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伙计 913.车上的谈话

《伙计》913.车上的谈话

作者:炼石 字数:4681 书籍:伙计

  913.车上的谈话

  王大力是个喜欢把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把所有的日程表布置的十分紧凑的人。

  据说这个伙计私下里曾经对自己的家人说过,说是学习铁人王进喜。那个中国工人的楷模曾经说过:"人无压力轻飘飘!"可是又不愿意以第一任的**为榜样,说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不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就是对自己手下的能力不放心。他还说:"我倒*欣赏人家***的,抓大放小。主要领导的责任就是掌控全局,那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让手下的人去做,要不然,每年招那么多的公务员干什么?难道是当菩萨供起来的?"

  这话说的尖锐,可不无道理。如果不是上省城、到京城去跑项目、要资金,商谈投资和合作的大事,如果不是身为领导要开那些数不完的会、做那么多的指示,王大力总是喜欢到下面去走走、去看看。也不兴师动众,也不提前告知,也没有什么几乎和安排,就带着老林,开一辆东风凯旋,走到哪里就看到哪里。

  据说这样的工作作风是学一代伟人的。人家从来不在京城呆着,总是到处走走看看,有时候从***城楼下来,从人民大会堂出来就直奔火车站。同样也是走一路看一路,还会找地方静下心来读读书,思考国家大事,不就造就了新中国三十年的灿烂辉煌吗?不就让新中国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吗?当然也就绝不像他的那些后来者那样唯唯诺诺、窝窝囊囊。这一点就和那首老歌中唱的那样:"***走遍祖国大地,东风劲吹晴空万里,晴空万里,革命航船乘风破浪,英雄的人民所向无敌……"

  从在那个山区县担任镇长、镇委书记开始,王大力就经常这样做了。能够**下去,真正的到基层和农民打成一片,就能够真正的接触到老百姓,就能够知道人家的喜怒哀乐,就能够知道老百姓想的是什么,盼的是什么,就能够知道哪些干部是废才,哪些是庸才,哪些是笨才,哪些是人才;就能够知道党群关系、政府和民众的关系、上下级关系、政治和经济的关系、资源和利用的关系、环保和生产的关系、税收、利润和民生之间的一系列重要关系应该怎样处理,应该怎样面对,应该怎样大刀阔斧、立竿见影。

  只要持之以恒,只要耐得住性子真正的走进基层,走进农户,于是自然而然就会解决不少的问题,澄清了不少的矛盾,自然而然就会扳倒不少的官员,提拔不少的新人,自然而然的就会赢得不少的赞扬,也会因此得罪不少的人,同时,王大力的许多看似倒行逆施、标新立异的做法和行动也在省委内部引起过极大的争议。

  那个时候,身为县委书记的王大力还专门**时间,在老头子的命令下写过一篇题为《走家串户才是农村干部的第一需要》的论文,充分说明了加强和改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完整的说明了自己的思路和努力想要达到的结果。本来是交给老头子的,后来不知怎么就发表在党内最权威的一份理论刊物上,还被加了编者按,编者按的第一句就是旗帜鲜明的表示:"这样的号召提得多好啊!"

  有人猜测说是老爷子的手笔,有人说是首长对自己**的赞扬,甚至还有人说是***亲自写的编者按,对王大力做法的肯定和鼓励。结果究竟如何无人知晓,不过王大力后来当上了峡州的党政主要负责人以后,就极力推行干部到基层去倾听群众的声音的活动,就把许多的干部派到基层去解决群众的问题。以至于后来渝州发起的那个所谓的万名干部下农村搞"五同"的行动,以及现在全国范围都在推行的干部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些具体举措就被现在峡州的干部吹嘘成是王大力的首创。

  不过有一次老头子陪着校长到王大年供职的那个山区县去进行调研,开了一上午的办公会,听了各方面一上午的工作汇报,坐了满满一会议室的干部里面就是没有王大力的影子。省市县的主要负责人都到了,王家老四却和两位领导玩起了躲迷藏。老头子生气了,打电话把那个正在深山深处的县委书记劈头盖脸的骂了一顿,命令他两个小时必须赶回来。可是等两位领导抽空游览了当地有名的旅游胜地,号称中武当的天柱山回来,都已经又是一下午过去了,还是没看见王大力的人影。

  "无组织无纪律!他这个***的土司还想翻了天不成?"老头子就火冒三丈,拍桌子打板凳的命令县委的同志立马去找:"就是绑也得把那个楞头青绑到我面前来!"

  这下果然有了效果,那个不知去向的王大力不到半小时就现身了,面对老头子的雷霆万钧当然毕恭毕敬,点头哈腰的,就是还有些感到委屈:"两位不都告诫过在下,强调今日事今日毕吗?人家就是那么做的,拼命的挤时间,忙得要命,就不能晚一点回来吗?再说两位到这里来不就是游山玩水吗?老头子您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军阀作风?"

