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 京华旧梦_第 12 章 略施薄惩

《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京华旧梦_第 12 章 略施薄惩

作者:紫金燕山 字数:4334 书籍:抗日风雷之学生传奇

  此时李学文带着黄水晶茶镜,留一字胡须。一身灰色凉纱中式裤褂,上衣敞着,露出白色针织园领衫。腰系窄窄的一条黑色牛皮带。脚登千层底儿的布鞋,内穿白色粗线袜。肩上斜跨着一个大布包。手里摇着上画仿唐伯虎仕女图和柳永词的竹骨白纸扇。一步三摇地到了刚才的大茶楼外,细听*他们还在。便坐在柳树下赏荷。

  按*的罪行,干掉她也不为过。但李学文不想冒提前引爆中日战争的险。可又不想轻轻放过。只好走一步看一步。过了半个时辰,*晃荡着出了茶棚。一帮人前呼后拥着向南过马路奔北海公园而去。李学文也紧赶两步买票跟了进去。

  见那帮人沿岸散步,李学文只在百米外缀着。沿西岸绕到南岸又上了琼岛。这琼岛上苍松翠柏,花木芬芳。李学文尾随着那帮人拾级而上,穿过假山石洞,绕过楼台亭阁。到了最高处心胸为之一阔。四周望去,夏日阳光下故宫成片宫殿的屋顶闪着金碧辉煌的光芒。旁边的景山也是苍松叠翠楼台巍峨。眼前的一汪碧水镶嵌着点点游船。岸边的垂柳随风摇摆,错落的宫殿掩映在绿树丛中。这北海南连中海南,北接什刹海。此时并无高楼,极目望去,房屋街道田畴湖泊如棋局般铺展开来直连天际。或接上青山的剪影,或隐入淡淡的雾霭当中。真是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李学文见*向远处久久凝望。暗想这个末代格格,准是在追慕前朝的繁华,梦想夺回失去的天堂。良久,一帮人从东边下山。簇拥着*在'琼岛春阴'石碑前倘佯一番。然后到沿岛长廊边走边欣赏湖光水色。又包了艘画舫游湖。李学文也租了条小船在百米外游荡。玩儿到西阳西下,水面上闪耀着龙鳞般的金光。一帮人上了北岸,又逛起了北边的各个景点。直到暮霭降临华灯初上。一帮人进了仿膳茶社。

  这仿膳茶社提供宫庭茶点,也经营各色宫庭菜。此时还没搬进琼岛,就开在北岸。今儿一位高官包了场,要在大堂开五十多桌。故早早清了场,就准备着晚上7点钟开宴。掌柜的正指挥众人布置会场。从大门口直行到宴会厅两边摆花,宴会厅里张灯结彩。不想杀来了一彪人马,大洋往柜台上一摔就要吃饭。掌柜的一看,这帮人不是善茬。当中好象还有日本人,惹不起。其中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到是客气,说您开饭馆儿的难道和银子有仇?让大师付多掂兑两菜不就齐了。掌柜的一想也是,就把这帮人让进了雅座。所谓雅座是进门向右拐沿一溜南窗的一个东西向长厅,每个桌子用屏风隔开。这帮人占了最东边的位置,撤了一道屏风,坐了两桌。

  刚搞定,外面又来了一位。也是大洋一摔要吃饭。说是一共八个人,他是打前站的。掌柜想一只羊是赶一群羊也是赶。也让进了雅座。后来的这位自然是李学文了。他又在脸上加了莲蓬胡子,头上带了假发。白天没这么装扮是怕太假,这会儿估计灯光下看不出来。此时李学文和川岛方子一帮人仅隔了一道黑漆木屏风。屏风这一面用五颜六色闪着真珠光芒的碎贝壳镶嵌出梅兰竹菊四幅画。和下一桌隔开的屏风画是四大美人。李学文自称八个人是为了包桌。

