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物屠 第五十五章 德妃

《百物屠》第五十五章 德妃

作者:陈风徐 字数:2670 书籍:百物屠

  见皇帝没再说下去,审山瀚才陪着笑脸,勉为其难道:“陛下,您容老奴多嘴,这件事,不好做的,如今,五昙县那边王家的事还没处理好,皇后又被您禁足,要是再从太傅之计,废了王驰,您是打算让王家彻底从大魏消失吗?那太子怎么办?如今可已经有人对东宫颇为不满了。”

  这几句话说得不假,自从王皇后禁足以来,许多人竟然动了动摇国本的心思,皇帝之所以没有立即答应沈可人的提议,也是因为顾忌着太子。“可是,这一招实在是好,若不用……”

  “王氏并非大魏的罪人啊。”大责太监语重心长地说了这一句话。

  突然,殿内不知怎的,吹来一阵凉风,烛火摇曳,令人悚然,皇帝一个冷颤,精神许多,也随之松开了把住大责太监的手,没有言语。

  “你说的也很对。”许久,他才慢悠悠地说出这句话。

  “那老奴再多嘴一句。”大责太监趁势再拜。

  皇帝颔首,“说就是了。”

  “陛下应当知道,诸位皇子,唯有当今太子有帝王之相,也有帝王之命,如若因此伤及父子之情,恐怕损伤国运,于大魏的千秋无益。”大责太监说完,便直接跪下。

  “嗯。”皇帝侧目看了他一眼,虽口上不说,心中却已有定论。

  是时,外头一阵脚步声音,旋即传来内监的通传:“陛下,德妃娘娘求见。”

  皇帝有些纳闷,嘀咕了一声:“德妃?”

  审山瀚轻声言道:“陛下,或许是来请您去昭阳殿歇息的。”皇帝颔首道:“让她进来吧,正好朕也有事问问她的想法。”

  审山瀚这才敢起身,快步出门宣召沈群梅进殿。片刻而已,沈群梅便独自进殿,皇帝远远瞧见了,不由地问:“审山瀚呢?”

  “陛下圣安,”沈群梅先行了一礼,“臣妾方才让大公公代臣妾往岁粟庭去一趟呢。”

  一听是岁粟庭,皇帝不觉一笑,“这么晚了,你让他去岁粟庭干什么?”

  沈群梅眼波轻络,笑缀唇旁,柔和应答:“您是不知道,二位公主正为了陛下的圣寿苦练乐曲,不过因前些时日受了惊吓,耽搁许多,如今白日里得空便苦练,夜里挑灯改谱,臣妾劝过多次,她们就是不肯听,今日,本也要来请安之后再去岁粟庭,可巧,正见了大公公,臣妾才心生一计,让他代劳去一趟,也好劝得公主们早些休息,不要夤夜迟睡,伤了身子。”

  “既然如此,你早些和朕讲,朕去说便是了。”皇帝心情陡然转好,“何必让审山瀚去这一趟,还以为朕不许她们排演了呢。”

  沈群梅微微低眼,仍旧是笑意不减,“陛下,您是公主们的父亲,您若去了,她们还不得害羞吗?”

  经此一句话,皇帝才转过弯来,一拍额头,“对对对,朕要是去了,反倒是让她们觉得扫兴了。”

  沈群梅便道:“也不至于扫兴,最多是觉得少了新鲜感。”

  “你先过来坐。”皇帝一摆手,招她上前。

  沈群梅挪步趣前,坐在了皇帝身侧,她将眼不经意一瞥,正看见龙书案上养神汤碗下镇着的一张纸,露出来王驰两个字。她连忙收敛眼神,只是低头,这样的细微末节皇帝并未在意。“近来太子课业如何?朕总是忙着朝政,没顾及得上考校他,可有什么做的不好?”

  沈群梅目光微移,落在皇帝的指节上,思忖片刻道:“虽然臣妾很想在太子那里讨一个好印象,但是臣妾必须得多说两句。”

  “说就是,别客套。”皇帝一摆手。

  “太子最近并无心于学习,采英听得东宫的内监议论过两句,说他最近一直和王家公子议事,连太傅也不多见几面。”沈群梅声音渐渐沉下去,其实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出来。

  皇帝闻言,不置可否,遂伸手要拿沈群梅面前那一摞奏章最顶上的那本,沈群梅方躬身而起,举腕相递,皇帝将奏章拿在手中,搁在半空好一会儿,才放到自己面前翻开来看。

  “陛下圣裁,臣妾本不该多嘴,只是臣妾并不希望太子因此动了妄想,他虽该亲近王家,也应为皇后执言,但不必要犯了您的忌讳,再闹到父子失和,是为不妥,臣妾告诉您,是希望您能谅解一二,也体谅这个孩子的赤子之心。”皇帝头也不抬,仍旧认真地看着奏章,未几,才道:“你搬弄是非的时候,总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

  沈群梅报之讪笑,自顾自言道:“这也是一种本事不是吗?”