  "别**的在这里胡说八道!什么军阀作风?我可是****,是你的*头上司!就是你家里来了一个老者,也应该热情接待吧?"老头子毫不留情的就打了王大力一巴掌,气冲冲的在接着说:"你这个鬼地方,除了山还是山,除了石头还是石头,有什么好玩的?要不是怕你把工作搞砸了,我们才懒得理你呢!"

  "就是!"看着王大力低着头不服气的样子,校长脸上有了一丝笑意,平静的在说:"要不是我们家有人非要托我给你带东西,要不是你口口声声的说是受人所托,我们才懒得到你这个鬼不生蛋的地方来呢。长坂坡、当阳桥、落凤坡、荆州古城,那一个地方不比你这里强?"

  "可不是的,两位领导说的对极了。"王大力的反应很快,马上就顺势而为:"我们这个山区县除了山还是山,除了石头还是石头,当然也是个鬼不生蛋的地方,两位可是高官重臣,是不是考虑一下我们这里的实际情况,把什么扶贫资金、退耕还林、农机补贴、救灾款、特产扶植经费,还有一大串说不清、道不明的各种款项向我们这个山区县进行必要的倾斜吧。慈善捐赠还有百分之十的提留要求,我保证一分钱也不留,全部做到专款专用。"

  "妈的,你这个伙计刚刚把我们两个老家伙不是当作麻烦躲着不见吗?不是和贵妃娘娘那样,千呼万唤始出来吗?"校长就有了些悠闲的神情和奇怪的语气:"怎么在你的眼里,我们两个一下子又变成唐僧肉,非要没心没肺的咬下一块不可?我看我们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开车到峡州不要一小时,到江城也不过三个小时,哪里不比你这里好?"

  "正是因为出了大山才知道山区县的贫困,所以才想要两位领导留下来,认真的进行一番实地考察,对这里的情况有一个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尽可能的把党和政府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多给一点,力度更大一点嘛。"县委书记的话很有**力:"两位哪里也别想去,晚上我想开车带两位领导到木桥溪水库去钓鱼,还已经打电话请冯姨做好了土家人的饭菜等两位去品尝。要知道,冯姨的厨艺妙极了,人家做的可是我们这里最叫好的私家菜。如果不是贵客,人家还不**呢。老头子是从这里走出去的,想必当然吃过,可是如果校长来到这里不亲自尝尝,那岂不是一大损失?"

  "完了完了。"校长在仰天长叹:"知道吗?他们王家一脉相传!@这就是小仙女的惯用伎俩,欲擒故纵!这个愣头也是如此,先是把一切安排好了,让我们眼巴巴的等他等得不耐烦的时候他才出面,几句话就让我们两个老家伙自投罗网,到这个时候才发现,现在想走却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事了。"

  车行途中,老头子对于王大力还是很欣赏的,很得意的说起王大力在上任之初的一个月里就连出奇招妙想,连出重拳,除了迅速扭转被动局面,惩治腐败和树立正气以外,居然在峡州彻底否认分税制,将国税与地税进行合并,就一下子轰动一时。奇怪的是却没有相关主管部门的任何上级出面给予批驳或者肯定,也没有人出面宣布有效或者越权,要么是一句"无可奉告",要么就是一句"单独的一个试点"。

  于是,王大力又自作主张的从他的那个山区县里调来一个副书记担任新成立的峡州市监督局的局长,从所有部委办局的手里将所有的监督权统统收回,连城管局也不要了,只用那个新成立的监督局出面,效果好得出奇,立竿见影、雷厉风行,于是就有了一片叫好声,就有了央视的《新闻调查》的采访。那个新局长在镜头前坦言,以前七八个部门都能管却都不管,有了成绩抢着上,出了问题与谁都无关,这很正常,就和和尚多了没水吃一个道理。他说道:"可我不行,我没有任何退路,所有的责权利都在我们局的手里,没管好、出了问题就得挨板子,所以就只能狭路相逢勇者胜,*风作案者杀无赦、违反规矩者斩立决!"

  "没什么新鲜的,不就是向中国足球协会的那个阎世铎学的吗?"首长笑了一下:"不过这样的点子倒是不错,把一些证明做错了的事情又纠正过来,把没人管、管不了的事情给管住了、管好了,这就不简单,我们那里就有不少叫好声。有消息说,我的四弟之所以这样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就是得到了你的首肯。"

  "我有什么办法?"老头子叫苦连天:"你的那个**提一瓶酒、带一些卤菜,专门选在下班的时候赶到办公室外面等着你,找一个地方坐下,边喝边说,都说是吃了人家的口软,我有什么办法?只好答应让他试一试,人家都能*着石头过河,愣头为什么不行?那个家伙也干脆,一瓶酒刚喝完就赶回去了,说是晚上就得进行部署,明天就得开会通过。"

