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穿成豪门小可怜后我手拿爽文剧本 第134章 总有刁民想害朕

  皇子与公主俱为帝皇血脉,皇子即便继承不了皇位,子孙后代依然享有血脉余泽,但公主却不同,一二代后与天家几乎没了关系。

  公主们尝到过天家的权势,但因下嫁臣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权势越来越弱。血脉甚至比有些宗室还近,但权势却远比不了这些宗室。

  她们未嫁人时,金尊玉贵,俯瞰群臣。但嫁人后,日易月移,公主们发现自己慢慢地与夫家同化,逐渐变成曾经被俯瞰的一员。自己所出的带有皇家血脉的子女也如夫家其他房的子女一样,从夫家论起了出身。

  几乎所有的公主都会有这样的困惑,很多人将原因归咎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有些与在位皇帝血缘远的公主开始开动脑筋,与皇帝拉进距离,比如常乐公主。

  常乐公主出生后,她阿耶就已经是太上皇了,平日也都是文德皇后这位嫂子负责监护教导她们。但妹妹毕竟比女儿差一层,好在与常乐公主关系亲厚的李治登上了皇位。李治对于这个年龄和自己相近的小姑姑不错,因此常乐公主在一众公主中算得上有头有脸。

  对于常乐公主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自家儿子一事,李治心知肚明。但太子李弘和沛王李贤的婚事,他有自己的考量。至于李显和李旭轮,那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于是,李治照顾下自己的小姑姑,同意显儿娶常乐公主的女儿赵悦儿。

  太子已娶妇,常乐公主将目光盯上风姿秀逸颇具才干的李贤。但李贤定了房家的女儿,常乐公主扼腕叹息好久。

  但遍观两都世家权贵,论荣耀尊贵还数天后诸子。周王就周王吧,常乐公主将女儿赵悦儿嫁给了李显。

  天朗气清,太液池碧波粼粼,湖心遗落着的三座小岛,隐约可见碧瓦飞薯,岸边垂柳落下浓翠的宫绦,周围有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气袭来。

  赵悦儿手里拿着一个风筝,转身回头对气喘吁吁的李显,一字一顿道:“你、走、快、点、好、不、好!"面上都是不耐烦的神色。

  李显一手叉腰,一手连连摆动,喘着粗气道:“我不行了,走不动了。”

  赵悦儿眉头一皱,指着李显跺脚道:“你真是一点都不行。读书,读书不行;骑马,骑马不行。现在连陪我都不能,我真后……"后悔嫁给你。

  李显脾气好,没有在意,继续解释道:“我真累坏了,你放不

  好,老是让我捡风筝。我先歇会儿,你让宫女们陪你玩。"

  李显的额头出了一层豆大的汗珠儿,他双手为自己扇风。

  赵悦儿将美人风筝掷在地上,不高兴道:“不玩了,我回去了。”

  李显赶忙上前把风筝捡起来,道:“你不是嫌宫里闷出来玩,怎么要回去了?”

  赵悦儿气冲冲道:“没兴致了。”说着就不管不顾地往前走,正好迎头与出来散步的武媚娘和杨妙音撞上。

  杨妙音扶着武媚娘正低声细语地说着什么,哄得武媚娘开怀大笑。

  武媚娘抬眼瞧见冒冒失失撞过来的赵悦儿以及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的李显,眉头微皱。

  见赵悦儿呆住了,杨妙音柔声打破沉默,问道:“七弟妹和周王过来太液池这边玩呀。”

  “啊”赵悦儿回过神来,嘴角一撇,不情不愿地行礼道:“悦儿拜见天后。”

  “阿娘。”李显看到武媚娘露出傻呵呵的笑容。

  武媚娘见眼前两人一人娇纵,一人憨直,心中不快,但面上没有露出来,微微颔首道:“嗯,你们玩。"

  说着,武媚娘带着杨妙音从两人身边走过去。

  “嗯,阿娘,我们玩去啦。”李显笑着道,准备上前牵住赵悦儿的袖子离开。

  赵悦儿因为武媚娘的冷淡心中不乐,甩开李显的手,气冲冲地往前走。李显跟在后面,一边喘着气跑,一边伏低做小。

  武媚娘转身扭头看着这对新婚夫妻的身影,脸上神色难辨。"七弟妹年纪还小,难免贪玩了些,待她长大就好了。"杨妙音劝解道。

  "小?”武媚娘冷笑:“你当年嫁给弘儿的时候还没她大呢。"

