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榆君传 第171章 还百姓清明黄州

《榆君传》第171章 还百姓清明黄州

作者:秦之寒 字数:3141 书籍:榆君传

  正殿前的庭院还在加紧修建。

  呼延赞佳闹事的时候在院子里不是大面积的砸毁,而是东一块,西一块,这儿来一下,那儿来一下。你说修上吧,看着又不和原来一样,不修吧,好好的院子又乱七八糟的。渊王看着糟心,下令全部拆了重建。

  因面积太大,光是把铺着的砖块拆掉就花了一天的时间。还要移走院里名贵的花草植株和装饰盆景,又是一天多,直到今天才算彻底清空。

  家丁们正两三接力一块往院里搬砖。

  烈日当空,酷热难耐,却丝毫未听抱怨之声。搬砖间隙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见她过来,纷纷与她打招呼,“姑娘好。”

  在王府,大家都习惯称她和红荛为姑娘。

  最初,王府里十个有九个怕姜榆,觉得她很不好惹。虽同为下人,但姜榆又是御前带刀侍卫,身份上有悬殊,鲜少有人敢与她接近。

  后来时间长了,慢慢接触下来,发现她并不是想象中那种难相处的人。反倒是性子十分随和,很好说话,便也逐渐开始熟络起来。

  最起码,见到她敢打声招呼,而不是离老远就避着走。

  姜榆脚步停住,笑了下,“你们好。”

  “姑娘这是要到哪儿去?”

  “没事,随便走走。”

  “这样热的天,姑娘可是要注意些,莫再中暑了。”其中一人回身盛了碗绿豆汤,递给她,“这是孙师傅给大家伙熬的绿豆汤,清凉解暑,姑娘来一碗吧。”

  另一人拍了拍她,道,“你个坏心思的,干活手多脏,没洗就拿碗给姑娘?”

  “就是,万一给姑娘喝坏肚子生了病怎么办?”

  “平日里还总说自己多贴心细致,怎么样,露馅了吧!”

  那人是个年轻的男子,被说的尴尬,“倒也是我考虑不周了。”

  姜榆不介意,拿过碗一饮而尽,“我没那么讲究,味道不错,多谢。”

  “不客气。”

  男子转头把碗放着,悄悄红了脸。

  喝了一碗绿豆汤,姜榆心头熊熊燃烧的怒火也没被浇灭。

  一想到萧无耻,她就气不打一处来。

  正好瞧见两个家丁抗着一块圆木往这边走。姜榆眯了眯眼,突然上前接过木头,转头十分轻松一扔。

  在众人惊愕的眼神中,圆木在空中留下一道完美的弧线,然后“咚”一声,竖着重重扎在地上。

  在姜榆眼里,是萧君澈倒栽葱脑袋插地里吃一嘴灰的画面。

  拍拍手,满意一笑。

  死萧无耻,让你莫名其妙找茬,还扣钱,就老实在地里待着吧!

  下人们看着盯着木头一脸咬牙切齿表情的姜榆,不懂这是在干啥。

  而正殿里的某人,已经连着打了好几个喷嚏。

  挥退左右,程泰红荛在外头守着,恒元帝说起一事,“近日黄州怪事连连,接二连三发生意外。百姓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导致过往商客皆寻路绕行,对外通商次数也大大缩减。朕怀疑,此事没那么简单。”

  黄州在东南一带,四周临山,矿产丰富,尤以黑矿铁和玄晶石最为著名。因其为锻造上等武器的重要材料,又是本地独有,不少外盟邻邦每年都会花费大量的金钱物资重金向南国购买,也正是因此打开了对外通商的新道路。

  如今怪事频发,无法通商。就算时间不长,可对南国来说却也是一比不小的损失。

  萧君澈靠着椅背,眼皮半阖,一副懒散的模样。

  黄州之事他已有所耳闻。

  黄州矿产丰富,下洞采矿挣得钱多,当地几乎家家户户的男子选择去做矿工。

  数日前,一男子如往常一般晚上下工回家,第二天一早被妻子发现死亡。拉到衙门做尸检,未发现任何中毒或受伤现象,表情安详,像是睡着了一样。

  同样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多起。

  而就在那之后,一次正常采矿,矿洞突然间发生坍塌,导致十几名矿工直接被埋,丧命于此。

  矿洞坍塌是常有之事,很多人都只当是意外。负责人按照规矩给了死者家属赔偿费,就接着开山采矿。

  可奇怪的是,第二次采矿,又一次发生坍塌。众人以为是这个矿洞挖采过多,导致山体虚空,便换了个新的矿山继续采矿。

  哪知这第三次,矿洞再次塌陷,死伤大片。这回再也无人敢下洞,纷纷避之不及。

  渐渐地,坊间开始有传言。说是过度采矿得罪了山神,山神发怒,给这些进山的人下了诅咒,收了他们的命。

  几次矿洞坍塌只是警告,若再执意进山,必然会有更大的祸事降临。

  一传十,十传百,人人口中版本不一,慢慢就变成了黄州内有妖邪作祟,进城之人必遭灾祸。

  流言是真是假自是无从考究,但人生来便对鬼神有畏惧的心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是无论是过路行人还是来往商队,无一再敢从黄州经过。就算避无可避,也是快进快出,不做逗留。

  一时间,黄州成了百姓口中的“不详之地”。

  恒元帝看他不说话,刚想开口问,便听得那人慢悠悠道,“这事儿,跟红城一案还怪像的。”

  “你是说,还是与边塞跟西域人有关?”

  “皇兄可别忘了,黄州刺史张常海是谁的人。”

  恒元帝一愣,一拳砸桌子上,“当初好不容易找到贬罚贪官,任用贤臣的机会,朕怎么把这个狗东西给忘了!”

