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恐怖手札 第九十六节 驱虫

《恐怖手札》第九十六节 驱虫

作者:辉煌战狼 字数:2806 书籍:恐怖手札

  挂完电话,在三个小堂弟的通知下,张胜拿着棉花球过来了。

  张鹏塞住耳朵,接着吩咐张胜守着东院到中庭之间的偏门,若是看见柳叶形状的虫子,马上打死。他的想法是这样的,先从东院开始搜索,然后中庭,最后西院。找的时候,一道道门把关,避免虫子到处溜,白费功夫。

  半小时后,周福源和黄毛来了。周福源说,按照笔记的记载,食脑虫厌光,喜欢躲在阴暗处。还有就是,食脑虫的听觉很敏锐,并且动作也很敏捷,能弹跳两米多高,非常危险。不过它只能从耳道钻进脑子里,只要塞好棉花,问题一般不大。

  张鹏随即分配任务,他检查东侧两姐妹的房间,周福源检查中间张鹏父母的房间,黄毛检查西侧张鹏的房间,三个小堂弟分别检查东面的厕所、洗澡间和杂物房,张胜守在东院门口。

  六人同时检查,让虫子无处可躲。周福源从捷达车后取出七把强光手电筒,一人分了一把,然后开始查探。

  “嘎吱……”

  张鹏推开两姐妹的房间,几样简单的家具出现在眼前。房内光线有些昏暗,张鹏站在门口扫视了一会儿,然后进去,“嗒”的一声,打开了日光灯。

  门后,没有动静,屋顶,没有动静,木沙发、茶几,没有动静。观察了显眼的地方,张鹏趴下来,用手电筒照向床下,没有动静。接着是衣柜,张鹏一手反抓着手电筒,一手缓缓握住衣柜的柜门,猛地一下,拉来,并向后退了一步。

  一股淡淡的樟脑味传出来,里面整整齐齐地叠着两姐妹从小到大的衣服,还有几件最近穿的,用来换洗的内衣。她们很爱惜小时候穿过的衣服,放了不少樟脑丸在里面,虫子一般没法在里面生存。

  张鹏观察了一会儿,把两姐妹的衣服整理了出来,没发现什么异状。拉开衣柜下方的两个抽屉,左边装着各种小玩具和小饰品,半数以上是张鹏送的,右边是一沓奖状,几本老旧的相册,还有两姐妹的小学毕业证等。

  由于三母女没有房子,都是租的,所以重要的、有纪念价值的东西都放在这里。

  他轻手轻脚地拉出整个抽屉,手电筒照来照去,没发现异状,又检查了衣柜的背面,基本上可以排除了。把东西都装回去,关上柜门,他开始搜索床上。

  蚊帐、被单、枕头、床垫……

  全屋子都搜了一遍,没有发现食脑虫的踪影。他关了灯,退到门口,正要关门,门铰处突然窜出一道黑影,往床底下逃去。他立即追进去,往地上一趴,手电筒照向床底。

  入眼处空无一物,仿佛刚才的一幕,只是他的错觉。但他可以肯定,他没有眼花。于是,他缓缓拿起萧雨诺还是萧天晴的脱鞋,小心翼翼地靠近大床。

  床底下没有,是不是有可能攀附在床板上?

  张鹏这样想着,膝盖着地,歪着脑袋,同时将手电筒照向床底的上方。

  突然之间,他感到头皮一凉,一道黑影直扑面门。还好他早有心理准备,眼明手快地一拖鞋拍过去。

  “啪!”

  黑影应声而落,张鹏立即追进去,挥舞着脱鞋一顿猛拍。待到看清地上的扁扁的尸体,却是一只蟑螂……

  “啊,救命!”

  外面突然响起惊叫声,张鹏被惊到了,猛地一抬头,后脑勺撞在床板上,当即眼前一黑,疼得差点晕过去。

  “呃啊!”他抱着头在地上惨叫,过了好几秒才缓过劲来。

  “救命啊,它钻进我耳朵了,钻进去了!”

  外面传来黄毛的惨叫声,他捂着脑袋,迅速爬出床底,朝外面冲去。

  只见黄毛在捂着耳朵,在地上翻滚挣扎,不停地嚎叫。周福源和三个小堂弟站在几米外,脸色煞白,不敢靠近。

  “救我,快救我!”黄毛绝望地叫着,鲜血正从耳朵里流出来,渗人无比。

  “冷静点,别乱动。”周福源劝道。

  “救我……”黄毛突然白眼一翻,仰躺在地上,抽搐了几下,晕死过去。

  “怎么办?”周福源转过头,朝张鹏颤声问道,“有……有高人不……”

  “唔……”张鹏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会儿,想起静音师太临走前,说他有事可以去找在白水村协助的四个人,于是招呼道,“快,把他搬上车,去白水村。”

  张胜和周福源随即一前一后地把黄毛抬起来,出了大门,过了小巷,搬到停在村道的捷达车上,然后周福源开车,直奔白水村。虫修的笔记上有说,食脑虫啃食宿主脑组织的速度很慢,只要尽快把它逼出来,宿主不会变成白痴。

