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年下权臣他只想上位 谁惹到他了?

《年下权臣他只想上位》谁惹到他了?

作者:蓝色风暴MM 字数:3464 书籍:年下权臣他只想上位

  到这,祝语妺已经可以确认祝景臣就是在闹别扭。

  谁惹到他了?

  祝语妺对他的情感变化一无所知,只觉得他怪的很。

  水榭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徐亦然打听到祝景臣往这个对方走,抱着卷轴就匆匆闯了进来,玄色箭袖沾着几点墨渍:“景臣!宴客的清单刚刚好,一点没差……“

  他猛地收住话头,才发现祝语妺居然也在。

  他的目光在两人之间转了个来回。

  祝语妺敏锐地捕捉到祝景臣绷紧的肩线,再结合徐亦然对他的称呼,心中已然知晓两人私下关系匪浅。

  外人皆说,祝家出了个正人君子,不仅才华横溢,更是广结善缘。

  广结善缘自是好事,就怕他在虚幻的关系里沉溺,分不清敌我。

  祝语妺端起雨过天青釉茶盏,借着氤氲热气掩住唇角弧度:“徐小侯爷?您怎会在此,这里可不是御史台。“

  广陵侯与清流派的人向来亲近,与祝家的关系却实在不算好。

  徐亦然作了个揖,非常自来熟地坐到祝语妺的对面,笑盈盈道:“县主言重了,两地又不是仇敌,春熙堂是培养人才之地,以后有的是才子能够进入御史台,我作为宁国臣民,自然对栋梁之材心之向往,听闻这春熙堂宴客奖赏的都是一等一的学子,所以特来一览众才之貌。”

  徐亦然尚在得意自己圆得漂亮,却见祝语妺青瓷盏底轻叩檀案,泠泠清响里漫出笑来:“徐小侯爷所言极是,在下狭隘了。“

  “不过,小侯爷既心系栋梁,何不为学子们多添些奖赏?”

  祝景臣见徐亦然被祝语妺架得居高不下,眸中有几丝无奈。

  他这长姐最擅请君入瓮,今日若徐亦然不出出血,人是走不了了。

  徐亦然话音未出,袖口突然被鎏金鹤嘴壶烫得一哆嗦。

  抬眼就见祝景臣正往离他最近的杯里续滚水,白雾缭绕间分明瞧见对方唇角翘起——这厮绝对在笑!

  徐亦然咬牙道:“明日我便遣人送三千两雪花银,权当给才子们添些笔墨。“

  罢了罢了钱财而已。

  他的手指刚摸到腰间玉佩想压惊,祝语妺葱白的指尖又点向少年腰间蟠螭纹羊脂佩,道:“小侯爷这螭龙纹倒是别致。“

  “听说,此佩乃广陵军旧部信物,如今已没有领兵之用,意义却重大,“祝语妺的笑意愈发温婉,“若悬于经义阁,定能激励寒门学子。“

  竹帘忽地被风吹得笔直,祝景臣突然咳嗽一声,徐亦然顿觉后颈发凉。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徐亦然喉头滚动,怎么来了一趟春熙堂,自己又出钱又出力。

  碍于情面,徐亦然只能解了玉佩双手奉上:“家父常说宁国栋梁当共克时艰,这枚暖玉全当添个彩头。“

  祝语妺指尖抚过温润玉佩上的蟠螭纹,眼尾漾开三月春水般的笑意:“小侯爷高义,我替春熙堂的学子向您道谢了。“

  徐亦然盯着自己空荡荡的衣带,恍惚间仿佛看见祖父从祠堂里飘出来骂他败家子。

  颈刚沁出的薄汗被穿堂冷风激得发颤,徐亦然忙将怀中账本塞进祝景臣怀里:“那我先走了——突然想起御史台还有要案待审!“

  玄色箭袖掠过,带得珠帘叮当乱响。

  “徐小侯爷慢些。“祝景臣掸了掸账本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祝景臣原本因为长姐对林清砚欣赏,而出现的怨气早已消散。

  现在有更大的问题在,自己该如何向祝语妺解释,自己与徐亦然的私交。

  祝语妺私交刘子州当然没事,毕竟她是绝不会背叛祝家的人。

  但自己不一样,祝语妺知晓他的“真身”。

  祝语妺挥手示意

  “怎么,我竟不知,你与这徐小侯爷如此熟稔?”

