况你们姓夏是怎么来的,我姥爷刚才讲的已经很清楚。”

  武六孩说道,“你们几个心里怀疑也好,不信也罢,下面就让小武向你们介绍介绍他所知道的情况吧!”

  武效军把父亲所讲的武六孩怎样被抓的壮丁,他的父母和媳妇凄惨的遭遇,村里这些年的变化详细的叙说一遍,尤其是那些上了年岁,自己所知道的已故的和健在的,武六孩可能会知道的老人一个个讲的清清楚楚,整整用了两个多小时。

  听到自己走后,媳妇被邻村的无赖霸占致死,父母双亡,家乡没有了一个活着的亲人,武六孩顿时潸然泪下,泣不成声,桂萍,忆昔,忆如三姐妹看父亲哭的如此伤心,对大妞妈和自己的爷爷奶奶不幸遭遇十分的同情,安慰了好半天,才使武六孩的心情得到恢复。

  也许是人年龄大的思乡的缘故,武六孩对小时候的情况记的非常清晰,武效军每说出一个老辈人的名字,他总能立即把当时父母叫什么名字,家在那个具体位置说的一清二楚,也包括很多武效军不知道的,现在村子里根本找不到的地方。

  当武效军说起自己爷爷的时候,武六孩语气深沉地说道,“我和你爷爷榔头同天被抓的壮丁,部队到平东的时候,遇上一大股倭军,把我们打散了,我随着大部队辗转到太行,平西一带,再也没有见过他。你爷爷后来怎样,回老家没有?”

  武效军神色凝重地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我爷爷长什么样!我父亲提及我爷爷最多的是,我爷爷从来不说国军不好,也从来没有骂过国军。我爷爷一直在国军当兵,在平西一带打倭军,他们个个勇猛,在北孟渡口和倭军打了一个多月,清河里到处漂浮着腐烂的尸体,直到倭国投降战斗才结束。此后他随部队转战到潼渭一带,和解放军打了一年多。由于思家心切,当了三次逃兵,前两次都被抓了回去差点被枪毙。第三次,大概是深秋的时候,他和战友骑着马在离驻地五六里路的山上巡逻,借故大解,脱离战友的视线,发现四周树林比较稠密,山路崎岖,杂草丛生,易躲易藏,就动了歪心思,扔掉军装,提心吊胆的钻着树林走了一天一夜,到了一个老乡家里,要了套破烂的旧衣裳,然后把自己整的蓬头垢面,一副叫花子的模样,朝老家的方向赶。前几天,怕被国军发现,他白天不敢走路,找个僻静的地方睡觉,晚上朝着东方赶路,走一路要一路饭,有时两天滴水未进,整整用了十八天,在一个细雨蒙蒙的夜里回到家里。”

  武六孩神情木然地说,“榔头真不简单,他是怎么不在的?”

  武效军心情有些沉痛地说,“建国后,我爷爷一直在家务农,并有了我两个姑和小叔,我大伯和父亲也慢慢的长大了,日子在当地过的还算不错,属于十里八村数得着的大户。我大伯读了高小,成为十里八村唯一的知识分子,并当上了大队里的会计,因犯贪污罪被判刑十年关在平东监狱,7。13事件后被赦,三年前因患淋巴瘤离世。因我大伯被判刑,我们家成了反属,爷爷处处受人欺凌,一蹶不振,七二年麦收前因患胃穿孔大出血不治离世。在国家大建设的特殊时期,我父亲来平西参加开发建设,因大伯坐牢,在平西不到三年便回去再也没有回来,承担起支撑全家的重任,照顾我奶奶,小叔,我两个哥哥,还有大伯家大哥,大姐,并陆续有了我三哥,两个姐姐和我。进入八十年代,形势一天比一天好起来,我三哥破天荒成为全村第一个走出的大学生,七年前我也再一次成为父母的骄傲,靠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把我供养出来。只可惜,母亲因劳累过度,去年阴历五月初一脑出血不幸离世,留下我父亲独自一个人生活。”

  武效军说到这里,十分的伤心,再也说不下去了,雷玉婧看武效军泪流满面,悄悄给他递过一条小毛巾,武效军擦了擦脸,止住悲声,屋内的气氛再一次陷入沉寂。

  武六孩心里有种不出的难受,脸色非常的阴郁,拳头在沙发上恨恨地砸了一下,嘴角蠕动半天,慢吞吞的说道,“桂萍,顺子是我以前最喜欢的孩子,以前没少吃苦,好日子到了,反而遇上这种不幸的事,实在令人痛惜。后天是效军娘的祭日,按照老规矩,亲戚朋友都要去烧纸,效军必须得回家尽孝。既然赶上了,老家还有那么多人,明天咱们和效军一起回去,也让你们寻根问祖,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根在哪里,圆圆爸爸六十年的故乡梦。”