  没过多久,四人就赶到白水村。村口站着七八名荷枪实弹的守备队员,并设立了岗哨。张鹏扬了扬天宫顾问证,对方立即敬礼放行。

  离开岗哨后,村道上空无一人,四周一片寂静,仿佛进入了无人区。

  路边的农田生出了不少杂草,显然有一段时间没人打理了。村道的左侧是条河,大约十多米宽,河水湍急。这条河叫白水河,源头在塔山上,白水村正是因此而得名。

  不同于竹下村和苗家村,白水村是塔山脚下自然形成的村落,村民都是原住民,已经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而前两者,则是数百年前从华国中部地区迁移过来的。

  因此,白水村占据着最充裕的水源和最肥沃的土地。竹下村和苗家村的水都要从白水河引流,可以说是看白水村脸色吃饭的。但白水村的民风比较淳朴,很少和邻村起争执。不像竹下和苗家,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打上一架。

  由于没了人声,也没有鸡鸣狗吠,整条村静得出奇。不时传来一两声虫鸣,格外渗人。

  沿着村道走了一段,出现一条石砌的小桥,桥墩上刻着三个古体字,上面沾满了土灰,只能勉强辨认出最后一个是“桥”字。

  捷达车开过小桥,眼前豁然开朗,是片巨大晒谷场。上面搭建了不少帐篷,周围停了一圈车,有卡车,也有小汽车。

  营地外围有很多工人模样的人,有的聚在一起打牌,有的坐在地上闲聊,有的在抽烟,显得十分悠闲。

  远处的农田里,停着几台挖土机,还有一台大型吊机。它们的中间,有个竹子搭建的排山,十多米高,外面拉着绿色的纱网,应该就是那个巨型棺材了。

  停好车后,周福源和张胜吧昏迷中的黄毛拖出来,一左一右地架着。张鹏走进营地,一名穿着蓝色衬衣、戴着眼镜,学者模样的男人迎了上来,询问他们的身份。

  “我们想找莲花山来的四位师太。”张鹏说明了来意,并出示了天宫顾问证。那学者模样的男人先是吃了一惊,毕竟天宫顾问的地位极高,平时很少能见到,随即自我解释道,“我是南州大学历史系的硕士研究生,过来协助导师工作,你叫我小何就行了。”

  张鹏自称“莲花山来的小张”,然后直奔小何所指的帐篷。半路上,他遇到了两位熟人。

  “哦,你怎么也来了?”戴主任愕然道,身边的薛白也是一脸惊奇。

  “六子中了食脑虫,我来找几位师太帮忙。”由于事态紧急,张鹏没作解释,直接说出目的。

  “四位师太在祠堂里喝茶,不在帐篷,我带你去。”戴主任看了眼张鹏身后的黄毛,然后拉着张鹏走向不远处的老房子。

  到了祠堂门口,朝内望去。天井里,四名穿着深色缁衣,背着长剑,手持拂尘的中年尼姑正围坐在木制的方桌旁,拿着小白瓷杯,喝着茶。

  看到张鹏,其中一名皱了皱眉头,素手一扬,一杯子砸在他身前的麻石地板上,碎成数块,然后淡淡地说道,“清修之地,非请莫入。”

  刚见面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但有求于人,张鹏也只能忍气吞声,双手合十,行佛礼说道,“四位师太,我朋友被食脑虫侵入耳中,现在生命垂危,恳求出手救治,感恩不尽。”

  “嗯?”那名中年尼姑皱了皱眉头,走出祠堂。周福源和张胜连忙把黄毛放在地上,平躺着。中年尼姑蹲下来,翻过黄毛的头,看了看他流血的耳朵,又掀开他的眼皮看了看,起身说道,“邪虫入脑,却不是什么大事。我给你写个方子,煮了喝下,邪虫自会钻出来,一棍打死便是。”

  不一会儿,中年尼姑就写了张药房,周福源和张胜赶忙出村抓药,张鹏和戴主任、薛白着将黄毛搬到天宫办事处的帐篷里,盖上被子。

  大约两小时后,周福源两人抓完药回来,用砖头和石块砌了个炉灶,现场煮药。再过了半小时,将煮好的要给黄毛灌下去,然后把他放在空地上,盯着他的耳朵,以防食脑虫跑出来。

  “吱吱吱……”

  不知过了多久,黄毛耳朵里传出细小的虫鸣,然后一只浑身带着粘液的虫子,挣扎着,从他耳朵里钻出来。落地后,它虚弱地爬着,想要逃走。一只大鞋从天而降,“咔嚓”的一声,将它踩得支离破碎。

  随后,众人七手八脚地把黄毛搬回办事处帐篷,又找营地里的急救医生给他打了瓶抗生素。直到傍晚时分,黄毛才醒过来,神智还算清醒。大伙见状,终于松了口气。

  黄毛的事情刚解决,张鹏又坐不住了,好奇心起,拉着戴主任和周福源去看巨型棺材。

  靠近竹排山,才知道那棺材有多大。七八米宽,三十多米长,十多米高,就像一栋长方形的小楼房。

  “开棺了没,里面是什么来的?”张鹏问道。

  “还没呢,准备明天开。”戴主任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