  身后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带着几分质问。

  他垂下眼眸,掩去眼底的情绪。

  “回长姐的话,景臣与徐小侯爷,算不得熟稔。”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

  “只是……一年前,景臣去锦州接姐姐的路上,曾遇到一伙贼人,劫持了一位公子。”

  “景臣出手相救,后来才知道,那位公子,便是广陵侯的嫡子,徐亦然。”

  他语气平静,仿佛在叙述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当时不知他的身份,也不想用这种事情打扰长姐,因此并未告知您。”他抬眸看向祝语妺,眼神坦然。

  祝语妺想起来了,那是她最觉焦灼痛苦,不愿回想的一年。

  一年前,她在锦州料理产业时,不巧染了病。

  那段时间,她几乎看不到任何东西,差点失明。

  除了珍儿外,便是祝景臣日夜照顾自己。

  这也是为什么,祝语妺明知他并非祝家人,但依旧愿意扶持他的原因之一。

  当然,仅仅是原因之一。

  她向来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

  但她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天大的恩情,毕竟,她也救过祝景臣,两人算是扯平。

  更何况,她对祝景臣的扶持,更多的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她需要一个听话的棋子,来替她处理一些不方便出面的事情。

  而祝景臣,无疑是最佳人选。

  祝语妺指尖在玉佩上打了个转,忽地将玉佩抛向半空。

  “原是救命之恩。“她笑着接过坠落的玉佩,“倒比我想的有趣。“

  祝语妺细细看着玉佩,“徐小侯爷今日捐的玉佩,总得配个相称的锦盒。“语气中有几分玩味,又抬眼看向祝景臣。

  “既然如此,那便由你继续负责宴客接下来的事,想必你很熟悉,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她起身欲走,似乎又想起了什么,停下了脚步。

  “在外人面前,也不必刻意改口,唤我长姐便是。”

  祝语妺淡淡地说道。

  “不要在这种小事上费心。”

  她语气平静,仿佛只是随口一提。

  祝景臣却是一怔,想起今日看到桥上那幕的心情。

  原来只是小事……

  随即垂首应道。

  “是,长姐。”

  他眼底闪过复杂的情绪。

  祝语妺不再多言,带着珍儿,径直离开了春熙堂。

  她步履从容,裙摆翻飞,留下了一道冷艳的背影。

  祝景臣望着她离去的方向,眼神幽深,不知在想些什么。

  出了府门,祝语妺直接上了那辆华贵的马车。

  “珍儿,重新派人盯着祝景臣。”

  她一上车,便淡淡地吩咐道。

  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珍儿闻言,微微一怔。

  她有些惊讶地看向祝语妺。

  毕竟,之前小姐已经将景臣少爷身边的眼线都撤掉了。

  如今却突然又让人盯着,莫非是出了什么事?

  珍儿心中疑惑,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

  “是,小姐。”

  她恭敬地应道。

  然后转身下了马车,去安排人手。

  珍儿心里清楚,小姐的命令,向来不容置喙。

  她只需要照做便是。

  至于原因,不是她该过问的。

  回到自己的院落,珍儿立刻唤来了几个心腹。

  她细细地吩咐了一番,将监视祝景臣的任务安排了下去。

  珍儿做事向来稳妥,她挑选的都是最可靠的人手。

  这些人,都是祝府的家生子,对祝家忠心耿耿。

  而且,他们都受过专门的训练,擅长跟踪和监视。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便过了一个月。

  这一个月里,京城里最引人注目的事情,莫过于祝景臣的任命。

  早在他正式入职之前,吏部的任职令便送到了。

  十七岁的三品侍郎,这在整个宁国的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一时间,祝景臣的名字,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有人羡慕,有人嫉妒,有人好奇,有人质疑。

  但无论如何,祝景臣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京城里最炙手可热的话题。

  而祝语妺这边,也收到了派出去的眼线的回报。

  “回禀小姐,这一个月来,景臣少爷的表现,堪称少年臣子的典范。”

  那眼线恭敬地跪在地上,将祝景臣这一个月来的所作所为,一五一十地禀报给了祝语妺。

  “他每日按时上朝,处理公务,从不迟到早退。”

