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 太行烽火_第 323 章 虎口拔牙(2)

《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太行烽火_第 323 章 虎口拔牙(2)

作者:紫金燕山 字数:2960 书籍: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

  李学文跳出去的同时,邢志强和谢爱国轻轻地把百页窗安放了回去。两个人赶紧做各项准备,待日军的下一个巡逻周期过后就运送炸药。

  这边李学文飞越过了两个大楼之间的高墙电网,见对面大楼的山墙迎面扑来。赶紧团身曲腿,先用前脚掌接触墙面,再用全脚掌,最后曲腿改成下蹲的姿势,期间悠着使劲儿泄去了冲击力,无声无息的停靠在墙上。然后两手倒换着往上爬。

  这种飞渡方法对木质百页窗是个破坏,次数多了肯定不行。不过第二次问题不大。因为弩箭呈梅花形分布,百页窗不会一点吃力,而是分散到五个点。不会造成木头窗页的崩断。

  李学文往上爬时,绳索不免晃动,结果窗里的弩箭和木窗页发出了“吱吱”的轻微磨擦声。酒井恭辅猜到了敌人可能正在往上爬,不会再有暗器打进来了。便轻轻地挪到气窗边上,顺着窗页向外偷窥。不过视线有限,只能向斜下方观看。

  反正自己在暗处,对方在明处。酒井恭辅轻轻拔出了匕首,对方进来的一瞬间,就要击伤他,制服他。然后通知下面的人包围治安军大楼,把他的同伙一网打尽。

  仅仅几十秒钟的时间,李学文已经爬到了气窗的下面。再倒两次手就上去了。但李学文停了下来,因为他闻到了一股腥气。在固定绳子的一枝小铁箭上,还挂着清水次郎的一只眼球。各种液体顺着铁箭和绳子在一滴一滴的流淌。

  世上万物都有原因,为什么会有血腥气?李学文猛然想起,射出第二箭后,往回拽绳子时感觉勾了一下什么东西。现在想起来,那种微微颤抖有弹性的感觉应该是勾住了活物。就像钓鱼,勾住鱼的感觉即便脱了勾也和勾住水草的感觉不一样。天棚里当然不会有鱼,只能是人。是受了伤还能忍住不出声的人。

  现在怎么办?气窗的后面显然有埋伏。往回撤吗?怎么撤?两楼之间相据十米,自己可没有办法飞回去。往下走吗?气窗距地面十七八米高,手里的绳子只有十米,加上自己的身高臂长距地面还有五六米。如果松手跳下去,就算不受伤,也无处可逃。

  一边是大楼的山墙,一边是高墙电网。另外两边则出了山墙的阴影,灯火通明岗哨林立。而且一但跳下去,埋伏的敌人一定会报警,邢志强和谢爱国他们也难以逃走。现在唯一的生路就是出其不意的突然杀进去,还要悄无声息的干掉伏兵。李学文赌敌人在天棚里的伏兵不会多,敌人也没必要在天棚里放很多人,人多了也施展不开。

  李学文摸出无声手枪,打开保险。继续往上爬,顺着百页窗的页片往里看,见到了一对亮晶晶的眼睛。酒井恭辅见绳子忽然不动了,心想对方怎么停了?疑惑中,酒井恭辅贴近了百页窗,恰好和李学文来了个眼对眼。

  人的角膜光滑透明,有反光功能。和玻璃反光是一个道理。不过人的角膜有一定的弧度,反光的角度更多。酒井恭辅虽然躲在暗处,但他的眼角膜也能反射外面的天光。这时两个人隔着百页窗,相距不到两尺。彼此看的清清楚楚。

  酒井恭辅除了看到李学文的炯炯双目,还看到一个黑洞洞的枪口伸了过来。“噗”的一声轻响,李学文冲两眼之间扣动了板机。那一双眼睛不见了,有人体往后栽倒的声音。

  下一秒钟,李学文完成了右手腕缠住绳子,同时抓住手枪,左手拔出匕首插在气窗边框上的动作。然后身体重心压在左手上,脚蹬墙壁腾身而起,空中左手使劲儿身体曲身前撞,连人带百页窗一齐冲进了气窗。“哆哆”两声轻响,迎面飞来两枚手里箭带着罡风钉在百页窗上。

  李学文一抖手腕松了百页窗,同时猛蹬脚下踩的木梁往上蹿。又有两枚手里箭掠过李学文的下方飞到气窗外的虚空当中。此时李学文身体放平,背朝上紧贴在房顶的檩条上。因为上升之势未衰,看起来就像吸在房顶上一样。

  李学文上跳的同时,对着手里箭飞来的方向连连开枪。“噗噗噗”一阵轻响过后,天棚里再无动静。此时李学文一手捏住檩条,一只脚勾住一断斜木,挂在房顶上一动不动。

  静了有一分钟,李学文已经完全适应了天棚里的黑暗。借着气窗散进来的微光,看清地上躺着两个人,都是一动不动。李学文松开手脚,无声地落在一段横梁上。提着枪过去验尸,见一人眉心中弹,另一个人胸口中弹,缺一只眼。这半天没有其它动静,看来敌人在天棚里的伏兵就两个。

