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浦江东 第126章 临江中学的学生

《浦江东》第126章 临江中学的学生

作者:大地风车 字数:1762 书籍:浦江东

  这天早上,姐姐早班,刚好上班和小毛上学的时间差不多。于是姐姐“自告奋勇”请客,三人去浦东公园旁的一爿混沌摊上吃早点。

  混沌做好。姐姐特意让老板往各自的碗里多加料,比如说虾皮,榨菜粒,还有芝麻油。

  小毛往自己碗里再倒进去一点点辣油。热乎乎的混沌吃进肚里,一下子更加精神起来。

  王国良问姐弟俩:“前几天去外婆家里,玩得高兴吗?”

  这一次国庆节的三天假期,王国良放假前一天的晚上从学校直接去了江阴的船厂,直到昨晚上后半夜才回来,所以这一个假期,今早才算和姐弟俩搭上话。

  互相讲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事情。

  突然间想起来什么,小毛问:“阿爹,你说建沼气池适合外公他们处理之前养猪场粪便的做法吗?”

  “怎么,外公他们想着用沼气池的方式来处理之前留下来的那些东西?”王国良囫囵吃进去一个馄饨。

  小毛又把外公他们生产队想去考察沼气池的事体简单说了说。

  王国良想了想,说:“我觉得不太可行的。”

  “为什么?”小毛问道。

  “很简单,原材料短缺。你想啊,要是过一段时间,这些东西都处理完了,再上哪儿去找原材料?再说了,建沼气池也有投入,并且,在我的印象里,这个数字也不是一个小数。”

  小毛还要再说话,王国良一看手表,起身说道:“我去学校查查资料,晚上回来和你一起分析。吃完了吗?抓紧走。”

  吃完后,在陆家嘴码头与姐姐告别,小毛父子俩再搭乘轮渡去市区学校。

  挤上渡轮,喘一口长气。稍微安静下来。

  这时候有对岸的一艘渡轮开过来。

  看过去,和自己的这班渡轮一样拥挤。醒目的是,乘客里面间杂有很多穿校服的学生,看模样的话,应该是初中生。三三两两,刚才在码头和岸上也时有所见。

  小毛有些奇怪,问阿爹:“上学路上我经常看到有穿校服的学生,难道还有市区的学生来我们浦东上学的吗?”

  王国良双手扶着脚踏车,看着对过渡轮上的学生,说道:“从穿的校服上来看,他们可能是你阿姐工厂旁边临江中学的学生。”

  旁边有乘客搭话,肯定地说道:“是临江中学的学生没错。基本上每天这个点,他们正是搭乘渡轮过江上学的时候。”

  周围有不少人附和,表示肯定的意思。

  小毛还是不理解,说:“市区的学生来我们浦东上学多有不便?”

  旁边有人哈哈一笑,说:“我看你也穿着校服,应该是去市区上学的吧?我们浦东也有很多学生去市区上学的,只不过他们是反过来而已,有啥大惊小怪的?”

  “讲起来临江这个学校还算是方便,码头过去并没有多远。反而是我们浦东去市区上学的孩子,要更多,还要距离更远的。”

  “是的啊,孩子们遭罪哟!”

  ……

  王国良想了想,低声说:“讲起来烟厂路上这个学校的历史,话就长了。”

  要追溯到64年。一直缺乏校舍场地的黄浦区,为了解决外滩地区小学生升学高峰带来的入学难,这一年决定在浦东陆家嘴新办临江初级中学。

  区教育局特地从格致、金陵、培光等一些重点中学挑选了一批骨干教师,再加上招录了这年由全国各地毕业的20多名大学生,担当起了临江的教育力量。

  因为校舍当时还未竣工,只好借用刚刚造好的东昌路上的临浦中学上课。当时两个学校各招生18个班级,由于教室的欠缺,只能采用三班二教室轮流的教学方式上课。

  第二年,也就是65年,新校舍落成。

  陆家嘴码头就成了临江中学很多市区学生每天浦东上学的必经之路。

  从此每一天的清晨,伴随着海关的悠远钟声,学生们就在延安东路外滩登上渡轮,前往对江的陆家嘴码头下船,随着潮水般的人群,走过工人体育场,浦东公园与上棉十厂,步行10分钟,到达烟厂路150号的这个学校上课。这种浦西学生往浦东就读的局面,一直延续至今。

  说说笑笑,时间就过得很快。

  不一会儿,渡轮抵达对岸。小毛父子俩抓紧时间出来,继续骑脚踏车往学校赶。

  小毛书车熟路坐上后座,说:“阿爹你不会迟到吧?”

  王国良看看时间,笑笑说:“今朝倒是蛮顺利,时间上还稍有充裕。”

  小毛又问道:“我有一点还是没搞懂。要是万一迟到了,对你们做老师的来说,又会有啥处分的呢?”

  “那就坏处多多了,晓得伐?”

  王国良笑了笑,接着说道:“最直接的,单位职工迟到一次,不但要扣除当月的奖金、甚至还要扣除季度奖、年度奖。你讲讲,严重吗?”

  “现在是秋天,要是万一哪天黄浦江上起大雾,渡轮不能开航呢?”小毛想了想,说,“再讲,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谁也不能保证黄浦江上不起雾的吧?”

  王国良说道:“那也只能自认倒霉。奖金制度就是这样,总不可能为了几个迟到的人而有所改变吧?一个工厂,或者是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有这么多人上班,总归要有规章制度的。既然有规章制度,大家就都得遵守,你说对吧?”

  小毛笑了笑,说:“看来还是我们读书的学生要好一些。真迟到了,只要能说出来理由的话,班主任基本都能理解,不会多讲我们什么的。”

  “理解是理解,我们单位的领导也会理解的。只是制度就是这样,又有什么办法?”

  王国良一边看路蹬车,边说道:“这些讲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反映在工资上,就都可能是大事。现在我们每个月的工资就只有几十块钱,要真是没了奖金,柴米油盐酱醋茶,搞不好就演变成一户人家的大事了。懂伐?”

  到学校门口,小毛下车。走了几步,又返了回来:“阿爹,讲好的沼气池资料你不要忘记了的,好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