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生奋斗路 890陪爷爷聊聊天

《人生奋斗路》890陪爷爷聊聊天

作者:鸣鹿剑侠 字数:2937 书籍:人生奋斗路

   家人到来,雷玉婧心里格外的高兴和激动,做足了准备,还精心打扮收拾一番,女神范儿十足。

  下午三点,两辆黑色桑塔纳轿车,停在平西机场出口外的广场上,从上面下来一个俊男和两个靓女,满脸喜悦的走向出机口,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

  大约过了十来分钟,只见一个年龄在五十六七岁,身高一米七左右,脸上带着几分沧桑的皱纹,偏瘦的妇人,和雷玉婧长的特别像,搀扶着一位年迈的老人缓步走出机场出口。

  后面两位女子要比那妇人年轻许多,不到五十岁,身材比那妇人还要高些,长的一模一样,就像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不是双胞胎就是一对标准的姐妹花,两人都戴着咖啡色近视镜,穿着时髦得体,仪态富有高贵,周身散发的光彩超越岁月,风韵十足,美丽耀眼,端庄成熟又高雅,手里拉着行李箱杆,紧紧在后面跟着。

  老人拄着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白色礼帽,穿着短袖唐装,虽然满头银发,皱纹累累,却是身体硬朗,精神矍铄,绝非一般平常老人所能及,一望便有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感觉。

  雷玉婧和武效军,赵雨荷说了句,“来啦!”几步上前抓住老人的手,像个乖巧的孩子一样,在家人面前撒着娇,说着一些嘘寒问暖的话,然后把几个人一一作了介绍。

  年龄大的妇人是雷玉婧的妈妈,说话时蜀音非常的重,有着居家妇人的感觉,另外两位是她的大姨和小姨,虽然带着点南方口音,但说着标准的普通话,一看便是一对双胞胎和见过大世面的人。

  在雷玉婧向老人介绍武效军的时候,老人看着面前这位年轻潇洒,风流倜傥的小伙子,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能有半分钟,嘴里嘟囔了几句,不知他说什么,看的武效军浑身不自在,笑呵呵地说,“爷爷,欢迎你老人家到平西来做客,希望这次在这里多住几天,就像在家里一样心情舒畅,好好领略一下古都的名胜古迹,美食和这些年的变化,我们会做好全方位的服务。”

  老人看眼前的小伙子这么的机灵,眯着眼睛说道,“小武啊,谢谢你,给你们添麻烦啦!”

  “爷爷,说什么呢,你能到平西来,大家都求之不得呢,为你们搞好服务,即使大家的荣幸,也是应尽的本分!一路辛苦,赶快上车吧!”

  武效军说着,伸手从雷玉婧大姨和小姨手中接过行李箱,风风火火的放进车后备箱内,然后又和赵雨荷招呼着四人上了车,才上了第一辆雷玉婧开的车,坐在副驾驶上,扭回头笑呵呵的和坐在身后的雷玉婧妈妈与姥爷介绍平西的概况。

  轿车缓缓离开机场,老人眼睛一眨不眨的隔着窗户看着窗外,时而皱皱眉头,时而好像又在深思,武效军一路上介绍着平西的历史,名胜古迹和现在的大好形势,绘声绘色,娓娓道来,就像是讲故事,老人和雷玉婧妈妈简直听得入了迷,不住地点头,有种来的恨晚的感觉。

  当进入市区,穿过铁路桥的时候,老人把脸扭见左侧有座三层破旧不堪的民国时期建筑,忽然坐直身子,瞪大眼睛,嘴唇蠕动一下,自言自语的说道,“战友们,我雨生回来了!你们在那边还好吧!”

  “爸,说什么胡话呢,啥在那边还好吧?”身旁雷玉婧的妈妈不解的问道。

  “桂萍啊,你看一下那座建筑,就是以前爸给你们讲的,一生中所经历的最为残酷,从枪林弹雨,血雨腥风中捡条命的地方。”老人说着老泪纵横,颤巍巍地举起右手,朝那座建筑行了十分标准的个军礼。

  老人眼望着建筑从视野中消失,才把手放下来,心情很是沉重地说,“桂萍啊,当年倭国鬼子攻打平西的时候,那是我们**的指挥部,大概不到二百米的位置,有三百多个倭国兵围攻,而我们还不到三十人,从傍晚开始,打了将近一夜,鬼子的子弹,炮弹在我们身边到处乱飞,十分的惨烈眼看敌人已经进入院子,我们仅剩下六个人,而且弹尽粮绝,实在坚守不住,换上战死倭国士兵的军装,趁着混乱和黎明前的黑暗,一路向东逃了出去,可惜啊,有两个战友刚过平西火车站,因伤势过重倒了下去,瞪着眼睛再也没能起来。六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想起那个惊心动魄的生死之夜,战友们那瞪得大大的,死不瞑目的双眼,好像就在昨天,特别的心碎。”老人仿佛一下子又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颤抖着嘴唇述说当年那个惨痛之夜,战友一个个死去的情景,眼眶湿漉漉的。