  那个发手里箭应该就是胸口中弹的这位。原来清水次郎刚才暂时疼晕了过去,又在疼痛中醒来,见酒井恭辅往后栽倒,敌人冲了进来。便摸出手里箭连连发射,前两枚钉在百页窗上,后两枚也落空。随即被李学文击毙。

  李学文先到窗口取回匕首,然后收了绳子。已经来不及一一解开小铁箭,直接割断细绳,小铁箭掉了一地。然后将百页窗复位,天棚里立刻一片漆黑。这时楼下的日军巡逻队也到了。

  李学文坐在黑暗中喘息了一阵,刚刚经历过生死博斗,侥幸赢了,暂时安全了。需要想一想下一步怎么办。刚才第一枪是从下往上打,问题不大。后几枪是从高处往斜下方打,如果打穿天花板就坏了。

  不过看来好像问题不大,两个家伙躺的地方都比较靠中间,下面应该是走廊。天一黑,日军大楼的走廊一定要开灯。如果打穿了,一定能看到孔洞,一定有光线从小洞里射上来。想必子弹全打在敌人的身上或较粗的木料上了。

  看来敌人已经猜到司令官办公室被盗了,他们在下面肯定还有伏兵。他们想捉活的,好审出背后的组织和隐藏的卧底。岂不知老子就没打算下去,四包一共80公斤TNT,够你们喝一壶的吧。

  李学文想了想,割开眉心中弹那家伙的衣服,露出白衬衣,从背后割下一整块白布,又用碎布蘸着血写下了:“送二个手榴弹”几个字。这时日军巡逻队已经过去了,李学文卸下百页窗,见对面也卸下了百页窗,便用小手电向对面晃了一圈后闪在一边。

  几秒钟后,一枝小铁箭射了进来。李学文捡起小铁箭连接的细线,两手快速倒换着往回拽。很快把连接的一粗一细两条绳拽了进来。把粗绳在一段斜木上系好,然后往回拽细绳,很快把两个炸药包拽了过来。

  炸药包捆在绳圈上,对方可以把绳圈拽回去进行第二次传送。李学文解开炸药包后,把写了字的白布捆在绳圈上。第二次把炸药包拽过来后,果然见炸药包上还捆了手榴弹。李学文取了炸药解开绳子,对面把绳子都拽回去了。两边都安上了百页窗。

  李学文提着炸药包小心翼翼的行走,要把炸药平均摆放,需要在天棚里来回走好几趟。因为一次只能提一包炸药。现在知道脚下隔着薄薄的一层天花板就是敌人的伏兵。

  天花板是用粗木条为骨干,钉满了细木条,下抹麻刀灰,最后刷上大白制成。麻刀灰是用碎麻和熟石灰掺在一起的泥状物,下面的工匠往天花板上抹时,会有部份麻刀灰从木条的间隙中挤到上面。这样麻刀灰除了对木条有粘附作用,还有悬挂作用。干燥后,麻刀灰和木条结成了一体,但不能承重。

  李学文提着40斤的重物,打着手电,选择承重的粗木条轻轻下脚。如果下面的房间里有人,说话声音大点都能听到。不小心不行。

  但还是出了意外,李学文伏在地上把一包炸药推到一间房屋的中间后,起身时不小心一条腿在地上跪了一下,感觉膝盖下面一软,暗叫要坏。天花板的木条很薄,有弹性,这一跪压的麻刀灰变形,从下面看就是天花板上鼓起了一个小包。

  偏偏这个房间里有人,这个人还发现天花板突然鼓起了一快。这人是个日本兵,“哇啦哇啦”的大叫了起来,引来了几个人观看。有个家伙取来了长埽把,站在桌子上用埽把上的木棒一下一下的顶那个鼓包。

  李学文停在原地没动,能感觉到木棍隔着麻刀灰和木条一下一下地顶自己的膝盖。现在动静稍大些就能被下面听见。希望这些日本人以为墙上鼓一块是正常现象,或者鼓包早就存在,是那个家伙记错了,以为刚鼓的。

  下面办公室里正乱着,“怎么回事!”随着威严的断喝声,进来一位中佐。这些士兵都是今晚值班的伏兵,知道敌人可能从天窗下来,警惕性都很高。现在天花板上竟然出现了异象,全都兴奋莫名。

  众人见进来的军官正是这次伏击行动的总指挥寺平忠辅,全体立正敬礼。领头的军曹报告了天花板上出现鼓包,怀疑是有人踩的。请示下一步行动。寺平忠辅却面色平静,告知众人天棚里有我们的特别行动人员,你们既然知道了,就要严格保密。泄密者,军法从事。众士兵赶紧答应。

  寺平忠辅可不认为敌人会来的这样早,上面一定是酒井中佐和清水少佐在熟悉地形。如果是敌人来了,反而不会有这样的失误。而且要真是敌人来了,上面不可能没有一点动静。酒井君和清水君可是帝国的高手。

  李学文听下面乱嚷嚷了一阵,最后是“嗨!嗨!”的答应声,一切恢复了平静。暗想:“小鬼子们不折腾了?难道等我下去?老子偏不下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