  "老头子,这一点倒是和你的脾气很*合,风风火火,说干就干。那个愣头也和你原来一样,做对了,绝不居功自重,做错了,公开承认错误,很有些光明磊落。"校长在打哈哈:"听说引发了全国税务部门和各级监管部门的地震,原来的香饽饽**之间变成了烫手的山芋,想想看就知道,这两个举措促动了多少人的切身利益。"

  "其实有些东西早就应该重新审视和重新评估了,分税制的强行推行从一开始就存在着诸多的争议,那就是明显的机构重叠、人员臃肿。十三道检疫管不了一头猪,七八个大檐帽管不住造假泛滥,地方财政过分依赖土地,贫富不均愈演愈烈,这都是应该正视的问题。"首长说得很尖锐:"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是发改委约谈;不是一团和气就是努力掩盖矛盾,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问题的。"

  有同感,但不能公开表示赞同,这也是官场的潜规则。

  "又怎么了?什么事又惹得书记大人*颜大怒?"校长看见老头子又一次气冲冲的对着手机大喊大叫,然后把手机扔给他的秘书,满脸都是愤怒,就有了些惊讶:"不会是那个愣头又一次冒犯了你吧?"

  "不是他还有谁?"老头子就把王大力赶到黄*镇的时候,在黄*区政府的一番动员讲给他们听,尤其说了王副市长对那个矮胖的黄区长的当场罢免,可依然怒气冲天:"这样的处置没有错,这样的动员也没有错,可那个家伙不该光听一面之词吧?那个区长是我的人?他是谁我都不认识,我都不知道他是谁的人呢!"

  校长和首长都笑了起来。

  "楞头又不是脑袋进了水,明明知道那个家伙是被他逼急了才像条疯狗似的乱咬人,作为峡州的主要负责人,也不能跟着胡说八道吧?"老爷子忿忿不平地说着:"妈的,什么瞎了眼、玩忽职守、没有党性,高帽子一大堆!居然还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我这个****也坐不住、当不成,也该回去抱孙子去,真**的不知道天高地厚!"

  车上的人终于全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又不知道,我那个四弟在你的面前从来就是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首长还是笑着劝着老头子:"要么就只当没听见,宰相肚里能撑船;要么一个电话打过去撤了他的职,让他看看****的厉害?"

  "人家今天是个大功臣,冒着再次爆炸的危险冲在第一线,你去撤人家的职,不是要引起公愤吗?上访的力量也不可小视。"老头子摆着手说:"算了,还是忍一忍吧,等他把这几天的幸福时光过完了以后再说。可惜鞭长莫及,咱们现在要是在峡州多好,就起码可以给他一耳光,揪着他的耳朵问他凭什么这么胆大妄为?"

  "等一等,我想起了一点事。"校长拍了拍自己的额头:"今天下午有什么安排?"

  "今天不是国庆节吗?我们也得放半天假吧?"老头子回答着:"我请你们两位到汤池温泉去泡泡澡,那可是国内水量最大的温泉。不太远,开车也就是两个半小时就到了。"

  "没那个必要吧?"首长点了一支烟:"今天是国庆假日,泡温泉的人肯定很多,我们一去人家就只好关门停业了,这样不好,还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好一些。要不我们就回到东湖宾馆,泡一壶好茶,下下棋、打打牌,看看湖光山色也是*好的。"

  "等等,开两个半小时的车就为了泡泡温泉是有些不划算,可是我们能不能再想想别的去处?"校长微笑着说道:"我有个胆大妄为的建议,我记得楞头曾经对我说过,如果车跑得快一点,两个半小时就可以从江城到达峡州。"

  "是这样。"老头子有了些警觉:"那有能怎么样呢?校长总不会建议我们来个长途奔袭,跑到峡州看看情况吧?"

  "英雄所见略同,所以才说是胆大妄为的建议嘛。"校长乐呵呵的接着在说:"什么人也不通知,让所有的人都安心放假,就我们这三台车,神不知鬼不觉的就可以到峡州溜达一圈,看看那里发生的一些实际情况不是也*有意义的吗?"

  "这个主意不错,反正下午没事,到哪里都行。"老头子也有了些高兴,扭过头在问着首长:"愣头的那个婚礼什么时候举行?"

  "不知道,这样的事他们从来不和我商量,赵敏倒是对我说过,好像是下午吧,因为大力白天还有工作,而工作时间是不准喝酒的。"首长说得有些谨慎:"两位领导都知道我的那个弟媳是韩国人,所以还有些韩国客人,不过很低调,也就是一些至爱亲朋。"

  "首长,你就别轻描淡写了好不好,自己**结婚,哥哥会不挂在心上?其实你的心早就飞到那里去了。"老头子就有些喜笑颜开:"这个建议真的很不错,也真的有些胆大妄为,三台车,三个大人物,长途奔袭,就为了一杯薄酒!"

  "在我的印象中,好久没有参加过人家的婚礼,好久也没有喝过人家的喜酒了。"校长笑了笑:"两位,说说看,我们这叫不叫微服私访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