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农家幺妹 158 说辞

《重生农家幺妹》158 说辞

作者:金波滟滟 字数:2789 书籍:重生农家幺妹

  当□□一定要陪着宁婉一起住,原本宁婉从来都是一觉到天亮的,可是夜里娘一会儿凑过来摸摸她,一会儿给她盖盖被子,弄得她醒了好几回,第二天早上觉得精神不如平时好,看看镜子里面的人,眼皮似乎有点肿,赌气说:“娘!本来没有事,你偏闹得我睡不好,外人看了还以为我哭了呢!”

  “我来看看!我来看看!”于氏一夜没怎么睡,现在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哈欠,听么女埋怨,赶紧披了衣裳过来,捧着宁婉的脸看看,“没事的,没事的,我去拿凉水浸了帕子给你敷一敷,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

  本来就是很轻微的,可能不敷冷水也看不大出来,但是娘连衣裳都没系好就去打凉水弄帕子搞得大张旗鼓的,所以当宁婉坐在饭桌前时,就觉得爹、大姑、大姐都在悄悄打量自己,石头与么姐最好,就将自己的咸蛋黄挖出来放在么姐的饭上,“姐姐,别伤心,这个给你!”

  宁婉就说:“你以后每天都把咸蛋黄给姐姐,姐姐就不伤心了。”

  石头纠结了一下,他最喜欢吃咸蛋黄的,可是他还是答应了,“那好,以后我每天都把蛋黄给姐姐。”

  看着石头皱起来的小脸,宁婉哈哈笑了起来,顺手在他脸上捏了一下,“太好了!以后我天天有两个蛋黄吃了!”

  其实呢,没一会儿于氏就把自己的蛋黄给了小儿子,宁婉又把自己的给了娘,最后的结果还是每人一个咸蛋。虽然也可以多煮几个蛋把蛋黄吃了将蛋白扔掉,但是宁家虽然富了,却绝不会如此糟蹋东西的,不管爹娘还是大姑大姐想都没想过。

  蛋黄转了一圈,还是回归了最初的状态,但是大家的心情就都好了,屋子里那种无形的沉闷一扫而空,大家说笑了几句就各自做事去了。

  宁婉才到铺子里,就见一辆青绸骡车驶来,到了门前徐徐停下,她心里就出来一个词——多事之秋,不,应该说是多事之春。

  赵太太扶了丫头的手从车上下来,抬眼望了一下德聚丰的牌匾,神情未免有些感慨,宁婉知道她应该在遗憾没能买下这个铺子,这里果真是聚财的宝地,人流如织,每日生意不断,大钱小钱滚滚而来。

  就在宁婉一怔之间,赵太太已经款款走了进来,见了宁婉便笑了,“好些日子没见到亲家表小姐了,倒是怪想的。”拉了她的手一同进了铺子里面。

  这些日子娘差不多日日跟着么女,此时正拉着石头的手向铺子里来,见了赵太太就板了脸,只是毕竟不好太过,还是往屋里让,“我本想去求见赵太太呢,却不想赵太太来了,请进来说话吧。”

  赵太太颌首陪笑道:“出了这样的事,我岂能不过来?家里的孽障做出这样的事来,我这个当娘的昨晚都没有睡好,若不是有宵禁,早负荆请罪来了。”论起言谈,十个于氏也不是一个赵太太的对手,因此赵太太就似没瞧出于氏的不快一般,又温和又得体地陪了不是,让于氏下一句就不知怎么说好了。

  这还不算完,赵太太进了屋子又再三道歉,还肯定地说:“其实这事并没有在虎台县里传开,国藩被我拘在家中,至于那日在酒楼里的几个人我一一遣了人告诉他们国藩中喝醉了乱说的,不许他们传出去,我想大家一定能卖我这个面子。亲家舅太太放心,表小姐的声誉不会受影响!”

  于氏哪里就能信了,“可是我听宋太太说……”

  “宋太太之所以听到这个谣言,是有人想搅黄你们家与王家的亲事。”赵太太接着就问:“是不是亲事已经不成了?”

  果然是不成了。于氏就疑惑地看着赵太太,毕竟是昨天晚上的事,而且又是小王掌柜与么女在铺子里说的,她与丈夫随后赶来也只听了几句,旁人更是不可能知道,赵太太怎么了如指掌呢?

