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嫡妻崛起 第二百二十八章苏峻之乱

《嫡妻崛起》第二百二十八章苏峻之乱

作者:纳兰烙烙 字数:3114 书籍:嫡妻崛起

  沈家王导辅政,以清静为宗旨,“不存小察,弘以大纲”,优容世家大族。

  东晋初,法禁宽弛,江东豪强大多藏匿户口作为私家佃客,不向国家纳税服役。山遐为余姚县令,实行严刑峻法,上任八十天就查出私藏人口一万多;大豪强虞喜藏匿的人户最多,按律应当处死,山遐欲绳之以法。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县中豪强恨得咬牙切齿,一齐向沈家王导告状,诉说虞喜有高风亮节,不该受此屈辱,还诬告山遐私造县舍等种种罪名。结果豪强诉胜,山遐被撤职。离职前,山遐写信给顶头上司会稽内史何充,请求留任百日,待彻底查清逃户后,再受朝廷责罚,自己将死而无恨。

  何充替山遐申辩,也受到连坐免官的处分。

  建康城内的豪强也很猖獗,有一次,石头城官仓有一百万斛稻米被盗,窃贼都是豪强出身的将领,当局不敢清查,却把看守仓库的主管官吏活活打死便算交差了事。事隔不久,沈家王导派遣八部从事巡视扬州境内各郡县,从事们回京后都来见沈家王导,纷纷汇报郡县长官的得失,唯独顾和一言不发。

  沈家王导问:“你听到什么了?”

  顾和回答说:“明公辅政,宁使网漏吞舟,何必听信传闻苛察那些小事。”

  沈家王导大加赞赏,诸从事面面相觑,若有所失。正因为如此,沈家王导赢得了世家大族的普遍好感。但自庾亮掌权后,一改昔日宽政,实行法治,打击豪强,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引起了社会上层的严重不满,统治集国的内部矛盾又重新激化起来。

  沈易之冷笑出声,庾亮?

  庾亮字元规,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长,是庾琛的儿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在闺阁之中,也并不需要严教就能自守礼法。时人把他与夏侯玄、陈群相提并论。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辟他为掾属,但庾亮没有接受,随其父住在会稽。他俨然自守,人们都有些顾忌他的方正严峻,不敢随便接近他。

  公元307年(永嘉元年),晋元帝慕容睿任镇东大将军时,听闻庾亮的名声,征辟他为西曹掾。二人相见时,元帝看到庾亮的仪表风姿,大喜过望,非常器重他,还要聘庾亮的妹妹为世子(慕容绍)妃,庾亮反复推辞,元帝不许。

  后来又转任丞相参军,参预讨伐华轶有功,受封都亭侯,再转任参丞相军事、负责文书抄写整理的工作。

  东晋建立之初,庾亮被拜为中书郎,领著作事务,在东宫侍讲。他所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大多都被人们称许。他与温峤同为太子慕容绍的布衣之交。

  当时元帝正以法家思想治理乱世,把《韩非子》赐给慕容绍,庾亮认为申不害韩非子的刑名权术之学,严厉苛刻有伤礼义教化,不应该多留心这些东西,慕容绍对此也很赞同。

  后来又迁任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当时沈家王敦驻地在芜湖,元帝让庾亮前去拜访沈家王敦、商讨国事,沈家王敦与庾亮交谈,不觉移动座位靠近庾亮,之后感叹道:"庾元规的贤能,远远超过了裴頠呀。"于是上表推荐他为中领军。

  公元323年(太宁元年),晋明帝慕容绍即位,任命庾亮为中书监,庾亮上表坚决推辞,明帝听从了庾亮所请。当时沈家王敦萌生叛逆之心,心中忌恨庾亮,而表面上却很敬重他。庾亮感到忧虑,因病而离职。不久又接替沈家王导出任中书监。

  公元324年(太宁二年),沈家王敦起兵后,朝廷拜庾亮为左卫将军,与诸将一起抵抗沈家王敦的部将钱凤。七月二十七日,沈充败走吴兴郡时,明帝又授任庾亮持节、都督东征诸军事,命他督察苏峻等人追击沈充。

  王敦之乱平定后,庾亮因功被封为永昌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但他坚决推辞不接受。又转任护军将军。

  公元325年(太宁三年),明帝病重不想见人,群臣都无法进入殿内。

  庾亮怀疑是左卫将军、南顿王慕容宗,右卫将军虞胤与西阳王慕容羕另有图谋,于是径直进入寝宫见到明帝,痛哭流涕不胜悲哀。

  述说慕容羕和慕容宗等人谋议废黜大臣,自己请求辅佐朝廷,要求废黜他们,明帝未采纳。

  几天后,命庾亮与沈家王导等受遗诏辅佐太子慕容衍,轮番入殿领兵当值宿卫,又加庾亮为给事中,中书令。

  不久,明帝驾崩,由晋成帝慕容衍继位。九月,庾太后临朝摄政,命庾亮与司徒沈家王导、尚书令卞壶共同辅佐朝政,但实际上一切政事都由庾亮决策定夺。

  之前,沈家王导执政,因宽和而赢得众心,庾亮执政后严厉任法,因而大失人心。再加上明帝遗诏中的辅政大臣,没有陶侃和祖约,二人怀疑是庾亮删除了遗诏上的有关部分,就说了一些有怨气的话。庾亮担心会引起内乱,于是派温峤出镇江州作为自己的声援,又修石头城以作防备。

  而南顿王慕容宗自认不该丢失官职,心怀怨恨,平素又与苏峻交好,庾亮想杀他,慕容宗也想废黜庾亮,自己执政。此时,御史中丞钟雅弹劾慕容宗谋反,庾亮于是派右卫将军赵胤拘捕慕容宗。

