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东 第503章 终借得东方

《浦江东》第503章 终借得东方

作者:大地风车 字数:1798 书籍:浦江东

  (与前一章内容稍有修改。)

  可事实上确实就是如此。

  原来开发初期,李江把2平方公里的地分别以极低的价格批租给了四家公司,分别是源信、浙江泰银、东北的晨华和一家台湾公司。

  每个公司拿走了0.5平方公里,初期决定开发的4平方公里土地一下子2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没了。其中源信是信中和加拿大能源公司的合资企业,条约中还同意他们额外保留0.5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权,也就是说总共要拿走1平方公里。

  但是,直到王建浦来到李江为止,这四块庞大规模的土地,仍只是静静地躺在那里,一个企业也没进来,甚至一锹土也不曾有挖动过。

  王建浦一开始就是具体分管园区的招商,但是那时候,龙东大道只是一条光秃秃的路,连基本的水电都没有,还怎么招商?

  再来说李江园区人才的问题。

  发展目的是发展观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伟大领袖就曾经说过,“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李江园区开发至今,开发建设之所以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实还是人的问题拖了很多后腿。

  因为所有的工作,最后总归要落实。

  而要落实,就一定要有人去干活。

  这是最简单不过的朴素的道理和常识了。

  如果说缺钱少地还可以往后拖一拖,或者是马上想想办法也能起到立竿见影效果的话,李江园区人才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就必须势在必行,当时已经到了非马上改革不可的程度。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直到最后能有所用,是需要有足够的时间的,这一个过程其实很不容易。

  王建浦还想起来当中发生的一件“哭笑不得”的小插曲。

  那是他到任李江园区工作的第二个月。

  先生来园区视察工作。

  站在龙东大道罗山路口举目望去,那时候的李江高科技园区,除了一条窄小的两车道龙东路外,完全是一片绿油油的农地,白墙黑瓦的农舍零星地点缀在农田间,连半点开发区的影子也见不着。而实际上这个时候李江开发区已经开发一年了。

  尽管这样,吴主任还是“硬着头皮”率领园区班子现场汇报工作。

  边介绍边给先生看规划。当时给看的地方就是一块烂泥地,背后是一个水井的井塔,其它实际上什么也没有。

  实际上,就是这个水井,也是一个月前因为园区缺水,公用局的自来水施工队勘查现场,由于当时龙东大道已经建设差不多,接管子已经来不及了,所以经研究后决定打的一口水井。

  因为实在没有什么好介绍的,于是吴主任临时发挥,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笑着向介绍,这是园区的矿泉水厂。

  先生其实心里明白,马上戳穿他的谎言:“难道矿泉水厂也是高科技啊?”

  当时吴主任只好连忙解释,因为打了水井以后,园区取点地下水做矿泉水,只是临时而为之。

  --------

  所有的这一切,这就是当初王建浦刚刚来到园区时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所遭遇到的所有困境中的一个小小的缩影而已。

  刚刚过去的半年多时间,对于王建浦而言,完全可以说是是一场艰苦的战斗、一次他自参加工作以来所遭遇的最大挑战。

  没有钱、没有地、没有人,连办公场所也没有。这一些困难,犹如一座座大山,都迎面给了当初初来乍到李江园区的王建浦,一开始开展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

  果然,刚一上任,园区现实的困境就给了王建浦一个结结实实的下马威。

  天上的雪花,密密麻麻的像蒲公英一般的雪在空中舞,在随风飞。

  雪花似乎变得更大了,也变得更厚了,越下越大,一阵紧似一阵。一片片雪花从天上飘落下来,地上树上房顶上都早已经变成白色的了。

  而这时候,所有李江园区的员工却是热血沸腾,激动万分。一个个精神饱满地注视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献上最庄重的注目礼,唱响最嘹亮的国歌: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有雪花飘落在王建东的脸上,冰冰凉,一瞬间马上就又融化了。

  此情此景,此时此刻,王建浦的眼睛早已经湿润。

  他的思绪,又回到了刚刚过去的这大半年自己在李江的工作经历上来。

  是的啊,遇到困境,那-----,李江园区应该怎么办?

  开弓没有回头箭,李江园区决心破釜沉舟,大力调整和改革开发现状。

  好在,就是在这样那样艰难的情境下,园区很及时的得到了市里和新区领导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市里各部委的鼎力支持,帮助园区一步步度过了难关,终于走到了今天。

  首先,园区能在困境中寻得突破,开启发展的新局面,当然离不开市里和新区领导的亲临指导和关心。

  前面说起过的所谓矿泉水厂,虽然是考察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不过从中,其实也不难看出他对产业发展的重视。

  也很早就关心李江的发展。他多次嘱咐园区领导,李江要逐步开发,不要急,但是要做好基础工程,及早开展招商引资工程,最好要在半年到一年之内出形象。

  也正是指示,最终促动园区对开发规模进行调整,将原来先期开发4平方公里的计划缩小至先期开发0.4平方公里,集中有限资源在这0.4平方公里内,尽快实现批租,展现李江形象。

  另外,就在前几天,和人大老领导一行,在副市长的陪同下来李江视察。

  看到半年时间里,崭新的办公楼、网球场、游泳池和食堂一应俱全,欣然题字“开拓奋进”。这个简短有力的题字,给了李江人莫大的鼓舞和支持。

  有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接下来有些一直“老大难”的事情办起来就顺畅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