  “对待同僚,谦和有礼,从不恃才傲物。”

  “对待下属,宽厚仁慈,从不苛责打骂。”

  “他每日除了处理公务之外,便是读书习字,钻研学问,从不参与任何无谓的应酬。”

  “唯一有些奇怪的是,他每日都要在书房里待上一个时辰,而且不许任何人打扰。”

  “至于他在书房里做什么,属下等人,就不得而知了。”

  那眼线一口气说完,然后便垂首等待祝语妺的指示。

  祝语妺的目光在那眼线低垂的头上停留了片刻,似乎能穿透头骨,看清他内心的想法。

  “你跟在我身边,多久了?”

  她突然问道,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任何情绪起伏。

  那眼线身子微微一颤,似乎有些踌躇。

  “回小姐,属下…属下自小养在侯府,六年前…六年前开始被分过来,跟着小姐。”

  他吞吞吐吐地回答,声音有些发紧。

  祝语妺的眼神微微一动。

  “那一个时辰,是在什么时候?”

  她又问道,声音依旧平静。

  眼线连忙回答。

  “回小姐,就是…就是这个时候。”

  他指了指窗外,天色已近黄昏。

  正是酉时末,戌时初。

  祝语妺没有再多问什么。

  她轻轻点了点头。

  “你做的不错,回去吧。”

  她的声音依旧平淡,听不出任何褒奖或者责备的意味。

  那眼线如蒙大赦,连忙磕了个头。

  “谢小姐!”

  他松了一口气,起身退了出去。

  脚步匆匆,似乎生怕祝语妺会改变主意。

  珍儿一直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

  等到那眼线离开后,她才轻声问道。

  “小姐,您不再问问吗?”

  她有些疑惑,小姐似乎还有很多问题没有问。

  祝语妺摇了摇头。

  “没什么可问的。”

  她淡淡地说道。

  眼神却变得有些深邃。

  她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

  “更衣。”

  她吩咐道,声音清冷。

  珍儿连忙应了一声,去准备衣物。

  祝语妺换了一身素雅的衣裙。

  没有过多的装饰,只在腰间系了一条墨色的丝绦。

  她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那张清冷绝美的脸庞。

  眼神微微闪动。

  “去祝景臣的院子。”

  她淡淡地吩咐道。

  声音里听不出任何情绪。

  珍儿应了一声,跟在祝语妺的身后,走出了院子。

  两人一路无话,朝着祝景臣的住处走去。

  祝景臣的院落,名为“听竹轩”。

  院子不大,却收拾得十分雅致。

  院子里种满了翠竹,微风拂过,发出沙沙的声响。

  祝语妺走到院门口,看了一眼匾额上的三个字。

  字迹清秀,却隐隐透着一股风骨。

  她没有说话,也没有让人通传。

  径直走了进去。

  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人影。

  只有竹叶的沙沙声,在空气中回荡。

  祝语妺穿过竹林,来到了正屋门口。

  她轻轻推开了房门。

  屋子里,祝景臣正坐在书桌前。

  他似乎正在画着什么,神情专注。

  听到开门声,他不满地抬起头。

  看到祝语妺,他的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连忙将手中的笔放下,将面前的东西压在了自己正在画的东西下面。

  动作有些仓促,甚至带倒了桌上的笔架。

  几支毛笔滚落在地,发出轻微的声响。

  祝语妺的目光,落在了祝景臣的脸上。

  她看到了他眼底那一闪而逝的紧张。

  她的嘴角,微微勾起了一个不易察觉的弧度。

  她屏退了身后的下人,缓步走到祝景臣面前。

  “长姐。”

  祝景臣站起身,恭敬地行礼。

  “您怎么来了。”

  他的声音有些发紧,似乎还在为刚才的失态而感到不安。

  祝语妺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她的目光,落在了他面前的书桌上。

  桌上铺着一张宣纸,上面似乎画着什么。

  但被祝景臣用其他东西压住了,看不清楚。

  祝语妺的眼神微微一闪。

  她走向前,伸出手,将压在上面的东西拿开。

  一副画卷,缓缓展现在她的面前。

  画上,是一个身着白衣的女子。

  她坐在庭院里,微微侧着头,只是这画上没有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