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杨千语封墨言 第836章 确定恋爱关系

《杨千语封墨言》第836章 确定恋爱关系

作者:小说免费阅读 字数:3477 书籍:杨千语封墨言

  江面上驶来一艘画舫,雕梁画栋甚是不凡。画舫抵达码头后,下来十数人,当中被簇拥的竟是一名极其美艳的道姑。看年纪大约二十来岁,身着杏黄色道袍,手持一把象牙拂尘,貌若芙蓉,风姿绰绰。

  众人簇拥这名美人道姑,走上“谪仙楼”三楼雅间。

  唐离斜对面一名油头粉面的青年,原本正与身旁姑娘调笑:“表妹,你猜我这次给你带了什么好物件?”

  那姑娘一脸期待,拍手道:“莫不是我心心念的凝脂斋的胭脂?”

  那青年哈哈大笑,从怀中取出一只翡翠镯子,在姑娘眼前轻轻晃动。姑娘欣喜无比,道:“表哥,这么贵重的东西,怎么使得?”

  青年将镯子轻轻套入姑娘的皓腕,双手趁机握住姑娘的柔荑。姑娘挣了两下没有挣脱,就任由青年恣意撩拨。

  当美人道姑出现后,青年立刻现出狂蜂浪蝶登徒子的嘴脸。他起身正了正衣冠,丢下身旁姑娘,矫揉造作名士风范,径直走上三楼。

  不到一盏茶时间,青年被道姑的随扈驱赶,悻悻然走下来。青年仿佛什么都没发生,神色如常,又欲与姑娘重温美好。那姑娘倒是泼辣,柳眉倒竖,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苏湘旭,你个臭不要脸的腌臜货!丢人现眼!”说罢,把镯子取下,拍在桌上,头也不回地离开酒楼。

  在众人的哄笑声中,那青年灰头鼠脸溜串下楼。

  ……

  白复一脸不屑。唐离双手一摊,耸耸肩,也对这种登徒子无语。

  突然两人双肩被人一拍,一回头,一个嘴角刻意蓄着八字胡的少年,眉开眼笑地看着他俩。正是刚才念到的发小——丁咚,丁余味。

  丁咚可是包打听,蜀中八卦趣闻无所不知。

  唐离问道:“那美人道姑什么来历,我看温刺史也在画舫上。”

  丁咚笑道:“老九,看来你最近真是闭门苦读啊,连大名鼎鼎的璇玑仙子都不认识?”

  说罢,轻摇洒金扇,摇头晃脑,娓娓道来:“最近成都西郊的妙真观来了一个美艳无双的女道士,法号璇玑,人称璇玑仙子。成都士林名士公认其美貌和才情:色既倾国,思乃入神,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

  这位璇玑仙子来历不俗。她虽然出身寒门,但甚有才思,自幼性聪慧,好读书,尤工韵调,情致繁缛。

  在父亲曾悉心教养下,像所有的神童一样,她五岁能诵诗,七岁会作诗,很快就名声在外,被乡人称颂:“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七岁时作《蔷薇》诗曰:“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架却”谐音“嫁却”,她父亲认为此诗不祥——小小年纪就知道待嫁女子心绪乱,长大后恐为失行妇人。

  这样的容貌和才华很快便惊动了当地的官员。一日春晚,温阁老慕名来到璇玑家中,想亲自一试她的才华,就以路上的江岸春柳,出了题。璇玑略一沉思,赋诗一首:“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秋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低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

  自此,年方十岁的璇玑给温阁老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待到璇玑二八年华,温阁老牵线,说动璇玑做了新科状元李忆的妾。李忆才华横溢,年轻轻就入了翰林,正是前途似锦的时候,璇玑跟着他,也算是嫁入豪门了。

  可没想,李忆娶妾之事,未征得其正室夫人的点头。而是悄悄将璇玑养在别处,金屋藏娇。

  这位李翰林的正室可非等闲人物,乃是闻喜裴氏之女,这闻喜裴氏自秦汉以来,历六朝而盛,至隋唐而盛极,先后出过数十名宰相和大将军。

  当裴夫人知道璇玑的存在后,勃然大怒。璇玑出身寒门,怎争得过豪门?

  李忆当年也是靠着豪门妻子的扶持,才考中状元、拿到官职,怎能挺起腰杆,对抗妻族?

  裴夫人河东狮吼,李翰林只能叩首。发给璇玑一纸休书:“城外有道观,你且去栖身,我随后寻你。”

  进入道观之后,璇玑只能以情诗思念负心郎: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

  但半年过去了,李忆从未依承诺到道观看她。璇玑按耐不住,终于出观打听,这才知,李翰林早就和妻子举家搬到千里之外的扬州做官去了。

  ……

  寂寞的道观,锁不住芬芳年华。那璇玑仙子艳丽非凡,却被道观里种种清规戒律压抑着,春花渐凋,时光如流,芳心寂寞,空自嗟叹、煎熬。

  一日长昼无聊,璇玑仙子携琴上高楼,月满西楼时,独对孤灯,弦肠一时断,一曲又一曲地弹奏。

  ……

  此后大病一场。病愈之后,痛定思痛,璇玑仙子这个人间尤物,葬花梅坞,与昨日告别。

  此后,她在自己的道观门口贴上“璇玑诗文候教”的告示,邀约天下才子、英雄。一时间,她的道观门庭若市,聚满了长安的名流文士。白天,他们在美艳绝伦的璇玑仙子相伴中把酒品茶,切磋诗艺。夜晚,则匍匐在她妖冶的石榴裙下载歌载舞,寻欢作乐。谁要是博得了她的欢心,璇玑仙子就会将他留宿道观,共度良宵。

  在那些醉生梦死的日子里,璇玑仙子挥霍着青春,放纵着情欲,招摇成为长安城的传奇话题。

  ……

  此时,温阁老从洛阳返回长安述职。见璇玑荒唐如此,对早年的牵线搭桥后

  悔不已。

  梧桐树,三更雨,空阶滴到明。

  夜凉如水时,温阁老对月长叹,看人不准,一番好意,反倒害了璇玑。

  ……

  随后,温阁老被贬成都任刺史,临行前,与璇玑仙子彻夜长谈、用心良苦。

  终于有一天,璇玑仙子厌倦了长安纸醉金迷的生活,应温阁老邀请,隐遁成都西郊浣花溪畔。

  璇玑仙子来蜀后,很快与巴蜀名士交好,谈诗论词,视为知己。诗名越传越广,由她引发的诗会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

  入蜀半年,名气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诗人长卿赞誉她是“女中诗豪”,伯武夸她“形气既雄,诗意亦荡,自鲍昭已下,罕有其伦”。皎月上人尝有诗云:“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

  白复二人听罢,皆唏嘘不已。尤其是见过仙子真容,更是心神俱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