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幺妹 351 鲍鱼

《重生农家幺妹》351 鲍鱼

作者:金波滟滟 字数:3850 书籍:重生农家幺妹

  卢家自惠州前往苍州之前,靖海王又调拨了几百人交给铁石,靖海王世子将人带来,传话道:“父王命我禀报将军,这些人皆来自中原,先前在鹿岛亦是闲居,许是卢将军能用得上,因为一并全拨来了。”

  铁石与宁婉听了不解,便将人传了上来,皆是历年自朝廷贬到闽地的官员及家眷,其中近几年出京的他们尚且认识。听这些人讲述,原来他们都曾在前往鹿岛的船上受过劫难,只是被扔下海中后又被打捞回来而已。

  大家再回想当日,便明白了,无怪船上备了许多大网。当初船老大将女眷们送到了船舱里,应该是要放过她们,唯有男人们定然是要受些折辱,当然钱财也不可能保住。

  这些自鹿岛被送回来的朝中旧官讲述在鹿岛上的生活,男耕女织纳粮贡布,一如最底层的百姓,语气间流露出对靖海王的畏惧。

  计多地方对于流放来的官员先要打一顿杀威棒,意思是打掉他们身上的傲气。看来,靖海王对朝廷来人的杀威棒就是扔到海水里将大家的胆气都吓没了!

  卢家人至此啼笑皆非,当初他们是着实受了许多惊吓的。再看靖海王世子,梗着脖子、胀红着脸,仿佛有多少话说不出来一般。

  但是,虽然没有性命之忧,谁又愿意经历这一回呢。

  卢铁石和宁婉自不好与小辈人计较,也就一笑置之了。对于这几百人,他们也没有因为过去同朝为官额外照应,只挑被冤枉又实有才干的到军中帮忙,其余的只做普通军户,随靖海王拨下兵士们择日出发。

  铁石带兵多年,自有一套本事,不过十来日时间,散散漫漫的兵士船丁们已经大致有了模样,倒是能拉出去了。不想外头行伍间没事了,家宅里竟出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就在出发的头天晚上,槐花儿和卢松与靖海王世子三个人打了一架,靖海王世子还挂了彩。

  事情是被那位姓白的船老大叫破的,铁石和宁婉听了信儿赶紧过去,就见孩子们在军营后头的一处空地上,里三圈外三圈地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靖海王世子正气恼地赶大家回去,“我们不过是切磋切磋武功,不想白四叔误会了,大嚷大叫的,其实什么事都没有。”

  船老大就说:“什么事都没有?若不是我拦着世子胳膊早让这小子咬下一块肉了!”说着狠狠地瞪向卢柏。可是柏儿却不怕,被姐姐拦在后头,却伸出头来不服气地喊:“靖海王世子欺负我姐姐和哥哥,我就是要帮姐姐和哥哥!”

  槐花儿原本挡在白老大面前护住弟弟,此时却也回头责备他,“你知道什么!我们讲好了比武的,你偏要来捣乱!”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柏儿理直气壮地说:“我当然要帮忙了!”

  松儿也说弟弟,“你打也就打吧,为什么咬人!真是给我们家丢脸!”

  “我不是着急了嘛!再说爹只让我天天站桩,怎么也不肯教我练拳!”

  铁石这时已经上前,将柏儿提起来在屁股上狠狠拍了两巴掌,“性子这么急,还得站上一年的桩,想习武还要等!”

  柏儿便委屈地说:“我娘说我和哥哥都是男子汉,要护着姐姐的!”

  宁婉就上前将儿子接过来,也在他身上拍了几巴掌,“要你护着姐姐,也没让你不分青红皂白地咬人!”又向靖海王世子赔礼道:“都是柏儿的不是,赶紧先到我们家里,我帮世子包了伤口再说。”

  靖江王世子早也来求情,“别再打柏儿了,他还小呢。”

  宁婉就说:“正是因为他小,才要好好教导。”带着大家回了屋里,帮靖江王世子包了伤口,见柏儿咬得果然很用力,几个小牙清清楚楚地印在靖江王世子的胳膊上,还冒着血,忍不住重新捞起他打了两下,“这孩子太皮了!明天我们家也要准备一根鞭子做家法,再犯错就打几鞭子。”

  倒是槐花儿心疼弟弟,便将他拉了回去,“娘,这事儿错都在我,你别再打柏儿了。”

  靖海王世子亦道:“是我不对,不应该找卢小姐和卢公子比武,而且当初我们事先讲定我一个人对卢小姐和卢公子的。”他比卢家大小姐和大公子都大几岁,怎么也不好意思单挑一个比武。

