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幺妹 48 伐木

《重生农家幺妹》48 伐木

作者:金波滟滟 字数:2694 书籍:重生农家幺妹

  郭夏柱要分家出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盖房子。

  郭老爷子答应了罗家,再不能反悔的,因此带着儿孙们打了许多土坯,又准备进山伐树。

  宁婉便与爹娘商量,“我们家也应该伐几株树,添几样新家具。”伐树不是容易的事,在三家村,哪一次伐树差不多要全村男人一起进山,合力砍树运树,因此大家也往往都凑在一处各家将需要的木头一次都弄回来。

  宁梁和于氏在家里住得习惯了,因此都道:“家里人少,不觉得缺什么呀!”

  其实家里缺的东西多了!

  事实上除了几个大大的炕柜,宁家便只有两张炕桌,几个小凳子,至于立柜、桌子、椅子、梳妆台、脸盆架、多宝格什么都没有。

  宁婉最想添的是脸盆架和梳妆台,每日里洗脸梳头就容易多了;当然还有立柜,靠墙摆着,上面有几个格子可以随意放些小玩意儿,下面一排抽屉分门别类的装着东西,想找什么十分地方便,而不是像炕柜那样,打开之后里面是一个大大的空场,东西很容易就混到了一处;至于桌椅,当然也是很实用的……

  但是爹娘从没有见过这些,因此也不觉得家里东西的不好,更何况三家村也没有能打出那样家具的人。她想了想便说:“就算现在不添,将来我们总要搬到镇上或者虎台县,那时候总要许多木头打家具用吧。”

  “这个道理也对,”爹便点头道:“等村里人商量伐木的事时,我们也凑一份子。”

  三家村就在大山里面,周围到处是树木,但是若要论盖房子打家具,最好的还是红松。这种松树看着不甚粗壮,一个成人伸出手臂差不多就能抱得住,但其实却都是长了几百年的老树,只从树墩子就能看到那上面细密的纹理,一圈圈的年轮几乎分不出。

  红松还有几样好处,树干笔直,树杈非常少,一棵大红松就是一根上等的房梁,就是土坯房倒了房梁也不会断。而锯开了便够打一屋子特别结实的家具,上百年都不坏,就像宁家大房里的几个坑柜,就用了上百年,虽然有的地方漆略有些脱落,但柜子却一点也没变形。

  至于水曲柳和核桃楸等,虽然在外面也算得上是好木头了,但三家村人一般只用来做篱笆、小凳等不入流的东西,这也是住在大山里的好处吧。

  伐木的事情很快就说定了,自然还是要村里的几个老辈人做主事人,各家报了要的数量,均摊了费用,有的拿现钱,有的用出工顶,还有的用送饭之类替代……宁家因为人少,所以多交了些钱,但若是与虎台县里家具的价钱比,却也只是个小小的零头,宁婉在心里一直觉得十分划算。就是爹娘一向过日子俭省惯的人,也因家里挣了钱也没有太过心疼。

  人多力量大,一群男人上了山,没几天便伐了二十几株的红楼,用绳子拖曵回来,按各家要的数量堆放到各家门前。木头伐下来是不能立即做家具,总要先晒干才行,如果湿木做了家具慢慢变干后就会变形或者出现裂缝了。

  宁婉看着爹用斧子将树顶端的枝枝桠桠砍下,又将厚厚的松树皮剥下,都砍成为一尺来长的木段,便将这些木段放在屋子前面垒起,伐木顺便也就给家里带来许多的柴火,只一会便在东屋窗下垒到了半人多高。

  院子里到处都飘着松香气,宁婉深深地吸了一口,觉得格外地好闻,见爹早已经汗流浃背,便笑道:“爹,先歇着吧,这些柴就够烧过冬天的了!”

  宁梁直起了腰,擦擦汗,十分满意地道:“我再砍一会儿,这几棵树都是大的,一天砍一点,恐怕也要砍上一年半年的才能把树杈树皮都砍下来。”

  宁婉便瞧着这些树也笑了起来。树自然没有一模一样的,少不了有大有小,有好有坏,眼下送给宁家的红松都是很大很粗很直的,这可真是与以前不一样呀。过去宁家大房无论遇到什么事,分的东西都会是最不好的,哪里能占了这样的便宜呢?