  此时隔壁乱哄哄地正在点菜。一个京片子声不断传来,什么鸿雁炒鱼翅,香辣罗氏虾,叫花子山鸡,红花汁燕肉,过江鱼,鹿血羹,扇贝菊花汤。一个东北大舌头嚷嚷道:“真罗嗦!伙计,大碗酒大块肉你尽管上“。另一个东北大舌头椰揄道:“说你是土包子你还不服。这是宫庭菜,皇上吃地,懂不“。一阵哄笑传来。

  趁着乱,李学文假装天热起身开窗。从屏风和墙壁间的缝隙中看过去,发现靠墙的椅子上放着一个黑皮包。就是*贴身保镖提的那一个。有人坐在椅子上背靠着皮包。那个人侧对着屏风,皮包距屏风和墙壁间的缝隙不过两尺。真是唾手可得。李学文背靠着屏风坐下。他可不想让对方通过缝隙看到自己引起警惕。

  那边已点完了菜。伙计到了李学文这里。李学文要了八个人的宫庭套餐。又让先上一个拼盘,一瓶青岛啤酒。一荤一素两热菜,一碗玉泉山稻米饭。一碗汤。伙计问那七个人何时到?李学文说还要等一会儿,要是来不了也不用退钱。伙计去了。一会儿先上了拼盘啤酒。隔壁上了一桌子凉菜,开了几瓶白酒。李学文戴了一副细布手套,边吃边听。那边闹哄哄全是在恭维*。就是几个日本人之间的鸟语听不懂。暗想今后还是要学习日语,就是说不好,能听懂个大概也好。

  一会儿伙计上了热菜,李学文要了米饭慢慢地吃。西边又上了几桌客人,但隔着屏风看不见。大堂里也开宴了,乱轰轰地。隔壁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说话渐渐地随便放肆了起来。一个京片子道:“早些年咱旗人过的什么日子!听我额娘讲,到了月头家家户户赶着大车领钱粮。时不常的主子还有赏。那日子滋润的“。另一个京片子道:“您那是小户人家。您看咱王府,那银子花的跟流水似的。那个富贵!那个气派!您要看见王府怎么摆宴请客的,那才长见识呢“。又一个京片子道:“那得看怎么比!您知道宫里头是怎么吃的吗?告诉您,专有掌眼大师付。每道菜打师付眼前过,通不过的,甭管您是山珍海味还是龙肝风髓,也得当场倒掉!咱这吃得也叫宫庭菜?差姥姥了“。第一个京片子叹口气道:“可自打皇上退了位,咱旗人的日子就不好过了。没了铁杆庄稼,又不会个营生。只好坐吃山空。家底儿厚的还好,家底儿薄的早没了嚼谷。现在旗人干什么的没有?拉洋车的,卖苦力的,当老妈子的,到八大胡同卖肉的。您说老天为啥非要出个孙文灭了咱大清朝?还有那摄政王,家里干嘛供着孙文的照片?我就不明白了“。

  另一个京片子道:“孙文算什么?只会吹牛放炮。簒了咱大清江山的是袁世凯。这袁世凯本是西山压住的一个蛤嫫精。不知怎么放了出来,一肚子坏水儿。用咱大清的钱粮养他的袁家军。可惜摄政王当年没杀了他“。第一个京片子又说道:“我额娘跟我说过,汉人都不是好东西。每到操练的时候,汉人就说'主子爷,操练多累呀。咱就替您练了吧'。每到打仗的时候,汉人就说'主子爷,这点儿小仗不用麻烦您,咱就替您打了吧'。久而久之,汉人就掌了兵权夺了咱满人的天下。所以我额娘说汉人心眼儿多,不是好东西“。

