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在非洲之加纳淘金 新年祸事6-国王恩情

《人在非洲之加纳淘金》新年祸事6-国王恩情

作者:小生张铭 字数:2835 书籍:人在非洲之加纳淘金

  陈文启出生在山东郯城一个武林世家,生得体魄强壮,性格率直豪爽。1967年,刚满26岁的他在朋友的资助下来到香港谋生,初到香港的他只能靠街头卖艺为生。

  1970的一天,他和往常一样来到香港九龙湾附近的夜市上支开摊子,开始晚间的表演。刚开始不久,突然人群中有人骚动起来,人们纷纷四处躲闪,原来五六个白人青年在追杀一个黑人青年。只见那黑人青年浑身是血,眼看已经跑不动了。行侠仗义的陈文启顾不得赚钱,对那些追杀的白人大吼一声:“住手!”几个白人青年看见身材矮小的陈文启,根本没把他放在眼里,大骂道:“臭支那人,你竟然敢管我们的闲事,是不是活腻啦,你知道这颗黑人的脑袋值多少钱吗?”一顿辱骂使陈文启怒火中烧,他飞步上去,展开他祖传的“陈氏拳法”将几名白人青年打得抱头鼠窜。

  几个白人青年走时甩下一句话,“臭要饭的,你等着瞧……”救下的黑人青年叫纳纳,非洲加纳人。他对陈文启的救命之恩感激不尽,从此,两人结为好友,陈文启亲热地叫纳纳“黑子”,纳纳叫他“陈子”。由于香港的生活压力很大,而纳纳又没有什么生存本领,两人的生活全靠陈文启一人做杂工和卖艺勉强维持。有时几天没有食物,两人互相安慰互相照顾,就连一块面包也要分成两半共同食用。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过了一年后,陈文启决定用卖艺攒下来的钱开个武馆,一来有个安身立命之所,二来也有个稳定的收入。不久,“陈氏武馆”开业了,陈文启以武会友,广收门徒,传授“陈氏拳法”。陈氏武馆在香港的影响很大,学徒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其他国家不同肤色的外国人。

  1973年以后,来“陈氏武馆”的非洲黑人越来越多,身份也越来越神秘,他们和纳纳经常在神秘地商谈着什么。直到有一天,纳纳对陈文启说:“我必须回国了,加纳人民需要我,我相信我们还有机会再见面的……”对国际政治一向不热心的陈文启虽然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看看站在纳纳身后的那两个来接他的黑大汉,陈文启隐约感到纳纳的身份一定非同寻常。但他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将自己经营5年多武馆所赚的钱全部给了纳纳。分手的前夜,这对在患难中结下深厚情谊的兄弟彻夜未眠,一向不爱讲话的纳纳终于讲述了他的身世:“我是从加纳流亡到此的王子。

  1957年,我爷爷领导加纳人民驱赶英国殖民统治者,宣布独立,把这个因富含黄金和钻石闻名遐迩的‘黄金海岸’改为‘加纳’,他做了第一任国王。几年后,加纳政权内部发生矛盾,在内外夹击下解体,我和其他的帝国党人只好四处流浪。我在叔叔的带领下,流浪到了香港,在香港这么多年,我一直都在隐姓埋名,暗中积蓄力量,寻找机会。如今终于等到这一天了。

  感谢你对我这么多年的关心,知道吗,那些在你武馆里学武的黑人都是我们加纳的人。感谢你为我培养了他们,我不会忘记你……”纳纳提议和陈文启结拜兄弟。于是按中国的古老习俗,两人在关帝面前相互叩头,结为兄弟。兄弟情深,为了重逢双方苦苦寻觅纳纳回到国内以后,率领加纳人民经过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平定了动乱,重新建立了加纳王国,并做了第二任国王。

  几经战乱,当上了国王的纳纳无时无刻不在思念中国的兄弟、他的恩人陈文启。他多次派人到香港寻找陈文启的下落,但偌大的香港再也找不到“陈氏武馆”的踪迹,兄弟陈文启更是杳无音信……原来,纳纳回国不久,“陈氏武馆”因经营不善,倒闭关门了。陈文启颠沛流离,先后到过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谋生,由于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低,国人走到哪里都被人瞧不起,陈文启几度落魄。然而在这期间,他也无时不在思念他远在非洲的兄弟——纳纳。

  流浪日本期间,他在报纸上看见了加纳建国的消息,但他没有想到是纳纳当上了国王,他还以为纳纳在战争中已经死去。1982年,游历了数国的陈文启,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回到了阔别十几年的故乡山东郯城。1996年,陈文启在郯城县的重坊镇和韩国合资建立了国泰隆发绿色保健品公司,致力于银杏叶的深加工和银杏果的推广业务。为了企业更好的发展,国泰隆发集团公司刚刚成立,便建立了自己的网页,有了自己的网址。

