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东 第337章 大桥雄姿初具

《浦江东》第337章 大桥雄姿初具

作者:大地风车 字数:1772 书籍:浦江东

  师徒俩人走到黄浦江边的临时码头。

  日出江花红胜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黄浦江乌乌泱泱。朝阳照射在江面上,泛起一片金色的明亮,一闪一闪泛着金光。

  王建东不由得站定,抬头上望。

  眼前正在建设中的连接杨浦区和浦东新区的浦杨大桥,虽然还没有最后完工,但已是雄姿初具。

  浦杨大桥是继浦南大桥之后,又一座跨越黄浦江的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

  大桥全长7658米,主桥为双塔双索面钢筋混凝土和钢叠合梁斜拉桥结构。主跨1172米,领先挪威斯堪森桥72米,当之无愧地戴上了当时“世界第一斜拉桥“的桂冠。即将全部建成的大桥,主塔高208米,塔形呈倒“Y”钻石形。以其线条流畅,动感强烈的设计造型横跨浦江,开始成为上海的又一个崭新的门户特征。

  位于黄浦江下游段的这座大桥,距吴淞口20.5公里,离外滩5.3公里,与南浦大桥相距11公里。

  桥塔两侧各有32对共256根钢拉索将桥面凌空悬起,最粗索由直径7毫米的301根高强钢丝编成,重约33吨,最长的斜拉索为325米。加起来全桥斜拉索总长度约2万多米,总重量约2900吨。

  在整体布局上,浦杨大桥分别由水上主桥、陆地浦东、浦西引桥、倒Y形桥塔、及其各立交匝道组成,主桥路段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布置。

  设计特点方面,浦杨大桥为一跨过江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采用钢梁与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相结合的叠合梁结构,塔型为倒Y“钻石”形,浦东、浦西桥塔两侧以钢索悬挂连接主梁,索面成空间扇形布置;引桥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墩台结构。

  设计理念上,浦杨大桥的主塔设计以A型构图,直线与直线交接除用弧度过度;主塔柱顶部为一个直径10余米的半圆形缺口,塔顶处理成倾斜状,轮廓明显,造型简练,似一只扶摇直上的展翅鱿鹏搏击长空。意喻着浦东与浦西遥相呼应,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上海以崭新的姿态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按照设计能力,大桥建成后每天可解决5万辆车次过江,对上海的浦东开发和推动上海城市建设,都将具有重要意义。它与浦南大桥一起,是上海市内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上海改革开放迈向新世纪的又一个象征和标志。

  全桥设计精巧、造型优美、气势恢宏。

  从王建东这里的角度看过去,浦杨大桥犹如一架耸立于白云与江水间的竖琴,静聆清风拂动琴弦。长而纤细的桥面,又犹如一道横跨浦江的彩虹。

  挺拔高耸的塔柱似一把利剑直刺苍穹。塔两侧排列整齐、刚劲有力的斜拉索如流星雨下呈扇面展开,更象展翅高飞的雄鹰。

  一时间,王建东看得入神。

  老胡在一边假意咳嗽了几下,笑笑道:“怎么,一个月没有来,是不是感觉变化特别地大?”

  “完全出乎我的想像。”王建东笑笑,说,“上次离开的时候,很多外在的装置还没又拆掉,看不出真正的全貌。这次回来,简直不要太震撼了的。”

  桥塔顶端老人家题写的“浦杨大桥”四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发光,夺人眼目。

  老胡问:“你晓得原来浦杨大桥最初批下来的名字是什么吗?”

  王建东当然知道,这里面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最早的文件,国家计委批复:“为在‘八五’期间形成浦东开发的起步条件,解决浦东、浦西间的越江交通问题,同意建设宁浦大桥。”

  之所以批复中叫做“宁浦”,是因为杨浦大桥的一端位于市苏州河以北的宁国路地区。

  消息一出,牵动了全上海人民的心。一名小学生专门写信给市领导,鉴于“宁浦”和“南浦”的上海话发音较相近,易搞错,建议改“宁浦大桥”为“浦杨大桥”。

  没想到的是,有关部门从善如流,竟然当即采纳了这位小朋友的意见,从此改名字叫做“浦杨大桥”。

  浦杨大桥全桥钢结构总重量约12600吨,梁与梁之间由30多万套高强螺栓连接。

  桥的建筑精度和质量更是极为高超:其主桥钢结构由高强螺栓连结,螺栓孔达100万零8千只,无一误差;大桥主塔设计要求垂直精度为三千分之一,而实际精度为一万五千分之一,即高达208米的主塔垂直偏差,竟然仅仅只有1.39公分。

  老胡感叹:“在浦杨大桥建设的施工工艺上我们做了调整,只用一年时间完成了主塔建造。所有116万个孔洞,螺栓通过率100%,垂直度为115000,精确度进一步提高。”

  王建东认真听,不响。

  还有就是大桥的合龙时间,前期工程越精密,大桥的合龙时间就越短。老胡回忆起来这些,还是很自豪:“你晓得伐?南浦大桥花了2小时45分钟,而这次杨浦大桥是1小时30分钟。”

  这些数据王建浦虽然早已知道,但是听师傅说起来还是相当吃惊。

  当时市里书记到我们这儿来开会,他原来打算要去看合龙的,结果会还没有开完,合龙已经完成了,没看到。老胡接着说:“他也没想到合龙时间这么快,这么顺利。”

  浦杨大桥在行车道两侧设置有观光人行道,可以从地面搭乘电梯到达主桥面。

  电梯早已完工。师徒俩人走到电梯口,搭乘电梯直接到达最上面桥梁的作业面。

  “这一次,就像之前的浦南大桥一样,也是历史给了浦东一个机会,给了上海一个机会,也为我们市政工程公司在黄浦江上建造更多的跨江大桥提供了机会。”

  电梯缓缓上升,老胡接着说道:“之前浦南大桥的建成通车,实现了黄浦江上海市区段上“零”的突破。那么这次杨浦大桥的初步建成,则使我国的斜拉桥设计建造能力一举领先于国际桥梁界,奠定了我国在国际桥梁界的地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