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际倒爷 第一百四十五章 列宁山

《国际倒爷》第一百四十五章 列宁山

作者:三叶草爱心 字数:2452 书籍:国际倒爷

  出租车载着我们到了列宁山观景台,观景台正对着莫斯科大学教学主楼的正门。矗立在列宁山之巅的莫斯科大学尖塔形的主楼高高在上地俯瞰着莫斯科河和整个莫斯科城,塔尖的金环五星在蓝天丽日下熠熠闪光。超哥讲,这座主楼是号称七姐妹的莫斯科七座斯大林式建筑之一,斯大林式建筑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式建筑,大底座高尖顶,气势高大宏伟。我想,这些斯大林式建筑应该很好地凸显了斯大林的性格和当时他独裁式的统治。

  斯维塔又如同一名合格的导游般,给我介绍起莫斯科大学,莫斯科大学全名叫全名国立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大学,是俄罗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在这所俄国最早和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里,其科学上和教育上独特的学派早已名誉世界,在这之中的教授及毕业生不乏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世界著名科学家。文化名人屠格涅夫、别林斯基均是莫大的学生。论排名,莫大位列世界高校排名前一百之列。我知道罗蒙诺索夫是俄罗斯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是他最先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在这所世界著名学府的大门前,我不禁心生向往,如果能有机会,我一定要在这里读书。莫斯科大学没有围墙,可是不允许进入,我们也只能在门前转转。斯维塔讲,莫斯科大学教学主楼曾经是欧洲最高的建筑,其中心塔高240米,共36层,周围有四个翼。据说里边走廊共长三十多公里,有五千多间房间。我和超哥听得直吐舌头。

  等斯维塔讲完,我问斯维塔:“斯维塔你是不是做过导游?”斯维塔拉着我的手呵呵一笑说:“鹏,我前天特意读了半天介绍莫斯科的书,这些都是给你们准备的,我这导游合格吧?”我不禁心生感动,搂住斯维塔说:“斯维塔,谢谢你,你是最好的导游。”斯维塔对着我嫣然一笑“鹏,我希望你能喜欢莫斯科。”斯维塔是想方设法把我留在莫斯科,不过正如我和超哥探讨过的,莫斯科并不适合我们。

  观景台的广场边停着两辆旅游巴士,一群讲着英语的老人正在拍照。见到我们,几个老人用英语和我们打招呼。斯维塔用英语和他们交流了几句,然后告诉我们,这群老人是来自欧洲的游客。当听说我们是中国人,有几个老人很兴奋,嘴里用英文说着:“CHINABEIJING.GREATWALL。”这几句我听懂了,是说中国北京长城。斯维塔又和他们交流了几句,然后告诉我们,这几个老人去过中国北京。在这里能遇到几个去过中国的欧洲人,我和超哥感觉听亲切的,几个老人拉着我们一起合影,于是我们以莫斯科大学教学主楼为背景一起合影。只可惜我们都没有带相机,见我们没有相机,其中一个老人要了斯维塔的地址,他说把照片寄给斯维塔。目送着老人们登车离去,我们默默祝福老人们健康长寿。

  今天的天气很好,站在观景台上,莫斯科河和莫斯科城市美景一览无遗。列宁山脚下莫斯科河对面,正对着观景台的是一座很大型的体育场。斯维塔告诉我们,那是莫斯科中央体育场,它建于四五十年代。1980年,为迎接在莫斯科举办的第22届奥运会,还对它进行了扩建并把它作为奥运会的主会场。这样一来,就使它成为式欧洲最好的体育场之一。从观景台还可以看到克里姆林宫教堂群,新圣女修道院,地铁桥和科学院主楼。