  当年在武林中行侠仗义的陈文启又开始和高科技网络打上了交道,每天坐在电脑前和远在异国他乡的客户网上洽谈、交易。1998年6月的一天,陈文启在查阅个人邮箱时,发现了一封十分奇怪的信件。这封信来自非洲加纳共和国,发信人是一个很陌生的署名:卡玛拉。信件的内容是在中国寻找一个叫“陈文启”的人。

  这封来自加纳的信使陈文启冥冥之中觉得好像要发生什么事。当晚,陈文启把此事告诉了当中学教师的妻子。妻子十分担心地问他,在国外的时候是不是得罪了什么人?陈文启笑着说:“俺的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俺还会得罪谁?”开始,他并未理会,谁知,不久他又接到了同样的一封信件。他觉得十分奇怪,就通过朋友打听,才知道这位叫卡玛拉的人是加纳的一位副总统。

  陈文启轻松的心情一下子紧张起来,不由得问自己:他找我干什么?陈文启试探性地给对方回了一封信。这时,让他意想不到的事终于发生了:这次回信的竟是失去多年音信的纳纳!陈文启看到纳纳的名字,不禁眼前一亮,这不是20多年前在香港认下的好兄弟纳纳吗?原来,纳纳这些年来一直在找陈文启,但都杳无音信。和纳纳共事的朋友都知道纳纳在中国有一个好朋友,于是,他们也都自发地帮助纳纳寻找陈文启,终于在卡玛拉的帮助下,他们从茫茫网络中发现了陈文启的踪迹。纳纳国王邀请陈文启到加纳做客。

  被一个国王邀请做客,陈文启可是头一回遇到,他不知道该怎么办。陈文启立即将此事向中共郯城市委书记姜和良作了汇报。姜和良书记十分重视,认为这是促进两国友谊、发展郯城经济的难逢良机,立即和上级有关部门取得了联系,陈文启以最快的速度拿到了私人出国访问的护照。1998年7月,陈文启带着两名翻译,踏上了飞往加纳的班机。

  vota湖作证,国王与平民的兄弟之情感天动地当飞机徐徐降落在加纳首都机场上,当陈文启走下舷梯的那一刻,一下子就从迎接他的人群中认出了纳纳,纳纳也一下认出了带着丝丝白发的陈文启。阔别25年的生死朋友在杳无音信后又突然相逢,两人都高兴得抱头痛哭,令一起来到机场迎接的副总统卡玛拉、加纳国卫队总司令雷思霍将军等其他官员唏嘘不已。多少年的相互思念和牵挂终于变成了现实。纳纳把国务交给了副总统卡玛拉处理,自己和陈文启天天喝茶、论武。

  分别这么多年,纳纳的香港话还是那么地道,两人都用香港话交谈,在一旁的翻译倒成了多余的。在加纳期间,陈文启在纳纳的引见下拜访了加纳总统罗林斯及夫人,陈文启向所有的加纳政府官员敬献了中国的国粹——苏杭丝绸和牡丹花国画。纳纳国王陪同他参观了一望无垠的可可农场,还有加纳的山山水水和日益发展的加纳工农业。在世界著名的vota湖上,留下了他们共同划桨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

  纳纳邀请陈文启将公司搬到加纳,但他谢绝了:“我漂泊了大半辈子,为的就是让家乡的父老乡亲富起来,现在公司刚刚起步,我离不开我的家乡啊。”纳纳点点头,他能够体会中国人叶落归根的情结。短暂的相聚后,陈文启再次挥泪告别了他的加纳兄弟踏上回国的班机。陈文启回到家乡,但他和纳纳国王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几乎每天都要在网上通信。

  这次陈文启也受酋长邀请第六次来加纳了,准备在加纳建设一个生物公司,将加纳的一些特色草药加工推广。

  我和白皛早早来到帝国饭店,这个饭店今晚是给他的老板全部包下了。侯希扬亲自在大堂等候,我看到帝国饭店特意换了一张超级大长桌子,足足可以做三十分以上的长桌子!侯希扬趁着有时间就把他老板的故事和我说道。

  胡小兵,帝国的大堂经理也迎过来,“张小生,郎才女貌的一对,今天你们是陈董受邀嘉宾是吗?”

  “陈董,你认识是吗?”我拉住胡小兵问。

  “来过几次了,他就喜欢在我们这里吃饭。我记得第一次来的时候,我听服务员说,那会我还没来呢,他们和我说,林董第一次来的时候是他们当时副总统陪同,还有中国大使,还有加纳的国王!”胡小兵说的话直接验证了侯希扬所说故事的真实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