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刚穿越回来的我遇到大麻烦 186.今天开始改用数字

  “别夸人家啦,人家会害羞的。”蒋胜男一被夸就矫情起来,搞得王黎明只好立刻收回了刚才说的那些言论。

  “会馆浜鱼龙混杂,人口组成成分很多。基本上没有几个人是原来就住在会馆浜的。大部分人都是外来人口。而外来人口的素质参差不齐。素质低下的和素质优秀的都不在少数。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在巷战中进行逃脱。”对于这个地点,汪不摧也觉得很满意。正好他一开始提出的就是这个地点。但是易返归没有采纳。现在蒋胜男正好和当时的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就算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过的小小执念,汪不摧也觉得会馆浜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既然汪不摧也这么说了,那就……”王黎明刚才讨论的太上头了,差点忘记汪不摧刚才行动的种种怀疑之处。他的那些行动到底是不是真的值得怀疑,王黎明还需要考量一下。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种时候是越谨慎越好。

  “那就去会馆浜吧。”王黎明在思考了片刻之后,还是决定去会馆浜,不能因为害怕汪不摧这种值得怀疑的行动而耽误了通过理性判断而出的逃亡之处。但是为了两人的安全,王黎明还是会在一路上偷偷地监视着汪不摧,防止汪不摧做出什么对王黎明等人不利的行动事情。如果汪不摧有什么异常的举动,王黎明也可以在一瞬间秒杀掉汪不摧。

  关于接下来的事情也已经差不多决定了。接下来就只是行动了。

  “二十分钟已经到了,既然吴苗苗没有赶上我们。我们就先行出发吧。吴苗苗会主动联络我们的。”王黎明起身,让服务员过来埋单。

  汪不摧本来还想在等一等吴苗苗的。吴苗苗也是王黎明团体的重要成员,这个团体的人既然聚集在一块儿,一网打尽那就是最好不过的。不过也没有关系,按照王黎明说的,吴苗苗很快就会追上来的。到时候再说也行。

  和刚开始的时候,汪不摧的承诺相符。这一顿是由汪不摧来请客的。结账的时候,王黎明不小心地瞄了一眼账单。天哪,两杯咖啡加一个冰淇淋竟然化掉了五百多块钱,光是一个冰淇淋就花掉了两百多。这么贵的东西真的指这个价钱吗?为什么这么贵还是会有傻瓜过来喝咖啡……例如汪不摧。

  42

  会馆浜经济特区是一个在四十年前建立的一个独立区。建立的原因很简单,在这里一片区域,凡是靠海近的区域都凭借着贸易富裕起来了。而离海远的区域却因为资源被其他城市用不同通货膨胀率的货币购买,导致大量资源流出。久而久之,这些城市的人们经济状况会保持不变,但是物价却会越来越高。

  为了缓和这种情况,会馆浜经济特区出现了。这个经济特区建立的位置相当不错。简直就是在其他城市的中心。会馆浜东面和贫弱的坂上接壤,因为坂上的地理特点是东西向的峡谷、南北都是山峰,所以坂上在到其他城市很难,可是到会馆浜却很简单,而且道路笔直而通畅,大量有闯劲的坂上人进入会馆浜,在富裕之后回来经商。通过会馆浜的影响,坂上的控制力虽然依然很弱,但是坂上的人已经开始逐渐富裕起来了。

  会馆浜的北面的边界线是会馆浜全部边界线的三分之一,和这三分之一的边界线接壤的便是江溏市。江溏拥有着大量优质码头,而且有铁路经过。本来在经济发展方面也算是不错,不需要会馆浜的帮助。可是会馆浜一出现,大量江溏人涌入会馆浜,成为了现在会馆浜人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会馆浜至少有四成人都是江溏迁徙过来的。但是在会馆浜的江溏人中很少有人愿意回去,在他们的眼中,会馆浜和江溏是很近的两个城市,想要回去随时都可以开车回去。

  会馆浜的东面和两个城市接壤。这两个城市分别是富裕的大城市陵南和被陵南和江溏的发达光辉笼罩、本身经济实力也有中等偏下程度的塘阴。陵南这个城市并不在意会馆浜经济特区对自己的影响,陵南面积大、经济发达、而且还坐拥很多优秀的高校。他们更加在意的是会馆浜优秀的贸易环境,他们中的很多高校将商业用品的开发基地转移到会馆浜,成为了现在会馆浜林立的高新技术园的最早一批入驻者。陵南用他们的大城市光辉笼罩住了会馆浜,一些其他地方不了解的人提起会馆浜,经常会有人以为会馆浜是陵南市的一个区。

  在东面的另外一个邻居——塘阴就没有这么好运了。塘阴曾经在历史上是这里一片的经济中心。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陵南。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塘阴的人们也逐渐在经济萧条中走上了消极之路。这座城市在会馆浜建立之前,虽然拥有者不算太弱的经济,但是实际上也就是在吃老本的路上半死不活地飘着。塘阴的人们缺乏创新和贸易的精神,并且开始崇尚各种官本位主义。会馆浜的出现让他们重新找回了贸易之心。虽然只是少数人,但是他们依然还是讲塘阴的经济带向了一个新的小高潮。

  在会馆浜的西南面,是另外一座不大不小的城市——稽幸。稽幸这座城市是戏曲之乡,传统文化产业发达,之前在其他城市的眼中一直是一座高尚而优雅的城市。受到会馆浜的影响算是比较少的。不过,会馆浜优秀的贸易环境还是在稽幸这座城市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大量稽幸人建造工厂,专门制造仿造品,也就是现在人们口中所说的山寨品。这些物品因为低廉的价格,其销量在会馆浜出人意料的好,可是质量却差的让人没话可说。因此,曾经高尚而优雅的戏曲之乡逐渐沦落为人们口中的山寨之都。

  不过这种观点在这几年又有了改变,由于制造业的发达和市场的需求。(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