  爹懂了么女的意思,便也笑了,“这几棵树可真好!”说着又弯下腰砍树杈,越干越来劲儿。宁婉闻着浓郁的松脂香气,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回家里拿出一个木碗一个木匙,将松树上的树指收了起来。

  松树会滴出一种树脂的,金黄色,半透明,粘稠而芬芳,这东西沾到手上衣服上都很难洗掉,但是它却是一种很名贵的中药,可以排脓拔毒、生肌止痛,还有人说吃得久了,能轻身不老、延年益寿呢。现在这些松树上有许多树指,自然要收了送到药店去换钱。

  宁梁听说松脂也能换钱,便也注意起来,每发现一团便叫宁婉,父女二人围着树忙了大半天,直到有人来送木耳,宁婉才起身。

  天气越发的热了起来,就是处于山中的三家村也感觉到了暑气。这时候雨水不多,蘑菇和木耳便不大长,上山采的人也少了,而收上来的山货自然就少。先前晒干的猫爪儿菜已经都送到了虎台县,干菜重量轻,十斤菜才能晒出一斤,运送也容易,就连晒好的蘑菇也大半卖出去了。

  田里却也没有什么活儿,宁梁除了第二遍草后便无事了,割了草去喂小毛驴,又笑着向小毛驴说:“当初买你的银子真没白费,这几月给我们挣了不少钱呢。眼下没事你也好好歇一歇吧。”

  于氏和宁婉听了都笑,于氏就说:“瞧你爹对小毛驴好的,比对我们都好呢。”

  爹是特别喜欢小毛驴,每天要喂上四五次,又拿了旧梳子帮他梳毛,天热的时候还给他洗个澡,把小毛驴养得油光水滑,膘肥体壮。除此之外,没事还要与小毛驴说上几句话。

  宁婉也有些嫉妒,“明明小毛驴是我挑中的,可是现在对爹比对我还好了。”

  果真小毛驴最听爹的话,爹让它往前就往前,让它向后就向后,而宁婉的话就差得远了,有时她打算骑小毛驴,却遇到小毛驴犯驴脾气,真是打着不走,推着倒退啊,十分地无奈!至于娘,只能由爹牵着小毛驴才敢骑呢。

  大家围着小毛驴说了半日,于氏就埋怨,“你只给毛驴割草,却不管猪和鸡!”

  宁梁便将刚刚割草的筐子拎过来,“瞧,还有这么多灰菜、猪毛菜,还不够喂猪和喂鸡的”

  灰菜和猪毛菜其实都是野菜,人也可以吃的,但是因为味道并不那么好,因此多是用来喂猪、喂鸡,大家都常都叫猪草,当然喂驴自然也行的。

  在三家村,家家都要养猪养鸡的,没有猪没有鸡,哪里是过日子的作派?

  拿粮食喂猪喂鸡自然好,猪鸡也都长得快,但却太费粮食,所以通常都要再加些猪草混在一处喂。因此各家的小孩子都有一个活计,那就是打猪草回来喂猪喂鸡。

  宁婉是家里最小的,因此这几年家里打猪草的活都是她的。自从宁家开始收山菜后,她时常忙得没有时间,或是宁清,或是娘便将这件杂事做了。

  三家村毕竟在山里,草木茂盛,猪草很容易打的,背着筐子到田间地头,到处都有这两种菜,也十分容易认:灰菜的叶子不是碧绿的,而是有些发灰,特别是叶子的背面,完全是灰色的,大约也是因此才叫灰菜的,而猪毛长得十分像猪身上的长毛,一蓬蓬细针一样的绿叶里面有十分多的汁水,猪特别喜欢吃。另外,还有长着小小圆圆叶子的蚂蚱菜、绿中带红的雁来红等等也可以做猪草。

  于氏便知道冤枉了丈夫,便一笑接过筐子说:“我去喂猪和鸡。”

  宁婉赶紧接过来,“如今我没事,还是我做吧。”说着麻利地去*食和猪食。

  喂鸡可以直接用生的菜,但要剁得十分细碎,然后掺上些高梁米糠拌在一处就可以了。宁婉三下五除二弄好了鸡食,放在两个鸡食盆里摆在院子中间,三十多只鸡便一拥而上吃了起来。原来在三家村,鸡就散养在院子里,到了晚上才关进鸡窝中。

  而喂猪又不同,猪草可以切得粗一些,但是要用大锅煮熟才行。三家村中的每一家都有专门剁猪草的案板、刀和铁锅,比起人用的虽然要粗糙简单些,但其实是一样的作法。将猪草、米糠、或者再加一些高梁米面用水煮开,略晾凉后送到猪圈的食槽里。

  于氏早跟着宁婉到了灶间,捧了好几捧高梁米面放到猪食里,十分欣然地道:“今年的鸡养活的多,再过些日子差不多就有母鸡下蛋了。这三头猪长得也好,是这一窝里最大的三个了,比老余家自己留下的都长得肥,就是因为我们家喂粮食喂得多!”

  母女二人说说笑笑便将猪鸡都伺弄好了,再看宁梁牵着小毛驴出去溜弯,便相视一笑进了屋子。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