  武媚娘对三儿媳不甚满意,骄纵任性,不知礼数。既然李治答应了,武媚娘也没说什么。只是现在看来,这礼仪着实不成体统。

  杨妙音听武媚娘这样说,就没有接话。武媚娘没有继续这个话题,问起杨妙音关于李弘身体的情况来。

  杨妙音笑着回道:“殿下的身体比之前好了许多,今早上多用了半碗粥。他想要看书,我怕伤神伤眼睛,又怕他闷,只好给殿下念了一段。"

  武媚娘点头道:“正要如此,

  一切遵从太医叮嘱。”

  "儿媳记住了。"

  杨妙音眉眼低垂,十分恭顺。太子病重,储位动摇。虽然天皇和天后一如既往地支持太子,但杨妙音依然心中不安,每天都过来替太子“尽孝”。

  杨妙音陪武媚娘走了一段路后,武媚娘看了眼日头,道:“你回去吧,今日不必过来,以弘儿的身体为重。"

  杨妙音听了笑起来:“天后和殿下想到一块儿。殿下休息之前,嘱咐我说他因身体缘故不能为天皇天后分忧,让我替他向天后尽孝。殿下说身体最重要,让我每日陪母后出来走动活动筋骨。"

  武媚娘闻言,眉眼柔和起来道:"这孩子就是心思重,最爱替别人着想,你平日多劝解些。"

  杨妙音行礼道:“我听殿下的,也听天后的。今日殿下交我的任务,我可是完成了。天后,儿媳要回去交任务了。”杨妙音说完,还俏皮地眨了下眼睛。

  杨妙音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发现,天后她喜欢柔顺的人,但又不能是一味的柔顺,还要有自己的个性。天后最宠信的姐姐武婧儿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

  武媚娘见她这副明媚活泼的样子,笑说道:“走吧,你明天过来给我交任务。我也要回去处理政务了。"

  杨妙音又行了一礼:“儿媳领命。”说罢,她在一边恭送武媚娘离开。待武媚娘走远,杨妙音才往东宫的方向走,路上隐隐听见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杨妙音抬头眺望,只见远处周王和周王妃你追我赶欢笑打闹,天空飘着一个红墨点大的风筝。杨妙音手搭凉棚,看着风筝怔怔地出神。

  "娘子?"身边的宫女小声道。

  杨妙音回过神来放下手,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我们也回去放风筝,把晦气病气放掉,殿下就能早日康复。"

  “是。”宫女应道。

  杨妙音回到东宫,见太子没醒,挥退宫女,独自一人坐在梳妆镜前,用手抚摸脸颊。

  这是一张年轻俏丽的容颜,但神色却是母亲辈的慈惠平和。杨妙音用力去搓脸,似乎要将神色换回来。无果后,两手又将嘴角提起,勉强露出一抹微笑。

  帐内传来翻身的声音,杨妙音深吸一口气,起身前去查探太子的

  身体状况。

  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太子敬重,天皇看重,天后喜爱,而且太子秉性温柔,两人举案齐眉,相敬如宾。杨妙音如是给自己说道。

  每个人生来都有自己的使命,而她的使命就是做一位完美的太子妃,以及未来母仪天下的皇后。

  赵悦儿玩得精疲力竭才回来。她坐在胡凳上晃着双脚,身后一个小宫女给她捏肩膀。而李显瘫倒在榻上,累得一句话都不想说。

  “哎呀,你说阿娘过来了?”赵悦儿懊恼道:“早知道就不出去玩了,都怪你李显。”李显强撑起来,略显委屈道:“又不是我让你出去玩的。”赵悦儿眉头一皱,骄横道:“我说怪你就怪你。”

  李显“哦”了一声又瘫倒在榻上,索性不理会赵悦儿的胡搅蛮缠,闭上眼睛想要睡觉。"啊!"