  “啧。”皇帝忽然将奏章一掷,啧声刺耳。

  “怎么了陛下?”沈群梅也跟着一愣。

  “没什么,敬一这个孩子就是敏感,心里有事从来不压着,不过现在这个时局他要是能专心学习也就不像他了,朕手里正好有件事分身乏术,让他去办办,也好历练历练他。”皇帝抬眸看向身边的沈群梅。她这一身群青色的长裙,很衬她的肤色。

  沈群梅转而喜上眉梢,遂道:“臣妾愿意替陛下去传这个旨意呢。”

  “这倒不用劳烦你,朕思忖好了,再让审山瀚去就是,只不过,朕要叮嘱你,这件事你不能插手,要让他自己做。”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沈群梅只是笑盈盈地答:“陛下放心,臣妾什么都不管。”

  “嗯,你不必要在他身上浪费太多精力,反倒出力不讨好,做好分内之事,就是对得起他了。”皇帝牵过她的手,轻轻拍了拍。

  沈群梅娇羞转面,继而道:“太子的事,臣妾不大懂,也不敢多说话,但是公主们的事,臣妾倒要好好向陛下请求一番了。”

  “你说吧,还有什么事?”皇帝握着她的手,亦是温柔起来。对于她,皇帝虽不是钟爱,但就是偏疼,总是想多怜惜几分。

  “丽华偶尔和臣妾提过两次,说是最近天青影也去不得了,读书上总不进益,之前相约高家大姑娘到长门宫授课,还是好一些,如今能不能请高家大姑娘到岁粟庭,给她们讲课呢?”沈群梅反将另一只手搭在皇帝握着她的手背上,“若是唐突,再请些女官也是可以的。”

  “这有何难?明日,朕就告诉高爵,让青龄每日进宫。”皇帝被她的纤指摸得心头酥软,自然一口答应。

  沈群梅莞尔,若有所思道:“那臣妾回头告诉她们,她们肯定欢心,说到底,女孩子们心思更细腻的,多读读书,增长见识,也好大量一些。”

  皇帝深以为然,认可道:“是,增长见识很重要。”

  沈群梅入了神一样接着道:“但是平心而论,丽华在这一方面真不如丽琅,丽琅读书快,道理懂得也多,且又乐学,丽华虽也有上进之心,却多少是因为想追赶丽琅,自发的倒少了。”

  “丽华是你养的孩子,你得多指点她。”皇帝也知道,这两个女儿性格迥异,丽琅活泼,丽华沉稳,总是有差别的。且一个是正宫嫡女,一个是妃妾之女,从小又无生母教养,自然心境不同了。

  “臣妾时刻关心她们,只盼望公主们从小快乐些,多得些庇护,小门户的女儿还要娇生惯养,咱们皇家更不能亏待了,尤其是丽华,从小就少照顾,当真令人心疼。”沈群梅轻轻叹气,眼眸低垂。

  皇帝不知为何,也心情沉落下来。

  “她是个好孩子,从不软弱的,自己要强,也不爱亏欠别人,陛下为君父,必定能理解,臣妾见她不多说,但也知道,她心里始终感念着高罗两家公子的救命之恩,”沈群梅敛却慈爱之笑,“陛下,臣妾斗胆,请您宽恕罗家的公子吧。”

  皇帝沉默了片刻,斜眉问道:“是你的意思,还是你兄长的意思?”

  沈群梅摇了摇头,笃定着答:“是丽华的心思。”

  “丽华啊,丽华。”皇帝心里一时之间竟也分不清,究竟真是丽华的心思,还是他们要借自己的女儿去做什么事。两相权衡之下,他终是颔首,“朕知道了,但不急,再等等。”

  ——————————

  日子沉磨漫消,熬过了飞絮天,辰光趋长,天气更热,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有些颓靡起来。不过随着柳荫更浓,燕子们也更熟悉东都的风物,或偶尔混入黄雀内,或同喜鹊在坊间乱窜。天到五月中,许多事便要敲定了。

  五月十五当日会见朝臣结束后,皇帝立即下旨,罢朝十日,同时明旨令金陵侯吴勘接替罗保荣审理王家一案。未时一刻才过,罗保朝又接到圣旨,皇帝要即刻明发诏令,擢罗保荣为六县巡检司司丞,摄巡检诸事,六月初六入朝觐见授职。这不得不让罗保朝心胆震惊,罗家虽非小族,亦非世家,一下子有两个人担任要职,并非好事。要知道,皇帝手里的两把利刃,一把是拜事阁,专司朝内,另一把就是巡检司,专司六县。拜事阁内纳“三才”——理政之太傅、协军之司马、督察之司鉴,把控住了朝臣。巡检司一统“四巡”——衡定天下财之巡视、体恤万民情之巡抚、考察地方官之巡政、安定诸地军之巡武,更是把控了六县。

  敕事监专属帝王,与“三才”同级,罗保朝之关键一目了然。罗保荣为巡视令已然是位高权重,如今又升巡检司,更是昭告天下,罗家势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