  这时候薇拉哼起了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斯维塔也跟着一起哼起来,我看到歌词中有列宁山。超哥听着会心地笑了,他告诉我:“大鹏,这首歌叫列宁山,是前苏联时代的歌曲,我上大学的时候听过,这首歌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五十年代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我认真地听薇拉和斯维塔唱歌,听出了大概的意思,歌曲是站在列宁山上赞美首都莫斯科的美丽。等薇拉和斯维塔唱完,我和超哥情不自禁鼓起了掌。怕我刚才没有听清楚歌词,斯维塔又仿佛诗朗诵一般,把这首歌的歌词朗诵了一遍,亲爱的朋友,我们都爱列宁山,让我们迎接黎明的旭光。在高高山上我们眺望四方,莫斯科的风光多么明朗。工厂的烟囱高高插入云霄,克里姆林宫上曙光照耀。当我们登上列宁山的高峰,我们的胸怀多么舒畅。伟大的城市出现在我们眼前,实现了人民美丽的理想。远处的太阳闪耀着金光,嫩绿的树叶轻轻歌唱。列宁山啊,今天你更加雄伟,看高楼大厦排列成行。它们装饰着我们伟大的城市,大学生成群涌到这山上。当我们想起年轻的时光,当年的歌声又在荡漾。全世界的希望,俄罗斯的心脏,我们的首都,啊,莫斯科!听完歌词,我想,这首歌确实是典型的社会主义时代歌曲,在当时应该激励了无数人,不过我更加喜欢《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浪漫。看天色尚早,我们来到了位于列宁山背后与“新处女修道院”一墙之隔的“新处女公墓”,如果没人提醒,谁会想到,在这一片森林之中安睡着那么多伟大的灵魂。

  公墓的门不到十米宽,看起来也没有一般公墓的肃穆之象。公墓里一派安详,墓碑很紧凑地排放着。墓碑多为人物石雕,或全身,或半身,或头像,神形各异。漫步墓地,犹如置身一座人物艺术雕塑博物馆。生者对死者的哀思、悼念、评价、理解,都倾注于对墓碑的一刀一凿之间。这些雕塑人物,有的托腮沉思,有的凝眸远望,有的神情诙谐,有的面容严峻,有的仍不舍与爱犬分离,还有的嘴叼烟斗、死后仍不改吞云吐雾的嗜好......死者的灵魂性格、喜怒哀乐,被刻画得形神毕肖、淋漓尽致,令人回味、遐思。

  我们在薇拉的引领下,找到了我们熟知的作家果戈里、契柯夫,画家列维坦、世界上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农艺科学家米丘林等名人的墓碑。也找到了赫鲁晓夫的墓碑,他的黑白人头雕像夹在几何图形的黑白两块石头中间,显得有些怪异。斯维塔讲,赫鲁晓夫是前苏共最高领导人中唯一没安葬在克里姆林宫红墙下的一位。据说是由于反对斯大林的赫鲁晓夫生前说过,不愿和红场上的斯大林埋在一起,而靠政变逼他下台的勃列日涅夫也不同意在红场上为他建碑,所以被埋在了新处女公墓。家人请当时苏联最有名的现代派雕塑家涅伊兹维斯内为赫鲁晓夫雕塑像,好对他一生做个形象的总结和评价,这很有戏剧性。赫鲁晓夫生前曾多次在公开的场合对涅伊兹维斯内有过不好的评价,但他宽容的答应了赫鲁晓夫家人的请求,只提了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干涉创作。他的创作呈现给人们的结果是:赫鲁晓夫的墓上立着一块高三米宽两米的墓碑,由黑白两色的花岗石几何交叉组成,赫鲁晓夫的头像就夹在黑白几何体中间,表现了赫鲁晓夫鲜明的个人性格和他的历史功过。赫鲁晓夫的头从花岗石中探了出来,紧盯着来来往往的后人,仿佛在倾听着世人对自己的评价。

  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女英雄卓娅以及她的弟弟、母亲也在这里,而卓娅的墓碑就再现了卓娅牺牲的场面。最后我们找到了公墓里卫衣一块中国人的墓碑,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王明的墓碑。王明身穿中山装,两眼直视前方。

  斯维塔讲,新处女公墓是俄罗斯人心中的圣地,是俄罗斯人精神的家园。人们来到这里不是告别生命,而是重新解读生命,净化灵魂。而我强烈地感受到,这里埋葬着影响了俄罗斯甚至整个世界的一代人,来到墓地就仿佛穿越了这个国家的历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