  跟过来的船老大便怪叫了一声,“看来都怪我呀!当时我就应该当做没看到转身就走了的,由着卢家的小姐少爷们群殴世子爷。”

  虽然卢家当初被惊吓的事情过去了,但是宁婉对船老大依旧没有什么好印象。对于自己的孩子,错了的她并没有包庇,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还能怎么样?毕竟靖海王世子要比家里最大的槐花儿还要大上两三岁呢,说起来几个孩子比武也是他挑的头,错也大着呢。因此立即就向他冷笑道:“我们家教孩子,一向不许主动上手的,但若是被人欺负了,也没有忍的道理,柏儿还小,一时没分清他们是在比武,便是错了也有我们做爹娘的担着责任!”明明白白地示意,几个孩子之所以能打起来,还不是因为姓白的那日先惹了自家,即使小小的孩子也生了惕然之心?

  船老大被一个女人不着痕迹地骂了几句,着实窝火,若是回言又觉得与女人吵架丢脸,将脸也涨得通红,被铁石一拍肩膀拉走了,“我们商量商量路上的事情吧!”

  宁婉见靖海王世子还留在家中,便道:“还请世子也跟着过去张罗军中大事吧,伤口千万不能沾水,我明日会过去帮世子换药的。”

  靖海王世子只得走了,却又转头拱手道:“白四叔是粗人,卢夫人不要与他计较。”

  宁婉就笑,“我已经出了气,还有什么可计较的。”待靖海王世子走了,便将女儿拉在怀里细看一回,又瞧了松儿,好在都没有受伤,便说他们,“我原是最放心你们两个的,怎么就与靖海王世子比起武来?他毕竟是世子爷,又是靖海王的独苗,一时失手,可怎么好?便是你们俩个,真要是伤了哪里,爹娘能不心疼?特别是槐花儿,你是女孩家,力气终是有限,习武原是为了自卫,可不是逞强的!”

  槐花儿便垂头道:“娘,我知道错了,下次他再怎么激我,我也不理他了。”

  松儿也说:“原不是姐姐答应的,是我气不过就应了,姐姐是为了帮我。”

  宁婉就笑了,“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今日的事也就罢了,将来不能再犯!”

  一时间打发孩子们歇下,又拿了消肿散于的药膏让柏儿脱了衣裳帮他上药。自己虽然没大用力,但当时见铁石的几巴掌却是不轻,只怕他身上于了青。结果细细一看,其实没怎么样,而柏儿亦道不甚疼,便噗地一笑,“你爹不愧在锦衣卫任了几年的官,连打板子的诀窍都学会了,外人看着雷声不小,其实雨点没多大!”便收了药膏打发儿子睡下。

  槐花儿和松儿、柏儿固然都被家里人教导了,再见了靖海王世子就十分恭敬客气,绝口不提先前的事情。而靖海王世子许是别人提醒了,许是自己想通了,也不再对上次一被抓的事情满心不甘。宁婉又有意不让他们多见面,两下里皆平安无事。

  至于卢铁石带着兵士们到了苍州,修缮城墙、设立墩台、训练兵士、又自渔民中招募身体强壮者闲时练兵,战时便可一道抗倭。

  一晃便是两年,苍州海防已经建成,倭人一上岸便有墩台报警,狼烟一起,船只遥相响应,入港口以自保;至于岸上更是训练有素,沿海渔民一处汇集,守军依墩台狼烟消息赶往倭人上岸之处拒敌;更有惠州及苍州海船,自海面形成合围,倭人进来容易想出去就难了!

  如此御倭良策一成,靖海王便在附近州县全部铺开,一时倭人不敢前往闽地,海上方一平静,往来的商船就多了起来,宁婉方知道海上贸易的利可比她先前见过的都要高,而且是高上十倍百倍。靖海王自然获利最厚,便是卢家,本无心赚这个钱,但身在其中,也顺风顺水地积下了不少海外宝货。

  正逢宁志诚来看三姐一家,宁婉几年没见娘家人,如今见当年还是少年的弟弟长得比自己都高了,又有了秀才的出身,拉了手又是笑又是哭的,倒是铁石说:“小舅子走了几个月的路,先让他洗个澡歇一歇吧,你们姐俩儿有的是时间说话!”宁婉才收了泪,替他打点衣衫,又自桌上顺手拿了一块鱼佩,“这是海商昨儿个送来的,说是缅玉,如今价竟比和田白玉了,你换了衣裳便系在腰间吧。”

  石头本要推让的,瞧着姐夫向他笑着点头,便明白姐姐见了自己高兴得不知如何了,恨不得将什么好的都给自己呢,便接了下来,“这颜色果然是好看,一会儿我便佩在身上。”他毕竟年轻,且家境殷实,一路上倒没有吃苦,因此很快便精神十足地重新回来,果然佩了缅玉鱼佩,神采更盛。

  两边的信从没断过,但是见了面又不一样,宁婉就急忙问:“爹娘如今在三家村住得可好?大姑大姑父大姐大姐夫可好?你媳妇和侄子可好?”