  一个东北大舌头不干了,嚷嚷道:“你们满人自己丢的江山,关汉人何事?瞧瞧八旗子弟的德性。一个个整天个提笼架鸟。抽大烟的抽大烟,吃喝嫖赌的吃喝嫖赌。当年要不是慈禧太后用买军舰的银子修三海盖颐和园。甲午年那能败的那么惨!也不会闹什么革命党!“另一个东北大舌头道:“你们那知道,这慈禧是九尾狐转世。就为当年叶赫那拉氏被灭报仇而来。她蛊惑咸丰皇帝,让咸丰帝只有一个儿子。她好当太后。然后妨死了咸丰同治光绪三个皇帝。又故意立一个小皇帝,让一个窝囊废当摄政王。所以大清江山就玩儿完了“。

  一个京片子道:“反了!反了!朝庭的事岂容你们这些外臣胡说八道!就凭你们对老佛爷不敬,撂在当初就是千刀万剐的罪!“一个东北大舌头道:“咱就不敬了,怎么地吧。当年孙殿帅炸开东陵,那老妖婆棺材里奇珍异宝海了去了。活该被人翻尸倒骨“。一个京片子道:“你个狗奴才!你......“。一个东北大舌头道:“妈了巴子的,叫谁奴才!“,“你混蛋!“,“你王八蛋!“......一片乱骂之声。

  随着“啪“的一声拍桌子,只听*一声娇喝:“都住嘴!灌了二两猫尿,就他妈知道胡说八道。都听好了,以后自己人之间不许捅猫斗狗!有什么事和本姑娘说,本姑娘自会给你作主!只要好好办差,甭管是谁,本姑娘保你高官得做,骏马得骑。要是坏了本姑娘的事,那就掂量掂量有几个脑袋!“

  这时一个日本人用生硬的汉语说道:“你们中国人地,汉人满人蒙古人,种族太多。一盘散沙地。我们大日本只有一个民族,大和民族地。我们全体效忠天皇,团结紧紧地。我们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地民族。我们大和民族是天生地领导民族。只有我们才能领导亚洲的复兴。我提议,为大和民族干杯“。“哈!哈!哈!“随着一阵狂笑,另一个日本人道:“我们大和民族是最优秀地。男地个个是铁血男儿。女地个个温柔贤惠,漂亮美丽。所以娶妻要娶日本妻,嫁汉要嫁日本郎。哈!哈!哈!“

  一个醉薰薰的东北大舌头结巴着说道:“日,日本兄弟。您说日,日本男人都是,是铁血男儿,这,这我同意“。“吆西“日本人喜道。那个结巴接着说:“您说日,日本娘儿们个个温柔贤惠。这,这哥们儿也同意“。“吆西,吆西“日本人连连道。结巴又说道:“可您说日本娘儿们个个漂亮美丽。这哥们儿不,不能同意“。“呐呢?“日本人惊呀道。结巴道:“您想啊,日本女人打小,小跪坐在榻榻米上。练的下半截太粗壮。又整日,日躲在拉门后面,从门缝里偷,偷看男人,脖子抻得老长。平常穿和服,踩个木屐,背着小枕头看,看不出来。可一扒,扒个光屁赤溜。只见肥,肥腿粗腰大腚!您想啊!日,日本人都是五,五短身材。这肥,肥短的中段儿,短小的四肢。只有一个长脖子。象不象乌龟?所,所以日本娘儿们是,是乌龟的身材。谈,谈不上漂,漂......“。“八嘎!“一声怒骂。“哈!哈!哈......“,“咯!咯!咯......“。一阵男人的狂笑夹杂着*的浪笑。“我要跟你决斗!“一声大喝。那位估计酒也醒了,也不怎么结巴了。毫不示弱地叫道:“决,决斗?决就决!谁怕谁?咱,咱哥们儿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眨一下眼就不是好汉!“随着一阵乱叫乱骂是桌椅移动的声音,盘碗摔碎的声音。

