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田园步步娇 第一百九十三章 萤火

《田园步步娇》第一百九十三章 萤火

作者:楠木生花 字数:2865 书籍:田园步步娇

  雪娇细看,中间最大的那朵荷花却是硬彩纸扎的,一瓣一瓣的花瓣重叠在一起,嫩黄的蕊儿卷曲着,几滴晶莹剔透的露珠儿直往花心里钻,比那真荷花看起来还要娇艳三分。

  这荷花是一盏荷花灯,正月十五小淮河两岸挂的都是,到了晚上一盏赛一盏的亮。赵一鸣想了一天想出这么别致的法子,因为不是正月十五,镇上铺子里很少有这样的灯,他跑断了腿才寻到一盏,又是编竹排,又是扎荷花,忙活半天,到了傍晚赶着太阳落山了才放在河里一路拉了过来。

  陈雪娇出来时刚洗了澡,披散着头发松松挽了两根双螺髻,满头一点除了两根碧色丝带一点装饰也无,此时鬓发里别着一朵粉艳艳的荷花,整个人说不出的娇俏,河边的风带着水汽,一吹一身的茉莉花粉味道四散开来。

  她俏生生立在赵一鸣身边,赵一鸣望着她傻笑。看到陈雪娇开心的样子,赵一鸣心里美出一朵花出来。

  “你到哪里采这么多荷花?”陈雪娇脆生生的问。

  “整个小淮河最漂亮的荷花都被我采来了。”赵一鸣笑起来,面如冠玉。

  “这么多荷花,回头我全部抱回家里去。”陈雪娇把发间的荷花捏在手里,一朵赛一朵的娇艳,带回家插在瓶里,满屋子都是花香。

  赵一鸣笑了:“不用拿回家去,回头我再给你采,你看这是什么。”

  赵一鸣说着走下岸边,把竹排拉倒岸边来,往中间最大的那朵荷花灯里点了火,原来那花心里早注满了灯油和灯芯。一擦火便亮了。赵一鸣把点燃的荷花灯重新放回竹排,推进水里,荷花灯带着满竹排的荷花飘荡在水里,整个水面都是星星点点的碎波,一朵连着一朵的荷花飘荡在碧波上,陈雪娇拍着掌的笑,手掌拍红了。趴在栏杆上支着一双手托着下巴。满脸的喜气洋洋。

  赵一鸣站在岸边,被风一吹,身上的素色衣衫随风摆动。他本来就生的好看,被荷花灯一映,愈发显得整个人如白玉般温润。

  天完全黑了下来,茅山村民风淳朴。便是到了夜半也不关门,这会儿正是用饭的时候。许多人家已经开始把饭桌摆在岸边,香喷喷的饭菜端上了桌。

  等竹排驮着荷花飘到河中央,红彤彤的烛光映的,那些个大姑娘小媳妇围在河岸边看。赵一鸣和陈雪娇并排站着。在月光下,粉雕玉琢一般。别人不做他想,朦胧中只以为是两个孩子扯了荷花点了灯玩家家游戏。

  周围说不清的萤火虫。飞到眼前绕着衣服扑来扑去,赵一鸣跳起身子去抓。雪娇忽而来了兴致,拿着手里的荷花去扑打萤火。总共抓了几十只,赵一鸣解开头上的一顶小小方巾,把萤火虫放了进去,拢了一步兜变挽成圆球状打了个结。

  “你带回家去,挂在帐子里头像盘月亮似的,都不用点灯了光亮的很。”赵一鸣的眼睛映着星星点点萤火,璀璨的犹如夜晚的星星。

  “你试过?”河滩边萤火虫成日里飞来飞去,那日听李氏偶然提起,有些贫寒人家夏日夜晚用萤火虫照明,连灯油都省了,陈子敏幼时读书就常捉了萤火虫放进布包里,悬挂在帐子里念书。

  “我每天都会把萤火虫吊在帐子里念书。”赵一鸣笑着说,一张脸不见丝毫悲伤。陈雪娇心里长长叹口气,赵家竟艰难到如此地步了,这盏荷花灯不晓得他要节省多少天的灯油,才能燃这么长时间。

  陈雪娇双手接过萤火虫,手里仿佛捧着一盏灯,扭头对赵一鸣道:“有个典故叫囊萤夜读,晋朝人车胤家境贫寒,没有灯油读书。夏天的夜晚,他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读书,车胤由于长年累月地日夜苦读,长大后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鸣哥哥仿照古人囊萤夜读,日后肯定也会成为大学问家。”

  河里的荷花灯飘远了,岸边的人四散回家了,村子里点起了灯,岸边传来齐平的呼喊声,一声声:“二姐,吃饭了,二姐吃饭了。”

  陈齐平迈着腿跨过门槛,河里的荷花灯已经飘远融入夜色中了不见了。家里人都知道陈雪娇每天傍晚都搬张藤椅坐在河岸边吹风,陈齐平站在自家门口喊了一回见姐姐不应,撒开腿朝河边跑去。

  到了岸边,见雪娇常坐的那把藤椅摆放在岸边,只不见雪娇,陈齐平人小胆儿小,还以为姐姐不慎落水了呢,当下吓得大喊:“二姐!二姐!”

  雪娇听到齐平的喊声,朝着声音的方向答应了一声:“在这里!”

