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东 第402章 苦涩的幽默

《浦江东》第402章 苦涩的幽默

作者:大地风车 字数:1788 书籍:浦江东

  “呵呵,听起来似乎满有意思的。这些历史我怎么好像没有什么印象?”王建浦听到这里,来了兴致,笑着对自己父亲说道:“阿爹你倒是要和我们好好找说说这些历史。”

  “最后一次换房的时候你还小,你妹妹那时候都还没有出生呢--------?”

  说到王建好,伯母突然间语气平缓下来。停顿一下,她转过头问伯父:“女儿好像有一段时间没有写信回来了吧?”

  见伯母问自己这个问题,伯父似乎有些尴尬。笑了笑,他自嘲道:“女儿每次写信回来我都要看好几次,可是我哪能还记得这些信收到的时间?”

  “说明你还是不关心女儿的生活和学习。”伯母的话里这时候明显有了抱怨。

  伯父摸摸自己的鼻子,只抽烟。不响了。

  “按照往常寄信时间间隔计算的话,这两三天阿妹估计就要来信了。”王建浦知道母亲记挂自己一介头远在美国的妹妹,连忙打圆场。

  见母亲还是有些不太好的情绪,他继续安慰母亲:“姆妈你放一万个心,阿妹在那边都很好,以她的能力,在那边不会有什么不好事情的。”

  “女儿也是命苦,一介头远隔重洋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读书--------”

  “咳----,咳-----!”

  伯父咳嗽了两声。伯母看伯父两眼,到嘴的话只好又咽回去了。

  女儿在国外读书,还有寄信的频率和时间-----,等等这些事情伯母自然之道。只是知道是一回事,思念却又是另一回事。但是她也知道在今天的这个场合,自己不应该在这个话题上表现和关注得太多,所以最后伯母用手在自己眼角擦擦,不说话了。

  场面一下子安静下来。

  李尚倒是很懂事,移动下阿凳,离伯母坐得更近了一些,伸手拉住了伯母的左手,放在自己手心里。

  伯母伸出右手在李尚的手掌上拍了拍。两人相视,轻轻笑了一下。然后伯母再一次擦擦眼角,就低头看着地面,不响了。

  算是一个小小的插曲。

  房间外这时候的风雨似乎更大了一些。有零星的雨点打在钢制窗户的玻璃上,“啪啪”作响。

  沉默里奥一小会儿,大家继续讲老早子上海换房相关的一些往事。

  “怕是也不太好调的吧?”见都不做声,李尚母亲小声问道,“我们虽然在乡下头,八几年的辰光住房也一样是紧张的。”

  李尚父亲点点头,说:“总归会有进城的机会,还有亲戚朋友也会说,所以讲当时上海城里的住房情况我们大致也知道一些。”

  伯父笑笑,继续往下说。

  “不是不太好调,而是非常难调。”想了想,他说道,“在我的印象中,调房子的过程,用你们知识分子的话来说,叫做什么,-------对了,艰难而又曲折,这几个字来形容,一点不过分的。”

  伯父说的都是他自身的经历总结出来的大实话。

  在过去的上海,当时就有一句戏言:“调房子比找对象难”。的确,找对象是一对一你情我愿的事情,而调房子是一家子对一家子的问题。或许只要家庭成员中有一人投反对票,那便全盘否定了。

  事实上,换房的过程不仅艰难曲折,同时也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首先,换房人要向自己房屋所属的房管部门报批,得到《住房使用交换登记证》以后才可以开始换房了。另外,寻找房源的一个途径也很成问题。

  当时寻找房源的主要途径就是张贴换房小广告。

  在上面写清楚自己房屋的情况,希望交换的房屋的要求,留下联系方式,然后在休息日拎着浆糊桶,在电线杆上、弄堂口以及公交车站旁四处张贴。

  如果有人有意向,就会根据小广告上的联络方式联系你,然后双方再约定接头见面的时间地点。因为双方互相不认识,所以还要讲清楚自己那天会穿什么样子的衣服,甚至是背个什么样的包,手里拿样什么东西。

  “现在听来蛮有趣,其实这是一种苦涩的幽默,当年为了换到更理想些的房子,大家都想尽了办法。”

  讲起来贴小广告的经历。伯父现在还记忆犹新。

  他回忆道,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吃过晚饭后我们两介头,还有他叔叔婶子两介头便行动了。经常是我在灶火上捣浆糊,你们阿爹就在32K大小的纸上,用“蓝印纸”覆盖着抄写自家房屋的情况以及换房的要求。

  他说,然后你们姆妈坐我自行车后座上,两家人一起行动,乘着夜色在电线杆上张贴换房广告,顺便也看别人早先贴上去的招贴,看看有合适的房源,要是碰上有合适的,就赶紧抄下对方的联系方式。

  但是话说回来,靠小广告成功换房的比例实际上并不高。

  首先,贴广告的方式很短命。过一二天再去看,原来的广告要么被覆盖住了,要么被撕走了。于是新一轮的捣浆糊、抄写、张贴再重新来一遍……

  二来,相比之下,各个区的房管所大门口却真的很热闹,挤满了黑压压的急于换房的人群。至今回想起来,这情景有点像现在人民公园“相亲角”。

  所以后来发现,要换房子的人总要到居住地的房管所去办手续,所以大家都聚到房管所门口的马路上互通信息,时间长了,人越来越多,马路换房市场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伯父说道,想想也是,大家面对面地谈条件的确要比在电线杆上贴广告来得直接。要是运气好,双方能谈得拢的当场就去对方家看房子了。

  伯母插话进来。这时候情绪已经恢复正常。

  喝一口茶,放下杯子,她似乎也有很多话要说:“你们可能不知道,这些换房的地方,每天下班后到晚上九、十点钟,人声鼎沸,非常闹猛的。”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说道:“特别是到了星期天,那些地方小马路更是要被挤得水泄不通的。哎呦哎,现在想想,要是碰上下雪下雨,或者高温天,当时真的满遭罪的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