  李学文早把嘴里的汤笑的喷了出去。知道机不可失,事先已掰断了铝制汤勺,背好了挎包。此刻拿餐巾包住了勺柄,站在椅子上拧下了灯泡。把勺柄的断茬往灯头里一杵,啪的一声,整个餐厅陷入了黑暗。这是把总闸的保险丝憋了。这*作说着慢,李学文在心里已经练了七八遍。顶多用时三秒。关键是不能让人看见杵灯泡那一幕。接下来的时间更是关键,要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达到目的。李学文把灯泡向*那边扔去,灯泡摔地的爆响也能吸引注意力。同时轻轻地跳下椅子,从屏风边上伸手一摸,摸到了皮包。轻轻一扽,对方没有第一时间保护。心中一喜,把皮包顺了过来。这时对方就是摸不到皮包,第一反应也是在黑暗中乱摸。李学文踩着椅子上了窗台,轻轻地越出窗外。这时听到了灯泡落地爆炸声。

  窗外是一排冬青树。冬青树外是一条东西向的马路。穿过马路再往南就是湖边的绿地。李学文没有急于越过马路,而是在冬青树的掩护下弯腰向东跑。跑了四五十米,直起身来若无其事地横穿马路。这时即便有人看见,也未必和餐馆儿事件联系起来。到了绿地,周围都是假山树林,也没什么游人。向东一路狂奔。感觉暂时安全了。找了一处隐蔽的所在,把皮包里的东西倒腾到自己的大布包里。大布包里事先留了隔断,皮包里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装进去再说。皮包淘空了,又捏了两遍确保没有夹层。然后往里塞了两块石头,拉上拉索。又撕下莲蓬胡子,摘了假发,只留一字胡。换上白边无色平光镜。上衣换回休闲装。这样李学文在餐馆儿的形象不再出现。给日本特务的追踪增加难度。然后把化妆用品连手套一起收了起来。李学文不想留下任何线索。最后走到湖边抡了两圈把皮包扔了出去。几十米外响了一声,好象一条大鱼翻的水花。

  这一切担误了两分钟。李学文继续向东狂奔。到了东门,把布包拿在手里,脱下上衣搭在小臂上遮住包。心想现在还不是日本人的天下,不会那么快封园子。一边大摇大摆地向门口走去。果然顺利地出了门。顺街紧走一阵,正好看见电车到站,上去再说。电车里人不多,买了票坐到最后一排靠窗位置。在前排椅背的遮挡下翻捡布包里的东西。有金条大洋钱包和一些零碎。钱包里有几千法币和一张十万大洋的汇票。有一叠文件,李学文也不拿出来。就在书包里翻看。这个时代的日文中国人基本能看懂。后世中国周边国家因为惧怕中华文化的同化力,纷纷进行了去中国化运动。日本也进行了文字改革,尽量用假名代替汉字。所以后世的日文不好懂。

  这些文件是日本特务机关策动华北五省自治运动的纲要。还有一批准备拉拢策反的名单。李学文也不细看,见到了东单附近就下了车。找家代卖邮票的小铺子,买了十个信封一堆邮票和一张大公报。然后另叫洋车奔了前门火车站。这也是故布疑阵,万一日本人查到了信封邮票的线索,也会引向外地。在火车站转了两圈去了前门大旅社。故意问前台有没有钟点房,说是要等半夜的火车。然后包了一个单间。

  在房间里,李学文用左手把大公报编辑部的地址写在十个信封上。把文件和*的特务证分别塞进信封。害怕超重,通通贴上双倍的邮票。然后出了旅社,坐洋车去王府井大街。找个邮筒把信全塞了进去。这个时代王府井大街外国洋行林立。李学文装作散步,找了一家看上去颇为气派的美国洋行。此时已经到了晚上十点多钟,洋行早就下班。见左右无人,把那张十万大洋的汇票从门缝塞了进去。此乃移祸江东之计。心想美国牛崽总不会怕日本罗卜吧。最好闹一场外交纠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