  一个东西砸到脸上,把李显吓得赶紧把眼睛睁开,抓住手里一看,原来是一朵金黄色的牡丹簪花。

  “哈哈哈”赵悦儿看着李显一脸呆愣的样子大笑起来。李显将簪花放到一边,嘴里念叨道:"这有什么可笑的?"赵悦儿指着李显笑道:“你刚才的样子像个大笨鸡。”

  李显自幼受宠,几乎从没听过有人这样奚落他,大王的面子挂不住了。他脸色一黑,哼道:“我是大笨鸡,那你就是一只咯哒咯哒叫的小母鸡。"

  李显起身,学着母鸡双手扑闪着在赵悦儿面前转,嘴里叫着咯哒咯哒。李显转着转着自己就先笑了起来。

  "砰!"一盏热茶砸来,李显慌忙躲开,但袍角上仍然沾上了迸溅的茶水茶叶。

  李显吓了一跳,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赵悦儿一脸怒意,对李显说道:“我要回家给阿娘说你欺负我。”说着,抬脚就往外走。

  屋内的宫女们反应过来跪了一地,赵悦儿的贴身宫女魂都吓飞了。

  她赶忙跪在赵悦儿身前,劝道:“王妃使不得呀,使不得呀……你和大王只是玩笑几句罢了。你若现在回去,岂不是让公主殿下担心?"

  赵悦儿扭头不看李显,怒骂道:“他是在开玩笑吗?分明就是羞辱我。我好好一个世家之女竟然被他拿来取笑,还不如回家去呢。"

  另一个机灵的宫女劝李显:“大王,你快和王

  妃赔个不是?王妃若是家去,天后肯定也会知道,那时……"

  这事起因不怪李显,而且李显也是无心。只是赵悦儿跟在常乐公主身边,耳濡目染学了一些,正要趁新婚燕尔掌捏李显,好一劳永逸,从此一家独大。

  李显虽然脾气好,但他明白前因后果,辩解道:“她先骂我大笨鸡,要赔不是她先给我赔不是,我再给她赔不是。"

  赵悦儿听了,用帕子捂脸,佯哭道:“你们听听,他这是说的什么话,什么我不是。我哪里有不是了?我堂堂公主之女,他竟然骂我……我要家去……"

  宫女两厢劝说,赵悦儿娇纵,李显温厚。显然,李显更容易劝动,于是除了几个宫女开解赵悦儿,其他人都劝起李显来。劝李显要大度、大王肚里能撑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李显不胜其烦,不情不愿地陪了不是。赵悦儿不满,说他不是真心诚意,想要步步紧逼,但被宫女劝住了。

  赵悦儿想着来日方长,有时间摆布周王,就消停了一些。

  晚上,李显想要上榻睡觉,却被赵悦儿一脚踹开。他想走,又被威胁出了这个门以后就不要过来。李显不欲惹事,只得在地下打地铺。

  武媚娘从太液池边回来,去了紫宸殿,还未进门就听见一阵笑声传来。武媚娘停下脚步,看门的小太监机灵地凑上来小声道:“启禀天后,常乐公主在里面,已经来了一个时辰。”

  武媚娘微微颔首,继续往里面走。一进殿,就看见常乐公主正和李治说笑,李治看起来很开心。

  “媚娘你过来了,常乐刚才说了长安城里发生的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你也过来听听。”李治招呼道。

  武媚娘笑着坐到李治身边,看向常乐,等她说下文。常乐公主则扭头看向李治,说道:“有意思的事情再说一遍就没意思了。我还听说了一件特别神奇的事情。"

  "延寿坊的一家胡商从西域经商回来,发现在家的妻子已经怀孕六个月,就问这妻子腹中的胎儿是谁的。那妻子说这是两人在梦中相会怀上的,这胡商竟然也信了。这妻子分明是偷人才怀孕的,陛下你说这胡商傻不傻?哈哈哈……”常乐公主说着自己就先笑了起来。

  武媚娘见常乐公主视自己于无物,又拿这样的事情暗讽自己,不由得怒气上涌。

  />“哦,对了,常乐你不是来探望周王妃吗?时间不早了,你去吧。”李治对武媚娘的情绪极为敏锐,见状赶忙道。

  常乐公主的笑容僵在脸上,闻言只好起身告别。

  常乐公主走后,武媚娘将手里攥着的手帕摔到李治身上,冷笑道:“你找的好亲家!我刚才在路上碰见周王妃欺负显儿,回来又听见常乐公主指桑骂槐。皇后出的嫡公主见了我也恭恭敬敬地叫我一声皇嫂,她算什么?不过一宝林之女,也敢舞到我的头上!"

