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南来,北往 第二十三章:疲惫

《南来,北往》第二十三章:疲惫

作者:夏将离 字数:2922 书籍:南来,北往

  秦子衿不想再谈起这个话题。

  虽然她知道,逃避不能解决问题,可是所有人的态度都表明,他们不想解决问题,他们只想结束这个问题。

  说到秦子衿的问题,自然就会说到哥哥的终身大事。

  秦家走得近的二伯家、大姑妈家、小姑妈家,一眼扫过去,二伯家的大姐和二哥早已成家,二哥家二胎都怀上了,大姑妈家的堂弟春节正在准备相亲,小姑妈家的大堂妹已经结婚生子,二堂妹年纪还小,于是,就只剩下秦子衿家了。

  秦子衿对于结婚还是不着急的,她才二十四岁,可是秦川不一样,过完年他就二十七了。

  对于秦妈妈来说,这个快要奔三的年纪还没有女朋友,她都急得火烧眉毛了。

  “河对岸付家,是子衿的小学同学,她爸妈很中意我们家,要不然让子衿把人家约到家里玩儿,你自己看看。”

  秦子衿对这个话题很热衷,一脸兴奋:“好啊,正好我们也有好几年没见了,要不我明天就去?”

  秦川面无表情:“你别去。”

  “为什么不去?”秦妈妈很是疑惑,“你在外面这么多年又不自己找一个,那我只能在家里给你找一个了,把人家约到家里你正好可以看看满不满意。”

  “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

  “那就是同意了?”

  秦川皱眉:“我现在不想找。”

  秦妈妈也急了:“现在不找什么时候找,你都快三十了,农村不比城市,你又不是什么有钱有势的人,年纪一大把了谁愿意跟你!”

  秦川嬉皮笑脸:“那就也找个年纪大的啊,或者找个离婚的。”

  秦子衿一愣,继而笑的前仰后合。

  秦妈妈一瞪眼:“你真有出息,这样的话都说的出来!”

  “呵呵……那就不结婚不就完了。”

  “那你一个人搬到山上老家去住,别在这里碍我的眼。”

  秦川笑笑,不说话。

  “你看看,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你们俩了,子衿还好一点,你自己也不上心,你看附近的你以前的同学,孩子都有了,你连个对象都没有,你自己不急,我帮你急死了!”

  秦子衿脑海中突然就响起一句话:别人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她突然就笑了,也就说出了口。

  “别人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你都还没结婚。”

  秦妈妈显然不明白这句话的笑点在哪儿,但并不妨碍她找到同盟:“就是这个理,再不着急就真的找不到对象了。”

  “找不到就找不到,反正我不着急,这么早结婚有什么好的。”秦川撇撇嘴,不以为然。

  “哪儿早了,你也不看看自己几岁了,还早!年纪一大不结婚,别人就以为你有什么毛病,那时候就更找不到了!”

  对比,秦子衿也很是不以为然。

  俗话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这句话对于大多数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农村人来说,完全就是可有可无。

  他们闲谈时最大的乐趣就是别人里的家长里短,和是是非非。

  三人成虎,谣言一起,经久不息。

  而且,秦子衿发现,老家的人还有一些攀比的习惯。以前小的时候不觉得,现在才发现,大人们喜欢拿各家的孩子作比较。

  村东头的闲聊时提起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打工,一个月工资多少多少,村西头的说起自己家孩子每个月都给自己寄钱,还不少,让他别寄还不答应,村南头的就聊起自己的孩子每年回家都要买好多好多东西回家……

  自然还包括了娶妻生子嫁女的种种礼金、排场等,这其中自然也就有哪家的儿女不争气,哪家的孩子年纪都大了还不结婚,哪家的儿女在外面犯混等等诸如此类鸡毛蒜皮的事情。

  秦子衿对此很是无语。

  而每次回家都被认识的,不认识的问起各种隐私或者不愿意回答的问题,这让她不胜其烦。

  所以,对于秦川的婚事,秦妈妈很着急,就怕他年纪大了找不到结婚对象。

  秦子衿其实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改变,并不是所有人都想走进婚姻的殿堂,也不是所有人都着急走进婚姻。

  秦子衿的身边,就有很多大龄未婚男女,日子依旧过的有滋有味。

  可是,秦子衿没时间担心秦川,因为他脾气倔强固执,没有人能轻易左右他的想法,她更担心的是自己。

  果然,不等秦子衿多想,战火又烧到了自己身上。

  秦妈妈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看秦川没什么反应,就看向了秦子衿。

  “你们两个明后年之内总要完成一个,这样我和你爸也能少操心一点了。”秦妈妈又看了看秦子衿,“虽然一直说不要找外地的,其实我还好,主要是你爸,照我说,你就在家看看,这么多人想和我们家说亲,难道你就没一个看得上眼的?”

