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东 第60章 采马兰头

《浦江东》第60章 采马兰头

作者:大地风车 字数:1974 书籍:浦江东

  “四眼”还要继续说话。小花瞪眼看着他,说道:“就是你,不仅不帮忙,还废话特别多。”

  小毛打圆场,拍拍手上的泥巴,笑道:“好了好了。现在我们今天的第一件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就是采马兰头的任务了。”

  小花把玻璃瓶小心地放进书包,高兴地说道:“今天要多采一点回去。上个礼拜天我就没有吃的尽兴。马兰头豆腐干,再配上小毛古古家里菜卤蛋,……”

  “四眼”回过头,想说话,但是又活生生咽回去了。其实他想说的是:还不是你早看上小毛家里的菜卤蛋,才想出来今天要采马兰头的吧?”

  清明前后,马兰头是江南一带随处可见的野菜。

  春天的野菜是大自然的最为珍贵的馈赠,也是人与自然相生相伴的见证。

  3,4月份,几场春雨后,茵绿脆嫩的马兰头一夜之间全部冒起来。在黄浦江岸、路边田地上,随处可见密密麻麻长在一起的马兰头,叶片层层叠叠,东一陇,西一簇。

  马兰头其实是一种身价十分卑微的野菜。静静地生长在田头陇畔,沟渠路边,没有惊人的多姿,没有艳丽的花朵,不与春争。即便被人采摘完了,一场春雨后,又会蓬蓬勃勃地快速生长起来。

  “马拦(兰)头,拦路生,我为拔之容马行。只恐救荒人出城,骑马可到破柴荆。”这首明人王磐《野菜谱》中记录的一首马兰头的歌谣,道出了马兰头长势之快和它的生机勃勃。

  马兰头归属菊科植物,别名马兰、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螃蜞头草等。其叶如泽兰,青翠中透露出鲜活;其花似菊,呈现出一种高雅的紫色。

  因为人们往往摘其嫩茎叶头作为蔬菜,所以又称之为马兰头。

  但就是这种看上去毫不起眼的野菜,却是一代一代人们的喜爱。每当春日,餐桌上一道马兰头的时令鲜菜,让上海人倍感温馨。

  上海人的说法,马兰头是春天搅动味蕾的食物。如果没有吃到马兰头,就会觉得这个春天不完整。

  马兰头是一种适应性特别强的植物,抗寒耐热力很强,对光照要求不严,对土壤的要求亦不严。在32℃高温下能正常生长,在-10℃以下能安全越冬。当地温回升到10~12℃,气温在10~15℃时,嫩叶嫩茎就开始迅速生长。这时候的马兰头是最鲜嫩肥美的时候,也是人们享受美味的时候。

  马兰头的采挖比较方便,因为它们往往成片成簇地生长,小半天的功夫就能挖到满满一袋子。

  采挖马兰头,最好是带剪刀,用剪刀剪断茎叶。圆圆叶子、根茎紫红色的马兰头,小毛他们称之为馄饨马兰头,吃起来味道要更好一些,最为鲜嫩,也更爽脆。

  小时候,小毛经常挎个小篮跟在母亲,或者是外婆身后到田野地头采摘马兰头。一手捋叶,一手拿小剪子将嫩叶剪下,菜梗嫩嫩的,有点微微红,细细一闻确有一股清香,挑出的马兰头就放在小篮里。

  马兰头的茎是直立的,躲在草丛里又大又嫩。有的略带红色,根茎细长圆柱形,有多条浅细竖纹,质脆易折断,断面中间有白髓。叶子披针形或长圆形,表面粗糙,两面有短毛。如果挖到比较老的马兰头,不要扔,把根茎部剪成一节节,就像养花一样种到花盆里养起来,勤浇水,多晒太阳,过半个月左右,就能长出新的马兰头来。

  “离离幽草自成丛,过眼儿童采撷空。不知马兰入晨俎,何似燕麦摇春风。”这是诗人陆游生动描写儿童采摘马兰头去做早饭的情景。

  古人说,嚼得菜根,百事可作。其实到野外去采马兰头,不在乎挖到多少野菜,在乎的是那份野趣。

  马兰头营养丰富,又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还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湿消肿之功效。食之可清热去火,增强人体免疫力。春天吃,正合养身之道。

  马兰头有很多种吃法。

  但是真正新鲜的野生马兰头却不能直接吃,麻嘴麻喉咙不说,还有一股股苦涩味。

  这是因为其在吸收阳光发生光合作用时生成的植物生化物质产生的。所以做菜之前最好先在水里洗净,再到开水里烫一烫,焯一下。这样能去其生涩苦味,而且能让马兰头吃起有滑嫩的口感。

  经过这样初步处理以后的马兰头,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马兰香干是最常见的一种吃法。

  马兰头焯水后切碎,香干也飞水后切碎粒,最好买那种带有咸味的香豆腐干,带有茶味的茶干更好。热锅放油,炒香豆腐干粒,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味,加入切碎的马兰头,依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糖和麻油,拌匀后即可食用。

  其次是马兰豆腐羹。水豆腐的爽滑和马兰头的清香可口可谓是相得益彰。

  马兰头最好不要过夜,因为失掉水分后就不香了。如果采的马兰头多了,切碎后加上香干末和肉末炒香后还可以做各种馅料,可以包馄饨,烙盒子或是卷菜卷。

  隔壁的宁波奶奶家里,每于夏天就总是采摘肥嫩的马兰头晾干,过年时用来作馅做包子。这种包子蘸了香油吃,有一股特别的香味。

  小花就特别欢喜吃马兰头菜包子。一口咬下去酥脆中跳出一抹春天的清香。

  小毛则更钟爱“四眼”做出来的简单清爽的凉拌马兰头:把处理好的马兰头切碎,放点煮好的五香花生米,再放点切碎的五香豆腐干,用酱油、麻油、精盐、白糖、味精辣椒油拌均即可。

  明代笔记中有一首《马兰歌》:“马兰不择地,丛生遍原麓。碧叶绿紫茎,三月春雨足。呼儿争采撷,盈筐更盈掬。微汤涌蟹眼,辛去甘自复。吴盐点轻膏,异器共衅熟。物俭人不争,因得骋所欲。不闻胶西守,饱餐赋杞菊。洵美草不滋,可以废粱肉。”生动地描摹了马兰头碧叶紫茎的形态,其中所写的吃法和现在并无两样。

  “这次我们语文老师布置的日记,让我们写马兰头。”小花笑笑,说道:“小毛古古,你给我们讲讲和马兰头有关的典故,或者是故事,好吧?”

  “这样的作文,我们老早子经常写的。好伐?”“四眼”呵呵笑道。

  “四眼”又说道:“实际上,不仅仅是马兰头,刚才我们抓的洋辣子虫卵也可以写成作文的啊。把我们刚才怎么抓洋辣子的过程写出来,就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洋辣子这种东西,是害虫,我才不写的呢!”小花笑了笑,又说:“好……好,表哥你既然全知道,那就你先来说说马兰头好了?”

  “四眼”尴尬地呵呵一笑,不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