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跳水王座 第二百二十七章 学霸的能量超乎你们的想象

《重生之跳水王座》第二百二十七章 学霸的能量超乎你们的想象

作者:游鱼的游 字数:1788 书籍:重生之跳水王座

  “9分,9分,9分,9分,9.5,9分,9分,实得分97.2分,总分366.45分。Δ『Δ』”

  姚爱军的这一跳所有裁判的有效分都给了9分以上,但并没有过6航前一跳的得分。可见6航之前的挥的确做到了罕有的常状态!

  姚爱军这一跳的实得分比6航略低了一点,二人的总成绩差距缩短到了两分!

  尽管裁判评判时考虑了动作完成度的问题,只有一个裁判给了9.5,但更多的观众不这么认为。

  “天啊!快看这个慢镜头回放!他这时歪了吧?!对吧?!”这位眼神儿不错的兄弟现了姚爱军起跳时的异状。

  “是吗?我怎么看不出来!我觉得这一跳多棒啊!看着度,看着水花!多么流畅!”

  “是挺好啊,可这分儿不高啊!”有人觉着没有上一跳得分高,那都得叫不高的。

  “不高?”边上立刻就有人尖利着嗓音对这位兄弟提出了质疑。“有效分可都在9分以上!你还说不高?你以为跳水能打出多少个9分啊!”

  “可……上一个不还有9.5么?”被哽了一下,那位明显犹疑了一下,但又很有理由的反驳,“还说不多呢,这一会儿可不就见着两回啦……”

  “……”

  这话倒也没错,今天晚上这半决赛出现这么多高分,并且一个接着一个,着实不常见。

  简直让人觉得,这9o的高分,也不见得“多高”吧?

  晚上自半决赛开始,姚爱军和6航二人的比分就咬得很紧,两人动作一致,挥的质量都很是不错。二人的竞争很快就带起了赛场气氛,燃爆了大家的状态。

  因此,在前几轮的比赛中,选手们都有着不错的挥。

  但随着赛程的进行,漫长的等待中一分分消耗。选手们的比赛情绪和竞技状态都在急剧下滑。

  很快的,后两轮的比赛中,6续出现了选手们较为明显的失误动作。接下来的十几跳,出场的选手都没能在有效分上过8分。更不用提实得分过9o。

  着实的让不大理解跳水的观众们,认识到了“9o是个高分”的真正含义!

  “瞧,我说的没错吧!9o的分数可算是个高分了!我看了这么多年跳水,你可以质疑我的长相,但不能质疑我的眼光!”刚刚看台上那位叫屈的观众,立刻开始了他维护他的权威评断!

  同一时间同一个场馆,观众席的另一边,一个举着dV的同学激动的回看着自己刚刚录下的姚爱军的前一跳。

  那个歪出去起跳,却又神奇般的稳定完成的6245B!

  这位同学正是上次三米板赛场上拍摄视频,去校园网论坛的那位郑直同学。

  郑直同学人如其名,这位同学一旦来了兴致,不探究到底那是不罢休的。

  之前看见姚爱军那么不科学的三米板后,就盯上了。预赛到半决赛,这位一场不拉的带着dV来拍,终于让他又一次看见了不那么“科学”的重心偏离式的动态不稳定的起跳!

  晚上的比赛总共18位选手,18进12,按照总分排序进入第二天的决赛。

  半决赛的耗时并不长,很快就进入了尾声。

  姚爱军的优势在第五跳的5255B上拿回了优势,这一跳,他比6航多出了7分,这样总分的差距就扩大到了1o分。

  最后一跳的1o9c,是姚爱军的拿手高难动作。这个3.7的难度动作给姚爱军带来了99.9o的高分,尽管不是百分动作,却仍然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帮他达到了半决赛的第一人!

  至此,当晚的半决赛全部结束,最后一个1o9c的高分数出来后,次日的决赛名单也就定下了。

  姚爱军为的半决赛前12人进入第二天的决赛。

  当晚,某高校的校园网上又掀起了一阵热浪。之前那位小视频进行科学谈讨但最终变成了“小鲜肉在哪儿”的诡异帖子,帖人又来了!

  这一次带来的仍旧是一小段视频,视频上依旧是那个身材匀称,肌肉强健却不显山露水的少年人。

  奇特的起跳角度,急加剧的转体动作,流畅锐利的入水,懂得看一点运动节目的同学都忍不住在下面回帖,赞叹真是一个高水平的年轻选手啊!

  校园网里自然也不乏很多对运动不那么擅长的人,但学校里除了热血的运动少年,还有更多的就是名叫学霸的生物。

  这些散落在物理数学生物等各种与“科学”相关专业里的达人学霸们,被标题里的“不科学”现象吸引而来,开始对这段视频进行“不那么专业”的专业评论。

  不专业是因为对跳水这个并非大众化的运动不甚了解,而专业则是从自身的学科角度去分析啦。

  很快的,当大家现这帖子里来看小鲜肉的妹子们特别多的时候,各路期待抛洒荷尔蒙出去的理科“学霸们”纷纷冒头,为了凸显自己的专业,还要点评的十分言之有物,也是难煞了各位象牙塔里的理论勇士。

  一时间,众说纷纭。

  但唯一能统一定论的就是,这位年纪看上去很小(某医学系的学霸通过身体状况比对得出的结论就是某选手还是未成年!)的选手一定非常厉害!要么就是天赋特别高的吓人,无师自通的就能摸索到最合适的力方式;要么就是对经典物理的力学有极深刻的认识,并且能够通过不懈努力,来锻炼自己达到实际应用的目的。

  唯独没有人想到的是,这两个条件或许应该合二为一!

  运动天赋和学霸行径,有时候可能是同一个人啊!

  终于,在这个帖子被四散转的时候,有人在不起眼的某科技大坛子里回了一句。

  “这位选手看起来好像很眼熟。我好像在我导师那见过他,跟着我们导师在做论文啊!没想到年纪这幺小吗?!!”

  “楼上你是做梦吧!没看见有学医的分析了,此人最多不过十六岁!你十六岁的时候就跟着导师做论文了?!”

  “就是,楼上是想证明你的导师是带跳水的吗!”

  可惜他们不知道,再过几年,就有一个词形容这个情况,叫图样图森破——

  无知的路人们,学霸的能量乎你们的想象!(未完待续。)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