  李治刚才听常乐公主说胡商的笑话,自己也不得劲。

  “常乐有口无心,你不必和她一般计较。”李治和稀泥道。

  武媚娘冷笑道:“什么有口无心?分明就是狂妄骄横。你看看那个赵悦儿,天天让显儿哄着她玩乐。且不说太子妃,就是沛王妃也比赵悦儿好一千倍。我也不是磋磨儿媳的人,从没要求她们几个晨昏定省服侍左右。太子妃每日过来督促我活动筋骨,沛王妃前日看见菊花开得好就想着给我送来几盆请我同赏,周王妃呢……呵……"

  李治:“她还小,慢慢教吧。”

  武媚娘道:"没有公主的命,得了公主的病。"

  李治:.…

  李治讪讪地摸摸鼻子,媚娘说的是。

  人一生下来,心就是偏的。若赵悦儿是他的女儿,无论她做了什么,李治只会拍手称快叫好。但赵悦儿的身份是自己憨直儿子的妻子,李治对她的要求就拔高了。

  听媚娘这么说,显儿明显以后要被这赵悦儿拿捏摆布。若说赵悦儿精明能干也就罢了,他家又不是没有这样的先例,但是让骄纵没见识的人当家还是算了。

  他现在有些后悔给显儿聘了这么娇蛮的媳妇。"让她多读书,少玩乐。"李治出主意道。

  武媚娘:“常乐公主八成和你有仇,所以才把一个宠坏的小女孩嫁给你儿子。”

  李治笑道:“哎呀,小孩子嘛,没定性。媚娘,你管教就是了,何必生气伤了自己的身子。”

  次日,武媚娘派女史过去请周王妃抄三遍《女则》供奉给文德圣皇后,抄不完就不准玩乐。

  女史回来复命,武媚娘见她衣摆上沾染了水迹,眉头一挑。

  女史低头就将周王和周

  王妃昨天发生的事情详细地道来,甚至连周王妃说话的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

  武媚娘越听脸色越发不善,道:“把那几个宫女赶回掖庭,选几个伶俐的过来。”女史领命退下。

  直到李治武媚娘等人去东都时,赵悦儿的《女则》还没有抄完。常乐公主知道后,向李治为女儿求情。李治推辞了,只说就等着赵悦儿的《女则》供奉文德圣皇后。

  最后许是常乐公主提点了赵悦儿,赵悦儿抄写的速度快了起来,终于在十一月底,她将抄写的《女则》送来。

  武媚娘随意翻看了一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虽然一些纸张的字迹看起来与另外一部分相同,但明显不是一人所书。

  武媚娘招手叫人将抄写的纸张掌下去,嫌弃道:“这些就别在文德圣皇后神位前丢人现眼了。她心不诚。你把太子妃抄的《金刚经》和沛王妃抄的《孝经》供在文德圣皇后神位前面。"

  太子妃和沛王妃听说周王妃被罚抄《女则》后,心中思索了一下,想着有之改之,无则加勉。两人不约而同地决定要抄书,踩着周王妃刷帝后二人的好感。

  这抄的书又不能和周王妃一样,杨妙音选择《金刚经》以期佛祖保佑太子早日康复,沛王妃房宜蕙选择《孝经》聊表对帝后二人的孝心。两人抄好后,悄悄送到了武媚娘面前。

  武媚娘对于这两人的聪慧识趣很满意,至于赵悦儿嘛……她忙着朝政上的事情,给了赵悦儿这个教训后,就没有再为难她。

  武媚娘给天皇李治上了“建言十二事”,李治全数采纳,并颁布实施。“建言十二事”涉及到治国理事的方方面面。

  这是武媚娘针对大唐的现状和问题,第一次提出全面的建议,也是第一次以独立的身份给李治上书涵盖全局的治国建议。

  武媚娘此举不仅在于卖弄自己的政治才干,更是主动担起了宰执大臣的一部分职权。她武媚娘不仅能处理朝廷经常性的政务,也能未雨绸缪制定未来的大政方针。

  武媚娘之前辅政更多的是承担类似于内朝的角色以及行使部分皇权。但“建言十二事”更像宰执大臣辅佐天子治理天下提出的理政方针。武媚娘隐约又涉入了外朝的范围。

  李治如此爽快答应下来,那自然是因为这事就是这对亲密无间的夫妻搭档商议后定下来的。

  br />李治要将武媚娘推到摄政的位置,暂为承担一个皇帝的职责。首先她自然要俱备皇帝高屋建瓴高瞻远瞩的能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