  陈齐平跑了过去,见雪娇和赵一鸣站在一起,当下便拉着赵一鸣的手家去。赵一鸣整整三个月不曾到陈家了,因为热孝中不能走亲访友,如今热孝刚过,按理说串个门没什么,于是跟着雪娇和齐平去了陈家。

  陈家刚摆晚饭,在茅山村没有那么多虚礼,吃饭是不分男女的,一大桌子围着坐了。

  因为是雪娇的生辰,李氏下足功夫做了一桌子菜,麻辣肚丝,红烧肘子,蘑菇炖鸡,豆角烧肉,凉拌干丝,林林总总端上了桌。因着晚上,怕这么多的饭菜吃了积食,桌子上没有主食,除了雪娇,其他人面前只摆放一碗白粥。雪娇面前是一碗面条,和早上鳝丝浇头不同,这一碗面盖了一只荷包蛋,鸭子鲜汤做底,洒了香葱滴了香油,香喷喷的冒着热气,陈齐平闻见直咽口水,直向雪娇讨要。雪娇早晨已经吃了一大碗面了,这一整天就没有住嘴过,到了晚间自然吃不下这么多,当下另取了一只碗,扒拉一大半到弟弟碗里。

  李氏见赵一鸣瘦身子瘦骨的,特特装了一碗烧的又烂又酥的肘子到他碗里,中间不停的朝他碗里夹菜。

  陈子敏虽然是秀才,可对儿女的规矩少,陈家上房因此不像一般读书人家有食不言的规矩,夹菜吃饭,热热闹闹的扯几句话,攀扯几句家长里短。过了伏天,秋天就近了,初秋一过,陈齐安便要去参加秋闱了,赵一鸣和陈齐安讨论几句秋闱的事情,他因为父亲过世,本朝规定要三年之后才能参考。

  陈雪娇边吃菜边竖着耳朵听,赵一鸣偷偷瞄向她,想着她把那一袋萤火挂在帐子里,映红了娇娇嫩嫩的面孔,心里就想笑。陈雪娇还在想着河面上飘荡的莲花灯,一抬头见赵一鸣正看着她笑,她大方的回笑,赵一鸣低头胡乱夹了一筷子肘子入嘴,自脸颊一直红到耳朵。

  吃完晚饭,陈齐安把澎在井水里的西瓜取出来,横刀切了大块,大家拿着吃了。洗干净手上的瓜汁,赵一鸣和陈齐安对了一遍书,与雪娇打了招呼便家去。李氏早准备了一只竹篮子,里头用布盖着一笼馒头,一大碗酱肘子,半只鸡。

  赵一鸣还不肯收,李氏道是给他娘的,今儿他不来家里吃饭,明儿也会让齐安给送去,恰巧他今儿来了,明天就不用单跑一趟了。

  “你还给我客气。”李氏嗔怪道,赵一鸣方才收下。

  陈雪娇从屋子里拿出一盏灯追到门口,那灯还是陈秀才从南方递来的新鲜物件,镀金的底座,绣着美人的琉璃灯罩,里头插着一根蜡烛,因着烧制琉璃费功夫,徐州府极少有琉璃灯,俱是纸糊的灯,陈雪娇点燃了递给赵一鸣:“天黑,你拿着这个。”

  赵一鸣望着那盏精美的灯不肯接:“月亮照着清亮呢,哪里就用到这个了。”

  “只许你送我荷花灯,不许我送你这盏灯。”陈雪娇掩袖直笑,不等赵一鸣反应过来,陈雪娇便把灯朝赵一鸣手里一放,扭身回了屋子。

  赵一鸣拎着灯走至家里,徐氏给他虚留着门,自己则借着月光在纳鞋底,见儿子进来,起身倒了一碗凉茶给他。

  “娘,你咋又晚上纳鞋了,眼睛别熬坏了。”赵一鸣心疼的说,把李氏给的篮子递给徐氏,徐氏掀开笼布,把馒头肉菜端了出来,再一看下面还有一层布,待把布掀开里头是两大罐子灯油。

  李氏和文英合股开的绣铺过去了一个月,出去成本净赚了一两银子。别看这一两银子是小数目,一年下来总有十几两,何况还是头一个月只卖帕子、鞋垫、抹额等小物件赚的。

  文英还吃得住劲,李氏是头一回做生意,早乐的合不上嘴了,一两银子够一家子日常开销了。

  姑嫂俩没有声张,消息依旧隐约透了出去。不几日,赵一鸣的娘徐氏上门了,拿了一双鞋子便问李氏:“妹子,你瞧瞧我这鞋垫绣的如何。”

  李氏拿过来细细看了,密密的走线,浆了一层又一层,厚实的底子,坚挺的鞋帮,花色虽然不多,但胜在密实,最适合贩夫走卒穿了,当下边赞叹:“上浆花费不少功夫吧。”

  徐氏是个爽快人,见李氏这样说,便知自家手艺入了她的眼,直截了当的说:“我隐约听着,你和文英妹子做绣铺生意,你若是不嫌弃我的手艺,我也做些活计赚点家用。”

  李氏笑着道:“虽说是绣铺,铺子还没有租呢,只是先绣,散卖。”

  她知道徐氏的性子,受不得别人同情和接济,上次给她两罐子灯油,第二天便送来一篮子大豆,她这是要靠着自家双手养活赵一鸣呢,拉着她的手道:“只怕店小,姐姐不肯来呢。你若来,和别人一样的,从铺子里领取丝线和花样,按件给工钱。”(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