  武六孩一言既出,所有人都感到震惊,更是神色大变,雷玉婧的妈妈夏桂萍坚决反对,“爸,万万使不得,元真毕竟是县城和乡下,距这里有三四百公里,交通不便,无论是坐火车还是长途车,都需要七八个小时,你年纪这么大,根本经不起折腾,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几个都承受不起,咱们就在平西待几天,哪里都不能去。”

  雷玉婧大姨夏忆昔好像很受武六孩宠爱,说话直来直去,毫不顾忌,气呼呼地说,“爸,你要到这儿来,我一直都不同意,现在又想起一出是一出,要回故乡,净给我们姐妹三个找事,省省心吧!”

  夏忆如说话倒是有些含蓄,“大姐,二姐,爸离开故乡快六十年了,六十年对一个背井离乡,长期漂泊在外的人是很痛苦的,前些年,那么多台胞费尽周折,不惜辗转几个国家回到故乡,看一看那片自己熟悉的热土,给先人们上一炷香,圆家乡梦,我们应该理解爸的心情。”

  夏忆如的话还没有说完,夏忆昔打断了她的话,“忆昔,我看你是书看得多了,成书呆子了,爸能和那些台胞一样吗,你考虑过爸的身体没有,别在这火上浇油了,不会说话就不要吱声。”

  武效军从心里很希望武六孩父女能够回家乡走一走,看一看,考虑到他已是八十多岁高龄的老人,也担心他的身体经不起折腾,一直沉默不语,没想到夏忆昔姐妹俩竟为这事吵起来,心里很是惭愧,要不是自己和武六孩相认,告诉他家里的一切,也不会勾起他这么浓重的乡愁,或许轻轻松松,高高兴兴,开开心心的在平西玩上几天,就离开了。

  武效军想到这些,抬眼看了一下雷玉婧,雷玉婧明白他的意思,刚要开口劝武六孩打消这个念头,武六孩腾地站了起来,背着手在众人面前走了几遭,忽然停了下来,脸上露出坚定而冷厉的目光,扫了一眼自己三个女儿,“你们三个不明白爸几十年在外是什么心情,什么都不要说了,这事没得商量,小婧,小武你们两个安排回去的车,火车,长途客车,只要能让我看上一眼家乡的天地和树木,什么都行。桂萍,今天我哪儿都不去了,我要好好休息,为接下来的几天聚气凝神。其它的你们自己看着办。”说完,阴沉着脸回房间了。

  夏忆昔看老爷子如此霸道,没好气地说,“夏司令,我们是你的女儿,不是你的部下,在家里更不是你发号施令的地方,动不动就摆首长架子,以势压人,实在让人受不了。”

  夏桂萍觉得夏忆昔在武效军面前这么说老爷子有点过分,唉声叹气的说,“二妹,咱爸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越是给他顶着立场越坚定,越阻挡不了他想做的事,没看他现在除了回故乡其他没一点心思了吗,何况回故乡是他几十年来的夙愿,有咱们姐妹陪着不会有啥事,就随了他的心愿吧。”

  夏忆昔瞪着眼睛看着夏桂萍道,“大姐,这事怎能由着他的性子来,不知该说你什么好,你呀就是心活,没有一点主心骨,和你没有共同语言。”

  夏忆如看二姐又数落起大姐,轻声道,“二姐,大姐也是为让爸开心,你就不要再埋怨她了。”

  夏忆昔站起来,恨恨地瞪了夏忆如一眼,忿忿地说,“你们都是为爸着想,我是在害爸总行了吧,不可理喻。”说完,气呼呼地回房间去了。

  从武六孩父女的谈话中,武效军听出武六孩以前当过司令,现在看来不是一个小司令,县级以下没有司令,最低也是地市君分区以上的司令,想起秦梅香对自己的警告,但又觉得有点小,应该是省君区司令,君方这么大的官,只有在电视上才能见到,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接触过,何况还是自己的爷爷,心里对他那种敬重感腾的一下子上升不少,更不敢在雷玉靖等人面前多说一句话。

  现在武六孩要亲自回家乡,武效军不敢大意,和雷玉靖商量了一下,还是开夏夕酒店的旅游接待车回去,那种车比较宽敞,坐着也舒适,即使老爷子累了也可躺下休息,还能更好的欣赏沿途的风景。

  等把回去时间,车辆敲定,武效军从雷玉靖那儿出来,立马回去安排家里的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