  秦子衿很淡定:“要看上早看上了,还用等到现在。”

  还有一层原因,老家的基本都是认识的,不是同班同学就是校友,秦子衿接受不了这种由熟悉的朋友变成男女朋友的关系,她觉得很尴尬。

  “我就搞不明白,外地的有什么好,隔的远不说,说话又听不懂,唧唧歪歪的,有什么好!你看你大姐,当初死活不停家里的,非要嫁那么远,最后还是找了个本地的,过年回来吃个中饭,下午就可以回家,多方便。”

  秦子衿已经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到自己爸妈,或者二伯自己家拿大姐说事儿了。

  “你别总是说大姐的事情,现在她都已经结婚了,你们总是说,她嘴上不说,难道心里就乐意别人总翻来覆去的说这件事情。”

  秦妈妈没说话。

  秦子衿的记忆里,当初泪流满面的大姐坚持要嫁给大姐夫,最后二伯他们拗不过答应了,可是前两年大姐离婚了,去年借给了当地人。

  她不觉得这有什么,既然有结合,就必然会有分离。

  分分合合,不过就是缘分和情深缘浅的事情,只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这段感情,离婚,并不是可耻的事情。

  而且,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啊。

  到了初六,秦子衿差不多该收拾自己的行李了,没想到这天家里却迎来了两位亲戚,两位秦子衿不怎么想见到的亲戚。

  家住另一个县城的小姨和小姨夫来了,亲戚进的走动原本再正常不过了,秦子衿也不是难相处的人,可问题就在于对方对待儿女感情的态度上。

  秦子衿很笃定,今天又要面临一场教育。

  饭桌上,秦子衿吃饱了,正要放下碗筷离开的时候,一句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连头发丝都在排斥的问句就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听说,子衿你在外面谈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小姨问到。

  “外地的有什么好,没有本地的知根知底,再说以后回来也不方便。”小姨夫接过话头,开始表明自己对这种事情的态度,“静之前也说谈了一个外地的,我就跟她说不行,一定要分手,要找就找本地的,我要把她留在家里,就算不像你文表姐一样招亲,也要在本地,她要是愿意在家更好,到时候就在旁边再给她盖栋房子。”

  秦子衿没说话,心里却不赞同。

  小姨家两个女儿,大表姐之前在外打工谈了一个外地的男朋友,结果小姨夫坚决反对,很是直接粗暴的把大表姐带回了家,不让她和对方来往,后来可能是看大表姐和男方感情深厚不愿分开,他唯一的退让就是可以招亲,但坚决不同意把大表姐嫁到外地去。

  最后,对方入赘。

  而和自己同岁的表妹,秦子衿和她聊天的时候知道,她也曾谈过外地的男朋友,到最后在父母的坚持下不了了之。

  “真的,外地的不好,生活习惯不同,河南应该是以面食为主,我们这里却是以大米为主,到时候你要是嫁过去了,难道你能天天不是包子就是馒头,还有面条,我听你妈说,你不喜欢吃面条。”

  “这主要是老年人,年轻一辈的基本上都在外打拼,饮食上比较多样化,我也没见他天天吃面食,我们在外面吃饭就很少吃面食。”

  “这你们不是刚认识吗,肯定是比较迁就你的,时间一长,就不一定了。”

  秦子衿偷偷瘪嘴,她不想和大家争论这个问题,却也不能任由事态的发展脱离掌控。

  “这只是你们的猜测,主要是人,人对了什么都好说,如果人不对,就是隔的再近,他要对你不好还是对你不好,即便是因为隔的近不会对你怎么样也没什么意思。”

  “你们年纪小,现在还不懂。”

  秦子衿很想说,既然年纪小那就别逼着相亲结婚啊!

  趁此机会,秦子衿离开了饭桌,尽量不去厨房。

  等到了小姨他们要走的时候,秦子衿自然和爸妈一起在门口相送,于是,最后一轮的压迫又来了。

  这次,小姨虽然笑着,但说出的话却和表情相去甚远。

  “子衿,真不要嫁这么远,你要是嫁这么远,将来结婚的时候不要请我,我们不会去的,听到没有!”

  秦子衿瞬间就火了,感觉胸口闷得慌,有团郁气在胸口翻腾,怎么也压制不住,眉宇之间就带了怒色。

  “我今天说的这些,你听到了吧!”小姨还在重复询问。

  秦子衿这次真的不耐烦了,但她还是尽量控制自己的语气,毕竟还是春节,她不想大家闹得不愉快。

  “知道啦!”

  看着小姨家的车离开,秦子衿眉头狠狠一皱,一甩手,进了房间。

  她不过就是谈了一场恋爱而已,为什么每个人的态度都像她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一样。

  秦子衿知道,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可是他们认为好的,只是他们自己“认为”而已,却并不是她真正需要的。

  为什么就没有人,真正关心她想要的是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