  看着老人触景生情,满腹惆怅的样子,大家理解老人此刻的心情,武效军和雷玉婧都选择了沉默,桂萍怕老人过于伤心,轻声安慰道,“爸,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心里也不要难过。伯伯和叔叔们要是看到今天国家这么好,看到你身体这么硬朗,在九泉之下会为自己的付出和牺牲感到欣慰,也会瞑目的。”

  武效军没想到,眼前这位老人曾经参加过那么惨烈的战斗,可谓是死里逃生,看得出来他的一生有多么的坎坷,很想知道后来的故事,但此刻还不是时候。

  很快,车开进河畔明珠小区,雷玉靖所住的楼下,一行人乘坐电梯直接到十九楼备用套房。

  老人一进门,看到房子这么大,装修的宛如宫殿一般,在内陆还有这么高档的民宅,完全超出自己的想象,听着雷玉婧兴致勃勃的介绍,和三个女儿不停地窃窃私语。

  父女并没有鞍马劳顿而将内心的喜悦所淹没,在雷玉婧的引领下,站在阳台处,有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整个平西市尽收眼底,错落分布着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还有那些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塔吊,这座古老文明的城市像一头睡醒的雄狮,爆发出奔向现代都市的活力,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激动地说,“变化太大了,变化太大了,简直不敢想象!”

  此刻,夕阳西下,天空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倒映在波光粼粼,宽阔的河面上,溢彩流红,浮光跃金,妖冶多姿,风情万种。远山隐约,连绵起伏,在清澈透明的河水衬托下,是那样的美丽和温柔,河边绿草茵茵,杨柳依依,其间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与车水马龙的滨河路浑然一体,极富诗情画意。

  雷玉婧小姨看着窗外,格外的兴奋,有着某种陶醉,和她大姨说道,“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千年帝都,确实是个好地方。”

  雷玉婧妈妈看到父亲和两个妹妹如此的高兴,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和雷玉婧说道,“当初你给妈说到这儿来,妈心里难受了好多天,怎么放着深海公司优越的环境和条件不要,非要到这个贫穷落后,条件十分艰苦的地方打拼,现在看来自己有些多虑了,当时的难受和担心有些多余。”

  雷玉婧笑呵呵地说,“妈,我告诉你,之前已经来过几次考察,对这儿比较了解,这里文化底蕴特别的厚重,生活在这里的人纯朴,热情,厚道,踏实,肯干,有特别的富有智慧,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条件,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差,让你不要担心,接下来你们多走走看看,都会深有感触的。”

  雷玉婧妈妈看自己女儿喜不自禁的样子,好像掉进福窝里一样,轻轻撇了撇嘴,“看把你美的,哄老妈开心吧,既然是你的选择,妈不会怪你,怪你也没有用,你呀,就是一个犟丫头,一条道走到黑不回头。”

  晚上雷玉婧特意在老城大不同饭店,正宗的百年老店孙记水席,给四人接风洗尘。

  雷玉婧和赵雨荷虽然在大饭店吃过几次水席,但并不正宗,也没有真正了解水洗的特色,武效军在平西待了将近八年,对平西十分的了解,介绍起水席的历史和特点,虽然不是特别专业,那也是头头是道。

  “平西水席也称女皇水席,是平西的传统美食,历史悠久,古今驰名,流传千年,长盛不衰。由于隆重典雅,烹制讲究,味道鲜美,盛唐时被女皇定为国宴,只供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和外来使节品尝享用,宋朝才传至民间。建国后,开国总理都赞不绝口。以汤水见长,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酸辣味殊,清爽利口,由二十四件组成,先上四荤四素八个冷盘下酒菜,再上十六个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盛放的热菜,四个为压桌菜,其它每三个味道相近的分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称为带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

  听的六人有些入了迷,等品尝完每道菜,雷玉婧大姨和小姨直呼过瘾,不虚此行,直到十点多才结束。

  在回去的路上,老人余犹未尽,和自己的大女儿话也明显多了起来,一眼看出老城西关的城隍庙,有种故地重游的感觉,再往前走,感叹道,“以前出了城,是一条不足五米宽的弯曲小路,路两旁全是庄稼地,现在路成了灯火通明,笔直的中心大街,两旁也变成了高楼大厦,六十多年过去了,变化实在太大了,令人不可思议。”

  当路过五城九州的时候,老人突然开口问武效军道,“小武,听你口音,不是本地人吧?”

  武效军忙回头回答道,“爷爷,我是平东元真县人,七年前参加全国高考来的,毕业后留在了这儿!”

  老人沉默了一会儿道,“小武啊,大学生,不简单啊!今晚不要回去了,陪爷爷聊聊天!”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