  张常海为人阴险狡诈,极度贪财,常年克扣百姓民脂民膏。几年前曾被贬官惩治,后因某些原因又官复原职。

  打那之后做事倒是老实了些,不像之前那样张扬。但手握黄州部分兵权,私下里利用职务之便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桩桩件件这些年恒元帝可是记得清清楚楚。

  萧君澈笑了笑,“就算上次的机会再好,皇兄也除不掉他。他不属冯海一党,又无直接证据可证明他触犯国法。更何况,他有那位撑腰,有恃无恐呢。”

  张常海精明就精明在这儿。

  自官复原职后,他做事非常小心谨慎,抹去了所有痕迹和证据。而且。明明所做所为都是大奸大恶之事,却能让黄州的驻守军对他心悦诚服,甚至连被他欺压过的百姓都赞他知错能改,是个好官。

  若是没有暗卫私下秘密跟踪调查,或许连他们也跟老百姓一样信了。

  “此次事态如此严重,若不是梁老帝师回乡祭祖途径黄州听说怪闻回来上报给朕,张常海不知还要瞒到什么时候!”

  “瞒?”萧君澈嗤笑一声,“怕是压根没想让朝廷知道。”

  恒元帝皱眉想了想,突然震惊道,“与红城发生之事类似,难道又是有人要炼制毒人?”

  “这就不知道了,具体还得查查再说。”

  萧君澈倒了两杯茶,一杯推到恒元帝面前,一杯自己拿着。指尖清透莹白,似是要与那上好的白玉杯混为一体。轻轻吹散热气,饮下,从始至终都是这么波澜不惊的样子。看了眼恒元帝,道,“皇兄是想让阿九去黄州?”

  一针见血,直戳重点,恒远帝就知道瞒不过他这个跟成精了似的弟弟,“除了她,朕想不到其他人选。”

  满朝文武,虽已清洗大半,但仍有很在暗处盘根错节,交织甚秘的杂交势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更何况,这些新任官员刚刚入朝不久,具体如何还要经过时间的考验。

  此次事关重大,若是能除了张常海,夺回黄州驻守军的二十万兵权,对朝中来说是一大幸事。

  萧君澈叹气,长指在桌上敲啊敲,颇为幽怨地低声道,“她才刚回来。”

  恒元帝听懂他这舍不得媳妇的意思,非常嫌弃,“又不是一去不回,至于吗?”

  “那皇兄为何不让皇嫂去?”

  恒元帝懒得理他,“她如此聪慧,又一身好武艺,想来定然会妥善解决此次之事。而且……别以为朕不知道你每次都派人暗中保护她。”

  顿了顿,又道,“只不过,她一直想不到是你罢了。”

  上次姜榆说晴音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别人只当她是自谦。只有他知道,定是有人暗中相助。

  具体是谁,不用想都知道。

  只有那个姑娘不知。

  萧君澈单手拄着头,悠悠道,“我人多,我乐意。”

  恒元帝:“……”

  呸!

  “皇兄不怕她到最后反叛吗?”

  “你喜欢的姑娘,不会是那种善恶不分之人,”恒元帝笑笑,“而且,你不是也查过她了?”

  “没查到。”

  “没查到?”恒元帝以为自己听错了,“怎么可能没查到?”

  萧君澈掌握天下最为缜密的情报网,想要知道一个人的信息犹如探囊取物,怎么就偏偏查不出一个姑娘的背景?

  “二次派出去的人回报,只查到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和残阳一起居住在红城的山上,其他就不清楚了。”

  两次都未查到,恒元帝觉得这姑娘有点意思,但没把她往坏人那边想,“查不到就算了,她所做之事,足以证明她并不是出自那边。”

  萧君澈笑笑不语。

  她自然不是那边的人。

  而他只是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背景,能让那个人都知道她。

  ——

  拿木头出了口恶气,姜榆浑身舒爽地回了家。

  残阳不在,这个时辰应该是已经去了烨王府。她闲来无事,便去了炼药房。

  半个多月没碰这些瓶瓶罐罐,手生的很,做起来有些费时间,等她再出来时已经是下午。

  回到渊王府也无事可做,姜榆随意逛了逛,又到后院摇椅上躺着。

  椅子摇啊摇,眼皮也跟着发沉。

  “哟,偷偷在这儿躲清闲呢?”

  姜榆侧头,瞧是恒元帝,立马起身行礼,“见过陛下。”

  “私下里不必如此多礼,”恒元帝笑道。

  目光略过旁边的两张摇椅,他眯了眯眼,“朕记得……这里之前没有这些东西,什么时候摆在这儿的?”

  “哦,蒋姨买的,说放在库房里时间长了会长毛,就放出来晾着。我有习惯趴那边的石桌睡觉,她看我总那么睡颈椎不舒服,就让我用摇椅了。”

  恒元帝:“……”

  长毛?

  你见过谁家金丝楠木长毛?

  哄姑娘能编个像样的理由吗!

  这特么明明是前几年外邦进贡的特制摇椅,对治疗睡眠困难有奇特疗效,全天下就这两把。当时萧君澈每晚入睡都很困难,他就把这两把椅子给他了。

  哪成想,现在被当做会长毛的普通椅子让人躺着。

  他这个弟弟,真是骚包的可以。

  表情十分复杂地看着椅子,“啊……挺好,挺好。”

  姜榆没注意恒元帝的奇奇怪怪,“陛下来,是有什么事吗?”

  “确有一事,需要你帮朕去做。”

  恒元帝四处看了看,看见红荛在不远处守着,放下心来。拉着姜榆坐下,讲黄州之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最后,他郑重道,“朕希望你能替朕斩奸除恶,夺回张常海手中的兵权,还百姓一个清明的黄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