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宗师门徒 56 大圈圈中的小圈圈

《宗师门徒》56 大圈圈中的小圈圈

作者:吾民良品 字数:1799 书籍:宗师门徒

  推荐《活在流水线上的青春》《宫锁帝梦》《悟空与紫霞》

  接着杨度又问了些德国在君主立宪上的一些做法,袁克定都一一与之交流。

  说道高兴处,袁克定叫下人拿来了一件德国亲王将校服,说道:“这是德国皇帝赐予我的。”

  杨度看着上面闪闪发光的肩章,金色纽扣,再看看袁克定一脸的自豪之情,他自己心里升起一种莫名其妙的羡慕之情。

  两人相谈盛欢,都忘了时辰。书房外面的天已经暗了,章氏叫人备好了晚饭,杨度与他把酒论诗歌。

  夜深,杨度酒足饭饱起身告辞,袁克定相送到门口,看着外面还有人在等他接见,苦笑道:“杨子帮我?”

  杨度想了想说道:“现在大总统正与南方的***较力,大公子当做出公事公办的表率,以正视听。”

  袁克定施礼,求教:“杨子教我?”

  杨度笑道:“此事好办,你明天就叫人在大门口贴上‘但凡来行贿者,索官者,一经发现,移送司法局,严办!”

  杨度回到西城区的丰盛胡同小宅,彻夜未眠,那件将校服始终在他的眼前闪烁不去。

  平静了二次革命后,北洋各路军阀的实力得到了扩张,中国十之八九以在其势力威慑下。

  只有两广和四川,云南、贵州在北洋势力以外,西南各少数偏远地区得以幸免。

  各路军阀势力越做越大,袁世凯渐渐地感觉到不受自己的掌控。

  为了能有一只听命于他的军队。在大总统府统率办事处下面成立一个模范军,由大元帅兼模范军军长。

  这个计划和清末宣统年间摄政王载沣集中兵权于皇室中央,组织禁卫军而自为统帅一样。

  模范军预定先成立两个模范师,中级军官尽量用留学生,下级军官则用军官生和速成生。

  袁不愿太刺激段祺瑞和北洋旧部,因此把模范军缩小为模范团,模范团的性质与规模都和模范军不同。

  它好像是一个军官训练班的扩大,派王士珍为模范团筹备处处长,直隶于统率办事处。用北方人又是北洋宿将来筹备,是袁避免引起北洋旧部的反感。

  民国3年10月23日正式成立模范团,团址设在西城旃檀寺,袁世凯自兼团长,以曾任赤峰镇守使的陈光远为团副,王士珍、袁克定、张敬尧、陈光远为办事员。

  团本部设在北海。模范团的成立最使段祺瑞不愉快,很明显的是袁家父子不放心段在北洋军中的坚固力量,因此另立新军以代替北洋军。

  可是,袁以北洋军为本钱起家,如今天下还未完全底定,即欲取消北洋军,这是袁一生最失策之处。

  很明显的,模范军的成立,是袁家班“大圈圈中的小圈圈”。

  谁也看的出,让袁克定进入模范团,这是袁世凯要为父子建立一只有别于北洋军以外的新军,只听命与他们父子两人。

  杨度越来越发觉,袁世凯有独裁的心理。

  这天,再次走进袁克定的府邸,将一篇名为《正续共和解》的小册子拿给他看,此册子在京城广为流传,其中是这样解释的民主共和制:

  周宣王时因天子太幼,不能执政,乃由朝中重要的公卿“和”而“共”修政事,所以名曰共和。

  因此,所谓共和,乃君主政体而非民主政体,今日一般政界人士“不学无术”,乱加民主于共和,实在是不通。

  民主制对中国之不恰当。袁世凯虽身为大总统,但有伊尹之志,所以主张创行一种宪法,名为中华国共和宪法。

  以共和为名是符于共和之正解,名中华国而不名民国,即表示要行君主制;虽然是君主制,却又不称帝国。

  则是不与日本雷同,日本是称帝国,俄罗斯和德国虽行君主制,但却不称帝国,“中华国”亦然;

  至于为何不称大清而称中华?是因中华是全名,大清只是一族之名。凡此云云,大作奇论。

  袁克定看后,犹如遁入云中,不得其解,问道:“到底是要皇帝呢,还是不要皇帝?”

  杨度说道:“当然是效仿德国,走君主立宪制为好。”

  杨度进一步解释说:“国民的政治素质太差,所以,才有了民国成立以来的混乱的政治局面。如欲强国富国,只能拥戴一个英明的君主和制订一部完备的宪法(君宪)。”

  袁克定一时不太明白,大胆问道:“杨子可是要再把儿皇帝溥仪拥立为帝?”

  杨度大笑道:“大公子,看来还是没有明白杨子的真意啊!”

  杨度又说道:“想当年,大总统被贬回原籍,杨子就一定认定,只有大总统才是杨子一身愿意追随的明君圣主!”

  袁克定大惊叫道:“此话当真?”

  杨度举起右手,对天盟誓:“我杨度对天起誓,今天在大公子面前所说之语,句句出之肺腑,但又半句谎言,让我杨度不得善终!”

  袁克定笑道:“杨子严重了,我知你对家父一片忠心,我也在家父面前多次提起,要为你重用。但是,只因各方势力都难以平衡,局势不明,不好将你推上前台,以免受人把柄,遭人揣测。”

  杨度想说什么,但是被袁克定拦住了,说道:“杨子的心情,我最理解,我会将这本小册子呈给家父,还望杨子要有耐心才是。”

  杨度只好说道:“大总统有任何批示,大公子一定要及时告知我。”

  送走杨度,袁克定又反复看了几遍小册子,有琢磨着杨度的话语,脸上一时流出了一丝神秘的微笑。

  中午,袁世凯都有午睡的习惯。睡醒后,要在中南海横跨在北海与中海水面上的金鳌玉东桥上散步。

  这个时候也是袁世凯最悠闲的时刻。袁克定就瞅准了这个可以单独和家父散步的机会,将小册子献给了袁世凯。

  袁世凯翻了几下,问道:“记儿,你怎么也关心起国体来了?”

  袁克定谦虚地说道:“父亲,那些***整天叫嚷着什么民主立宪制,现在到好,内阁组织不起了,国会有像一盘散沙,谁给钱多,都投谁的票,把一个好好的国家,整的乌烟瘴气,争纷不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