  “我是猜的,”赵太太叹了一声,“表姑娘那样要强能干的性子,若是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哪里还会愿意嫁给小王掌柜?况且还有人在中间挑拨。”说着又拉了宁婉的手,“委屈表姑娘了,我心里着实难过呀。”

  正说着,赵家的下人早将礼品送了进来,一对玉石摆件、四匹绸缎、燕窝花胶各一盒、两筒好茶,于氏就是没什么见识也知道尽是贵重的东西,赶紧摆了手,“不成,赶紧拿回去。”

  赵太太就拦住她,“这些见面礼是我早就备下的,原也是要来拜会亲家舅太太的,只是家里一堆杂事儿,又听得亲家舅太太这边刚开了铺子也忙得很,所以便想等一等,如今正好带来,并非为了今天的事。”

  说着又从身边丫头手里接过一个小锦盒,打开后取出一个块雕了马的玉挂坠给石头系在身上,“过年时就应该送来的,但我想着还是见面给孩子的好,石头不正是属马的吗?我特特找了一块老玉请人做的。”

  赵太太果然是诚心的,且这玉又是专门为石头雕的,于氏便不好推了,只得拉了石头上前,“过来给亲家太太行礼道谢。”

  宁婉心里一笑,赵太太有许多做好的玉挂坠,分门别类地放在匣子里,适合各种属相的人,但是她每一次都说特特请人做的,便让人十分感动,就像娘现在一样。而且所谓早给家里备的礼,其实也是假的,若是没有赵国藩做的蠢事,她应该不会到德聚丰来吧!

  等等,还有一事不能忽略,那就是赵太太只单给石头一个玉坠儿,却没有给自己,其实也是算计过的,因为她想到如果要送自己东西,自己一定会觉得受了污辱反而会更生气,所以她单给石头挑了块好玉,只因石头是家里唯一的儿子,还是最小的,不言而喻会最受宠爱,这样娘和自己都会因此很容易地接受她。

  气氛已经缓和多了,赵太太就又回了正题,“总之,亲家舅太太,谣言的事我已经压了下来,虎台县里再不会有闲话,你只管放心。若是再有一点差池,我就押着国藩跪在德聚丰门前给你们家赔礼!”

  这样的话一出,于氏终于完全信了,不由得双手合什,“老天保佑,太好了。”

  但是赵太太特特地来了宁家,决不会只为了将此事说明,宁婉冷眼瞧着,就见她几句话将娘劝得安心了,端了茶杯闲闲地喝了一口又说:“表小姐的一门好亲事没了,我一定还一门好亲事回来!”

  于氏简直就要感谢赵太太了,“先前亲家太太帮忙提的付捕快就很好,只是我胆子小有些怕付捕快性子不好才没有点头,如今赵太太还肯为婉儿费心,实在是太好了!”拒亲的责任于氏肯定要揽在自己身上的,免得赵太太对婉儿有偏见。

  赵太太微微笑着,“这还不是应该的,我们可是亲戚呢。”又说了一会儿闲话,起身告辞,宁婉倒有些不解了,只得跟着娘的后面送赵太太。

  才出正屋的门,赵太太便似想起了什么,“我第一次过来,还没去表小姐屋里看看呢!”又向于氏瞧了一眼,“亲家舅太太只管自己忙去,我和表小姐再说说话儿。”

  于氏笑眯眯地送了她们到宁婉的西屋前,“小孩子家家的不大懂事,亲家太太多教导。”她只当赵太太要好好安抚安抚女儿呢,因此十分地乐意,赵太太可是有见识的官夫人啊!

  宁婉才知道她想的没错,赵太太一定还是有话要说的。突然想起当初在赵家庄子上听丫环传话让自己去见赵太太的情景了,那时的自己表面镇静,但是心里却紧张地一个劲儿地思索自己犯了什么错,以致于赵太太拉了自己的手说话时,半晌回不过神来。但是,现在自己已经不是当时那个村姑了!

  请客人坐下,端了茶水,打开装了各色干果的八宝攒盒,笑着说几句无关紧要又让人听了轻松的闲话儿,宁婉有如行云流水般地待客接物其实还是在赵太太提点下才养成的,如今她用在赵太太身上,很清楚地感觉到赵太太不动声色的满意。

  “宁姑娘别忙了,来,坐在我身边儿,心里还有什么委屈只管向我说,若是还不解气,我带你家去让国藩给你跪下赔礼。”

  宁婉就乖巧地坐下了,“当时是有些委屈,可是听亲家太太说了就一点也不委屈了。”

  “真是个懂事的孩子呀!”赵太太慈爱地摸了摸宁婉的头,“哪里能真不委屈呢,更何况那样好的一门亲就不成了。”

  “也没什么,我还小呢,也不急着成亲。”

  “要么我怎么说你懂事呢?你娘家弟弟太小,爹娘又都是老实人,你真嫁了,德聚丰还真不好办。”

  赵太太就是这样,总能一眼看出别人的难处,也正是为此她才能利用这些难处将自己想办的事情办了。宁婉心里隐隐猜到了她的心思,但是又不敢相信,毕竟赵国藩、赵国茂都已经成了亲,而赵国葆,赵太太怎么也不会让他心愿达成吧?

  宁婉就顺着赵太太的话接着说下去,“是啊,所以我几年之内不想说亲了。”

  “那怎么成?”赵太太马上反驳,“女子只有几年花期,可不能错过了!你们家的事情也不是没有别的法子。”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