  慕容宗领兵抵抗,被赵胤所杀,家族被贬姓为马氏。又免除西阳王慕容羕的官职,降封为弋阳县王,虞胤被降职为桂阳太守。慕容宗,是宗室的亲属,慕容羕,是朝廷皇族中的元老,二人又是明帝时期的重臣,天下都认为庾亮是在铲除宗室。

  琅玡人卞咸,是慕容宗的党羽,和慕容宗一起被杀。

  卞咸的兄长卞阐逃奔苏峻,庾亮以符节令苏峻交出卞阐,苏峻却将卞阐藏匿起来。而苏峻招纳了许多亡命之徒,专门用威刑治众,庾亮认为苏峻终将造成祸乱,想下诏征他进京,为此征徇沈家王导的意见。

  沈家王导说:"苏峻猜疑阴险,必定不会奉诏前来,不如暂且容忍他。"

  庾亮又在朝中说明此事,群臣无人敢诘难,只有卞壶争辩说:"苏峻实力强大,又靠近京师,行军用不了一个早上便可到达,一旦发生变乱,容易出差错,此事应该深思熟虑。"

  庾亮不听。温峤也多次写信劝阻庾亮。

  满朝大臣都认为此事不可,庾亮全然不听。

  苏峻听说此事,派慕容何仍见庾亮推辞。

  庾亮不许,又让郭默、庾冰统军防备苏峻。于是下诏征召苏峻为大司农,让苏峻的弟弟苏逸代领部曲。苏峻再次上表推辞,又不获准。他整装准备赴召,但又犹豫不决。

  此时,苏峻的参军任让与阜陵县令匡术都劝苏峻反叛,苏峻于是同祖约一起举兵。温峤听说苏峻不接受朝廷诏命,便要领兵东下守卫京师,三吴之地也要起义兵来护卫,庾亮都不同意,写信对温峤说:"我担忧西边(陶侃)甚于担忧历阳(苏峻),请足下千万不要越过雷池一步。"

  十一月,孔坦、陶回向沈家王导进言,请求"乘苏峻未到之时,急速截断阜陵的通路,把守长江以西当利等路口,敌寡我众,一战即可决胜。如果苏峻还未到,可以进军威逼其城。如果现在不先行前往,苏峻必会先行到达,苏峻一旦到达,那么人心危惧惊骇,就难以与他交战了。这种时机不能失去。"

  沈家王导认为很对,庾亮却不听从。

  十二月初一,苏峻派部将韩晃、张健等人攻陷姑孰,夺取了食盐粮米,庾亮这才后悔。

  沈易之手指在案桌上轻敲,看着摇曳的烛火,继续陷入沉思中。

  温峤(288-329),字泰真,一作太真,他聪明敏捷,凤仪俊美,自幼便以孝悌著称,十七岁时,州郡都来征辟,温峤皆辞而不受。后担任司隶校尉属下的都官从事,监察百官。名士庾敳搜刮民财,温峤上表弹劾,京师为之震动。不久,温峤被举为秀才、灼然,被辟为司徒府东阁祭酒,又补任上党郡潞县县令。

  306年(光熙元年),刘琨出镇并州,并任命温峤为参军。在并州,温峤历任从事中郎、上党郡太守,加建威将军,督护前锋军事,在与石勒的战争中屡建战功。315年(建兴三年),刘琨任司空,升温峤为右司马。其时,并州残破,烽烟四起,周围有石勒、刘聪等强敌,温峤作为刘琨的谋主,深受器重。

  同年六月,温峤到达建康,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辞。满朝为之瞩目,慕容睿也对他非常器重。沈家王导、周顗、谢鲲、庾亮、桓彝等名士都欣赏温峤的才学与能力,争相与之交往。当时,东晋刚刚建立,制度尚不完善,温峤为此深为忧虑,直到与沈家王导交谈后才高兴地说:"江左自有管夷吾,吾复何虑!"

  此后,温峤担任骠骑将军王导的长史,又迁任太子中庶子。温峤在东宫期间,数次上表规谏,又献《侍臣箴》,深得太子慕容绍器重,引为布衣之交。

  327年(咸和二年),庾亮欲削苏峻兵权,征其为大司农。温峤阻听说后准备率军入卫建康,庾亮却不肯答应。

  不久,苏峻起兵反叛,温峤派督护王愆期、西阳太守邓岳、鄱阳内史纪瞻等人率水师前往讨伐。

  328年(咸和三年),苏峻军攻陷建康,庾亮出逃。温峤得知后,悲痛欲绝。

  不久,庾亮前来投奔,并宣布太后的懿旨,进封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温峤认为,苏峻未平,不宜受封,拒不接受。

  同年四月,温峤与庾亮起兵讨伐苏峻,互推对方为盟主。

  温峤的弟弟温充建议推举位重兵强的陶侃,温峤派遣督护王愆期前往荆州游说陶侃共赴国难,陶侃非常犹豫。在参军毛宝劝说下,温峤再次修书,痛陈利弊,终于说服陶侃起兵。

  温峤于是传檄天下,宣告苏峻罪状。驻守广陵的郗鉴向温峤派出使者,提出设立堡垒、坚壁清野、断绝苏峻军粮食来源的策略,温峤深表同意。

  五月,陶侃率部到达建康。有传言说他要诛杀庾亮以谢天下,庾亮甚为害怕,依从温峤的建议主动拜访陶侃谢罪,两人冰释前嫌。

  此时,讨苏联军有六万大军,旌旗连结七百余里,声势大振,兵锋直指石头城。苏峻见联军势大,面有惧色,对手下道:"我早知道,温峤能得众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