  石头就笑着答:“我们家把三家村宁家三房的宅院都买了下来,重新翻修过,爹娘住得很是适意。他们虽然出了钱将三家村到马驿镇的路修了,可平日很少出村子,每日只到山脚下转转,身子骨儿倒十分硬朗。这一次我过来,带的山货都是他们亲手采的。德聚丰的生意还是柳掌柜打点,但我也跟着看看帐了,这几年收益一直在涨。”

  “大姑大姑父和大姐大姐夫他们都过得好呢,酒楼生意红火,又在安平卫开了分店;喜姐儿两口子日子也过起来了;小囡、大郎、二郎他们都成了亲,有了孩子。”石头说起自己,“媳妇儿是爹娘相看的,性子和软,会过日子,我出门的时候已经又有了身孕,娘说这一胎像是女孩儿,又嘀咕着养女像家姑,愿意她像你呢!”

  “我来的路上先到了江南,舅舅家日子也不难了,还让我给姐姐姐夫带了许多自己家晒的笋干!”

  宁婉听着弟弟一样样地说着,会心地笑了,又道:“我和你姐夫在这里也好着呢,论起实惠还远胜京城时呢,在玉佩不算什么,等你走时,我再好好替你挑些宝贝拿回去,让大家瞧个新鲜。”

  正说着话,槐花儿就笑道:“娘,小舅舅来了,我去吩咐摆酒设宴。”

  宁婉就摆手道:“你小舅舅不是外人,不用弄那套虚的。且他过了年就自辽东出来,在外面好几个月,并没有好生吃过东西,如今我给他下一碗面,先养养胃肠,待歇上一两日我们再吃酒。”

  石头就点头道:“还是姐姐知道我的心思,我现在就想吃一碗家里做的热汤面。”

  铁石也说:“出门饺子回家面,我出了门回来也最喜欢吃你姐姐下的面。”

  宁婉如今早将大半家事都交给了槐花儿,今日却亲自下了厨房,正见有人用铜盆送了几只大鲍鱼进来,就道:“这鲍鱼送的正是时候,就拿它做汤底。”

  槐花儿也笑,“这几只鲍鱼都有一斤多重,果真是难得的,小舅舅真有口福。”

  送鱼的人就陪笑道:“靖海王世子听说舅老爷过来了,就赶着让我们送来的。”

  槐花儿便笑着谢了,又放了赏,待人走了却向娘撇嘴道:“这是显示他消息灵通,还是手脚快?”

  宁婉知她对靖海王世子一直有心结,便是自己也从没完全放下对靖海王府的提防,此时就笑道:“不管怎么样,我们也要佩服靖海王世子的本事,你小舅舅才进了府,他那边就能送了新鲜鲍鱼来,一般人还真做不到呢。”

  槐花也认同,又说:“他既然送了鲍鱼过来,过两天我们府里摆宴,总少不了要请他过来吃酒。”

  “这也是人之常情,有来有往才是正道。”宁婉说着,与槐花儿先将鲍鱼洗净去了鱼肠,连壳一同放在碗里隔水炖汤,另一边和面擀面煮面,将面捞出后加入鲍鱼汤,再放了鲍鱼丝、香菇丝、青菜丝,色鲜而味美。

  家里人多,男孩子多,吃起东西一点也不愁,一会儿功夫就将十几碗面都吃光了,铁石、石头与松儿、柏儿一样,放下碗捧着肚子抹着嘴说:“媳妇儿(姐姐、娘)做的面真是好吃极了!”

  宁婉忍不住就笑了,“这面是槐花儿做的呢,我不过打个下手。”

  槐花儿赶紧说:“我还不是跟着娘学的手艺!”

  铁石和宁婉就说:“石头今天早些歇着,明天让槐花儿和松儿带你到处转转,闽地与辽东、江南大不相同,颇有不少可看之处。”

  石头也笑道:“既然来了,自然要好好领略一番闽地的风光。”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